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第三次调研化学试卷(选修)(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一(下)第三次调
研化学试卷(选修)
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外线消毒是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
B. 植物油可将Br2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C.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2.下列指定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 1631P
C. 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
D. 次氯酸的电子式:
3.某有机物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难溶于水
B. 能和NaHCO3溶液反应
C. 与NaOH醇溶液共热能发生消去反应
D. 能在加热及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聚反应
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2O2溶于水:Na2O2+H2O=2Na++2OH−+O2↑
B.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6H5O−+CO2+H2O=2C6H5OH+CO32−
D.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5.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浓盐酸
B. NaCl→CO2NaHCO
→△Na2CO3
3
C.
D.
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W在同一主族,Z+与Y−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 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VIA族
D.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X)>r(Y)
7.下列有关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装置制取少量乙烯
B. 用图装置检验乙醇具有还原性
C. 用图装置分离苯和苯酚
D. 用图装置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
8.一种以CO2和CH4为原料合成高附加值的CH3COOH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乙酸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B. 反应过程中存在C−H键的断裂与形成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4+CO2−
催化剂
CH3COOH
D. CO2、CH4、CH3COOH三种分子中碳原子共有两种杂化方式
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将含有SO2的废气通入BaCl2溶液中,出现白色
沉淀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B
向甲苯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红
色消失(经检验,生成了苯甲酸)苯环增强了甲基的活性,使其被氧化
C
向某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后再加入KSCN,溶
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D向某废水中加入少量稀溴水,没有白色沉淀废水中不含苯酚
A. A
B. B
C. C
D. D
10.紫草素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肝炎,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草素存在顺反异构
B. 紫草素的分子式为C15H16O5
C. 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能发生加成、消去、氧化、取代等反应
11.CalebinA是一种用于肥胖管理的药物,在其合成过程中某一步骤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转化属于加成反应
B. X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C. X和Y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D. 1mol Z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2.某学习小组用电石(CaC2)与饱和食盐水制取C2H2(含少量H2S、PH3),并验证C2H2的
部分化学性质,所用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是为了加快制取C2H2的速率
B. 去掉装置B,不影响装置C、D中C2H2化学性质的探究
C. 取装置C中褪色后的溶液,测定其pH值,与反应前所测pH对比,pH增大,
可判断C2H2和Br2发生了加成反应
D.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玻璃管尖嘴处,未见有明亮火焰,说明C2H2没有可燃性
13.大苏打(Na2S2O3)常用于防毒面具中吸收氯气,1molNa2S2O3完全反应,失去8mol
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性:Na2S2O3>Cl2
B. 反应中S2O32−转化为SO42−
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 标准状况下,每吸收8.4LCl2,反应中转移0.75mol电子
14.根据信息书写指定反应的方程式。
(1)请从下列试剂中选择合适的完成指定转化(试剂可重复选用)。
试剂: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Fe(NO3)3溶液、浓硫酸、FeSO4溶液
①Cl 2→NaCl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HNO 3→NO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钛铁矿(FeTiO 3)在高温下经氯化得到四氯化钛,再制取金属钛的流程如图。
写出“氯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5. 砷化镓(GaAs)是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主要用于制作高速、高频、大功率和抗
辐射电子器件。
一种制备砷化镓的方法为(CH 3)3Ga +AsH 3− 700℃ GaAs +3CH 4。
(1)基态As 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其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的电子云形状为 ______。
(2)AsH 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
(3)As 、Ga 、Se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4)(CH 3)3Ga 分子中Ga 原子采取 ______杂化;1mol(CH 3)3Ga 中σ键的数目为 ______。
16. W 、X 、Y 、Q 、R 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W 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
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
Y 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Q 和Q 2+具有相同数目的未成对电子,Q 2+的价电子数是R +的二分之一,R +的核外电子充满三个电子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X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 ______。
(2)W 、X 、Y 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_。
(用对应元素符号作答)
(3)X 、Y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用对应化学式作答)
(4)基态Q 原子核外有 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R 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______区。
(5)(WX)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 ______。
17. 沐舒坦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祛痰药,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均
未标出):
KMnO4
已知:①→
