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信息》之“观察家”栏目文章

合集下载

策论性决策、策略性信息

策论性决策、策略性信息

摘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任何决策的制定都离不开信息,尤其在进行经济决策时,更要有充分的相关信息作为支持和保证,这样才能使经济决策更加有效。

从某种程度上说,决策者对信息有一定的依赖,不依赖于这些信息,决策者几乎只能做无用功。

但即使依赖于这些信息,决策者的最终决策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就是说从决策者来说,这种信息依赖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

由于决策者对结果和激励进行评估,还努力唤起和实现身份,可供他们使用的信息很少是单纯的,有可能不是决策者本人,而是其他人对信息进行搜索和传播。

既然提供信息的人与决策者的偏好和身份不一样,他们就有理由对信息进行一些修饰;而接受信息的决策者无法直接检测心得的准确性,于是就出现了策略性信息的准确性问题。

一、策略性信息的定义所谓决策信息,就是指为决策者确定决策目标、制定决策方案、做出最终决策时所提供的一切相关的数据、消息、资料等。

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的支持,可以说,决策程序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信息的搜寻和整合工作,把握了全面而及时的信息为决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决策信息的搜寻既包括对普通信息的把握,又包括对策略性信息的掌握,有效的策略性信息往往可以成为决策者进行决策的关键。

策略性信息是指为了提供给正确的决策人在正确的时问做出正确的决策,所进行侦搜、处理、扩散与保护信息的一系列行动。

这里的策略性信息既包括决策者通过一定途径获得的有利于自己的关键信息,也包括为了对竞争对手进行迷惑,而对策略性信息进行的隐藏,加工,策略性曲解乃至故意让决策者获得的误导性信息,因而是广义概念上的策略性信息。

二、策略性信息的分类策略性信息无论对于竞争的双方还是合作的伙伴之间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决策者,他们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发送着信息。

由于决策者与信息提供者利益出发点不同,目的不同,势必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信息在提供者那里经过隐藏,加工或者扭曲,使信息呈现在决策者面前时,是提供者想要它达到的样子。

未来战争:信息决定胜负

未来战争:信息决定胜负

未来战争:信息决定胜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海军少将张召忠谈信息化战争记者周仲全观点点击●1999年科索沃战争,是全球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战争,完全使用空中力量进行作战,地面部队自始至终没有进入,信息化装备大量应用,实现战争零伤亡。

●过去“兵法”中最明确的战争三层次——战术、战役、战略,将越来越模糊。

信息化武器装备打乱了三个层次,在现代战争过程当中,指挥员的眼睛里只有目标,集中一切力量对目标进行打击,这就是“效果中心战”。

●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和智能化——包括把互不关联的武器装备,如坦克、飞机、航空母舰、卫星、导弹这些相互分离的武器装备,在网络上联成系统,综合集成为强大的战斗力。

到真正实现联合作战的时候,有可能陆海空这样的传统军种都不复存在了。

●未来战争没有前线后方,所以不存在上不上前线的问题;未来战争很难分清军人和民众,所以不存在直接参战和间接参战的问题。

就直接作战部队而言,未来战争讲究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作战。

从机械化到信息化,信息时代和科学技术是改变战争形态的两大推手记者:很感谢张老师在百忙之中能再次接受我的采访。

从阿富汗战争中追杀塔利班武装头子的无人战机,到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闪亮登场的数字化部队,我们常听到“信息化战争”这个名词。

今天请张老师谈谈“信息化战争”。

张召忠:这一主题很好,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信息化战争”,我尽量讲解得通俗一些。

记者:先谢谢张老师。

请张老师先说说信息化战争是从哪年开始的?我军是否已经进入信息化建设?张召忠:信息化战争萌发于1980~1983年美国提出的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

直到1991年的海湾战争,信息化武器装备,比如卫星、GPS等,开始在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信息化战争初露端倪。

这场战争可以被看作是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要打赢高科技战争,并提出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从一起新闻事件谈公共信息危机

从一起新闻事件谈公共信息危机

从一起新闻事件谈公共信息危机湖南金浩茶油事件渐渐平息,但这起事件所造成负面影响还会持续较长时间,而由此引发的思考不应该就此停止。

质检系统成立以来,遭遇的公共信息危机这不是第一起,笔者无意评论事件本身,只不是想通过该事件对公共信息危机及其管理作一些粗浅的分析思考。

一个事件的两种方面据湖南省质监局《查处金浩公司问题产品的198天》一文刊登:2月18日正月初五,湖南省质监局在金浩公司库存的茶籽油产品中,通过抽样检验,查出9批次产品苯并(a)芘含量超标。

发现问题产品后,湖南省质监局当即决定立案查处,向金浩公司下达了《产品质量抽查责令整改通知书》和《关于责令尽快彻底召回不安全食品的紧急通知》,封存了库存22361.1公斤问题产品,责令金浩公司停产整顿,召回问题产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

为尽快解决茶籽油中苯并(a)芘超标问题,湖南省质监部门成立专家组对茶籽油生产各工艺环节进行调研。

经过两个月的反复研究试验,专家组找到了降低茶籽油中苯并(a)芘含量的有效工艺。

5月中旬,在湖南省质监局的帮助下,金浩公司采用了新工艺,在此之后生产的茶籽油连续三个月抽样检查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8月25日,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对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8月份生产的茶籽油进行抽检,样品全部合格。

