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小(2)班刘沛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小(2)班刘沛霖
“给孩子适宜的爱”心得体会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而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给孩子适宜的爱则是我们家长一生的责任。
我们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最长的,相处的模式是最亲密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更深的爱,这种爱是宽泛的、细腻的。
我们每一天都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去呵护孩子,用一颗充满激情和真诚的心悄然走进孩子的心灵,使他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第一次亲密无间的陪伴教育孩子,在这四年间:因为他,我幸福的笑了,因为他,我着急的哭了,因为他无奈的恼火了.....一开始总觉得孩子吃饱,穿好,开心就好。
直到开始了幼儿园学习生活,我才开始焦虑,开始不安:
1、我的孩子不睡午觉怎么办?
2、我的孩子不会吃饭怎么办?
3、我的孩子想家,想我们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我。
李园长用丰富的经验安慰开导我,班配老师耐心认真的关心孩子,让我冷静的反思了:正因为我们家长的“过度”保护,“过分”爱护才导致孩子不会,孩子不能......
昨天的讲座中秦跃凤老师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了我们这样的家庭教育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并带来了很多值得学习理念和方法。
我从其中学习到了很多。
1、独立。
孩子需要独立,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家长的舍不得,不放心,孩子才没有养成独立的能力。
比如刘沛霖小朋友,他不爱吃饭,营养
不良导致畸胸,由于小时候蛀牙,大门牙也悄悄去“旅游”了。
全家人都舍不得孩子,当然包括我这个爱孩子的妈妈,每顿饭都想尽办法,追着喂,看电视吃,奖励吃.....效果还是欠佳,他没有因此爱上吃饭,也没有因此会自己动手吃饭。
因为我们不会放手,不敢放手。
2、节制。
这个观点我在书上也看到了,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这
不但能够让孩子养成耐心等待的习惯,还能够让他明白“来之不易”。
我们家一般都是三口之家的生活,早上起床后我们父母都很忙,好不容易把早饭忙好了,端上桌子了,妈妈也带刘沛霖小朋友洗漱完毕后准备就餐。
看着爸爸准备的稀饭、混沌、紫薯、玉米.....刘沛霖摇头,皱着眉头说:“我要吃包子!”爸爸看着快要哭闹的儿子,赶紧换鞋去买包子了!我看着这一切,真的觉得延迟满足孩子的需要有多重要,爸爸妈妈的配合教育多重要,正如秦跃凤老师说的那样了解爱与溺爱的区别,学会把握爱的尺度。
3、习惯。
秦老师说家长的榜样作用师家庭教育的基础,就像书上写的那样: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看到孩子,就像看到另一个自己一样。
这句话很有道理。
比如“讲道理”的习惯。
原来我没有这样的概念,觉得孩子犯错就要罚,孩子表现好就要奖励(吃,玩,他想要的。
)但是我细心的观察了一下周围的孩子。
比如: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直接粗暴的打骂他,孩子面对问题的时候也会直接粗暴的骂人。
孩子久而久之的被“训”,要么就是自暴自弃,要么不动于衷,长此以往也就没有好的生活习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这时,尊重---是位好老师,我们可以蹲下来静静的跟孩子分析事实,讲道理, 引导他,首先从内心接受我们的教育,慢慢的让他开口说出自己当时的想法,表示理解,并解说他理由的不合理。
慢慢的孩子就会有“讲道理”的习惯。
还比如“看书”的习惯。
如果我们父母在家看电视、打游戏、吵架,那孩子也会想打游戏,看电视。
如果我们在家多看书,多运动,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孩子也会潜移默化的跟着学,这就是家庭氛围给予的“习惯”。
总而言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我们要做坚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慢慢引导,积累经验!让我们以用一颗虔诚的心,将爱孩子进行到底,用爱走进孩子的心灵,努力做合格的家长,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