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压隧洞计算实例
圆形有压引水隧洞综合衬砌施工工艺
圆形有压引水隧洞综合衬砌施工工艺(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王明忠)1 工程概况1。
1 概述大花水电站引水隧洞布置在整个枢纽工程左岸,隧洞全长5.4km,为圆形有压隧洞,隧洞衬砌成型后直径为7.3m,衬砌厚度根据围岩类别分为1.2m、1。
0m、0。
5m、0。
45m和1#支洞控制段的城门洞型和马蹄形喷混凝土衬砌洞段(桩号或长度),属于典型的多结构形式隧洞.隧洞进水口底板高程830.00m,从进水口至调压井进口引水道中心线长5404.9m,坡度为5‰。
1。
2 地质状况根据开挖揭露后的设计文件将引水隧洞工程围岩地质分类为:Ⅱ、Ⅲ类围岩洞段3983.5m,Ⅳ类围岩洞段长701。
5m,Ⅴ类围岩洞段长720m,其中Ⅱ、Ⅲ类围岩占全洞长的73。
7%,Ⅳ、Ⅴ类围岩占全洞长的26.3%。
(简述主要地层岩性)2 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2。
1 全断面衬砌引水隧洞全圆形全断面衬砌主要采用针梁台车进行衬砌,每12米一仓分段,与HBT60混凝土输送泵、6。
0m3混凝土罐车配套使用,泵送入仓。
全圆针梁式钢模板衬砌台车为全液压脱、立模,卷扬机牵引自动行走.2。
1.1关于针梁台车全圆形针梁衬砌钢模台车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模板最大长度 L=12米针梁最大长度 L=27。
5米卷扬机牵引力 F=5吨行走速度 2.5m/min电源 ~3/1=380V/220V总功率 16。
5Kw卷扬机电机11Kw 油泵电机5.5Kw液压系统压力 Pmax=16MPa针梁采用ZB200型贝雷片单层双排组装,内框全部采用工25b制造,弧板采用Q235δ12钢板,最大板宽300mm,面板厚8mm。
2。
1。
2针梁台车的安装(1)针梁台车采用装载机配合安装,对针梁台车顶部不易吊装部位,采用隧洞顶部预埋Φ32锚筋作拉杆与滑轨连接,电动葫芦吊装.(2)先安装底模,将底模放置水平,再安装底拱上横梁、立柱及斜撑组成端门架和中门架,组拼时应保证两立柱平行,且两对角线长度相等。
(六)圆形有压隧洞的衬砌计算
有压隧洞多采用圆形断面,内水压力常是控制衬砌断面的主要荷载。
为了充分利用围岩的弹性抗力,围岩厚度应超过三倍开挖洞径,并使衬砌与围岩紧密贴结。
欲求衬砌在某种荷载组合下的内力,只需分别计算出各种荷载单独存在时衬砌的内力,然后进行叠加。
1、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当围岩厚度大于3倍开挖洞径时,应考虑围岩的弹性抗力,将衬砌视为无限弹性介质中的厚壁圆管,根据衬砌和围岩接触面的径向变位相容条件,求出以内水压力p 所表示的弹性抗力P 0,而后按轴对称受力的弹性理论厚壁管公式计算衬砌的内力。
如图1所示,在内水压力p 和弹性抗力p 0作用下,按弹性理论平面变形情况,求得厚壁管管壁任意半径r 处的径向变位u 为⎥⎥⎥⎥⎦⎤⎢⎢⎢⎢⎣⎡--+--+-+=0222221)21()(1)()21()1(p t t r r p t r r E r u e e μμμ (1) 取r=r e ,得衬砌外缘的径向变位u e 为 ⎥⎦⎤⎢⎣⎡--+--+-+=02221)21(111)21()1(p t t p t Er u e e μμμ (2) 式中 E ——衬砌材料的弹性模量;μ——衬砌材料的泊松比;t ——衬砌外半径与内半径之比,t=r e /r i 。
图1 衬砌在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应力计算图当开挖的洞壁作用有p 0时,按文克尔假定,洞壁的径向变位y=p 0/K=p 0r e /100K 0,此处,K 为岩石的弹性抗力系数,K 0为单位弹性抗力系数。
根据变形相容条件,y=u e ,整理后可得围岩的弹性抗力为p At Ap --=201 (3))21)(1()1(00μμμ-+++-=K E K E A (4)A 为弹性特征因素,式中的E 、K 0分别的kPa 和kN/m 3计;若以kg/cm 2和kg/cm 3为单位,则需将式中的E 改为0.01E 。
按弹性理论的解答,厚壁管在均匀内水压力p 和弹性抗力p 0作用下,管壁厚度内任意半径r 处的切向正应力σt 为0222221)(1)(1p t r r t p t r r e e t -+--+=σ (5) 分别令r =r i 及r =r e ,即可得到单层衬砌在均匀内水压力p 作用下内边缘切向拉应力σi和外边缘切向拉应力σe 为p At A t i -+=22σ (6)p At Ae -+=21σ (7) 因为t >1,显然σi >σe 。
隧洞衬砌的结构计算
的
应力。可通过工程措施予以解决,如控制水灰比、加强保养、
结
配筋等。只在非常寒冷的地区才予考虑。
构 (8)地震荷载
计
埋深30米的隧洞在地震时所受地震力只有地面的1/10,所以
算
衬砌设计中地震影响可不考虑。
9度或8度(I级结构):验算隧洞和围岩的抗震强度和稳定性
大于7度:隧洞进出口位置,验证抗震稳定性
(9)荷载组合
§5-5 隧洞衬砌的结构计算
目的:验算在设计规定的荷载组合下衬砌的强度,
隧
使之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
洞 一、荷载及其组合
衬
内水压力
砌
自 重 可准确计算
的
外水压力
结
灌浆压力
构
可近似计算 温度荷载
计
地震荷载
算
围岩压力
弹性抗力 难以准确计算
(1)自重
自重应包括平均超挖回填部分,约 0.1 ~0.3 m。
隧
( ) G自=g × pR2-pr2
洞 衬
衬砌厚度:
R-r
=
(1 8
-
1 12
)D洞
砌 (2)内水压力(有压隧洞主要荷载) 的 (1)发电引水隧洞:内水压力为全水头加 水击压力;
结 (2)有压洞:内水压力为均匀内水压力和 无水头洞内满水压力两部分; 构 (3)无压洞:内水压力为水面线以下的静水压力; 计
v基本荷载:
隧
衬砌自重、围岩压力、预应力、设计条件下的
洞
衬
内水压力及地下水压力;
砌
v特殊荷载:
的
校核水位下的内水压力及地下水压力、施工荷
结
载、温度荷载、灌浆压力、地震荷载
构
计
隧道的衬砌计算
体围岩中一个厚壁圆筒,根据弹性理论可得:
1 ro
E
P
P K Y 变形相容Y
那么,K
1
E