这份合格的检验报告距2月14日该公司被江苏省产品监督检验院检出茶籽油产品苯并(a)芘含量超标过去了整整198天。

日前,湖南省质监局负责人表示,质监部门将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强化原材料采购验证、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增加对茶籽油等食用植物油抽样检验的频次和覆盖面,确保人民群众用上安全可靠的食用油。

就湖南省质监局自认为金浩茶油作出努力时,一场公共信息危机不期而至。

8月中上旬,网上论坛、微博开始流传金浩致癌消息。

8月20日,金浩集团网站发表声明《关于谣传“金浩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超标6倍”的郑重声明》。

8月21日,金浩网站转发《湖南日报》刊发的质量检验公告,该公告为8月23日湖南省质监局在《湖南日报》刊发的2010年第14号《合格产品名单》,名单中包括23家企业33款茶油产品,其中有金浩公司4款茶油产品在列。

美国智库观察

美国智库观察

美国智库观察作者:曾毅来源:《领导文萃》2008年第19期美国有1600 多家思想库,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兰德公司、对外关系委员会、胡佛研究所、美国企业研究所、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和平研究所、传统基金会等,在美国政策的酝酿、形成、决策、评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专家陆忠伟有一个很妙的比喻:在美国的决策体系中,政党是“四肢”,思想库是“心脏”。

如果将美国智库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这一切都离不开它肥沃的土壤,发达的根系,粗壮的树干和繁茂的枝叶。

肥沃的土壤——政治体制环境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必然导致权力的分散和决策机制的公开性和开放性。

决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大增加,权力利益的博弈十分复杂,强烈需要智库这样的咨询机构提供大量全面的信息分析,细致科学的推理演绎。

美国政府对智库的态度十分诚恳。

比如五角大楼以200万美元买回兰德公司关于朝鲜战争的过期报告。

一位美国将军也承认“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最大失误是愿意出数十亿美元来进行朝鲜战争,却不愿意出一架战斗机的钱来买这份报告。

”美国政府“千金买马骨”的态度会吸引更多的思想库积极主动地研究,刺激思想库的良性发展。

发达的根系——独立性美国的智库无论是在财团斥资,还是政府、社会基金资助,在体制上都是独立于政府和财团权力控制之外的,而且它们也在强调和努力维持自己的独立性,这是整个智库体系的基础。

因为,只有具有充分独立性的智库,才能有效避免揣摩上意的倾向,突破信息在行政体系内部的自我循环的回路,将更广泛的精英见识和民众意见导入立法与决策过程中,保障智库引导下的政策思想有足够的公共性和正当性。

对此,美国兰德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士·汤姆森认为:“花钱雇我们的客户要准备接受这种可能,就是我们的研究结果同他们的政策不相符甚至相互冲突。

因此,雇用我们的客户应该更注重我们研究的客观性,他们可以相信我们提供的研究是客观公正的,而不是告诉他们想听的东西。

隔壁老王说ERP(段子集)

隔壁老王说ERP(段子集)

作者:王晨光金蝶软件资深咨询顾问;西安交大工商管理硕士美国运营管理协会认证库存与生产管理专家CPIM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认证项目管理专家PMP国家工信部认证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中国注册会计师CPA;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CPV说明:这是本人写于近年写的博客中与ERP(信息化)相关的几篇,有些是读书心得,有些是项目感悟,均为原创,算不上正经文章,只是一个个小段子。

其中一部分由于多次转载,已经失去了与本人博客的链接,如果看着眼熟,请多支持。

更多内容,参见隔壁老王在畅享网、新浪网的博客,地址百度“隔壁老王+ERP”即可目录孔夫子纵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历程) (1)刘少奇、周恩来、毛泽东的ERP实施方法 (2)成语新解:囫囵吞枣>因噎废食>杞人忧天 (3)读哈耶克,对ERP的期望值要理性 (4)再读哈耶克,ERP的应用重于建设 (4)“志存高远”的信息化建设思路 (5)企业高管<>企业,莫把ERP庸俗化 (5)笑的信息化?可笑的信息化? (5)判断领导是否真重视ERP项目的标准之一 (6)获取自己的幸福是一种义务,给ERP顾问 (6)这CIO存的什么心? (7)对客户好点,客户有惊人的记忆力 (8)孔夫子纵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历程)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这个孔老夫子个人成长的历程,用来描述企业信息化的历程再贴切不过了:第一阶段:志于学。

感觉到企业管理手段的落后,对诸如ERP、CRM、OA等信息化解决方案感兴趣,希望能够引入系统实现提升;第二阶段:而立。

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也有充分的信心、把握和思路去实现一个与过去状况不同的新的管理体系;第三阶段:不惑。

持之以恒,不畏艰险,坚持推进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第四阶段:知天命。

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系统已经开始运行,信息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都已经了解,没有过分的惊喜也没有过分的失落,似乎系统本应如此;第五阶段:耳顺。

