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
这本书全面的表述了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教育问题,为我们做教育,又有些困惑的教师指明了方向。
作者认为教师应当在同学生的的交谈中解释社会活动目的,怎样做才是为理想而奋斗,什么是爱国主义、公民的世界观、掌握知识、创作,探讨诸如家庭欢乐与忧愁、友谊、生活欢乐这类有意义的问题。
他深信不疑的认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生活本身,在它正确的理解和正确的组织之中在社会与个人目的的相吻合之中,也就是在为祖国、学校、亲人、父母履行义务,在做好事、取得个人幸福、生活的欢乐之中。
就像他说的那样:“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应有登上高尚道德精神高峰的决心,应有自己的腾飞、自己的高度激情,应有像丹柯那样火热的心。
使每个人拥有这一切,便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
苏霍姆林斯基一直恪守从年龄的角度来看问题。
交谈的目的性、人的个性和精神需要。
如:从孩子意识到“自我”、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到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觉的公民觉悟感。
所以本书中,爱的教育问题、对亲人的尊重和忠实、人需要人的教育、富有怜悯感、共同感受、同情、理解别人的不幸、敏锐、富有同情心等占了很大的篇幅。
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既是培养正在成长的一代具有良心、忠实和忠诚、谦虚、无私、不想邪恶妥协、有坚定的信念、以及摒弃假仁假义、伪善、背叛、冷酷无情、卑鄙行为等有违道德标准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用毕生的精力探索和实践着他的教育思想,他为教育事业燃烧奉献了一生,他能够放弃高官不做,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几十年,本身就体现了他伟大和崇高的精神。
他之所以成为能够为人仰慕的教育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专注与执着。
这本书在他生前很早就在着手编写了,其实一定意义上理解这本书也是他一生努力做一个真正的教师,追求真正的教育理想的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手稿中论述了真正的人应当是什么样,涉及了情感、思想、幸福、奉献、义务、敏锐、痛苦、死亡、理解、感恩、忠诚、善良、谦虚、理想、劳动、责任感、友谊、荣誉、良心、自由和尊严等问题。
不难看出,苏霍姆林斯基关注了生命成长的所有方面,他把生命成长的全过程,生命成长的内外环境的和谐建设作为自己一生努力的方向。
他用一生的心血宣传自己的主张,倡导个性和谐发展,他既是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家又是这一理论的实践家。
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工作者倡导的生命化教育是一致的,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正是对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的新的诠释。
难怪人们称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涌现的一批教育家之中的集大成者。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要自己学会教育自己,让自己的生命丰满发达起来,所以教育理论应是每一个力求使生命焕发光彩的生命必读的文字。
生命力、领导力、影响力、亲和力、学习力……都与对生命的理解相关,并且生命力是决定性因素。
过分的关注自己的利益,会使人变得冷漠和敏感,丧失对同类命运的同情心。
“凡是心中没有过去的人,那他的心中就不会有未来”。
过去就是历史,不了解历史就不会有历史的眼光。
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是大写的一生,他在书中曾写道“人生下来并不是为了像无人问津的尘埃那样无影无踪地消失。
人生下来是为了在自己身后留下痕迹,永久的痕迹。
一个人首先要使自己留在人的心中。
我们常说的不朽就在于此”。
这本书是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的好教材,也是做老师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