ro
,式中:E
岩石弹石KN
/
cm2,
泊松比,ro隧洞衬砌外半径。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经验和分析说明:在同样得围岩中,洞径大, K 值小;
T T1 t0 T ' 12 0.2 5 6.8o C温降
△T使坑道半径减小
P 1.607 Kg / cm2
P——衬砌温度应力,相当于内水压力16m水头。 ②无压隧洞,在确定温差后,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内力。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七)地震力 地震力对埋置在地下建筑物的影响远小于对地面建筑物
影响因素很多且错综复杂,难精确计算。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目前,确定围岩压力的方法:
★ 松散介质理论(塌落拱法)
此方法视岩体为具有一定的凝聚力的松散介质,在 洞室开挖后,由于岩体失去平衡形成“塔落拱”,拱处 的围岩仍保持平衡,拱内岩块重量就是作用再衬砌上的 荷载——山岩压力。
普氏用“坚固系数f”k (亦称拟摩擦系数),代替岩
h —包括超挖在内的衬砌厚度。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五)灌浆压力
★ 回填灌浆 产生原因:衬砌在施工时,其顶部与围岩之间难于填满而留有空 隙,需要进行回填灌浆。 荷载性质:主要是存在于施工完建时期的荷载,完建以后,即逐 渐减少(因水流的凝固,灌浆压力即逐渐消失)属施工情况的临 时荷载。 分布规律:与地质条件、施工方法关系很大。通常认为:分布载 顶部中心角900-1200以内。沿衬砌背部均匀分布,并与背部正交 (径向分布)。 施工灌浆压力值:一般为2—3kg/cm2。
隧洞计算
表3-3
γ岩24开挖宽B 5.5开挖高H 5.5二)计
算:
13.2
6内摩擦角
ψ75γ岩
24
0.579015
9.7274480.16862.456474
1.312537
9.768
1.32
2.考虑岩石弹性抗力:垂直山岩压力+岩石弹性抗力+岩石弹性抗力产生的摩擦力+衬砌自重
一、山岩压力:
围岩分类表: 设 计 荷 载
设计组合如下:
1.不考虑岩石弹性抗力:垂直山岩压力+侧向水平山岩压力+衬砌自重
一)基本数据:(围岩为比较新鲜的、节理缝隙少
岩)
岩石坚硬系数及其他力学指标q=0.074γ岩B 1.按SD134-84《水工隧洞设计规范》计算:根据地质条件为Ⅱ类围岩,不计侧向水平山岩压力。
在洞底面处 e 2=(0.7h+H)γ岩tg 2(45-ψe=(e 1+e 2)/2根据表3-3,当岩石坚硬系数f=6,相应q 、e 系数为0.074、0.010
垂直山岩压力强度q=(0.1~0.2)γ岩B 2.按普氏公式计
根据表3-2,选用岩石坚硬系数f 侧向水平压力强度:在洞顶面处e 1=0.7γ岩htg 2(45-ψ/2)e=0.01γ岩H 1)按公式计算:
塌落拱高度h=(B+2Htg (45-ψ/2))/垂直山岩压力强度q=0.7γ岩h 2)按简化公式计
摩擦力+衬砌自重
缝隙少的砂岩)
水平山岩压力。
中小型水电站非圆形有压隧洞衬砌配筋计算
术 等 限 制 有 时 不 宜 选 取 圆形 断 面 , 然 而 我 国 现 行 规
范未 明确 给 出非 圆形 有 压 隧洞 钢 筋 混凝 土 衬 砌 的配 筋 计 算 公 式 .因 此 有 压 隧 t 同断 面 形 式 的 选 择 在 中 小
型 水 电 站 设 计 中 是 一 个 难 题 。 本 文 以知 木 林 水 电 站
a h i t f i v sme t a d c n t ci n t c n l g ,a d c re t s e i c t n o n t e p ii y gv h a c lt n s te l mi o n e t n n o s u t e h oo y n u r n p cf ai s d o x l t ie t e c lu a i s r o i o cl o
Hy r p we t t n a n e a l , h o s s o — i e c o s s cin i s l ce e a s fls o sr cin df c l ,lwe d o o rS ai s a x mp e t e h re h e l r s - e t s e e td b c u e o s c n tu t i u t o r o k o e o i y c s n g e tr p l a i t ,a d h l i g en o c me t r g a o t a d r ae a p i b l y n t e i n r if r e n p o r m i ee i e a e s l t g v ro s p r t n c i n s d t r n d f r i ai a u o e a i m t mu n i o
Ch n ; . o lg f a e e o r e n d o o r S c u n Un v ri , h n d 1 0 5 S c u n C i a i a 2 C l e o t rR s u c sa d Hy r p we , i h a i est C e g u 6 0 6 , i h a , h n ; e W y
有压隧洞的混凝土衬砌结构设计
分地段围岩较 完整 ,且采用 钢筋 混凝土衬 砌,按0 4 内水 .倍
压 力 控 制 : 垂 直 及 侧 向 最 小 覆 盖 厚 度 : 0 4 10/ .× 0 2 . = . 2 。 ( )外 水压 力 : y H 1 ×1 = 0K a 6 4 15 m 3 f= 0 0 10 p 。
+ 。 ( )工况 2 ③ 2 :① + + 。 ( )工况 3 ③ ⑤ 3 :①+ 国 。 ③ ( )工 况4 4 :①+ 。 ( )工况5 ④ 5 :①+ ⑤ 。 ( )工况 ④+ 6
6 :①+ ⑥ 。 ( )工况7 ④+ 7 :①+ 。 ⑦
竖 向 围岩 压 力q
C5 2 ,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m 。 0 m
N一 3 6 N 4 K ,计 算 得 裂 缝 宽 度W a = . m ;满 足 要 求 。 m x 0 2m ② 顶 拱 侧 边 一 层 。衬 砌 厚 度 4 0 k 5r 配 筋 中 2@ 0 + m, 020  ̄
12 内水 压力和外水压力 .
