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水溶性、毒性(2)掌握氯气的部分化学性质(3)掌握氯水中的存在的微粒和性质(4)掌握次氯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剂,理解它漂白的原理〖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过程】[引入]我们都知道我们日常食用的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且氯化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其广泛,海水中就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所以,由此可见,氯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也是十分丰富的,它主要富集在海洋当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氯的有关性质。

请大家翻开课本70页。

[板书]§4-1 氯气[过渡]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将一个发生在第一次大战时的故事文字。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

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钢瓶。

霎时间,在长约六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

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躺倒。

一位战地记者进行了如此描述:“他们已经死亡,两手伸展着好像要挥去上方的死神。

尸体遍野,他们极度痛苦的肺在喘息,满嘴都是黄色液体。

”德军共施放毒气18万公斤,使协约国有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

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

[过渡]那么这个最早应用在战争上的化学气体是什么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氯气。

下面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文字材料,结合课本,总结一下氯气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氯气的物理性质:又称“绿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讲述】由于氯气具有剧毒,有剧烈的刺激性,人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所以,在实验室里闻氯气时要十分小心,应该用手轻轻的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人教版氯-教案

人教版氯-教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课程标准: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省教学目标:了解Cl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 Cl 2的氧化性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提高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Ⅰ、课前检测:(阅读P82页一二两段)1、以为主要成分的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剂,________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海洋中含盐________,主要为,此外还有_______.等盐类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表现为 ___________性,氯在自然界中以 ________态存在Ⅱ、课堂新授【新课导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

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

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

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

氯气为什么可以用作毒气?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本节分析本节是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氯气是我们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第四章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氯气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氯水的性质以及漂白原理,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取,氯离子的检验以及卤素简介等。

氯气的氧化性以及Cl-的检验是两个重点内容,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等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的成分)。

针对以上内容,对教材进行以下处理:氯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Cl-的检验为第一课时(把此内容提前是出于Cl-的检验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第一章时已有所介绍,再者为第二课时氯水成分探究作基础准备);氯水的成分、性质、用途为第二课时。

这样处理可以突出重点,两个重点内容放在两个课时,氯水的成分探究单独为一课时也有利于突破难点。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及燃烧的本质、Cl-的检验,设计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情景氯气的发现以及其毒害的历史引入→了解氯气性质(出于防毒和给氯气忏悔的机会——造福人类),再介绍有关氯离子的检验,这些知识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氯气与水、碱反应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中的重要内容,第二课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以教师对主要知识点重点讲解为引导进行教学。

先以生活常识——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用来养金鱼的探讨来引入(发现问题),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气氛中打开学生的思路。

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提出某些猜想(例如:氯元素在自来水中可能存在Cl2、Cl-两种形式),并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例如:证明了氯水含有Cl2、Cl-、H+),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又引发新的探索(例如蓝色石蕊试纸为什么会变白?为什么曝晒后的自来水可用来养金鱼?由此引入氯水的另一成分HClO及其性质),并让学生自主探究氯气的另一性质——与碱反应。

以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从理论上探究并由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彼此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_氯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81637.doc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_氯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081637.doc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2HClO22222FeCl22HCl 22HCl+O2HCl+O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当你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空中的鸟!当你展翅蓝天中,宇宙就大了。

空中的雁!当你离开队伍时,危险就大了。

地下的煤!你燃烧自己后,贡献就大了6、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说课稿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说课稿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1)本节选自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氯是比较典型的非常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通过对氯气等内容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2)本节内容是学习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基础。

(3)体会化学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4)使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进一步巩固。

2.学情分析(1)学生在初中学习了盐酸、氯化钠等。

对生活中见到的氯气、漂白粉用于自来水消毒等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学生对物质反应的理论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3)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浓厚。

二、教法、学法分析“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讨论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再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三、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关注社会生活,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并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通过指导学生探究氯气与水、铁的反应,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化学眼光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用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体会化学知识的价值。

体会实验中的相互合作,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对今后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与氯水的成分分析难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环节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通过展示海湾图片、盐场、千年古盐田等,以及生活、生产中含氯物质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人教版必修1 化学: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 化学: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设计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重难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与地位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氯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②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3.重、难点分析: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

2、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的术语、规范的操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培养通过现象挖掘本质的科学研究能力。

