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要怕,中医教你控糖办法杨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不要怕,中医教你控糖办法杨义
发布时间:2023-06-17T08:00:33.356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杨义
[导读] 糖尿病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且患病率每年都在增加,有数据表示,我国约为1.1亿人患糖尿病,那就是说全球范围内1/3糖尿病来源于中国。
对“糖友”而言,疾病自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会随疾病进展引发相关的并发症。
高血糖极为危险,控制血糖,改善症状,中医教你怎么做!
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7065
糖尿病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并且患病率每年都在增加,有数据表示,我国约为1.1亿人患糖尿病,那就是说全球范围内1/3糖尿病来源于中国。
对“糖友”而言,疾病自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会随疾病进展引发相关的并发症。
高血糖极为危险,控制血糖,改善症状,中医教你怎么做!
1糖尿病病因病机
因饮食不节、长时间熬夜、少动,阳气过度损耗,致使脾阳虚弱,失于运化,脾脏不清,胃不降浊,水失运化,生成寒湿、痰饮,淤积于血脉中,久而久之形成毒,木气需亢,火气不降,致使血糖升高,而下元虚寒,水冷下流,引发多尿、夜尿增多,水失温煦,津液不上潮,因而口干多饮,机体失去滋养,因此消瘦。
2中医控糖,你知道多少?
2.1辨证论治
·阴经亏虚型
主症:咽干口干,大便干结,食欲佳,体型多肥胖,舌红苔黄,脉沉弦。
早期糖尿病病人以阴虚为主,常常被典型“三多”表现而被忽略,大部分病人在健康体检或是治疗其他疾病时被发现,一经问询病史,其早已存在相关表现,比如口干欲饮,大便干结等,中医辨证为阴经亏虚型,治疗需滋阴增液。
·阴虚热盛型
主症:烦渴多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滑数。
该证型多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初期,大多数病人未有血管、神经并发症,存在“三多一少”症状。
辨证要点为小便频数,舌红苔黄,治疗宜采取滋阴清热之方。
阴虚热盛型用药多以寒凉为主,不可长期用药,以防损伤脾胃。
·气阴两虚型
主症:典型多饮多尿表现,口干咽干,气短,大便干结,或是眩晕耳鸣、视物不清晰,舌苔白,脉沉细。
治疗需以益气养阴为原则。
专家指出,气阴两虚多是因阴虚热盛转化而来,老年病人较为少见,通常视口干、气短及舌胖苔白等为辨证要点。
·气阴两虚兼瘀型
主症:典型“三多”症状不显著,伴腰膝酸软、乏力、视物模糊及眩晕等表现,舌质暗红,脉沉细,治疗宜用益气养阴及活血祛瘀之方。
·阴阳两虚型
主症: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食欲不佳,大便溏写,阳痿,脉沉细无力,治疗宜用育阴温阳补肾活血之方。
此证型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中后期,尤为是在糖尿病肾病中较为多见。
治疗需补肾活血,滋阴温阳。
2.2中医外治
中医外治法包含针灸、穴位按摩等,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调节血脂,减轻临床症状,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中医认为,针灸选穴以主穴为主,同时配合配穴。
选穴肺俞穴、胃俞穴及肾俞穴等,重点在于脾、胰,而后配合三阳三阴经循经点按;视极泉穴、曲池穴及手三里穴等为主穴,手法、动作轻柔,以病人耐受为宜。
穴位按摩是指基于中医理论上而施行的保健按摩治疗,通常为经络穴位按摩,该治疗方法渗透性强,能够松弛肌肉,改善机体机能,同时兼具增强免疫能力,平衡阴阳等作用,经经络系统传导实现舒经活络、活血祛瘀之效,同时能够加快血液循环,使血液黏稠度下降,
纠正缺氧、缺血等症状,促进代谢产物排泄,维持血糖稳定。
2.3饮食疗法
严格控制饮食,最好能够结合自己的情况列个清单,计算出各种食物所含有的热量,同时戒烟戒酒,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先慢慢戒,如若存在戒断综合征,可慢慢戒,不可立即停掉。
戒糖,如饮料、甜食等,日常饮食以小米、蒸食及黄豆面等为主,不可进食肥肉,多吃些新鲜蔬果及海产品,低盐饮食。
煎饼果子属偏咸食物,吃饭有7-8分饱就可以,过饱过饥都会影响身体健康及夜间睡眠。
因此有说,胃不和卧不安,每日建议吃2个鸡蛋,配合适量的豆腐、蔬菜及主食,日常多进食冬瓜、胡萝卜、芹菜及木耳、鱼等,可起到降脂、降糖的作用。
2.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在控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晨起后进行跑步,慢跑,每周实施4次大步走、慢跑及散步等。
晨起后先做30min快走,然后再慢跑,交替实施,距离以2500~3000m为宜。
完成后再用30~40min进行散步,下午可以开展较为轻松的活动,比如散步,瑜伽操等,定时定量,持之以恒,加速血液循环,提高呼吸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2.5心理疗法
情绪控制对糖尿病病人是极为重要的。
如若长时间处于情绪不稳的状态,过度急躁、焦虑均可加重病况。
因此,糖尿病病人需“节喜怒”、“减思虑”,心情保持愉悦,使气血流通,这样做利于疾病控制及康复。
2.6注意休息
随物质水平升高,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很多人身体状态始终处于焦虑、烦躁状态,这样极易使血糖居高不下,进而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导致血糖不稳。
尽量让自己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心情放松,使血糖处于稳定状态,减少相关并发症。
2.7对症下药
专家认为,并非所有糖尿病病人适合以中医的方式进行治疗。
I型糖尿病不适合采用中医疗法。
这是因为此类病人需完全、彻底的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进行生命的维持,同时截至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一种中药能够替代胰岛素。
结语
以上就是关于“糖尿病不要怕,中医教你控糖办法”的相关内容,你都掌握了吗?糖尿病并不可怕,其是一种可控性疾病,日常生活中需合理饮食,科学运动,保持心情愉悦,劳逸结合,从而提高血糖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