( ) 内水 压 力 : yH 1 ×I= O K a ( )由 于大 部 1 = 0 O I OP 。 2
该 有 压 隧 洞 设 计 考 虑 受 力 特 点 与 施 工 方 便 性 ,统 一 设 计 为 圆 截 面 形 状 ; 内径 根 据 预 期 最 大 流 量 分 析 , 统 ~ 设 计 为 5 6 , 浅 埋 隧 洞 的 混凝 土 厚 度 设 计 为 40 m 深 埋 隧 洞 的 .m 5m, 混 凝 土 厚 度 设 计 为 3 0 n 衬 砌 混 凝 土 强 度 设 计 等 级 为 5t , m
2  ̄ 0 。 ‘=0 1 7 l :O 5 0 P=O 7% 020 .9≤ .5 , . 9 ,弯矩承载力
水工隧洞优化设计计算书
式(1.1)
式(1.2)
式(1.3)
式中h—当 =20~250时,为累计频率5%的波高h5%;当 =250~1000时,为累计频率10%的波高h10%。g为9.8 m/s2。Cth=(e^x+e^-x)/(e^x-e^-x)。
v0为计算风速,m/s。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采用不同的计算风速值。设计洪水位时,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即 ;校核洪水位时,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7m/s。
1.00
0.200
0.200
12.522
出口断面
140.63
1.00
12.522
总和
0.662
96.57
0.145
12
13
14
15
16
17
vi2/2g
(m)
hji=(4)*(12)
(m)
hfi=(9)*(12)
(m)
Hwi
(m)
H=水位-出口底板高层-hwi(m)
zi+pi/γ=Hi-v2/2g(m)
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2005)》规定:非溢流坝段的基本断面呈三角形,其顶点宜在坝顶附近。基本断面上部设坝顶结构。坝体的上游面可为铅直面、斜面或折面。实体重力坝上游坝坡铅直。下游坝坡可采用一个或几个坡度,应根据稳定和应力要求并结合上游坝坡同时选定。下游坝坡宜采用1∶0.6~1∶0.8,下游坝坡取1:0.75。
坝前水深H=正常蓄水位-河床底高程=718.00-674.5=43.5 m
此时 =9.8*218.7/12.72=13.29m为累计频率为5%的坡高
校核洪水位时沿风向的地址剖面面积S=2958.3072m2,
有压隧洞围岩应计算
有压隧洞围岩应计算————————————————————————————————作者:————————————————————————————————日期:有压隧洞围岩的应力计算1.前言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经常遇到一些洞室工程问题,其中最常遇到的作为引水建筑物之一的是水工隧洞。
水工隧洞可分为无压隧洞及有压隧洞两大类。
无压隧洞的断面大部分做成马蹄形或其它形状,有压隧洞则多做成圆形。
无压隧洞衬砌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山岩压力、外水压力。
有压隧洞除了承受这些压力之外,特别重要的是承受内水压力。
这种内水压力有时是很大的,不仅衬砌受到压力,围岩也要承受这部分内水压力。
围岩受到这种压力之后必然要引起一些力学现象和变形、稳定等问题。
因此,准确地计算围岩的各项应力对工程有特别的意义,主要包括有围岩的初始应力、围岩的重分布应力以及围岩的附加应力计算等。
2.围岩的初始应力计算习惯上常将工程施工前就存在于岩体中的地应力,称之为初始应力或天然应力(如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
初始应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上覆岩层的重量、构造作用的类型、强度和持续时期的长短等。
目前,对于岩体中初始应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的研究,还缺乏完整的系统的理论。
当岩体的形状比较规律、表面平整、产状平缓、岩体本身又没有经受构造作用与呈现显著的不均匀性时,此时可认为岩体中的垂直应力与上覆岩体的重量成正比,水平应力可按垂直应力乘以侧压力系数而计算。
2.1 岩体中自重应力的计算根据大量应力的实测资料已经证实,对于没有经受构造作用、产状较为平缓的岩层,它们的应力状态十分接近于由弹性理论所确定的应力状态。
由土力学可知,对于以坐标面xy 为表面,z 轴垂直向下的半无限体,在深度为z 处的垂直应力z σ,可按下式计算:z z σγ=式中 γ——岩体的容量(KN/m 3)。
半无限体中的任一微分单元体中的任一单元体上的正应力x σ、y σ、z σ显然都是主应力;而且水平方向的两个应力与应变彼此相等,亦即:x y σσ=,x y εε=如果考虑到半无限体中的任一单元体都不可能产生侧向变形,亦即0x y εε==由此可得:()0xy z E Eσμσσ-+=式中 E 、μ——岩石的弹性模量与泊松比。
有压无压隧洞衬砌计算及数值解法
4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目前,确定围岩压力的方法:
★ 松散介质理论(塌落拱法)
此方法视岩体为具有一定的凝聚力的松散介质,在 洞室开挖后,由于岩体失去平衡形成“塔落拱”,拱处 的围岩仍保持平衡,拱内岩块重量就是作用再衬砌上的 荷载——山岩压力。
普氏用“坚固系数f”k (亦称拟摩擦系数),代替岩
其中内水压力、自重比较明确,而其余的力 只能在一些简化和假定的前提下进行近似计算。
3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一)围岩压力(山岩压力) 隧洞开挖后围岩变形或塌落作用在支护上的
压力。 影响山岩压力大小的因素:围岩的地质条件
和力学特征(强度和变形性能节理,裂隙的分布 和发育情况);初始应力,地下水,隧洞的走向, 埋深和几何形状;开挖方法;衬护时间,衬护形 式。
的,难以反映实际情况。 岩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山岩压力
