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领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复习要点〔五大
领域〕
安康领域
1、《指南》中安康的定义是什么?〔P55)
答:安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2、幼儿身心安康的重要标志是什么?(P56)
答:发育良好的身体、开心的心情、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根本生活力量是幼儿身心安康的重要标志。

〔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进展的根底。


3、安康领域的学习与进展对幼儿的价值表达在哪些方面?(P56)
答:〔1〕对于个体而言,幼儿在安康领域的学习与进展,是幼儿身体和心理发育与安康进展的需要,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进展的根底,同时也能为其一生的安康打下良好的根底。

(2)对于社会来说,幼儿在安康领域的学习与进展是社会进展的需要,幼儿安康水平的提高,是人口素养提高的根底环节,也表达出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进展。

4、安康领域中所包含的子领域?(P57)
答:安康领域中包含身体状况、动作进展和生活习惯与生活力量三个子领域。

5、安康领域中各子领域的进展目标?(P57)
答:〔一〕身心状况:〔1〕具有安康的体态
(2)心情安定开心
(3)具有肯定的适应力量
〔二〕动作进展:〔1〕具有肯定的平衡力量,动作协调、灵敏
(2)具有肯定的力气和耐力
(3)手的动作机敏协调
〔三〕生活习惯与生活力量:〔1〕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具有根本的生活自理力量
(3)具备根本的安全学问和自我保护力量
6、成人应为幼儿供给怎样的生活环境?(P67)
答:〔1〕为幼儿供给一个安全、卫生、有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环境,照看好幼儿的日常生活,这直接关系到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与身体安康。

〔2〕为幼儿供给一个温和、轻松、支持的心理社会环境,使幼儿感受到成人赐予的敬重、理解、关爱和接纳,使幼儿开心地生活和活动,并形成安全感和对成人的信任,这有助于幼儿心理的安康进展。

7、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哪两方面入手?〔P70〕
答:提高幼儿的身体素养是幼儿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

(1)以幼儿身体素养为切入点,有目的、有打算地开展适合于幼儿的体育活动。

(2)有目的地将幼儿根本动作的进展与身体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8、围绕幼儿运动中的安全,我们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P73〕
答:〔1〕幼儿运动的场地要开阔、平坦,并要有肯定的弹性。

〔2〕幼儿的运动器材要结实、安全、并适合于幼儿。

〔3) 幼儿的运动器材要定期检查,开展活动前也要进展认真检查,觉察问题
准时处理。

(4)幼儿在运动前,成人要依据活动需要提出必要的安全要求,如上下滑梯时要有秩序,不推挤;荡秋千时手要握住两边的绳索。

(5)幼儿在运动过程中,成人要加强对幼儿的保护,留意观看幼儿的动作状况和行为表现,随时提示幼儿留意安全,并依据幼儿的活动状况随时对运动器材、运动内容以及运动量进展调整,以适应幼儿活动的需要,防止幼儿受伤。

9、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心情表现在哪些方面?〔P5〕
答:〔1〕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心情,为幼儿做出典范。

如生气时不乱脾气,不迁怒于人。

(2)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快活或生气的事,鼓舞幼儿与人共享自己的心情。

(3)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心情,并赐予适当的引导。

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其安静后告知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承受的。

(4)觉察幼儿不快活时,主动询问状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心情。

10、制造条件和时机,促进幼儿手的动作机敏协调表现在哪些方面?〔P10〕答:〔1〕供给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染给幼儿进展画、剪、折、粘等美工活动。

(2)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进展其手的动作。

如练习自己用筷子吃饭、扣扣子、帮助家人择菜叶、做面食等。

(3)幼儿园在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供给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时机参与制作活动。

1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供给必要的保护措施表现在哪些方面?〔P15〕
答:〔1〕要把热水瓶、药品、火柴、刀具等用品放到幼儿够不到的地方;阳台或窗台要有安全保护措施;要使用安全的电源插座等。

(2)在公共场所要留意照看好幼儿;幼儿乘车、乘电梯时要有成人陪伴;不把幼儿单独留在家里或汽车里等。

语言领域
1、儿童语言的进展是什么〔概念〕?〔P76〕
答:儿童语言的进展是指儿童语言理解和表达力量成长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儿童语言的学习包括哪些内容?教师与家长需要关注哪些方面?〔P76〕
答:包括对语音、语义、语法的理解和表达,同时还包括语言运用力量的成长。

教师与家长需要关注的是,为幼儿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成人作为支持者也是公平的沟通者与幼儿交往。