②当苯环上已有一个−CH3时,新引入的取代基一般在−CH3的邻位或对位,当苯环
上已有一个−COOH时,新引入的取代基一般在−COOH的间位。
(1)合成路线中反应①、②顺序不能颠倒的原因是______。
(2)反应③的试剂是Fe/HCl,则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
(3)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的结构简式:______。
①含有苯环和硝基
②分子中只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
(5)请利用所学知识及已知①,写出以对二甲苯和乙烯为原料制取
流程示意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示例见本题题于)。
______。
18.磷酸锌[Zn3(PO4)2]常用作医药、牙科粘合剂,常用碱式碳酸锌[ZnCO3⋅2Zn(OH)2⋅
H2O]和磷酸反应制得,一种以锌灰(含ZnO、CuO、FeO、Fe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锌的工艺流程如图:
(1)“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从中获取铜需加入______(填试剂名称)。
(3)“沉锌”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为保证产品纯净,“沉锌”后需过滤,并对滤渣充分洗涤,检验滤渣完全洗净
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19.科学界生命起源假设理论认为生命起源于40亿年的古洋底的热液环境,其中铁硫
族合物[Fe x S y]普遍存在。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测定铁硫族合物样品中Fe、S元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如图连接装置,并进行操作X。
步骤2:准确称取0.40g含杂质的铁硫族合物样品于装置A中,准确量取
30.00mL0.1mol/L酸性KMnO4热液于装置B中,C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
步骤3:通入氧气并加热,A中样品逐渐转变为红棕色。
步骤4:待固体完全转化后,取下装置B,向其中滴加0.1mol/L的H2C2O4溶液,当紫红色褪去时共消耗H2C2O4溶液25.00mL。
已知:①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盐酸,且不与O2发生反应。
②H2C2O4与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
10CO2↑+8H2O
(1)“步骤1”中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
(2)写出“步骤2”中SO2还原KMnO4生成Mn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步骤3”若通入O2的速度过快,则实验测得的硫的含量______(选填“偏高”、
“偏低”或“没有影响”)。
(4)设计实验方案“测定样品中Fe元素的含量”:待装置A冷却后,取其中固体于
试管中,______,过滤、洗涤、灼烧、称得固体质量ag。
(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盐酸、氨水、蒸馏水)
(5)计算铁硫族合物样品中S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紫外线能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医疗中常用紫外线来消毒,故A 正确;
B.植物油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故将溴水滴入后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不能萃取,故B错误;
C.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及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二糖、多糖、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D错误;
故选:A。
A.紫外线可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植物油是不饱和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类;
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为高分子化合物;
D.糖类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硫离子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
B.表示原子时,将质子数表示在元素符号左下角,质量数表示在左上角,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16的磷原子的质量数=15+16=31,则此磷原子表示为 1531P,故B错误;
C.丙烯中主链上有3个碳原子,碳碳双键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结构简式为CH2= CH−CH3,故C正确;
D.HClO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l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电子式为,故
D错误;
故选:C。
A.硫离子的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18个电子;
B.表示原子时,将质子数表示在元素符号左下角,质量数表示在左上角,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C.丙烯中主链上有3个碳原子,碳碳双键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
D.HClO中O原子分别与H原子和Cl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氯原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
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为高频考点,注意掌握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根据球棍模型知,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A.该分子中含有2个亲水基,该物质易溶于水,故A错误;
B.该分子中的−COOH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B正确;
C.醇发生消去反应需要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该物质和NaOH的醇溶液共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C错误;
D.含有羧基和醇羟基,能发生缩聚反应,不能碳碳不饱和键,所以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球棍模型知,该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
A.该分子中含有2个亲水基;
B.−COOH能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C.醇发生消去反应需要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进行;
D.含有羧基和醇羟基,能发生缩聚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C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Na2O2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3Ag++NO↑
+2H2O,故B错误;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
故C错误;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D正确;
故选:D。
A.原子个数不守恒;
B.得失电子不守恒;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5.【答案】A
【解析】解: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与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故A正确;
B.NaCl溶液通入CO2,不能生成NaHCO3,故B错误;
C.CuCl2溶液加入氢氧化钠生成Cu(OH)2沉淀,Cu(OH)2与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故C错误;
D.NH3催化氧化生成NO,N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D错误;
故选:A。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可以把铁氧化为氯化铁;
B.NaCl溶液通入CO2不反应;
C.Cu(OH)2与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
D.N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