显然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予以概括。
13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二)围岩的弹性抗力
当衬砌承受荷载向围岩方向变形时,将受到围岩的抵抗, 这个抵抗力叫弹性抗力。
弹性抗力的大小和性质与工程地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坚固完整的岩石,弹性抗力大;围岩软弱破碎,弹性抗力小, 甚至不能利用。
有压、无压隧洞衬砌计算及数值解 法
一、荷载及荷载组合 二、圆形有压隧洞的衬砌计算 三、无压隧洞的衬砌计算 四、渐变段衬砌计算简介 五、衬砌的边值问题及数值解法
1
前言
目的:核算在设计规定的荷载组合条件下衬砌的强度,使之 满足规范要求。
计算方法: ★一类:1、将围岩与衬砌分开,按文克尔假定考虑围岩的弹
性抗力,衬砌上承受各项有关荷载,然后按超静定 结构解算衬砌内力。
圆形有压隧洞结构计算书
圆形有压隧洞结构计算书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一、示意图:二、基本资料:1.依据规范及参考书目:《水工隧洞设计规范》(DL/T 5195-2004,以下简称《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 191-2008),以下简称《砼规》《隧洞》(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熊启钧编著)2.计算参数:衬砌外半径r o=3.100 m;衬砌内半径r i=2.500 m隧洞衬砌内缘顶部的内水压力水头P =12.00 m,压强p =120.00 kN/m2内力计算时不考虑围岩弹性抗力的作用。
围岩垂直松动压力强度q =40.00 kN/m2围岩侧向松动压力强度e =10.00 kN/m23.材料信息:混凝土强度等级:C20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ck=13.5 MPa;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tk=1.50 MPa 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10.0 MP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t=1.10 MPa 混凝土弹性模量E c=2.55×104 MPa纵向受力钢筋种类:Ⅱ级钢筋强度设计值f y=310 MPa;弹性模量E s=2.0×105 MPa内外圈钢筋合力点到衬砌内、外边缘的距离a =0.050 m三、内力计算:1.均布垂直山岩压力作用的内力计算在垂直松动压力q作用下,各断面弯矩和轴力按下式计算:M =qr o r(A3α+B3)(规范表G.7)N =qr o(C3α+D3)(规范表G.7)式中α =2-r o/r =2-3.10/2.80 =0.8929n =1/[0.06416+EJ/(r3r o Kb)]b -- 计算采用的衬砌宽度,取b =1mr -- 衬砌轴线半径,r=(r o+r i)/2=2.80mJ -- 衬砌断面惯性矩,J=bh3/12J =1.0×0.603/12 =0.0180 m4K -- 围岩弹性抗力系数,K=Ko/r o=0/3.10=0kN/m3n =1/[0.06416+2.55×107×0.0180/(2.8033.10×0×1)]=0.000计算系数A3、B3、C3、D3从规范表G.8查得φ=0(洞顶)截面的弯矩M及轴向力N分别为:M =40.00×3.10×2.80×(0.16280×0.89286+0.06443)=72.84 kN·mN =40.00×3.10×(0.21220×0.89286+-0.15915)=3.76 kN 其余各截面的计算与此相同,结果见弯矩及轴向力计算结果表。
水工有压隧洞出口断面压强及输水能力的计算
≈0) 时 , Z0 = Z +
2 α ν 0 0 ,m ;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 2g
4 算 例
某水利枢纽的有压泄水隧洞纵剖面布置如图 2 所示 ,由喇叭口 、 进口渐变段 、 洞身段 、 出口渐变段及 出口收缩段组成 。喇叭进口为 6 m × 6 m 的方形断 面 ,末端为 4 m × 4 m 的方形断面 , 长度 6 m ,后接长 度为 8 m 的渐变段 。洞身段是混凝土衬砌的圆形断 面 ,直径 d = 4. 0 m , 糙率 n = 0. 014 , 长度 60 m 。圆 变方的渐变段长 10 m , 其末端矩形断面尺寸为 3. 2 m× 4 m (宽 × 高) 。收缩段长度为 6 m , 其末端即隧 洞出口为 3 m × 3. 2 m ( 宽 × 高) 的矩形断面 ,设有平 板闸门 。隧洞为平底的自由出流 ,下接消力池 ,各部 分高程如图 2 所示 , 试计算当闸门全开时隧洞的泄 流量 。 解 : 此隧洞为自由出流的有压隧洞 。 ( 1) 确定隧洞各段的沿程阻力系数λ ① 喇叭口的沿程阻力系数λ 1 起始断面 :6 m × 6 m 的方形断面 ,面积 A 1 = 6 ×
Abstract :The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pressure tunnel is a very complex hydraulics issue. Combined with the pipe flow calculation formula , this paper introduced calculation methods of outfall pressure and water carrying capacity of hydraulic pressure tunnel with some examples. Key words :pressure tunnel ; hydraulic calculation
有压隧洞计算实例
计算的H与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水头H=27.19米 甚为接近,说明计算成果正确。按表17.15的数据 绘出隧洞总水头线与测管水头线于图17.11.