成人应与儿童一起共享协作的学习过程,更应允许
儿童通过不同方式探究如何使用语言,在幼儿有需求的时候即使赐予指导和帮助。

3、幼儿语言学习与进展的子领域目标包含哪两个方面?子领域的目标有哪些内容?〔P79〕
答:口头语言——倾听与表达:〔1〕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
(2)情愿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
书面语言——阅读与书写预备:〔1〕宠爱听故事、看图书
(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力量
(3)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4、简述:子领域〔一〕倾听与表达的目标2:情愿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的各年
龄阶段典型表现〔《指南》P20〕
3—4 岁4—5 岁5—6 岁
1、情愿在生疏的人面1、情愿与他人交谈,喜1、情愿与他人争辩问题,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打招呼。

题。

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2、根本会说本民族或2、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和一般话,发音正
本地区的语言。

的语言,根本会说一般确清楚。

少数民族聚居地3、情愿表达自己的需话。

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区幼儿根本会说一般话。

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幼儿会用一般话进展日3、能有序、连贯、清楚
以手势动作。

常会话。

地表达一件事情。

4、能口齿清楚地说出3、能根本完整地表达自4、表达时能使用常见的
儿歌、童谣或复述简短己的所见所闻和经受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的故事。

事情。

比较生动。

4、表达比较连贯。

5、简述:子领域〔二〕阅读与书写预备的目标2: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力量的
各年龄阶段典型表现〔《指南》P24〕
3—4 岁4—5 岁5—6 岁
1、能听懂短小的儿歌1、能大体表达所听故事1、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
或故事。

的主要内容。

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会看画面,能依据2、能依据连续画面供给2、能依据故事的局部情
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
发生了什么事等。

的情节。

想故事情节的进展,或续3、能理解图书上的文3、能随着作品的开放产编、创编故事。

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3、对看过的图书、听过
用来表达画面意义的。

心情反响,体会作品所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
表达的心情情感。

法。

4、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
的美。

6、儿童阅读理解力量的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P82〕
答: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图画书时,通过阅读与图画和文字符号互动,用口头语言来说说他们对于图画书内容的理解,获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应关系的生疏,这样便渐渐成长起初步的阅读理解力量。

7、简述:如何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图画书?〔P86〕
答: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应当是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可以多维度地帮助幼儿在学习阅读中获得全面进展;同时一本优秀的图画书,也为幼儿供给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整学习和运用的时机。

从多元阅读的角度看,幼儿园供给应幼儿阅读的图画书,还应当包含儿童故事图画书、儿童诗歌图画书、儿童散文图画书和儿童科学学问图画书。

这些不同类型的图画书在阅读内容、价值观念、文体形式和审美表现等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对于儿童将来的进展具有不行无视的作用。

8、简述:幼儿早期阅读的关注点?〔P85-86〕
答: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需要在帮助幼儿获得高质量的口语词汇、口语表达和倾听理解力量的根底上,供给时机让幼儿获得前阅读、前识字和前书写的阅历,从而为进入小学的正式读写学习做好阅历预备。

选择适合幼儿阅读需要的学习内容,是当前我国幼儿园阅读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

除了提倡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环境中学习阅读与文字互动之外,图画书是幼儿阅读学习的最为适宜的内容,因此选择高质量的图画书并构建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主要资源,是每一位教师开展早期阅读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

9、在阅读中儿童需要学习的阅读观看阅历有哪些方面?〔 P86-87〕
答:〔1〕学习观看图画书的关键画面形象,能够从中觉察人物、动作、背景(2)学习观看图画书关键情景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
(3)学习观看关键细节表情,能敏锐地观看图画书中的细节
10、简述:前阅读、前书写预备和“防止与订正‘小学化’现象”的关系?〔P81-83〕答:3-8 岁时儿童学习早期阅读和读写的关键期,在培育幼儿口语沟通力量的同时,帮助幼儿做好书面语言学习预备。

《指南》对 3-6 岁儿童书面语言与进展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要求:
(1)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

在与图书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可以理解书面语言的价值意义,建立起宠爱阅读的情感动机,为成为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做的必要预备。

(2)初步阅读理解力量的目标要求。

早期的阅读理解阅历将为将来的阅读理解力量成长奠定扎实的根底。

(3)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

通过使用多种方式表现的“非正规”的文字书写,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和稳固纸笔互动的阅历,感知文字组成的一些根本规律,并生疏书面文字字形,有效地提高儿童早期书面语言预备水平。

11、论述:分析目前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从哪
些方面入手,关注与促进幼儿语言学习与进展?
答:〔1〕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制造无所不在的语言教育环境。

幼儿语言学习与进展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乐观的语言运用者,在交往中渐渐学习理解和表达。

我们较为关注每周不超过两小时的语言教育,而轻视了对幼儿来说每天每时都会存在的学习运用语言的时机。

儿童需要有很多时机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在真实而寻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阅历,幼儿语言教育决不能无视这些日常的、渗透的环节。

