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课堂共同缔造打造合作教研新高地构建高效课堂新生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课堂共同缔造打造合作教研新高地构建高效课堂新生

崇阳县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减法”“加法”统筹兼顾,围绕“美丽课堂,共同缔造”主题,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推行“教材共研、教学共商、效果共评、资源共建、成果共享”合作教研新模式,深入开展“推门听课”“名师优课”“集体备课”“优秀课展评”“精品作业设计”“送教下乡”等系列活动,课堂教学生态不断优化,“美丽课堂”精彩纷呈。课堂教学磨炼了教师,也成就了教师。一大批青年老师在“湖北好课堂”、基础教育“精品课”、微课、优秀课评选活动中获奖。

一、健全教研组织网络,打造合作教研团队

以县教研室为龙头,组建了“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学科中心教研组+名师工作室”教研组织网络。

1、专兼职教研员作专业引领。聘请了29位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他们都来自基层学校,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工作,既接地气,又有影响力,“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引领学科发展。

2、学科中心教研组组织教学研讨。在城区名校成立13个学科中心教研组。每个中心教研组负责一个学科,确定教学标高,安排教学进度,监测教学质量,建立共享资源平台,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研讨活动。

3、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效应。确立了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工作室以“汇聚名师、培养名师、成就名师”为目标,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积极推进课改、优化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健全经费保障和考评激励机制。县教育局全力保障教研经费,每学年拨付教研团队2万元。每学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成绩突出的,在教研经费、外出学习、职称评聘、评先表模等方面优先考虑。

二、广泛开展“推门听课”,全面检视课堂教学

2021年秋季,县教育局制定了《“推门听课”工作方案》,深入开展“推门听课”,全面检视中小学课堂教学。

1、全体都有。局机关干部要将阵地前移、重心下移,深入基层学校,深入开展“推门听课”。干事、校长(园长)深入教学一线,听课评课。所有一线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听课。

2、全面突击。“推门听课”杜绝计划性,强调突击性,

不得提前通知和安排。局机关下去“推门听课”不得提前告知,干事、校长、园长不得提前打招呼。我们不搞“汇报演出”,不要虚假包装,考量的是原生态的课堂教学。

3、全面检视。“推门听课”考察的内容从教师的仪表仪容、精神面貌、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到学生的参与度、课堂

氛围和学习效果。每一次“推门听课”,都是对学校教学工

作的一次全面检视。

4、全面反馈。“推门听课”之后,都要进行集中反馈。

针对存在的普遍性的突出问题,要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教研简讯》上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学校。反馈意见,有

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行性。

三、深入开展“集体备课”,共同缔造美丽课堂

2022年秋季,我县积极推行“三位一体”集体备课模式,由县教研室、名师工作室、城区名校联手进行集体备课,有

专家引领,有名师示范,有广泛参与,有集体智慧,有成果

共享,是“美丽课堂、共同缔造”的鲜活案例。

1、凝聚众人智慧。汇聚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名师工作室

成员,与学校教研组联合开展集体备课。大家围绕一个教学

单元或一个教学主题开展深度研讨,就教材教法、教学思路、

教学环节、教学效果等展开充分讨论,在研讨交流的思想碰

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充分凝聚集体智慧。

2、严格过程管理。集体备课原则上要完成四个步骤:第

一步,教学研讨,专兼职教研员、工作室导师进行研讨,完

成单元教学顶层设计;第二步,独立备课,学科教师研读教材,独立完成备课,主备教师编写详案,其他教师编写简案;第三步,集体备课,主备教师陈述设计思路等,其他教师提

出意见建议;第四步,形成共案,主备教师综合大家意见进

行修改整理,形成共案。

3、力戒形式主义。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定时间、定

地点、定人员,定主题。人人都要研读教材,独立思考,发

表意见。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在集体备课之前完成“素读、静思、深究、裸备”的独立钻研,才能在集体研讨中成长,切

忌不假思索,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4、注重成果运用。集体备课形成的成果,包括教学设计、PPT制作以及作业设计等,经反复修改、逐步完善,形成高

质量的教学资源后,在全县推广运用。广大教师在运用时,

要在集体备课共案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形成特色鲜明的

个案,不能囫囵吞枣,全盘照搬。

四、创新课堂呈现形态,美丽课堂生机勃发

在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新课标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把

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成了学生的阳光舞台。这是“美丽课堂”最真实的体现。

1、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落地生根。疫情期间,广大教师运

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

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现在已全面解封了,线上

线下融合教学仍然有用武之地。各学校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

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增加课堂的广度、厚度、深度,使我们

的课堂更丰盈、更生动、更美丽。以实验小学为代表的的一

批学校要求广大教师登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借

鉴优质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

2、“小学科大课堂”教学推广运用。2020年秋,大集中

学一分校针对小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创造性地开设了道法

历史大课堂。具体实施办法是:一位主讲老师通过腾讯课堂

实时直播授课,其他每个班级均有一名辅助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学生通过同屏分享和主讲老师互动,共享云端大课堂。

目前,这种“小学科大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多学校推广运用。

3、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融入课堂。2022年,我们在全县中

小学校广泛开展“学生互助合作小组”活动。在课堂上,老

师们自觉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亲身实践、独立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