五、按设计流量进行隧洞出口消能计算
隧洞按下列数据进行消能计算:流量 Q 108 米3 秒 下游水位为94.47米;隧洞出口断面水深;隧洞出 口断面流速水头 av2 15.7米 ;隧洞出口底部高程
前段为8米水平段,后段为底坡i2=0.2的斜 坡段;消力池断面为矩形,底宽为12.7米; 各段长度及高程见图4-1。隧洞洞身用钢筋 混凝土衬砌,糙率n=0.014。水库设计洪 水位为124.48米,相应的隧洞设计流量 Q=108米3/秒,相应于设计流量的下游水位 为94.47米。
当隧洞闸门全开,要求:
有压隧洞自由出流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Q=μcω(2gH0)1/2 隧洞水头H=水库设计洪水位-出口洞顶高程
=124.48 -(95.54+1.75)=27.19米
因隧洞上游为水库,故v0≈0,则隧洞总水头 H0≈H=27.19米
因隧洞上游为水库,则隧洞总水头H0≈H=27.19;隧
洞流量系数按下式计算:
c
1
1
0.00384 li ( )2 R4/3 i
i
(
i
)
2
ω为管道出口断面面积;
ωi、λi、ξi、di、li分别为任意管道的断面面积、沿程阻力 系数、局部阻力系数、管径、管长。
7.58 av2/2g
设计 洪水位
拦污栅
进口闸门
总水头线 测管水头线
出口闸门
i1=0.00417
按隧洞通过设计流量计算各段的流速水头和水头来自损失,其中沿程总水头损失
l h 0.00384 i
隧洞结构计算
1.内力计算r i r e r100130115说明:砼采用C20,钢筋采用二级,截面按双筋计算。
截面Ar i——-衬砌后的隧洞内径,单位cm;ψ=0(洞顶)0.1628 r e——-衬砌后的隧洞外径,单位cm;ψ=π/2-0.125 r——-衬砌后的隧洞平均半径,单位cm;ψ=π(洞底)0.0872 k0(N/cm3)——围岩单位弹性抗力系数;h——衬砌厚度,单位cm;截面Dq(KN/m)----垂直围岩压力,按q=0.1×γ1×B计算,ψ=0(洞顶)0.2122此处γ1为山岩容重,B为考虑0.2m超挖的隧洞直径;ψ=π/20 P(Kpa)——隧洞内水压力;ψ=π(洞底)-0.2122 a——钢筋保护层厚度;〔σg〕(KN/cm2)=R g/k,一级为160MPa,二级为258MPa;截面A1A g----根据计算结果选定的每层钢筋面积。
ψ=0(洞顶)0.34477作者:bluepan ψ=π/2-0.392722004.3.4ψ=π(洞底)0.44059A0.927393截面A2ψ=0(洞顶)0.17239ψ=π/2-0.19636ψ=π(洞底)0.2203ψ=0垂直山岩力 2.064189自重 2.357966非均匀内水压力0.803815总计 5.225972.配筋计算(1)按砼未出现裂缝情况计算a h0426A gi A ge洞顶配筋面积 4.475129883 2.636055洞底配筋面积 4.701285105 1.7432洞侧配筋面积 2.011452455 3.829226(2)按砼出现裂缝情况计算A gi A ge洞顶配筋面积0.744046768-1.26561洞底配筋面积0.192345615-1.98788洞侧配筋面积-1.719630660.0981433.抗裂校核(须满足σi<〔σgh〕,K f>1.2)A g A040.3064有压隧洞结构计算k0(N/cm3)h a I K n1000300.869565225000666.66679.212994188山岩压力作用下弯矩计算Aa B C Cn Cn(1+a)Aa+B+Cn(1+a)0.1415652170.08721-0.00699-0.0644-0.12040.108377406-0.108695652-0.125010.008240.0759150.141928-0.0917774740.0758260870.16277-0.00837-0.07711-0.144170.094428751山岩压力作用下轴向力计算Da F G Gn Gn(1+a)Da+F+Gn(1+a)0.184521739-0.212220.020980.1932890.3613660.333667416010.005750.0529750.09904 1.099039688 -0.1845217390.712220.022370.2060950.3853070.913005706衬砌自重作用下的内力计算B1B1n A1+B1n M(KN·m)C1D1-0.02194-0.202130.142637 2.357966-0.166690.06590.025890.238524-0.1542-2.54905 1.57080.01807-0.02629-0.242210.19838 3.279476 1.73740.07024 N P(KN)192.7701403非均匀内水压力作用下的内力计算B2B2n A2+B2n M(KN·m)C2D2-0.01097-0.101070.0713230.803815-0.588340.032950.012950.119308-0.07705-0.86837-0.21460.00903-0.01315-0.121150.099149 1.117411-0.631260.03513内力组合表M(KN·m)N(KN)ψ=π/2ψ=πψ=0ψ=π/2ψ=π-1.748021301 1.798518 5.526218.202315.1212-2.54904569 3.279476 6.33141624.9733834.27749-0.868372944 1.117411-2.79072-1.28779-3.01455-5.165439934 6.1954059.06690141.8878946.38413〔σg〕(KN/cm2)A min(cm2)25.833 3.9A7.1111849096.4444846465.84067849A-0.521558488-1.795537959-1.621487742I0W0σi〔σgh〕K f2327440.015516192.69261333.333 2.700007q(KN/m)g(自重KN/m)P(Kpa)t12.7412.5220 1.3M(KN·m)2.064188587-1.7480213011.798518311N(KN)5.5261997518.202295315.1212005D1n C1+D1n N(KN)0.6071363170.44044632 6.3314160.166478805 1.737278824.973380.647120712 2.3845207134.27749D2n C2+D2n N(KN)0.303568158-0.2847668-2.790720.083193338-0.1314067-1.287790.323652486-0.3076075-3.01455。
有压隧洞的水力计算(自编)