3、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基础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元素部分内容,对元素的一些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有较好的知识基础。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训练,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用形象具体的历史材料,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轻松愉快的实验观察和探究来描述本节内容,在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习心理分析对高一学生来说认知水平的提高,是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一是个转折期,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好奇心,进取心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教学中应注意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给学生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感觉,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学习。

高中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2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通过看、闻、做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②以氯原子的结构特点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认识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过程与方法①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元素化合物研究的一般方法。

②通过问题讨论,掌握闻气体的方法,通过探究氯水的性质,知道新制氯水的保存方法,体验实验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利用氯气的毒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②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新华网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一辆满载液氯的液罐车和对面来车相撞,大量液氯外泄.据目击者描述:“一股黄绿色的气体就像探照灯光一样,‘唰’地射向高空,足有5米高,并有刺鼻的味道”.事发后消防队员不断地用水枪喷射碱液,但时值西南风,氯气迅速向西南方扩散,造成350人中毒进医院救治,另有28人中毒死亡的特大事故,附近居民采取应急措施,疏散到一高坡上.展示海边盐场的图片。

引言:食盐是我们人体必需的一种调味剂,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经过日晒蒸发,就可以得到固体氯化钠。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氯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认识氯的单质——氯气。

二、新课教学演示实验:观察一瓶氯气(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闻味(注意方法“扇”和“飘”),再倒入少量水振荡。

学生观察、闻味,回答氯气的颜色、气味和倒入水后的现象。

归纳整理: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倒入水后塑料瓶变瘪,说明氯气能溶于水。

板书:(一)氯气1.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溶于水(1∶2),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34.6℃)。

展示氯气毒性造成的危害的图片。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_氯第1课时教案41180112195

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_氯第1课时教案41180112195

氯气一、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技能: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使学生初步掌握氯气与金属、氢气、水反应的化学性质;③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与金属、氢气、水等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方法;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化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素质;②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氯是比较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氯及氯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制法等进行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不仅是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研究卤素性质相似性及其变化规律的需要,也是以后学习和研究同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以及联系社会实际知识的需要。

同时,由于在高中阶段对氯气的性质、用途等介绍较为全面、细致,且探讨和应用也比较多,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形成正确观点、掌握正确学习方法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习的重点:氯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氢气、水的反应)。

学习的难点: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及氯气与金属、氢气、水等的反应了解氯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三、设计主旨和思想以多媒体、实验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探求新知、发现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与教师的传统角色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只起一定的导向作用,学生自主完成对知识的获取。

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融入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之中。

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探究精神。

体现双重开放性,即知识的开放性与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根据内容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研究式。

运用时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们通过组内协作,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及相关教具、相关实验的准备五、教学过程设计(进程)设问题情境激起探究兴趣(教师行为)在上节课里我们一起探讨了氯气的生产原理,请大家写出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讲课讲稿

化学Ⅰ第四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
板书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一)、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二)、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2Fe+3Cl
2===2FeCl
3
2Na+Cl
2
===2NaCl
Cl
2 + H
2
===2HCl
2.与非金属的反应
Cu+Cl
2====CuCl
2
3.与水的反应
Cl
2 + H
2
O=== HCl + HClO
2HClO === 2HCl+O
2
↑4.新制氯水的成分
分子:Cl
2、H
2
O、 HClO;离子:H+、Cl-、ClO-、 OH-
点燃点燃点燃
点燃光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元素——氯(第一课时)【教课方案】1、教课目的:知识技术: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掌握氯气的性质;经过指导学生察看、剖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培育学生察看和剖析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教课活动,培育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并经过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科学史,使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教课要点与难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2、教课方式:解说与利用多媒体课件协助教课相联合,教师解说与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相联合。

3、教课过程:[ 发问 ]同学们知道海水的主要成分有哪些?(水,氯化钠等)你知道此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什么?[ 前言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富集在海水中含量很高的元素——氯。

[ 电脑播放引入 ]化学家舍勒发现氯气的生动故事。

1774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的过程中,用它与浓盐酸混淆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且有激烈的刺鼻气味,使他感觉特别痛苦,但他持续对该气体进行研究,发现它可与好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反响,再将这类气体溶于水,又发现该气体还可以使有色的纸张、花朵、衣物等退色。

经过以上的信息资料,议论以下的问题:问题 1:推断氯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 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方法及反响。