本题主要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新制氢氧化铜与葡萄糖的反应,氨气的性质等,属于元素化合物基本知识的考查,也是高考高频考点,难度不大。
6.【答案】B
【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X、Y、Z、W分别为C、F、Na、Si等元素,
A.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Si,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故A错误;
B.Y为F、W为Si,非金属性F>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故B正确;
C.W为Si,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故C错误;
D.一般来说,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Z)>r(W)>r(X)>r(Y),故D错误;
故选:B。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X、W在同一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X原子序数小于Y,则X是C元素,W是Si元素,Z+与Y−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Z为第三周期的Na元素,Y为第二周期的F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7.【答案】B
【解析】解:A.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图中缺少加热,故A错误;
B.CuO可氧化乙醇生成乙醛,可知乙醇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苯和苯酚互溶,不能选图中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挥发的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褪色,不能检验乙烯,故D错误;故选:B。
A.乙醇在170℃时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B.CuO可氧化乙醇生成乙醛;
C.苯和苯酚互溶;
D.挥发的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及检验、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
8.【答案】C
【解析】解:A.乙酸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之间是非极性共价键,故A错误;
B.从反应原理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只存在C−H键的断裂,没有C−H的形成,故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乙酸,故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H
4+CO2−
催化剂
CH3COOH,故C正确;
D.CO2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为sp杂化;CH4中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为sp3杂化;CH3COOH中甲基上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是sp3杂化,羧基上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为sp2杂化,三种分子中碳原子共有三种杂化方式,故D错误;
故选:C。
A.极性共价键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从反应原理可以看出,没有C−H的形成;
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乙酸;
D.CO2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2,为sp杂化;CH4中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为sp3杂化;CH3COOH中甲基上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是sp3杂化,羧基上的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为sp2杂化。
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图象分析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催化剂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B
【解析】解:A.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的酸性,则含有SO2的废气通入BaCl2溶液中无现象,故A错误;
B.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则苯环增强了甲基的活性,使其被氧,故B 正确;
C.滴加H2O2溶液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排除原溶液是否含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后加过氧化氢溶液,故C错误;
D.加入少量稀溴水,生成少量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应加浓溴水检验苯酚,故D错误;
A.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的酸性;
B.甲苯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苯甲酸;
C.滴加H2O2溶液可氧化亚铁离子,不能排除原溶液是否含铁离子;
D.加入少量稀溴水,生成少量三溴苯酚易溶于苯酚。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物质及离子的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
10.【答案】CD
【解析】解:A.支链上碳碳双键连接2个甲基,所以没有顺反异构,故A错误;
B.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6H16O5,故B错误;
C.该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所以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正确;
D.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苯环、羰基、碳碳双键和醇羟基,苯环和碳碳双键、羰基能发生加成反应,酚羟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酚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连接醇羟基的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所以醇羟基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正确;
故选:CD。
A.支链上碳碳双键连接2个甲基;
B.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
C.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能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苯环、羰基、碳碳双键和醇羟基,具有酚、苯、酮、烯烃和醇的性质。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的结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AD
【解析】解:A.X中甲基和Y中醛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Z,所以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故A正确;
B.X中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单键可以旋转,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共平面,故B错误;
C.X含有醛基、Y不含醛基,所以Y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
D.苯环和氢气以1:3发生加成反应,羰基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Z中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羰基,所以1molZ最多能和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
故选:AD。
A.X中甲基和Y中醛基发生加成反应生成Z;
B.X中含有多个饱和碳原子;
C.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和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D.苯环和氢气以1:3发生加成反应,羰基和氢气以1:1发生加成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C