一、有压隧洞的水力计算1、沿程水头损失:h f =Lv²/(C²R)=λLv²/(d2g)=Ln²Q²/(F²R^4/3)R=A/χi上游调压室的设置条件λ=8g/C²C=R^(1/6)/n2、局部水头损失:hj=ζv²/(2g)3、有压隧洞的基本计算公式:①自由出流:Q=μω√(2g(T 0-h p ))式中,Tw—压力水道中水流惯性h p =0.5a+p ′/γLi—压力水道及蜗壳和压②淹没出流:Q=μω√(2g(T 0-h s ))vi—压力水道内各分段流 Hp—水轮机设计水头,m 4、①自由出流:μ=1/(1+∑ζj *(ω/ωj )^2+∑2gl i *(ω/ωi )^2/(C i ²*R i ))^0.5; [Tw]—Tw 的允许值,一般②淹没出流:μ=1/((ω/ω2)^2+∑ζj *(ω/ωj )^2+∑2gli*(ω/ωi)^2/(C i ²*R i ))^0.5,式中:ω2—隧洞出口下游渠道断面面积 ω—隧洞出口断面面积 ζj —几部水头损失系数ωj —与 ζj 相应流速之断面面积L i 、ωi 、R i 、C i —某均匀洞段之长度、面积、水力半径、谢才系数压力钢管经济直径D=1.128(Q/v e )^0.5= 或 压力钢管经济直径D=(5.2*Q max ^[]w w T T >iw i pL vT gH =∑二、阻抗式调压室(一)、托马断面计算:A=K*A th =K*L*A 1/(2g*(α+1/(2g))*(H 0-h w0-3*h wm ))式中:A th —托马临界稳定断面面积 L—压力引水道长度 A 1—压力引水道断面面积H 0—发电最小静水头(电站上下游水位差)α—自水库至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α=h w0/v²,(包括局部水头损失与沿程摩擦水头损失),在无连接管 v—压力引水道流速h w0—压力引水道水头损失 h wm —压力管道水头损失K—系数,一般可采用1.0~1.1(二)、最高涌波计算(《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计算公式):A=K*A th =K*L*A 1/(2g*(α+1/(2g))*(H 0-h w0-3*1、阻抗孔水头损失计算:h c =(Q/(Ψs)^2)/(2g)式中: h c —通过阻抗孔的水头损失 S—阻抗孔断面面积0.6~0.8之间选用2、丢弃全负荷时的最高涌波计算(《水电站调压室设计规范》计算公式):λ′=2gA(h c0+h w0)/(LA 1v 0²)(1+λ′Z max )-ln(1+λ′Z max )=(1+λ′h w 0)-ln(1-λ′h c 0)(λ′|Z max -1|)+ln(λ′|Z max |-1)=ln(λ′h c 0-1)-(λ′h w 0+1)34、增加负荷时的最低涌波计算:1+(((0.5ε-0.275m ′^0.5)^0.5)+0.1/ε-0.9)×(1-m ′)(1-m ′/(0.65ε^0.62))m ′=Q/Q 03、甩负荷时的第二振幅Z2m′=Q/Q0ε=LA1v0²/(gAh w0²)上游调压室的设置条件式中,Tw—压力水道中水流惯性时间常数,s;i—压力水道及蜗壳和压力尾水道各分段长度,m ;i—压力水道内各分段流速,m/s ;Hp—水轮机设计水头,m ;Tw]—Tw 的允许值,一般取2~4s式中: v e —经济流速,明钢管和地下埋管为4~6m ∕s ;管经济直径D=1.128(Q/v e )^0.5= 3.140219≈3.1 钢筋砼管为2~4m/s ;坝内埋管为3~7m/s 压力钢管经济直径D=(5.2*Q max ^3/H)^(1/7)=3.434174≈3.4Q max —管道的最大流量[]w w T T >iw i pL vT gH =∑二、阻抗式调压室水力计算程摩擦水头损失),在无连接管时用α代替(α+1/(2g))A1/(2g*(α+1/(2g))*(H0-h w0-3*h wm))141216441618 m′)(1-m′/(0.65ε^0.62))管为4~6m∕s;埋管为3~7m/s。
隧洞设计实例
隧洞设计实例一、隧洞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数据1、隧洞的基本任务泄水隧洞的入口所有吞没在水下,入口高程靠近河床高程,其担负的任务以下:(1)预泄库水,增大水库的调蓄能力。
(2)放空水库以便检修。
(3)排放泥沙,减小水库淤积。
(4)施工导流。
(5)配合溢洪道渲泄洪水。
2、设计基本数据(1) 洞壁糙率泄洪洞采纳钢筋砼衬砌,n=~,考虑到本隧洞施工质量较好,故取较小值n=。
(2)水利计算成就见表 1。
表1水位 (m)泄量 (m3 /s)死水位348正常水位设计洪水位90校核洪水位110淤沙高程二、隧洞的工程部署1、洞型选择因为段村坝址为石英砂岩,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采纳圆形有压隧洞,圆形断面的水流条件和受力条件比较好,而且能够充足利用围岩的弹性抗力,进而减小衬砌的工程量,降低施工的难度和造价。
同时有压隧洞水流较平顺、稳固,不易产生不利流态。
2、洞线地点洞轴线部署在右岸,这样出口水流对段村无影响,入口山势较陡,进流条件好,洞线为直线,较短,工程量小又利于泄洪。
3、工程部署泄洪隧洞由入口段、洞身材、出口段三部分构成。
入口型式因为入口部位山体岩石条件较好,故采纳竖井式入口,在岩体中开挖竖井,将闸门放在竖井底部,地震影响也在井的顶部部署启闭机及操作室、检修平台,竖井式入口结构简单,不受风波影响,较小,比较安全。
(2)入口段包含入口喇叭口段、闸室段、通气孔、渐变段等。
1)入口喇叭口段为了与孔口的水流型态相适应,使水流平顺,防止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同时尽量减少局部水头损失,提升泄流能力,在隧洞入口首部,其形状应与孔口锐缘出流流线相符合,一般顺流流方向做成三向缩短的矩形断面喇叭口形,其缩短曲线为 1/4 椭图曲线,顶面椭圆方程为:x2y21 ,用以下坐标绘制顶面曲线,见表1。
3.52(0.3 3.5)2表1x(m)0y(m)0侧面曲线方程为:x2y22 1,用以下坐标绘制侧面曲线,见表2。
3.52(0.2 3.5)表2x(m)0y(m)02) 入口闸室段闸孔尺寸为× 3.5m ,闸室段长度参照工程经验取 6.0m ,在闸门上端设置操作室,后设工作桥与坝面相连,桥面高程为365.81m ,与坝顶路面高程一致,在操作室与闸室之间设置检修平台,平台高程在正常高水位360.52m以上,取 361.50m 。
计算书
第一章 施工导流部分第一节、导流建筑物的尺寸计算一.堰高与导流隧洞洞径的估算设堰高为31米,不考虑围堰超高堰前水位为441米,相应形成库容为0..96亿立方米。
设洪水历时3天,则围堰形成的库容起调蓄作用削减洪峰量为Q max=24360031096.08⨯⨯⨯=370m3/s对应隧洞下泄量为Q 泄=3710-370=3340m3/s 。
