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若干方面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若干方面的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教育部正在制定《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并发布了征求意见稿。
规定指出顶岗实习的管理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稳定就业的关键。
可见,顶岗实习的管理被越来越多的职业教育管理者当作一个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建设效果的因素摆在越来越突出的位置。
1 我国顶岗实习管理的历史
我国对顶岗实习的研究从追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进行发展进程分析,国内产学研结合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引进外国先进经验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职教改革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于21世纪初。
我国顶岗实习管理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1.1 启步阶段
1986年,原国家经委、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逐步建立了企业、科研院、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制度。
1.2 探索阶段
1991年,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在上海成立。
1993年,各省市也相继成立了产学研联合的协调机构,主要表现在项目合作、信息沟通和人才交流三个方面。
1.3 推广阶段
199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工读结合、学生定岗工作”,“探索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机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社会适应性及择业能力”定位于基本任务。
1.4 发展阶段
2008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职业院校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编制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形成校企共育共管的模式。
我国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顶岗实习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深刻认识到学生要实现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职业教育的根本必须以工学结合的真实工作环境为基础。
2 国外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国外顶岗实习管理有两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有重要借鉴意义,分别为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TAFF模式。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进行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职业教育由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实施,学生由企业利用自身的设备和技术进行训练,使学生能较早的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产品、设备及工艺流程,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澳大利亚的TAFE,其主要特点是“能力本位、市场导向”,设置非常灵活的顶岗实习,将培训培养作为标准要求企业及政府签订协议,其主要特征为: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师资队伍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企业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政府十分重视,建立的资格标准体系全国统一,是“学习——工作”双循环的终身教育模式。
国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顶岗实习模式已成为国际职教界公认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3 我国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
我国路桥专业由于自身特点,每个工地一次性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人数有限,学生往往要分散到很多工地实习,使本专业顶岗实习有很大分散度。
高职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常见有“看望式、顶班式、项目化”和“课程化”四种模式。
(1)“看望式”管理采用了专业教师轮流到不同工地进行看望的管理方式,教师既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又进行专业指导。
因为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难有足够
的时间用于顶岗实习的管理和指导,使顶岗实习管理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的“放羊”状态。
(2)“頂班式”管理采用了学校、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明确在校生与顶岗实习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企业既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又进行专业指导。
然而,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很难顾及学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使顶岗实习管理实际上处于“顶班”状态。
(3)“项目化”管理采用了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由专业教师带队到工地上进行顶岗实习管理,教师或校企双方分工完成顶岗实习的管理和专业指导。
该模式实现了管理和指导两者兼顾,但实施项目化管理需要项目的起止时间与顶岗实习的起止时间一致,项目的实际岗位与顶岗实习的需求岗位一致,使项目化管理模式不具有重复性。
(4)“课程化”管理采用“企业课程”管理模式,由学校、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校企分工合作完成顶岗实习的管理和专业指导。
由于对顶岗实习环节制定了课程标准、教材、操作手册,而“企业课程”实施又采用模块化方式,使得顶岗实习对项目岗位的要求变得十分灵活。
该模式较好的解决了本专业顶岗实习分散管理中兼顾管理和专业指导的问题。
我国目前高职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的管理两极分化严重,总体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学生顶岗实习放任自流,实施“看望式”管理和“顶班式”管理的比较多,实习效果不佳。
“项目化”管理和“课程化”管理由于实施难度大,对职业院校整合资源的能力要求高,只有在综合实力强的职业院校才得以实施。
4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顶岗实习管理的历史,然后,进一步针对国外顶岗实习管理的现状,研究了我国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的现状。
提出了高职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常见有“看望式、顶班式、项目化”和“课程化”四种模式,为今后高职路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化方式。
参考文献
[1] Xia Xiaohui,Yang Yixi.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C].Shenyang,Liaoning,China,September 26,2012- September 28,2012.
[2] 谭辉平,李芹,廖俊杰,等.做实高职顶岗实习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7-8.
[3] 姜大源.职业教育与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凌玲,徐金寿.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研究的国内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2(2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