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化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3–2014学年九年级第一
学期期中试卷(化学)
2013.11
说明:1.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14 K:39 Cl:35.5 Fe:56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萝卜晒干B.凉水冻成冰C.葡萄酿酒D.辣椒剁碎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
3.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A.CO2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B.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CO2的排放量较低D.CO2常用于灭火
4.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B.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可以将铜丝换成木炭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物
5.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6.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钙”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原子
7.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象解释
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被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
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分子的体积变大
8.下列有关“大小或高低”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等于氧气的体积分数
B.液态氮的沸点高于液态氧的沸点
C.人呼出气体中的CO2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CO2体积分数
D.煤球的着火点低于石蜡的着火点
9.硅酸钠(Na2SiO3)可用作粘合剂和防火材料。
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10.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起浮渣
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得蒸馏水
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
D.过量的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给碱式碳酸铜加热时,能看到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绿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2.下列消息中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某“大师”通过“发功”,能使铝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金片
B.有人在饭店的房间内使用木炭火锅,导致煤气中毒
C.有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取物品时,窒息而死
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13.以下图标是常见的几种危险品标志,在装运酒精的包装箱上应贴的标志是
A B C D
14.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缺铁易患侏儒症
B .缺碘易患甲状腺疾病
C .缺锌易患佝偻病
D .缺钙易患贫血
15.利用四氧化三钴纳米棒作催化剂,可将汽车尾气中的CO 在低温下转化为CO 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化合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四氧化三钴纳米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D .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发生了变化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
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
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为
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为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
16.下列CO 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效果的是
A
B C D 17.NH 4ClO 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一定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 2
B .Cl 2
C .O 2
D .N 2
18.下图为某化合物的分子模型,该化合物是一种高效食品防腐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O
O 2CO 2
四氧化三钴纳米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