部分实证分析全

部分实证分析全

添加标题
因为对公司信息披露对分析师跟进所产生的定向影响还不明确,我们检验一下几个不定向的检验:
添加标题
H1:公司中分析师跟进的数量和公司披露政策的信息量无关
披露政策和预测结构
离差值 信息披露的增加对分析师预测离差值的影响取决于预测的差异性来自于信息的差异性还是来自于预测模型的差异性。 如果证实信息披露和预测离差值之间是负相关关系,那么则证明分析师在私有信息上就存在差异。 如果证实信息披露和预测离差值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则证明分析师在预测模型的选择上存在差异
公司规模=公司年初的市场价值 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公司前十年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 历史盈余与回报的相关性=公司过去十年历史盈余与回报的相关性 盈余惊喜 =︱当年每股盈余 -上年每股盈余︱/年初的股票价格。 新预测的百分比 =(该月进行修订的预测+该月新出现的预测)/(该月总的预测数*12)
描述性统计(3)
3、FAF数据情况说明
FAF数据包含一个拥有751家公司的样本,在这些公司中,至少五分之一都在1985-1989年期间被FAF报道过。总体来讲,样本中有2272个公司年度,在5年的时间里每家公司大约被评估过3遍。
描述性统计(1)
4、被解释变量
所有的分析师数据来源于IBES数据库。四个被解释变量包括: 分析师数量=提供年度盈利预测数的分析师数量; 预测标准差=所有对于该公司该年度盈余的预测的标准差(以股价为分母来标准化) 预测精确度=-(︳EPSt - AFt︳)/Pt,式中EPSt代表公司在t期实际的每股盈余;AFt代表t期所有分析师对该公司每股盈余预测的中值;Pt代表该公司t期的股价。 修订波动性=在同一年度中每月预测中值和前一月预测中值的差的标准差/上年度开始时的股价。

“平台依附”时代的新闻自主: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新闻业生态

“平台依附”时代的新闻自主: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新闻业生态

“平台依附”时代的新闻自主: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新闻业生态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4)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5)二、新闻自主的内涵与外延 (5)2.1 新闻自主的定义 (7)2.2 新闻自主的特征 (7)2.3 新闻自主的重要性 (9)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 (10)3.1 自动化新闻生产 (11)3.2 智能推荐与个性化传播 (12)3.3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3)四、人工智能对新闻自主的挑战 (15)4.1 信息真实性与准确性问题 (16)4.2 信息过载与用户选择困难 (18)4.3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19)五、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自主的策略与路径 (20)5.1 加强新闻专业人才培养 (21)5.2 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机制 (23)5.3 推动媒体融合与创新 (24)六、国内外案例分析 (25)6.1 国内案例介绍与分析 (26)6.2 国外案例介绍与分析 (27)6.3 案例对比与启示 (29)七、未来展望与趋势预测 (30)7.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32)7.2 新闻自主的未来走向 (34)7.3 对策建议与实施路径 (35)八、结论 (36)8.1 研究总结 (37)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8)一、内容概括在“平台依附”新闻业不得不依赖于各大社交媒体和数字平台来传播信息。

这一转变引发了对新闻自主性、真实性以及出版自由等方面的深刻反思。

人工智能(AI)的崛起,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算法推荐技术的进步,正在加速这一转变,重塑新闻业态。

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新闻内容的生成和分发方式,还带来了新闻业商业模式、新闻伦理以及记者工作角色的新变化。

它令那些传统的新闻机构和独立记者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在这一数字化浪潮中保持其独特的新闻价值和自主性。

在这个时代,新闻的叙事构建逐渐向着更加数据驱动与算法优化的方向发展,这给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提出了新的挑战。

信息协会如何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智慧支持

信息协会如何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智慧支持

信息协会如何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智慧支持信息协会如何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智慧支持一、引言信息协会作为国家智库的一种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政府决策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在当今信息时代,政府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变的社会问题,需要借助专业的智慧支持来解决这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信息协会如何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智慧支持。

二、信息协会的定义和作用信息协会是由各行各业专业人士组成的组织,旨在共享专业知识和经验,为社会提供专业咨询和决策支持。

作为国家智库的一种形式,信息协会具有以下作用:1. 汇聚专业智慧:信息协会可以汇集各领域的专业人士,通过专业交流和合作,形成多方面的专业智慧。

2. 信息收集与分析:信息协会可以通过调研、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手段,了解社会问题和趋势,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3. 政策制定参与:信息协会可以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提供专业建议和意见,促进政策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4. 决策评估与监督:信息协会可以对政府决策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纠正偏差,优化政府决策的效果。

三、信息协会发挥国家智库作用的途径信息协会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国家智库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智慧支持:1. 建立专业研究机构:信息协会可以建立专业研究机构,聚集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和政策研究。

这些研究机构可以深入调研社会问题,开展前沿技术和经济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知识支持。

2. 开展政策咨询项目:信息协会可以与政府合作,开展政策咨询项目。

通过组织专家团队和撰写研究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建议和决策支持。

3. 举办专业论坛和研讨会:信息协会可以定期举办专业论坛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参与讨论。

这些论坛和研讨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为政府决策提供多元化的观点和思路。

4. 加强政府与信息协会的合作:政府应当加强与信息协会的合作,设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与信息协会沟通和合作。

政府应当充分倾听信息协会的声音,尊重专业意见,促进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我国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十字路口上的世界——中国著名学者探讨21世纪的国际焦点》一书,不久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书通过与30余位中国国际问题知名学者就当前世界热点问题展开对话的方式,前瞻性地探讨国际形势的走势。

下面的文章即选自该书。

提问方为该书作者安卫、李东燕。

问:江先生,在前面讨论安全问题时我们看到,安全是国家第一需要,国家安全有不同的层面,并受自然、社会、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21世纪,您认为影响我国未来安全环境的因素有哪些?江凌飞:在影响我国21世纪安全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我认为有五个因素是最基本、最重大的。