展现一瓶氯气,指引学生察看、剖析氯气的物理性质,得出结论后,再与课本上的结论进行对照,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指引学生书写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 创建问题 ]请画出氯的原子构造表示图,并依据你已有的知识,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能否开朗?拥有强氧化性仍是复原性?为何?并与氧原子的构造及氧气的性质比较,有什么相像性吗?[ 学生议论沟通 ]可能都是开朗的非金属单质;能与很多金属和非金属反响。

[ 解说 ]教师利用课件进行解说Cl2与金属的反响,并经过氯气与 Na、Fe、Cu 的反响概括氯气与金属反响的规律。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学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学
答案:(1)Fe Cl2 H2
(2)2Fe+3Cl2 (3)2HCl+Fe (4)2Fe2++Cl2
2FeCl3 FeCl2+H2↑ 2Fe3++2Cl-
迁移应用
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
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MgCl2 D.FeCl3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久置氯水
H+、Cl-、H2O、 OH混合物 无色 酸性
2.氯水的性质
在氯水中含有多种微粒,因此在与不同物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 不同微粒的性质,现列表如下:
所加试剂
参与反应的微粒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或解释
AgNO3 溶液 Cl-
2Fe+3Cl2 2FeCl3(产生红棕色烟)
Cu+Cl2 CuCl2(产生棕黄色烟,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2.氯气与非金属的反应 氯气与部分非金属化合,其中纯净的 H2 在 Cl2 中安静燃烧产生 苍白色火焰;H2 与 Cl2 混合点燃或强光照射发生爆炸。
H2+Cl2
2HCl
3.Cl2 与 NaBr、KI 溶液反应
2HClO 2HCl+O2↑。
(4)氯气可与碱反应: 制漂白液原理:Cl2+2NaOH NaCl+NaClO+H2O; 制漂白粉原理: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5)氯气还可以与很多有机物反应,是合成塑料、橡胶、 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的重要原料。
深度思考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高中化学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案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一、设计理念以培养学生化学科学素养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合作、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教材分析【地位和作用】《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

从教材体系来看本节是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是继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硅之后又一典型、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同时又是必修二《元素周期律》学习的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氯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资源丰富。

氯气的学习既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化学的基础,也是生活中经常接触、需要了解的知识。

在高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几乎每年都考,研究它具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及水的反应3.通过氯气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新制氯水成分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1. 通过实验合作探究,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视频实验、演示实验等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像导演,占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学生就像演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这种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_______教是为了不教。

3、本节课采取的设计思路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教材中的问题→动手实验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并分析实验现象→小组交流实验结论,归纳分析,提升知识→归纳总结,落实知识→达标检测四、教学过程设计【学习目标】新课导入:第一环节——课堂引入,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蓝色的星球上,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而海水中又含有大量的盐,如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等,这就使得大量的氯元素富的性质。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
原因是:ClO-水解:(ClO-+H2O=HClO+OH-不要求)
⑵滴入石蕊指示剂。
现象:先变蓝,后褪色。
原因是:HClO有强氧化性。
⑶敞口久置。
结果:失效。
原因是: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2HCl+O2↑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气的主要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8.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参与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B.FeCl2C.MgCl2D.FeCl3
9.除去Cl2中少量的HCl气体,最好选用的试剂是()
A.蒸馏水B.二氧化锰C.饱和食盐水D.氢氧化钠溶液
10.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引导]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有关氯气与钠的反应,回顾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

a.与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设问]氯气能否与不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等反应?
[探究2]视频播放氯气与铁的反应
点燃
[板书]
2Fe+3Cl2====2FeCl3
[总结]氯气不仅可以和Na、Fe反应,还可以和Al、Cu、Mg等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如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
配餐练习
1.新制备的氯水显色,说明氯水中有分子存在。向氯水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立即有生成,说明氯水中有存在,氯水光照后,黄绿色逐渐消失,并放出无色的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水B.氯化氢C.液氯D.漂粉精E.盐酸
3.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广西玉林市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氯教案1

广西玉林市高中化学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_氯教案1

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和水的反应。

2、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3、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实验能力。

2、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学会从史料中获取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形成勇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创新能力。

三、重难点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2、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3、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四、教学设计引入——阅读新闻——物理性质——科学史话——反应原理——讨论,装置分析——原子结构——得出有氧化性——推测能与金属反应——实验验证——化学性质1、氯气能与金属反应——推测能与氢气反应——实验验证——化学性质2、氯气能与氢气反应——新闻回顾:喷水——推测氯气能与水反应——实验验证(留给学生思考,课时2继续)——小结——作业。

