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5 百家姓(节选)_语文S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复备
一、找自己的姓
1.老师用多媒体出示百家姓。
师:你叫什么名字,姓什么?
师:在课件中有许多的姓,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百家
姓》,你们的姓就藏在这些字宝宝里面。小朋友们自己找一找你们的姓在哪里。
2.学生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3.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课文《百家姓》。
4.用开火车的方式拼读生字。
5.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抽取一些同学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
四、布置作业
回家查一查还有哪些姓氏。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二、背诵百家姓
1.教师出示百家姓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后,齐读,一边拍手一边读,男女生对读。
5.整体背诵百家姓。
三、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字
1.出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六个生字:百、朱、孙、张、吕、李。
2.找学生试读拼音,组词并造句。
3.教师领读,学生读。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百家姓》,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他们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
学情
分析
《百家姓》都是由孤立的单字组织起来的,相互之间没有意义联系,要让一年级的学生诵读百家姓,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百家姓,以中国人有百家姓而自豪,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对百家姓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设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课题
识字5百家姓(节选)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百、姓、选、李、吴、冯、陈、杨、朱、尤、吕、张、孔、姜”14个生字。
2.会写“百、朱、孙、张、吕、李”6个字。学习“子字旁、弓字旁”。
3.朗读课文,体会传统蒙学教学重视音韵、易于记诵的特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学习两个偏旁。
复备
一、找自己的姓
1.老师用多媒体出示百家姓。
师:你叫什么名字,姓什么?
师:在课件中有许多的姓,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百家
姓》,你们的姓就藏在这些字宝宝里面。小朋友们自己找一找你们的姓在哪里。
2.学生自由认找,老师观察指导。
3.小结: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课文《百家姓》。
4.用开火车的方式拼读生字。
5.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抽取一些同学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
四、布置作业
回家查一查还有哪些姓氏。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二、背诵百家姓
1.教师出示百家姓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后,齐读,一边拍手一边读,男女生对读。
5.整体背诵百家姓。
三、学习பைடு நூலகம்字
1.出示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六个生字:百、朱、孙、张、吕、李。
2.找学生试读拼音,组词并造句。
3.教师领读,学生读。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百家姓》,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感受中国姓氏的丰富,激发他们认识百家姓的兴趣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材
学情
分析
《百家姓》都是由孤立的单字组织起来的,相互之间没有意义联系,要让一年级的学生诵读百家姓,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百家姓,以中国人有百家姓而自豪,采用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对百家姓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设计: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课题
识字5百家姓(节选)
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百、姓、选、李、吴、冯、陈、杨、朱、尤、吕、张、孔、姜”14个生字。
2.会写“百、朱、孙、张、吕、李”6个字。学习“子字旁、弓字旁”。
3.朗读课文,体会传统蒙学教学重视音韵、易于记诵的特点。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并学习两个偏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