第一个因素是国际经济因素。

当前国际政治出现的一些新变化,是同国际经济最近以来的不平衡发展密切相关的。

从未来十年的经济发展趋势看,美国在世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领先地位会继续保持下去,与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差距还将进一步拉大,但其对欧、日和我国目前所占据的大比分优势有可能缩小。

在金融动荡中遭到重创的亚洲经济正在复苏,但真正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还需时间。

在这一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利用亚洲国家经济实力削弱之机,实行资本扩张,大肆低价收购濒临破产的亚洲企业,有可能会重新增大它们在经济上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现在世界上关于美国经济的走势众说纷纭,一种意见是把当前的美国经济称之为“金发女孩”,喻意其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无穷的魅力,认为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经济前两个最长发展周期相比分别为106个月和92个月,这次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特点主要是靠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和扩张即“新经济”所带动的,因而有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性规律,实现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另一种意见则没有这么乐观,认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就像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开始时它吸取位于中心的金融市场和机构的资金,将其输送到边缘地区,导致新兴市场的出现和全球繁荣。

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世界资本流向发生逆转,资本开始逃离边缘区,向中心区反向流动。

军队信息化对战场态势感知与决策支持的影响

军队信息化对战场态势感知与决策支持的影响

军队信息化对战场态势感知与决策支持的影响军队信息化,作为现代军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战场态势感知与决策支持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军队信息化在这两个方面的具体影响,并分析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一、战场态势感知战场态势感知是指军队获取、分析和理解战场上各种信息的能力,以便做出准确的决策。

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军队在战场态势感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首先,信息化技术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及时的信息来源。

通过卫星通信、无线电侦察、情报网络等手段,军队可以实时获取各种数据和信息,包括敌方军力部署、地形地貌信息等。

这使得军队在战场上能够更好地了解敌情我势,做出相应的军事决策。

其次,信息化技术提高了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现代战争中,信息量巨大,而且涉及复杂的多元数据。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军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信息,提取重要的情报,识别敌方意图,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战场态势,指导作战行动。

再次,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信息的可视化展示。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军队可以将各种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比如地图、图表、模型等。

这使得军队的指挥员和作战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战场态势,并能够更好地进行决策。

然而,军队信息化在战场态势感知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信息安全问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信息战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敌方可能采取各种手段窃取军队的战场信息,从而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因此,军队需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健全的信息加密和防护体系。

二是信息过载问题。

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流,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数据,给军队的战场态势感知带来了困扰。

军队需要发展更加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和筛选技术,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是信息传输延迟问题。

战场上,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信息传输的延迟可能导致军队在决策上失去先机,给敌方以机会。

因此,军队需要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通信系统,缩短信息流转时间,提高决策的迅速性和灵活性。

兰德公司案例分析

兰德公司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忽视兰德公司忠告的教训美国兰德公司被誉为世界智囊团的开创者,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咨询研究机构之一。

它研究的课题是军事、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目的是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措施,为各种重大决策服务。

在对外政策方面,兰德公司特别注意与国家安全有关的地区研究,主要对象是苏联和中国,也重视对欧、亚、拉丁美洲的研究。

兰德公司的研究力量相当雄厚,这个优秀人才的集体也是一个以智慧、创造力和富有生气勃勃为特征的"社会有机体"。

在这个集体里,每个人都勤奋工作,努力钻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他们打破8小时工作制的常规,夜间或周末常常继续工作,有的人甚至很少回家。

兰德公司给美国政府和大企业创造了难以计数的效益。

早在60中代,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就说:"美国空军对兰德公司的投资,已经收回了10倍以上的价值,它分担了五角大楼的将军们和白宫官员们在国防计划方面的一大部分责任。

"美国政府对兰德公司等咨询研究机构忠告的认识上有过不少教训。

兰德公司研究苏联公开发表的空间技术文献之后,于1949年就写报告给政府,预言苏联将于1957年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提出政府当年的战略措施应是加速研制人造卫星。

但是美国政府首脑对此不屑一顾。

结果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造卫星真的上天了,大出美国政府意外。

而查对五角大楼的档案,果然早已被兰德公司所推算,并且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与兰德公司的预言之间的误差竟不超过一周。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研制成功中子弹后很是得意。

兰德公司却指出:我们在1958年就打报告给国防部,提出应当立即搞中子弹,政府听不进去,以致延误了10年之久。

美国政府一查果然如此。

欧洲著名的德林软件公司在朝鲜战争前夕,冒着亏本倒闭的风险,集中资金和人力,研究"美国如果出兵朝鲜,中国的态度将会如何"这样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决策课题。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对政治决策者决策的影响—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摘要政治决策者认知失调的产生及应对策略: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1.政治决策者认知失调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古巴导弹危机是在美苏两极格局对峙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发生的。

危机爆发后,肯尼迪与赫鲁晓夫都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在局面上保持苏美间的军事力量的均势,因为此前赫鲁晓夫一直对美国在土耳其部署的导弹耿耿于怀;另一方面赫鲁晓夫假定,假若古巴倒了,无论苏联多么强大,其他的拉美国家都将抛弃苏联。