五、教学过程【引入】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达500万吨,铀达42亿吨,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导学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导学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学习目标1、认识氯元素的存在,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2、认识次氯酸及次氯酸盐的主要性质、掌握有关反响方程式。

重点难点1、重点: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响;2、难点:氯气与水反响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前预习10 分钟)一、开朗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一)氯元素的存在( A 类)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2. 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化合物主假如存在,主要以形式存在于______和 _______的盐矿中。

(二)氯气的物理性质( A 类)1、氯气在往常状况下呈_____溶于水( 1 体积水可溶解和,易色,是一种有气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_______体积的氯气)。

氯气在低平和加压的条件下可转变成。

液氯往常保留在中。

,2、注意:实验室中闻氯气气味的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虑:依据氯气的物理性质推断,实验室顶用什么方法来采集氯气(三)氯原子的构造:( A 类)氯原子的原子构造表示图:变成。

氯元素是典型的。

氯原子最外层有元素。

个电子,很简单个电子合作研究,点拨提高(四)氯气的化学性质:(B类)1、与金属反响氯气是 _______的非金属单质,拥有很强的性。

能与大部分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

① Na 和 Cl 2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② Fe 和 Cl 2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③ Cu 和 Cl 2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思虑:为何能够用钢瓶储运液氯注意:氯气有强性,氯气与变价金属反响时生成价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响H2和 Cl 2点燃实验现象:H2和 Cl 2的混淆气体光如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H2和 Cl 2焚烧产物 HCl 气体易溶于水,溶于水获得的溶液即为。

【思虑与沟通】经过 H2在 Cl 2中焚烧的实验,你对焚烧的条件及其实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1)焚烧 _________(填“必定”或“不必定”)要有氧参加,物质_______(填“是”或“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能够焚烧;(2)焚烧的实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经典表格教案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经典表格教案设计

教学技能教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型新课本课题教时数 2 本教时为第一课时备课日期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二是氯离子的检验,三是卤素简介。

第一课时安排学习氯气的性质,重点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

对于氯气强氧化性的学习,主要从铜丝、铁丝、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方面入手。

本节内容编排有以下特点:⑴突出重点在卤素的单质中,重点学习具有代表性的氯气;从氯气的知识结构一看,重点是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是学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与碱的反应。

本节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氯离子的检验。

教科书对重点知识不仅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而且安排了“实验”“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活动,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并不断加深。

教科书对氯气的发现及实验室制法通过“科学史话”作了简单介绍。

本节突出了典型元素氯的介绍,又体现了卤素的性质,较好了体现了以点为主,点面结合的编制思想。

⑵联系应用重点知识选择的依据之一是应用性。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离子的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此,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用意义不大,从安全性和环保角度考虑,示情况安排实验,仅在“科学史话”中作了介绍。

⑶体现思想性教学内容体现了对立统一和辩证唯物观点。

例如,氯气是有毒气体,但可用于自来水消毒,而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通过自来水消毒、氯漂白剂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探索性与技术的发展性。

此外,学生还可以从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和确认”中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二)《化学新课程标准》:6.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富集在海洋中的元素——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富集在海洋中的元素——氯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1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①课型设置:新授课;学习目标:初步掌握氯气的理化性质;能从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分析氯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

学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习难点: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学习内容(包括学法指导)氯气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________色气体,具有强烈的______气味(闻气味应采用______法)。

使用氯气毒气弹除了利用氯气有毒这一性质,还利用了氯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降温至—34.6℃(Cl2的沸点)以下,Cl2由气态变为______态。

相比于O2、CO、N2等气体,Cl2属于沸点相对较_______的气体,即______液化的气体。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的__________(不考虑稀有气体),氯原子______通过_____电子而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故氯元素表现为典型的________性(一种____电子的倾向)。

氯在自然界____________游离态。

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单质反应氯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能与很多金属单质化合。

金属钠、铁、铜均可在氯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a+Cl2— ___________(白烟); Fe+ Cl2— ___________(________色烟);Cu+Cl2—________(_______色烟)。