【解析】解:A.饱和食盐水滴到电石上,水被消耗,NaCl析出,附着在电石表面,阻碍电石和水的接触,可以减慢制取C2H2的速率,故A错误;
B.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生成的H2S、PH3,因为H2S、PH3都有还原性,能被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去掉装置B,会影响装置C、D中C2H2化学性质的探究,故B错误;
C.若乙炔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卤代烃,消耗了溴,溶液的pH会增大;若乙炔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则除了生成卤代烃外,还生成HBr,则溶液的pH会减小,故C 正确;
D.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玻璃管尖嘴处,未见有明亮火焰,可能乙炔完全被前面的试剂消耗,没有乙炔逸出,不能说明C2H2没有可燃性,故D错误;
故选:C。
A.饱和食盐水滴到电石上,水被消耗,NaCl析出,附着在电石表面,阻碍电石和水的接触;
B.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除去生成的H2S、PH3,因为H2S、PH3都有还原性,能被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从而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若乙炔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生成了卤代烃,消耗了溴,溶液的pH会增大;若乙炔和溴发生了取代反应,则除了生成卤代烃外,还生成HBr;
D.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玻璃管尖嘴处,未见有明亮火焰,可能乙炔完全被前面的试剂消耗,没有乙炔逸出。
本题考查了电石的相关性质检验,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合物性质等内容,注重基础为解题关键,整体难度适中。
13.【答案】BD
【解析】解:A.Na2S2O3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则氧化性:Cl2>Na2S2O3,故A错误;
B.反应中S的化合价升高为+6价,则反应中S2O32−转化为SO42−,故B正确;
C.SO42−是氧化产物,Cl−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故C正确;
=0.375mol,转移电子为0.375mol×2=
D.标准状况下,每吸收8.4LCl2,即8.4L
22.4L/mol
0.75mol,故D正确;
故选:BD。
若1molNa2S2O3完全反应,失去8mol电子,1molCl2~2Cl−~2e−,电子守恒得到,氯气分子式前系数为4,结合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5H2O=
2SO42−+8Cl−+10H+,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发生反应实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电子转移的计算是解本题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14.【答案】Cl2+2NaOH=NaCl+NaClO+H2O4H++NO3−+3Fe2+=NO↑+3Fe3++ 2H2O2FeTiO3+6C+7Cl2−−高温2FeCl3+6CO+2TiCl4
【解析】解:(1)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②足量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和一氧化氮、水,离子方程式为:4H++NO3−+
3Fe2+=NO↑+3Fe3++2H2O,
故答案为:4H++NO3−+3Fe2+=NO↑+3Fe3++2H2O;
(2)依据流程图可知,钛铁矿与碳、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一氧化碳和四氯化钛,化学方程式为:2FeTiO3+6C+7Cl2−−高温2FeCl3+6CO+2TiCl4,
故答案为:2FeTiO3+6C+7Cl2−−高温2FeCl3+6CO+2TiCl4。
(1)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
②足量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硝酸铁和一氧化氮、水;
(2)依据流程图可知,钛铁矿与碳、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一氧化碳和四氯化钛。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物质是性质及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5.【答案】4s24p3哑铃形三角锥形Se>As>Ga sp2杂化12N A
【解析】解:(1)As为33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外围电子即为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3,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4p,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或纺锤形),
故答案为:4s24p3;哑铃形;
(5−3)=4,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孤电子对数(2)As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
2
为1,因此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三角锥形;
(3)同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因此电负性Se>As>Ga,
故答案为:Se>As>Ga;
(4)Ga最外层电子数为3,Ga与甲基以单键相连,与3个甲基形成共价键后无孤电子对,因此Ga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孤电子对数)为3,因此杂化方式为sp2杂化,Ga与甲基以单键相连,甲基中C和H以单键相连,单键均为σ键,1mol(CH3)3Ga中σ键的数目为(3×3+3)N A=12N A,
故答案为:sp2杂化;12N A。
(1)As为33号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最高能级为4p,电子云形状为哑铃形;
(2)As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孤电子对数为1,因此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3)同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4)Ga最外层电子数为3,Ga与甲基以单键相连,因此杂化方式为sp2杂化,Ga与甲基以单键相连,甲基中C和H以单键相连,单键均为σ键。
本题主要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主要考查了价电子排布、电子云形状、分子空间构型、电负性大小以及σ键数目,明确同周期位置关系及电负性大小得出元素的非金
属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C<O<N H2O>NH37 ds σ键
【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W、X、Y、Q、R分别为C、N、O、Fe、Cu等元素,(1)X为N元素,原子序数为7,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原子最外层为半充满结构,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O<N,故答案为:C<O<N;
(3)O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N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即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
故答案为:H2O>NH3;
(4)Q为Fe元素,原子核外有1s、2s、2p、3s、3p、3d、4s7个能级,则有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R为Cu,位于周期表ds区,
故答案为:7;ds;
(5)(WX)2为N≡C−C≡N分子,分子中含有3个σ键,4个σ键,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为3:4,
故答案为:3:4。
W、X、Y、Q、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能级,各能级中的电子数相等,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W为C元素;Y原子核外电子有8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应为O元素,则X为N元素,Q和Q2+具有相同数目的未成对电子,R+的核外电子充满三个电子层,三层电子数分别为2、8、18,则R为Cu
=14,则Q的核外电子排布为
元素,Q2+的价电子数是R+的二分之一,则为2+8+18
2
1s22s22p63s23p63d64s2,为Fe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