(2)关注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承受符合学前教育规律的方式组织活动。

①在活动中学习语言;②在玩耍中学习语言;③在制造中学习语言。

(3)关注高质量的早期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读写预备。

学前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形成进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建立语言符号系统的关键时期,口语进展水平也是阅读力量的重要根底。

社会领域:
1、幼儿的社会性进展有何特点?成人在对幼儿的社会性教育上应注意什么?
(1)幼儿的社会性主要在日常生活和玩耍中通过观看和仿照潜移默化进展起来的。

(2)成人要留意自己的言行的典范作用,避开简洁生硬的说教。

2、《指南》中社会领域包括哪两条大目标?大目标又包括了哪些子目标?
〔一〕人际交往
目标 1:情愿与人交往
目标 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目标 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目标 4:关心敬重他人
〔二〕社会适应
目标 1:宠爱并适应群体生活
目标 2:遵守根本的行为标准
目标 3: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3、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友好的与同伴相处?
(1)结合具体的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根本规章和技能。

比方:引导幼儿扮演成某个角色参加同伴的玩耍;当发生冲突时,知道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番合作的方式解决;幼儿园为幼儿供给集体性的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感受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3)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宠爱这个朋友的缘由,引导他多觉察别人的优点和特长。

4、教师如何指导幼儿做到关心敬重他人?
(1)成人以身作则,以敬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

(2)引导幼儿敬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敬重他人的劳动及成果。

利用生活时机和角色玩耍,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亲热的社会效劳机构及其工作。

(3)引导幼儿学习用公平、接纳和敬重的态度对待差异。

科学领域
1、说说科学领域中的科学探究、数学认知的根本含义?〔 P110〕
答:儿童对自然界中事物和现象进展探究并形成解释的过程可以称之为儿童的“科学探究”,儿童基于对自然环境中事物和现象的生疏进一步形成的对其规律关系的理解可以称之为“数学认知”。

2、科学探究三个方面的目标分别是什么?〔P111〕
答:〔一〕科学探究:〔1〕亲近自然、宠爱探究
(2)具有初步的探究力量
(3)在探究中生疏四周事物和现象
〔二〕数学认知:〔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好玩
(2)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及数量关系
(3)感知外形与空间关系
3、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哪七个环节?〔P116〕
答:幼儿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观看探究、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沟通等根本环节。

4、幼儿对四周事物和现象的生疏主要包括哪六个方面的内容?〔 P118〕
答:幼儿对四周事物和现象的生疏包括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常见的动植物、常见物体和材料、常见物理现象、天气与季节变化、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幼儿科学活动会发生在哪些区域?〔P123〕
答:幼儿科学活动发生比较多的区域是特地的科学觉察区、自然角和种植园,也发生在一些相关的区域,如美工区、沙水区和建构区等。

6、数学认知三个方面的目标分别是什么?〔P111〕
答:〔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好玩
(2)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及数量关系
(3)感知外形与空间关系
7、儿童可以运用哪些表现手段来表征对数的理解?〔P138〕
答:手势动作、实物、绘画、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征对数的理解。

8、幼儿早期数学的学习和进展的内涵有哪些?〔P145〕
答:幼儿早期数学的学习和进展的内涵很丰富,除了其他的外形、空间、分类、排序、模式等数学内容,还可以留意培育幼儿数学学习的广泛兴趣、数学语言的表达和表征力量、数学思维的灵敏和机敏性、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等。

9、目前常用的学习故事〔即过程性评价〕一般包括哪三个局部?〔P146〕
答:目前常用的学习故事一般包括以下三局部内容:
(1)观看〔发生了什么——儿童实际行为和情境描述〕
(2)评价〔学习什么——解读、评价儿童的学习行为〕
(3)下一步该怎么做〔下一步〕
在学习故事的三个环节中,其次个环节是难点,由于要准确解读和评价儿童的进展需要教师把握扎实的儿童进展方面的学问。

10、从哪三个方面创设情境来进展数学的情境性学习?〔 P149〕
答: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创设情境:
(1)通过一日生活的环节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
(2)在集体教育活动中留意生活情境的创设
活动前的预想与讨
论活动中的关键提问活动后的整理、分析与归纳
(3)在活动区中创设情境性的学习时机
11、论述:“野外”考察活动的不同阶段可以进展哪些关键提问?〔P125〕
活动会觉察什么?你找到的东西是什这些东西我们可以怎么分类?
为什么这么想〔依么?〔识别物品〕〔分类活动〕
据〕?你在哪儿找到的?为什么这样分?你是怎么想
需要带哪些物品和它原来可能在什么的?〔关注分类标准〕
工具?地方?这次活动你有什么觉察?和
怎样保存和带回你〔关注物品的来源你原来想的一样吗?为什么?
采集到的的“宝及其与四周环境的
贝”?关系〕
艺术领域
1、什么是艺术活动?其本体价值是什么?〔P15
2、154〕
答:艺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精神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没有直接功利性的、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的需要的满足。