对应下游最高水位为424.3m,上下游水位差为Z =16.7m.设隧洞尺寸为:12×14m 2,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形,外层采用100cm 厚的混凝土衬砌顶拱圆心角为180度。
设糙率为n =0.013过水断面面积 w =12×14+3.14×62×0.5=2245m 2 湿周为 x=12+14×2+3.14×12×0.5=58.8m 水力半径为 R =x w =5.585.224=3.8 谢才系数 C =611R n =618.3013.01=123.3 洞内水流平均速度 v=W Q =5.2243340=14.9m/s 当洞内水流保持14.9m/s 流速时要求水力底坡为 i=v 2/c 22g=0.38%要求进口处水头H 1=v 2/Φ22g=13.7m 式中 Φ-流速系数 取0.9 摩阻损失 H 2=il =0.38%×600=2.38m 所要求总水头为H=H 1+H 2=16.0m 与前面设计计算水头16.7m 相差=-7.160.167.16 4.2%<5%与基本假定相符。
有压隧洞过水能力 Q=uw gH 2 取 隧洞损失ξ1=0.1 门槽处水头损失ξ2=0.2 拐弯处水头损失ξ3=0.09 所以 ∑ξ=ξ1+ξ2+ξ3=0.39沿阻系数:ξ=R4λ =⨯==223.1231088c g λ0.53% 所以 ξ=0.005321.03.34600=⨯ 隧洞的流量系数为: u=79.011=+∑+ξξ当水头为:21.5m 时对应隧洞泄流两为Q 泄=0.79×224.5×7.16102⨯⨯=3241.3m 3/s 与假定流量3340m 3/s 的偏差为:333403.32413340=-%<5% 满足设计要求由上面计算得上游堰高31m ,堰顶高程441m ,下游堰高成顶高程424.3m ,下游堰高14.3m ,取14.5m ,相应堰顶高程为424.5m 。
压力隧洞衬砌计算方法
压力隧洞衬砌计算方法李青麒 何其诚(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电学院 武汉 430072)提 要本文介绍一种压力隧洞的衬砌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某水电站压力斜井进行了计算分析。
该方法根据工程区域实测地应力资料回归拟合初始应力场,在此基础上模拟隧洞开挖、衬砌及衬砌与围岩间的初始缝隙,考虑在内水压力作用下衬砌与围岩联合作用,计算衬砌裂缝的分布,裂缝开展宽度及相应的配筋率等。
关键词 压力管道 钢衬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衬砌隧洞 水力劈裂 围岩本文于1998年3月2日收到。
一、前 言通常引水式水电站在隧洞或调压室后面均接一压力管直达发电厂房,当此压力管道布置在地下时,则成为埋藏式钢衬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挪威、英、美等国,根据具体地质条件,有不少压力管道采用不作钢衬或完全不衬砌的压力隧洞结构形式。
设计中多采用从工程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公式,如挪威的经验公式、澳大利亚的雪山公式。
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对于地质条件好或较好的情况,当岩体中存在足够的初始应力,可以防止在内水压力作用下围岩发生水力劈裂,则可以单独由围岩承担内水压力作用。
我国曾有过一些隧洞和洞段根据工程经验和类比采用了不衬砌隧洞形式;近年来国外不衬砌压力隧洞的成功经验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在几个地质条件相对优越的水电站中根据上述经验公式成功地设计了不衬砌高压隧洞,如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等。
在地质条件好或比较好的情况下,采用不衬砌压力隧洞,可以节省压力管道投资、简化施工程序、缩短工期,无疑是比较先进的,会有广泛的前景。
但设计所依据的经验公式则有其局限性:首先,严格说来,防止内压下围岩劈裂的是隧洞开挖后的二次应力,在隧洞断面尺寸不大时,用初始应力代替尚可,而以上覆岩体厚度作为判据则是粗略的,主要在于经验公式无法反映地质条件的影响和围岩各主应力间的差异。
其次笼统地认为内水压力作用下,隧洞钢筋混凝土一旦开裂后,则衬砌成为完全的渗水结构,并丧失承载能力,仅起减糙作用也较粗略;工程实践证明,当衬砌裂缝开展宽度不大时(012~013mm 以下),将不会影响结构正常使用,不能等同于无衬砌隧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进口闸门段的断面为两个高2.8米,宽 1.75米的矩形断面,该段并设有检修隧洞的 平面闸门;洞身段断面直径d=3.5米的圆形 断面,该段底坡i1=0.00417;进口闸门段与 洞身段之间用进口渐变段连接;出口闸门段 的断面为两个边长1.75米的正方形断面,并 设有控制隧洞流量的平面闸门;洞身段与出 口闸门段之间用出口渐变段连接;扩散段的 断面为矩形,底宽由4.7米增至12.7米,
设计 洪水位
av2/2g
总水头线 测管水头线
进口闸门 拦污栅
7.58
出口闸门 下游设计水位
i1=0.00417
d=3.5
i2=1/5
9.5
4.5
8.0
进口渐变段
236
洞身段
d=3.5
10
出口渐变段
4
8.0
扩 散
1.20
35.35
段 消力池段
喇叭段 进口闸门段
1.75 3.8
出口闸门段
1.75 12.7
采用 l 29.5米 。
或 Scr=cv(d)1/2 c为经验系数(0.55-0.73),取c=0.55;v为闸门断面的 水流流速;d为闸门空口高度,d=2.8米。则 Scr=0.55×108/(2×2.8×1.75)×(2.8)1/2=10.14(米)
有压隧洞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H 0 H )
Q c 2 gH 0 0.759 6.13 2 9.8H 20.6 H 20.6 库水位 出口洞顶高程 20.6 库水位 97.29
c
1 1 0.5006 0.2387
0.759
则隧洞流量
Q c 2gH0 0.759 6.13 2 9.8 27.19 108.0 米3 秒
可见图4-1拟定的隧洞尺寸可以满足通
过设计流量的要求。
三、绘制库水位与隧洞流量关系曲线
保证隧洞为有压流的最小洞前水深为 1.5d=1.5×3.5=5.25米 则保证隧洞为有压流的最低库水位为 1.5d+进口洞底高程=5.25+96.0=101.25米
5.出口渐变段:出口渐变段断面由圆形变为矩形, 其局部阻力系数亦参考同类工程的试验资料,取