对就肯尼迪而言,核心认知观念是:一是苏联发动了对美最为严重的挑衅与威胁;二是我可以做出我要的决定:尽一切努力去避免一场对双方都没有好处的热核战争。

在决策过程中,两人都面临着艰难抉择,都陷入严重的认知失调。

我们可以将其认知失调的具体原因归结为:统一性知觉、过高估计自己作为影响者的作用和影响对象的重要性、愿望和恐惧对认知产生的影响。

首先,统一性知觉。

一种经常发生的错误认知是将别人的行为视为集中统一、事先谋划、协调一致性的。

而实际上人们的行为达不到这样的程度。

这表现了一种取向:人们试图将不相关和复杂的事件压缩进一个连贯的模型中去。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对苏联的反应便属于此类。

当有确切的情报证明苏联在古巴进行导弹部署时,肯尼迪认为,苏联的这一行为一定预谋已久,且是企图对美国的安全进行毁灭性的打击。

同时,他也认为,自己处在了一生中最为困难的时刻,一场世界范围的热核战争极可能爆发。

而实际情况远在肯尼迪的想象之外,苏联的这一举动,非但没有任何的精心策划而且就是在苏联的决策层那里,也没有进行过一次有关于此的结果性评估和紧急预案的安排。

其次,过高估计自己作为影响者的作用和影响对象的重要性。

行为体会夸大他们在对外决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由此产生的认知是随着对方向该行为体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而发生变化。

当肯尼迪政府决定对古巴实施海上封锁时,赫鲁晓夫作为这一政策的影响对象,立刻表示了妥协。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作者:丁煌、定明捷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第57卷第6期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概念诠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对此,人们界定不一,评价各异。

有人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对中央政策的“创造性”灵活运用,是用足、用活中央政策,有助于政策的不断完善;也有人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无非是对付中央政策之策,它实际上是借“创造性地执行中央政策”或“把中央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而把中央政策肢解、曲解为我所用;还有人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政策变通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运用得当,这样的“对策”不仅合理而且合法,反之亦然[1](第303-304页)。

当然,上述这些看法可谓见仁见智,不一而足。

但是,如果从本质上来看,我们则更倾向于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视为相关政策主体———即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而与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中央政府进行的一种博弈过程。

所谓博弈,是指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2](第3页)。

一个完整的博弈关系至少应包括三个要素,即局中人、博弈活动的参与者,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中主要表现为作为政策执行者的地方政府和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中央政府;策略,即局中人将在给定的信息集中进行决策时可以选择的方法或做法,例如,地方政府的各种“对策性”执行行为就是地方政府可能采取的策略选择;支付,指在一个特定的策略组合下,局中人得到或期望得到的效用水平,也就是具体的利益得失情况。

博弈活动可以按照不同的特点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按局中人之间能否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主要是指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在博弈过程中,互相依赖的局中人在策略选择时尽量使与对方利益相冲突的个人效用最大化,而不是使集体收益最大化;按博弈的时间或行动次序,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博弈是有行动的先后次序的,属于动态博弈;按照局中人拥有的信息结构,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般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

建言献策如何影响政府决策

建言献策如何影响政府决策

建言献策如何影响政府决策作者:徐博龙来源:《决策与信息》 2017年第2期[收稿日期] 2016-11-07[作者简介] 徐博龙(1953-),男,舟山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记者(正高三级),现为上海高校智库访问学者。

作者先后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参考50余篇,7篇得到国务院总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批示;40余篇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争取和促进国家5项政策制度的出台或完善。

2010年在复旦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撰写3份建议,得到时任上海市长的韩正及其他三位副市长等5次批示。

500余篇新闻作品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瞭望》《半月谈》等国家级报刊发表,16篇获得全国及省级一等奖。

[摘要] 智库研究应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服从党委政府决策为目标,因此必须做到把脉区域全局问题,因地制宜建言献策;选好研究课题,提高建言献策质量。

尤其是高校智库人员,更应走出校门调研,撰写建言献策的精良作品,即针对新问题要敢于创新,善于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要选好切入点,把握准确事实,以提供国家管理借鉴。

[关键词] 高校智库;建言献策;决策[中图分类号] C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2-0120-03作为高校智库的研究人员,应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为目标,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从三方面考虑:1. 把脉区域或全局问题,因地制宜建言献策2. 选好研究课题,提高建言献策质量3. 走出校门调研,撰写建言献策精品。

一、把脉区域或全局问题,因地制宜建言献策建言献策是否有价值?判断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党委政府决策需求,是否瞄准重点难点问题,是否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1.针对区域出现的新问题,敢于创新,善于突破。

对于立项调研的重要课题,首先要对选题问题进行必要的价值判定,以确定投入的力度与规模。

智库如何影响决策

智库如何影响决策

智库如何影响决策作者:史晨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3年第14期每逢大选前后,华盛顿K街上的大小智库愈发活跃。

事实上,美国智库一直在为总统竞选活动提供政策参谋服务,在竞选结束以后,智库也会以“旋转门”形式参与政策制定。

但是智库对于美国决策的影响绝不仅局限于此。

那么,美国智库在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带着这一问题,《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了美国东西方研究所所长方大为。

《财经国家周刊》:美国智库在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战略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中国若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本土智库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方大为:在美国大约有1800个智库,从外交、政治、医保到教育,任何你能想到的领域,都会有智库在做有关方面的工作。