氯气能将变价金属Fe氧化至_____价,显现了氯气具有______性。

氯气还能与很多非金属单质化合。

①与H2化合。

点燃条件下,H2可以在Cl2中___________地燃烧,发出_________色火焰,集气瓶口产生______。

(该反应表明,燃烧是______的发_____光_____的____________反应;燃烧________有O2参加)。

燃烧生成的HCl气体溶于水既得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制________的方法)。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_教案_第1课时 Word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_教案_第1课时 Word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介绍氯元素被发现的历史,以及目前的应用。

2、熟悉氯原子的机构特点和化学特性,掌握氯和金属,氯与氢气,氯与水发生的反应。

3、熟悉燃烧的新的定义,掌握液氯与氯水的区别和成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氯气、氯水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氯水的性质及漂白原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3. 教学用具实验仪器、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引入]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盐和我们化学中说的盐含义一样吗?点评:不一样,生活中的盐主要指食盐氯化钠,化学上的盐指能够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阅读思考1]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第族,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

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板书] 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引导]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

完成讲义。

[阅读思考2]氯气是于年,有瑞典化学家发现的,并在年,由确认。

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板书]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思考与交流]1、试写出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2、由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大家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氯气由发现到确认所用时间、原因,戴维确认氯气的依据)[引导]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具有那些性质?[探究1]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刚收集的一瓶氯气,观察氯气的颜色和状态。

[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能溶于水(氯水)、易液化(液氯)[引导]在初中时曾经学过有关氯气与钠的反应,回顾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化学性质a.与金属反应2Na+Cl22NaCl[设问]氯气能否与不活泼的金属如铁、铜等反应?[探究2]视频播放氯气与铁的反应[板书]2Fe+3Cl22FeCl3[总结]氯气不仅可以和Na、Fe反应,还可以和Al、Cu、Mg等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氯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氯气的性质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来自观察、实验和经验,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运用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Cl2性质的印象,增强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氯气的物理性质的教学,主要以史料和实物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首先展示一瓶氯气,瓶后衬白纸,以便清晰地观察Cl2的颜色,并让学生用手轻轻扇动瓶口,使少量Cl2飘进鼻孔,那么对Cl2的强刺激性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讲授氯气的毒性及闻氯气的正确操作方法,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通过“氯水成分探究”的教学,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眼、脑、手等的配合,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学习习惯。

3.对氯气与金属的反应,限于课时的原因,我们没有增加演示实验,而是通过学生阅读图片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这些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前面一节学习了硅的有关内容,初步了解了非金属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并且在前面第二章学习了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本节可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提高规范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运用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归纳、推理能力以及探究精神;3.通过教学的问题性,创设探究情景,增加学生主动求知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2.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3.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渗透对立统一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五、教学难点氯气与水的反应。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启普发生器、烧杯、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酒精灯、火柴等。

七、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演示相结合、实验探究法。

八、教学过程设计[图片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达500万吨,铀达42亿吨,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 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问题]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学生回答]学生上台板演Cl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为7个电子),回答:氯元素非金属性强,易得一个电子形成Cl-。

[展示]一瓶氯气。

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

1.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有毒气体[提出问题]对于有毒气体或未知气体应当如何闻其气味?[学生活动]参照课本,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闻气体的方法。

[阅读]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与确认。

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

舍勒是在1774年发现氯气的。

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锰),当他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使舍勒感到极为难受,但是当他确信自己制得了一种新气体后,他又感到一种由衷的高兴。

舍勒制备出氯气以后,把它溶解在水里,发现这种气体的水溶液对纸张,蔬菜和花都具有永久性的漂白作用;他还发现氯气能与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从1774年舍勒发现氯气到1810年,许多科学家先后对这种气体的性质进行研究。

[思考与交流]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时间长达30多年。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仍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

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4HCl(浓)+MnO2MnCl2+2H2O+Cl2↑[强调]易液化的气体一般是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液态氯又称为液氯。

闻气体的方法(见投影)[讲解]闻气体的时候,不管毒性大小如何,均要正确操作,即“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讲解]闻气体:“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或试管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故事]因为Cl2有毒,在一战中,曾被德军制成毒气弹等化学武器用于战争。

