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项易考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①家花满蹊②,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娇④莺恰恰⑤啼。

[1]“千朵万朵压枝低”呼应上句中的“________”字,本句中“________”“________”两个字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繁盛。

[2]判断下列关于古诗后两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可以把“留连”改为“翻飞”,因为“翻飞”生动地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情状。

(______)
②“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而“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写照,也传达出它带给诗人心理上的轻松适意的感觉。

(______)
③“戏蝶时时舞”“娇莺恰恰啼”表面上是在描写景物,实际上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种写作手法叫作寄情于景。

(______)
2. 填空并答题。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解释带点的词语。

独_________________
异乡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诗的前两句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全诗抒发了他_____。

3. 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由______代词人_____所写的一首词。

“________”是词牌名,
______是词题。

[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相同。

[3]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4. 完成下面练习。

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谗言:毁谤的话。

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

漉:水慢慢地渗下。

[1]诗中阐述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的诗句是( )。

A.莫言迁客似沙沉
B.千淘万漉虽辛苦
C.莫道谗言如浪深
D.吹尽狂沙始到金
[2]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首《浪淘沙》对诗人思想感情赏析正确的是( )
A.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仙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B.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

C.表达了诗人不衰的斗志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 读《浣溪沙》,回答问题。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解释词语。

浸(__________)萧萧(_________)
[2]写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这句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感叹时光,催人奋进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写一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古诗阅读。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②他席:别人的酒席。

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他乡: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7. 古诗阅读。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____________。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根据自己的积累和理解,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古诗,诗中劝诫人们要及早努力奋斗,莫要到年老时再后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你读过的诗歌,与本诗最后两句意思相近的诗句有哪些?请写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草
(宋)刘敞
春草绵绵不可名,水边原上乱抽柴。

似嫌车马繁华地,才入城门便不生。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本诗的第三句
[2]“水边原上乱抽柴”中“乱”字写出了春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四两句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①西陆:指秋风。

②南冠:指囚徒。

[1]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A.边塞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
[2]诗中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明诗人心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

B.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写自己在特殊处境中,听到秋蝉的悲鸣,引发心中的深沉悲恨。

C.“谁为表予心”,意思是向谁表达自己的内心真情,句中满含着无奈的悲苦。

10.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

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12.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的地点和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

[3]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第三、四句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 第五、六句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茂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一句中的“地白”、“树栖鸦”分别从________觉和________觉的角度
来写景的,“树栖鸦”巧妙地烘托了月夜的________。

[2]“冷落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了诗人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庭中的桂花,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___。

[3]如果把“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改成“在”,行不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词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2)路转溪桥忽见______
[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

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

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

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