智库在美国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他们可说是智力创新的实验室。

他们不隶属于政府,也不受政府的赞助。

因此,他们可以独立地发表见解,贡献想法,不管是好主意还是馊主意。

这些主意是忙碌的政府没时间琢磨的,而且在政府内部,出于各种纪律要求,你不能跳出来自由发表意见。

但智库就没有这些顾虑,你可以拥有完全不一样的视角。

提出观点,检验观点,不同观点碰撞和论辩,最好的点子就浮现出来了。

这个过程往往是公开进行的。

无论是布鲁金斯学会、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还是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包括东西方研究所和其他很多智库,我们会将自己的想法置于公共空间,公众可以接触到我们发表的报告、文章和新闻简报,产生互动,让讨论持续发酵。

独立于政府更利于智库从事实出发,用中国的话讲叫“实事求是”。

这也是中美智库的一个重要差别。

中国的智库也很优秀,但大多由政府出资,而且是唯一的资助来源。

有句谚语说,“谁出钱雇的小提琴手,就由谁来决定曲目”。

我并不是说相关的研究有偏向,只是想强调独立利于尊重事实,不用担心结果牵涉某些利益。

中国智库的学者提出了不少大胆的设想,在美国你也能看到很多极大胆的提议,有时和政府的立场相去甚远。

《财经国家周刊》:在美国制定对外政策方面,东西方研究所有哪些突出贡献?方大为:举两个例子。

读懂决策对未来的影响

读懂决策对未来的影响

读懂决策对未来的影响决策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未来。

无论是个人生活中的决策,还是国家政策中的决策,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读懂决策对未来的影响,是我们作为高中生应该思考和关注的重要问题。

首先,个人生活中的决策对未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决策,比如选择学习哪个专业、选择工作的地点、选择生活的方式等等。

这些决策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未来发展。

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读懂决策背后的影响,我们就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国家政策中的决策对未来的影响更加深远。

国家的政策决策涉及到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一个国家的政策决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例如,一个国家决定大力发展科技产业,这个决策将会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率以及科技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而一个国家决定推行环保政策,这个决策将会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人民的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读懂国家政策决策对未来的影响,对于我们作为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读懂决策对未来的影响并不容易。

决策往往涉及到众多的因素和复杂的关系。

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才能够全面理解决策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广泛地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够对决策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其次,我们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决策往往涉及到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我们需要善于分析和权衡各种因素,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

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国家政策决策,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考。

总之,读懂决策对未来的影响是我们作为高中生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个人生活中的决策和国家政策中的决策都会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才能够全面理解决策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为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考。

一条信息作文满分

一条信息作文满分

一条信息作文满分一条信息作文满分篇一时隔3年,上海今年高考真正出现了一篇满分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描写作者对农民工子女的观察、关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感,获得所有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并赢得70分满分。

阅卷专家分析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视角独特,关注农民工的人很多,但是关注农民工子女的人却很少。

对此,专家不吝赞美之辞,从各种角度进行分析,而我觉得此文的亮点不是“社会责任意识”,而是反映了城市对外来务工者群体的持续性关注:不仅城市中的成人群体在关注农民工的当下境遇,城市新生代也在关注他们的子女未来的命运走向,城市对他们的注视是全方位和世代性的,在农民工的现状和未来之间,涌动着城市对他们不间断的情意。

而只有城市对农民工命运的关注没有“断层”的危险,他们融入城市的希望才可能真正实现。

显然,作文充分表达出来自城市的这份不离不弃、心手相连的温暖情意。

更让人感动的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他们,终将成为我们!反映出作者对农民工和城市关系的深度思考。

命运是可以发生转换的,城市对农民工群体的同情,不该有优越心理:我们可能就是从他们中脱胎而来,而他们通过努力,也将成为今天的我们。

拥有这种思考,我们才不会对农民工抱以居高临下的“同情”,才可能真正尊重,接纳和承认他们为城市所做的一切。

同时,这也是对农民工子女的精神激励,只要自强不息,他们就完全可能成为城市的新主人。

作文从情感的角度出发,一句“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深刻揭示出农民工悲剧性命运的本质所在。

让我们看到城市新生代们不是一群只会读死书的学生,还是社会的观察家和思考家,这些观察和思考将带入并影响到未来的城市管理格局,让我们从中看到未来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

另外,通过作者对“农民工二代”的细腻观察,还让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的悄然成长:父母的艰辛打拼,让他们过早懂得了生存,并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一切。

他们会“做好简单的晚饭等着劳作的父母归来”,他们骄傲地宣称,“学校很小,我们的成绩不差”“北京的2008,也是我们的2008”,这些稚嫩的心声,让人欣慰。

定势心理在对俄传播中的作用

定势心理在对俄传播中的作用

定势心理在对俄传播中的作用1. 引言1.1 定势心理在对俄传播中的作用在当前国际社会中,媒体传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形象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而在对俄罗斯的传播中,定势心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定势心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对象或事物时,由于既往的经验和观念的作用,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或判断的倾向。

在对俄传播中,各种媒体通过定势心理的运用,对俄罗斯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塑造和传播,从而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认知和态度。

定势心理在对俄传播中的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俄罗斯传媒通过自身的报道方式和内容选择,有意识地塑造和强化俄罗斯的形象,以此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

西方媒体通过对俄罗斯的定势心理塑造,试图强调俄罗斯的某些负面形象,从而达到影响国际舆论和形成对俄罗斯的压力。

社交媒体作为新兴传播渠道,也在对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定势心理的传播和放大,进一步塑造了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在这种背景下,心理战对俄罗斯的影响也愈发显著。