审美价值是艺术活动的本体价值,艺术的其他价值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根底而发挥作用。

2、幼儿审美感受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顺应幼儿进展的特点?〔P156-157〕答:儿童带着猛烈的主观意识,把自己的主观想象,附加于客观物体之上,将没有生命,没有意识的东西视为有生命、有意识、有情感的存在,表现出“万物有灵”和“万物有情”的特点。

幼儿的艺术教育应当顺应幼儿进展的特点,寓教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终把对幼儿的共性、情感的敬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育其对美的感受力量,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进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

3、什么是幼儿艺术表现与制造?有何特点?〔P157〕
答:幼儿的艺术表现与制造是指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审美心理意象,利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艺术的工具和材料将它们重组合,创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颖独特的艺术作品的力量。

艺术表现与制造的特点:〔1〕自发性——生来具有艺术潜能。

(2)稚拙感——表现出粗糙、不整齐、不平滑、不到位。

(3)超常规、独特,带有明显的个人颜色——有时不
依据预想和打算来进展,而是依据构思不断调整,打
破成人创作的条条框框。

4、如何对幼儿创作过程、创作结果进展评价?〔P164〕
答:在创作过程的评价上,可从幼儿幼儿的兴趣性、主动性、制造性、专注性、独立性、坚持性,对材料的探究与操作,以及艺术活动的行为习惯等方面进展评价;在艺术创作结果的评价上,重点放在作品或表演上是否有对其个人来说
颖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是否有童心童趣,而不是“像不像”。

5、幼儿艺术学习与进展划分为哪两个领域?具体以哪两方面为进展目标?
〔P155〕
答:〔一〕幼儿审美感受:〔1〕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感受到的情感表现性。

〔2〕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到达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
种审美愉悦。

〔二〕幼儿艺术表现与制造:〔1〕可视、可听的实在表现与制造。

〔2〕审美心理意象的制造。

6、《指南》艺术领域有哪四条目标?其中三条都用了“宠爱”,强调了什么?〔P165〕
答:〔一〕感受与欣赏:〔1〕宠爱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2〕宠爱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

〔二〕表现与制造:〔1〕宠爱进展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制造力量。

其中三条都用了“宠爱”,强调了幼儿园艺术教育重在艺术兴趣的培育,而各
年龄所列的典型表现,正是我们用以观看幼儿是否具有艺术兴趣的一些表现特征。

一旦在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强调了“技能”的时候,幼儿的兴趣就已经丧失了。

7、《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供给范画”仿照学习,鼓舞怎样的仿照学
习?〔P173〕
答:《指南》鼓舞的是幼儿感受和体验根底上的自发仿照,这种仿照是共性化的,而用范画来让全部幼儿进展一样的临摹,这种被动式的仿照对幼儿的自我
表现意义不大。

8、如何理解反对千篇一律的训练和又不能干预太多?〔 P176〕
答:反对千篇一律的训练,那是在提倡共性化表现,并没有否认集体活动,要
求我们一方面要多给幼儿个别化的自由表现的时机,一方面在集体活动中鼓舞
共性化的表现。

不做过多干预,并不是不要教师的指导,而是适当的指导,即“在幼儿需要时再赐予具体的帮助”,也就是顺应幼儿需要的指导。

9、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核心要点是什么?〔 P175〕
答:〔1〕为幼儿供给审美感受的时机。

(2)在审美体验中敬重幼儿的独特感受,不要将成人的审美标准强加给幼儿。

(3)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

10、论述:教师对幼儿艺术活动的组织可从哪些方面入手?〔 P176〕
答:〔1〕创设活动区环境,包括美工区、表演区等,投放丰富的材料和道具,
让幼儿有充分的自由表现的时机,教师只需“敬重幼儿的自发表现和制造,并
赐予适当的指导”。

(2)艺术活动可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结合,可以让幼儿在科学探究、故事欣赏、社会活动、自然远足等其他领域学习的根底上,通过艺术手段将所感知的
对象和体验自由地表现出来。

(3)供给真实的感知对象让幼儿进展仿照,如美术活动中的写生,即让幼儿
画一样东西不是直接教他如何画,而是把这样东西放在他面前,让他自己画。

(4)组织幼儿体验各种艺术形式和欣赏艺术作品,供给幼儿简洁理解的图画、照片、图书,组织欣赏画展和表演等,让幼儿自由仿照。

(5)对幼儿自发表现的作品要进展陈设和呈现,呈现前要让幼儿解释自己的
作品,陈设时把幼儿对作品的说明一同呈现,尽量不用成人的标准来做选择性陈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