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题
(含解析)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B.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
C.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形成时放出能量
D. 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因此反应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把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A正确;
B.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旧键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因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B正确;
C.化学键断裂时破坏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时原子要结合在一起,微粒的能量降低,因此会放出能量,C正确;
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过程可能是化学反应,也可能是物理变化,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2.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已知2C(s)+2O2(g)=2CO2(g) ΔH=a kJ·mol-1,2C(s)+O2(g)=2CO(g) ΔH=b kJ·mol-1,则a>b
B. 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 -57.3 kJ·mol-1,则含1mol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C. 已知P(白磷,s)=P(红磷,s) ΔH<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
D. 已知H2(g)+I2(g)2HI(g) ΔH= -a kJ·mol-1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2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
【答案】D
【解析】
【详解】A.C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则该反应的反应热就越小。C完全燃烧产生CO2放出的热量比C不完全燃烧产生CO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反应热a<b,A错
误;
B.醋酸电离过程吸收热量,所以含1mol NaOH的稀溶液与足量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B错误;
C.物质含有的能量越低,物质的稳定性就越强;由于白磷转化为红磷放出热量,说明白磷的能量高,因此红磷比白磷稳定,C错误;
D.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向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2mol I2(g),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2a kJ,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3.已知1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242kJ,且H2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436kJ,水蒸气中形成1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O2中1mol O=O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A. 556 kJ
B. 496 kJ
C. 336 kJ
D. 188 kJ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焓变△H=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结合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已知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242kJ,H2(g)+1
2
O2(g)=H2O(g)
△H=-242kJ/mol,氢气中1mol H-H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3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
时放出热量463kJ,△H= -242kJ/mol=436kJ/mol+1
2
×E(O=O)-2×463kJ/mol,则O2中1mol O=O
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496kJ/mol,故合理选项是B。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的相关计算,弄懂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化学键释放能量的差是解题的关键。
4.反应2B(g)+C(g)2A(g)经一段时间后,A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C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 0.1s
B. 1s
C. 2.5s
D. 5s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C表示反应速率v(C)=0.2 mol•L-1•s-1,由于在同一时间段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的比,所以v(A)=2v(C)=2×0.2mol•L-1•s-1=0.4mol•L-1•s-1,根据速率定
义式v=
c
t
∆
∆
,所以△t=
-1-1
0.4mol/L
0.4mol L s
=1s,故合理选项是B。
5.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1
2
O2(g) △H= +241.8kJ/mol,H2(g)+
1
2
O2(g)=H2O(1) △H=
-285.8kJ/mol
当1g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其焓变为
A. △H= +4.4kJ/mol
B. △H= -4.4kJ/mol
C. △H= -2.44kJ/mol
D. △H= +2.44kJ/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H2O(g)=H2(g)+1
2
O2(g) △H= +241.8kJ/mol,②H2(g)+
1
2
O2(g)=H2O(1) △H=
-285.8kJ/mol;
①+②,整理可得H2O(g)=H2O(1) △H= -44kJ/mol,根据该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8g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44kJ的热量,则1g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放出热量是44kJ÷18=2.44kJ,即当1g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时,其焓变△H= -2.44kJ/mol,故合理选项是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自发反应一定
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D.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答案】B 【解析】【详解】A.根据ΔG=△H-T△S可知,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由熵变、焓变、温度共同决定,A
错误;
B.熵增加△S>0,且放热△H<0,反应△H-T△S<0一定是自发反应,B正确;
C.△H-T△S<0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反应,△H<0,△S<0的反应在低温下是自发进行的反应,△H-T△S>0的反应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H>0,△S>0低温下可以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C 错误;
D. 根据ΔG=△H-T△S可知,反应是否自发进行,由熵变、焓变、温度共同决定,非自发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