各种心理战手段被运用来干扰和破坏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从而影响其国际地位和国内稳定。

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自身的报道和宣传,对俄罗斯形象进行塑造和传播,进而影响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认识和评价。

2. 正文2.1 俄罗斯传媒对定势心理的应用俄罗斯传媒对定势心理的应用是对外传播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在国内媒体上塑造积极的形象和宣传俄罗斯的国家形象,俄罗斯传媒能够影响国内民众对外界的看法和态度。

俄罗斯传媒通常会强调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政府政策和经济成就,并且对外国批评和指责进行反驳和辩解。

这种定势心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的正面性和积极性,加强国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俄罗斯传媒还会利用定势心理来对付外部敌对势力和意识形态对抗。

通过强调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传播爱国主义情绪和对外敌对势力的警惕性,俄罗斯传媒能够动员国内民众的支持和团结,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俄罗斯传媒还会利用各种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来加强对定势心理的应用,包括电视、报纸、网络和社交媒体等,以确保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的持续扩大。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新境界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新境界

Observation观察24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新境界The New Frontier of Chinese Economy in Global Perspective“与短期数据波动相比,我更关注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包括如何促进消费,鼓励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产业,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在阿根廷学者古斯塔沃.吉拉多眼中,一年一度的两会是观察中国经济演进的窗口,2016年他关注更多的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大势。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则处在动力转换、结构转变的关键节点。

两会期间,中国发出的讯息展现底气和干劲,令世界振奋。

新思维凝聚新动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蕴含不少新意:经济增速首设区间,更具灵活性和科学性;外贸未设定具体目标,倡导提质增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坚持节能减排和产业优化;财政和货币政策更趋精细,力求服务于实体经济。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在正进行结构性改革且全球经济疲软之际,中国政府下调增速目标符合预期。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政府控制投资增速,同时把财政政策着力点放在减税上,这符合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整体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增加了“全员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贡献率”“空气质量”等指标,中国向更优质和更可持续发展迈进的路径更为清晰。

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改革三者间找到平衡,中国给出了答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

中国经济在挑战中成长,成效有目共睹。

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已取代投资和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一般工业。

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斯图尔特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哈伊里·图尔克看来,服务业的崛起是中国经济结构性变化的一个“强有力”标志。

美国兰德公司: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影响政治决策.doc

美国兰德公司: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影响政治决策.doc

美国兰德公司: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影响政治决策历史轨迹美国兰德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

当时,美国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军事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颇受重视。

为了在战后继续这项工作,1944年,时任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的亨利&middot;阿诺德上将提出名为《战后和下次大战时美国研究与发展计划》的备忘录,建议成立一个独立的、介于官民之间进行客观分析的研究机构。

根据这项建议,1945年底,美国陆军航空队与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签订研究与发展计划合同,称为兰德计划。

兰德(RAND)的得名即取自英文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缩写。

1948年5月,在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兰德计划脱离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1948年11月,兰德公司正式成立,成为一家旨在通过分析增进决策、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研究机构。

其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莫尼卡,在华盛顿设有办事处,迈克尔&middot;瑞奇(Michael D. Rich)为现任总裁。

发展现状兰德公司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儿童与家庭、法律与商业、教育与艺术、国家安全、环境与能源、人口与老龄化、健康与卫生保健、公共安全、交通与建设、科学技术以及国际事务等。

公司受全球各地的政府机构、基金会和私营公司等客户委托,开展研究工作。

基于可观的社会捐款加上兰德公司本身的基金和运营收益,其人才创意投资计划得以展开。

兰德公司以善于进行战略研究著称。

在每年的几百篇研究报告中,不乏涉及俄罗斯的核力量、数字化战场上的美国快速反应部队等重大课题。

兰德公司因此被誉为美国的思想库、大脑集中营,对美国重大事务决策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兰德公司也利用旗下资源,为商业企业界提供广泛的决策咨询服务。

目前,兰德公司共有来自50多个国家的约1700名研究人员,保持了在国别、学科、种族、性别等方面的多样性。

多年来,兰德公司为美国政府和学术界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如曾担任美国中央情报局长、国防部长、能源部长的詹姆斯&middot;施莱辛格,计算机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专家威利斯&middot;韦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难在何处?1
徐建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然而,中国的金融业——主要是银行业仍然维系着国有资本为绝对主导的状态,民营化改革停滞不前。

与此同时,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中国银行体系的融资效率底下,迫使大量的中小企业转向处在非正规渠道融通资金。

那么,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困难”,究竟出在何处呢?
从中央的精神来看,无论是2005年的“非公36条”还是2010年的“新36条”,都是鼓励金融业对民营资本开放的;从具体的法律法规来看,《商业银行法》虽然对新成立银行的注册资本、从业人员资历、申请材料等都有详细规定,但也并非高不可攀。

可见,进入的“困难”之所在,并非明处,而是暗处。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正是这句“未经许可…不得…“的规定,在法律上名正言顺的阻止了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

2000年,上海久先公司向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申请设立“中国侨汇银行”,人行上海分行以“上海银行竞争已经十分充分”的书面理由,拒绝了久先公司的申请。