0.02
6.出口闸门槽:出口闸门槽亦为平面闸门槽, 0.10 。 隧洞各段的 0.00384(li/R3/4)(ω/ωi)2 及ζi (ω/ωi)2 值的计算成果列于表4-2。
由表 4-2得 Σ 0.00384(li/R3/4)(ω/ωi)2=0.5006 Σζi (ω/ωi)2 =0.2387
五、按设计流量进行隧洞出口消能计算
隧洞按下列数据进行消能计算:流量 Q 108米3 秒
下游水位为94.47米;隧洞出口断面水深;隧洞出
口断面流速水头 为95.54米;下游河底高程为90.87米。
av2 15.7米 ;隧洞出口底部高程 2g
(一)判别下游水跃形式 隧洞出口断面总水头
av2 T0 隧洞出口底部高程 下游河底高程 h 2gk 0.225 2.0 0.45米
hc c hk 2.86 2.0 5.72米
'' ''
水跃长度
l j 6.9 hc hc 6.95.72 0.45 36.4米
''
则池长
l l0 0.8l j 0 0.8 36.4 29.1米
2 9.8 0.0142 l R4/3 l 0.00384 4 / 3 R
取 1 。于是得
1 li 2 2 1 0.00384 4 / 3 ( ) i ( ) i i R
c
ω为管道出口断面面积;
ωi、λi、ξi、di、li分别为任意管道的断面面积、沿程阻力 系数、局部阻力系数、管径、管长。
在库水位为101.25米以上设一系列库水位, 计算一系列相应的流量Q,计算成果列于表4-3 的数据绘制库水位与隧洞关系曲线于图4-2。
库水位(米)
0
20
40
60 隧洞流量Q(米3/秒) 图 17.12
80
100
120
位 置 拦污栅 进 口 进口闸门段 进口渐变段 洞身段 出口渐变段 出口闸门段 ∑
95.54 90.87 1.75 15.7 22.12米
扩散段末端单宽流量 q 108 8.5 米 2 秒
12.7
临界水深
hk 3
aq 2 1.1 8.5 2 3 2.0米 g 9.8
T0 22.12 0 11.06 hk 2.0
近似按实用堰上闸孔出流的情况由表10.1查得斜 坡扩散段的流速系数 0.90 。按 0及 值由附 '' 录图解Ⅵ查得 c 2.78,则
3.8
1.75
图 4-1
1.75
单位:米
先确定隧洞各局部阻力系数:
1.拦污栅:栅条横断面为矩形,宽度b=1厘米,高度 l=5厘米,又栅条间净距s=5厘米,则
按 及 值4.1由表 查得拦污栅倾角 90 时的局部阻力系 数 90 0.364 。因本隧洞拦污栅倾角 67 23' , 其局部阻力系数
d 池深 d h hk 0.90 2.0 1.8米 k
采用 d 1.8米 。
池底高程 90.87 1.8 89.07米
(三)求消力池长度
T0 d 22.12 1.8 0 11.96 hk 2.0
'
0' 及 按
值由附录图解Ⅵ查得 c
0.225 c 2.86 ,
前段为8米水平段,后段为底坡i2=0.2的斜 坡段;消力池断面为矩形,底宽为12.7米; 各段长度及高程见图4-1。隧洞洞身用钢筋 混凝土衬砌,糙率n=0.014。水库设计洪 水位为124.48米,相应的隧洞设计流量 Q=108米3/秒,相应于设计流量的下游水位 为94.47米。
当隧洞闸门全开,要求: • 1.核算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隧洞能否通 过相应的设计流量; • 2.绘制库水位与隧洞流量关系曲线; • 3.当隧洞通过设计流量时,绘制隧洞的总水 头线和测管水头线; • 4.按设计流量进行隧洞出口的消能计算。
(米) 0.06 0.61 0.61 0.57
0.31 1.57 3.73
四、绘制通过设计流量时的隧洞总水头线和测管水头线
按隧洞通过设计流量计算各段的流速水头和水头 损失,其中沿程总水头损失 l i vi2 h fi 0.00384 4 3 Ri 2 g
局部水头损失
h ji i
v 2g
因隧洞上游为水库,则隧洞总水头H0≈H=27.19;隧 洞流量系数按下式计算:
c
1
i
li 2 ( ) i ( ) 2 d i i i
因 则
8g C2
C
1 16 R n
d 4R
l 8g l 8g 1 2 gn2l 2 43 1 1 3 4R d C d R R n2
l 5 b 1 1, 0.2 s 5 s 5
b s
l s
ζ=ζ90°sinα=0.364×sin67°23′
=0.336
2.进口:进口为喇叭形,由表4.1查得 0.10
3.进口闸门槽:对于平面闸门门槽,由表4.1取 0.10 4.进口渐变段:进口渐变段断面由矩形变为圆形, 其局部阻力系数尚无法确定,先参数其它同类 0.09 工程的试验资料,取
二、核算库水位为设计洪水位时,隧洞能否通过 相应的设计流量
因下游水位为94.47米,低于隧洞出口底部高 程95.54米,隧洞水流为自由水流。
有压隧洞自由出流的流量按下式计算: Q=μcω(2gH0)1/2 隧洞水头H=水库设计洪水位-出口洞顶高程 =124.48 -(95.54+1.75)=27.19米 因隧洞上游为水库,故v0≈0,则隧洞总水头 H0≈H=27.19米
(米) 57.60 9.80 9.80 9.62 9.62 6.13 6.13
(米/秒) 1.87 11.00 11.00 11.20 11.20 17.60 17.60
(米) 0.18 6.17 6.17 6.39 6.39 15.70 15.70 0.0461 1.0830 0.0349
(米) 0.336 0.100 0.24 0.100 0.090 6.81 0.020 0.72 7.77 0.100
2 i
计算成果列于表4-4.按下式核算计算成果:
av2 H h fi h ji 15.70 7.77 3.73 2g
27.20米
计算的H与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水头H=27.19米
甚为接近,说明计算成果正确。按表17.15的数据 绘出隧洞总水头线与测管水头线于图17.11.
§4 有压隧洞水力计算实例
一、资料及任务 某水库的有压泄洪隧洞,由进口喇叭段、 进口闸门段、进口渐变段、洞身段、出口渐 变段、出口闸门段、扩散段和消力池段所组 成,如图4-1所示。 初步拟定隧洞各部分尺寸如下: 隧洞进 口为两个高7.58米、宽3.8米的矩形断面,进 口断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进口处设有拦污栅, 栅条横断面为矩形 (宽度 b=1厘米, 高度 l=5厘米),栅条间净距s=5厘米;
hc c hk 2.78 2.0 5.57米
'' ''
下游水深
''
t 94.47 90.87 3.60米
因 hc t,下游发生远离水跃,应做消能工。现拟 做消力池。
(二)求消力池深度 d t 3.6 1.8 hk 2.0
t 按 0 ,h 及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