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压缩氯气钢瓶。

霎时间,在长约六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

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躺倒。

德军共施放氯气18万公斤,使协约国有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

[讨论]假如你是一名士兵,当遇到由氯气制成的毒气弹顺风爆炸时,你认为可采用哪些措施进行防御?(①人躲向地势较高地方去。

②防毒面具。

③活性炭。

)[讲解]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2.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学生活动]观察铁丝、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图片,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1.这些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果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位置如何?由此说明什么问题?3.氯气和金属的反应有什么规律?[练习]实验事实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

写出氯气跟下列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化学方程式)1.跟铝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渡]氯气能跟多种金属直接化合,那么氯气能否跟非金属反应呢?下面让我们来做H2在Cl2中燃烧的实验。

[演示实验]H2在Cl2中燃烧。

[描述实验现象]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有白雾形成。

[讲述]HCl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

HCl的水溶液称为盐酸。

同学们观察到的白雾就是HCl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所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在一定条件下,氯气还可以与磷、碳等非金属反应。

(2)与H2等非金属反应H2+Cl2===2HCl[练习]实验证明,在一定条件下,Cl2还可跟P、S、C等非金属直接化合。

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P在Cl2(不足量)里燃烧生成PCl32.P在Cl2(过量)里燃烧生成PCl53.C跟Cl2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生成四氯化碳[讨论]金属、非金属跟氯气化合时,氯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表现氯气的什么性质?[学生回答]在这些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氯气在反应中都是氧化剂,说明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展示]一瓶氯水溶液,并建议学生闻氯水的气味。

[问题与探究]①观察氯水,猜想氯水中可能有哪些粒子?②请用现有的试剂来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学生讨论](1)假设Cl2不和水反应,只是溶于水,那么溶液中只存在Cl2分子和H2O分子,这时溶液应该是中性的。

(2)假设Cl2和水反应,那么溶液中除存在Cl2分子、H2O分子外,还可能会含有Cl-,溶液不一定是中性。

[实验验证](1)加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加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Cl-。

(3)加Zn粒或Na2CO3粉末检验H+。

[实验现象]实验(1):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实验(2):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实验(3):有气体产生,说明生成了酸性较强的含氯物质,应为盐酸。

[初步得出结论]氯水中含Cl2、H2O、H+、Cl-。

[提出疑问]石蕊试液为什么先变红后褪色呢?[学生猜想](1)溶液中有盐酸,是不是盐酸使石蕊褪色呢?(2)Cl2中氯是0价,而HCl中氯是-1价,则氯气与水反应后还会有氯元素显正价的物质生成。

氯气有强氧化性,使石蕊褪色的物质是不是氯气?(3)氯水光照产生氧气,而氯水中Cl2、H2O、H+、Cl-都不可能在光照的条件下产生氧气,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中应该有一种含氧元素,光照能产生氧气的物质。

[实验验证](1)一张干燥和一张湿润的红纸分别投入两瓶干燥氯气中。

(2)取一张红纸,湿润一半投入一瓶干燥氯气中。

[实验现象]干燥的纸条没有褪色,湿润的纸条褪色了。

[得出结论]使石蕊褪色的物质不是氯气而是含氧元素、光照能产生氧气的是次氯酸(HClO)。

(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小结]氯水的成分:Cl2、H2O、HClO、H+、Cl-、ClO-。

[讲解]次氯酸是很弱的酸,不稳定,只存在于水溶液中,在光照下容易分解。

[动画演示]氯水见光分解。

[设问]我们能否归纳出次氯酸有什么性质?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性(杀菌、漂白)、酸性[引申]因为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有杀菌消毒作用。

此外,HClO有漂白性,可以用于棉花、纸张的漂白,所以在棉纺厂、造纸厂里都用到氯气。

[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

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有毒,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金属、非金属、水等发生反应。

氯气还有哪些性质及用途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练习反馈]1.将H2点燃后插入氯气集气瓶中,产生的现象是( )A.爆炸 B.安静燃烧C.瓶内充满棕色烟 D.火焰立刻熄灭2.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2 C.MgCl2 D.KC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有毒,而Cl-没毒 B.Cl2和Cl-都是黄绿色的C.Cl-只有还原性 D.Cl2只有氧化性4.下列对Cl2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黄绿色 B.不溶于水C.易液化 D.不支持燃烧5.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还原剂是______。

6.实验室做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取黄豆粒大的一块钠,擦去表面的煤油,放在铺有石棉和细沙的铁燃烧匙里加热,等刚开始燃烧时立即连匙带钠伸进盛有氯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