可是,如何得知“上海银行竞争已经十分充分”?“为什么银行竞争充分以后就不能批准新银行设立”?人行都没有给出详细的论证或者说明。

事实上,规定对于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或者不批准设立银行的理由是否恰当,并没有没有太多说明,只是说,银行监管机构在拒绝批准设立银行的申请时,应出具书面理由。

于是,便有了这种过于简单的批复。

不过,如此也正表明了监管部门的真实态度:不管民间呼声有多高,政府是不愿意民营资本过多的参与银行业。

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当代中国社会,中国政府为何会形成如此保守的态度?
如果翻开中国的金融改革历史,就会发现,政府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心存怀疑,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在上世纪80年代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对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实际是相当宽松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钱庄、合作基金会等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

可是好景不长,这些机构在短短的几年内,就爆出许多问题,最终不得不以政府整顿收场。

当时所得出的教训就是,民营金融机构难以监管,容易引起社会经济动荡。

自此以后,政府开始逐渐以行政手段将遗留的金融机构纳入国有框架,最终形成如今的国有垄断格局。

台湾银行业民营化的失败案例,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监管者的神经,让他们更加坚定不移的强化准入限制。

与中国大陆类似,台湾在1987年以前只存在公营银行和基层银行,1987年9月,台湾确定了商业银行开放政策,随后完成了银行法的修正,公布了商业银行的设定标准,同时受理民营银行的设立申请,允许民营银行以公营银行私有化和新成立银行两种方式进入银行业。

截止1992年,前后共设立16家民营银行,其数量超过公营银行。

但是,民营化的效果却是非常负面的,不仅银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出现递减,不良贷款率也在增加。

民营银行的经济绩效并没有优于公营银行,还远低于外资银行。

许多观察者认定,台湾银行的民营化改革,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1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和杭州市人民银行为作者调研提供的帮助。

国内金融历史的混乱,再加上台湾经验的影响,监管者对于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所表现出的小心翼翼也就非常自然。

但是,一刀切的将民营资本挡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真的就能解决问题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银行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市场的融资需求存在;只要存在国有银行无法满足的融资需求,民营资本就会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主动承担银行功能,民营银行就有了生存的土壤。

现实也是如此。

即便是体制内空间不允许民营银行的存在,民间借贷、地下钱庄、合会也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甚至某种程度得到地方政府的默许。

许多难以在银行获取贷款的机构和个人,也正是依靠着这些体制外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2006年出版的《中国地下金融调查》报告,地下融资的规模大约占到正规融资规模的三分之一。

如此巨大的规模被割裂在监管体系之外,显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放纵问题。

一方面,脱离监管之外的民间金融处在真空状态,不受约束,才是潜在的金融风险来源;另一方面,央行以信贷为手段的宏观调控措施的效力大打折扣,当央行收紧信贷之时,民间金融就变得异常活跃,很大程度抵消了央行的操作。

由此可见,完全拒绝民营资本加入正规金融体系,问题不少,并非长远之计。

事实上,也正是考虑到这些问题,中国的监管部门在近些年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放开民营资本参与银行业活动。

2006年底,银监会允许开设村镇银行,民营资本参股银行机构实际已经没有限制,唯一的门槛是不能取得超过50%的控股权。

2008年,银监会决定开设“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几乎对所有的社会资本开放。

因现在的限制,其实仅仅存在于民营资本控股银行业这一个关键环节。

那么,民营资本控股银行业,真的会增加银行业整体风险吗?其实也未尽然。

在城市信用社改造的过程中,浙江省曾经通过改制保留了几家纯粹的民营银行,包括浙商银行、台州商业银行、稠州银行和泰隆银行。

从近些年的实践来看,这些银行的经营绩效非常不错。

它们创造出一套独特的中小企业贷款模式,通过主动上门、存贷结合、担保优先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现在,就连招商银行、民生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开始有意识的学习借鉴他们的经营模式,可谓相当成功。

这足以说明,只要制度配套完善,民营资本不仅不会增加风险,还会成为现有银行体系的重要补充,说不定还能成为化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杀手锏”。

当然,话分两头。

有利自然是好,风险也不能忽视。

为什么银行业民营化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和台湾都爆发出现严重的问题呢?在笔者看来,这些问题并不是出在民营化本身,而是与民营化有关的配套没有做好。

在中国大陆,利率、汇率都被严格管制,银行业经营的信号机制本身就是扭曲的,此时放开准入,无非是放宽了资本投机的范围,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此外,银行业是“有进无退”的行业,民营资本难免会有“好坏政府兜底”的想法,滋生了道德风险问题,反而不利于其成长。

在台湾,许多专家都将民营化的失败原因指向一点,就是关联企业贷款问题。

台湾在放开银行业准入之时,设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

为了达到监管当局所设立的高标准,民营银行的发起人不得不求助于大企业,造成了银行业与大企业之间的微妙关系。

大企业财团往往过度运用金融杠杆,一旦经营上出现财务危机,就会对整个银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台湾银行业的民营化失败,很大程度是对关联贷款的监管不力所致。

所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中国的监管部门至少应该做好三件事情:(1)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以提供民营银行正确的价格信号;(2)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监管机制,避免潜在的关联贷款;(3)完善退出机制,及时清除经营不善的银行机构。

如果不能做好这几点,草率地放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曾经的问题恐怕会重现。

相反,如果能够做好这几点,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其风险应当是很小的,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也能得以缓解。

总结而言,“疏”而非“堵”,是解决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关键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