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基础知识05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1.概述
2.急性肾功能衰竭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4.应激性溃疡
5.急性肝衰竭
一、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各种严重急症
1.严重损伤如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失血过多并发休克或感染。
2.严重的急腹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绞窄性肠梗阻及急性腹膜炎。
3.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脓毒血症。
4.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术后。
最容易引起MODS的疾病不包括
A.肿瘤
B.心肺复苏后
C.休克烧伤
D.大手术
E.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正确答案』A
发病机制
诊断标准
预防与治疗原则
回忆:(基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
那么:
①全身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或加重的器官功能障碍才诊断MODS。
②更重视器官功能障碍而不是衰竭,因为前者可逆。
1.重视病人的循环和呼吸,尽可能及早纠正低血容量,组织低灌注和缺氧。
2.防治感染:预防MODS极为重要的措施。
3.及早处理最先发生的器官衰竭,阻断其连锁反应。
4.尽可能改善全身情况,如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状态等。
5.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创伤和休克早期在pHi(胃肠粘膜内酸度)指引下快速有效的输液和应用血管活性药,减轻黏膜缺血。
6.免疫调理治疗:阻断介质的释放或削弱其作用。
二、急性肾衰竭
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及由此所致的氮质血症、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特点:尿量突然减少
①正常成人尿量:1000~2000ml/d
②少尿:<400ml/d
③无尿:<100ml/d
(一)病因
1.肾前性:血容量急剧减少,肾脏灌注不足(最常见)。
2.肾性:肾实质损伤(肾小管坏死最常见、原因主要是中毒如:庆大霉素,重金属,脓毒血症等)。
3.肾后性:主要是急性尿路梗阻(从肾盂-尿道的任意水平,最不常见)。
基本发病机制: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重新分布,髓质缺血,滤过减少。
(2)肾小管功能障碍。
(3)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细胞水肿、细胞内高钙、细胞内酸中毒及细胞损害,最终引起细胞功能障碍和死亡。
(二)临床表现
1.少尿或无尿期:一般为7~14日,尿比重低而固定,尿中常有蛋白、红细胞和管型。
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水中毒、高钾、高镁、高磷血症和低钙、低钠、低氯血症、酸中毒。
②代谢产物积聚:尿素氮、肌酐升高,形成尿毒症。
③出血倾向:由血小板质量下降、凝血因子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肝功能损害等引起。消化道出血加重血钾和尿素氮升高。
此期最主要死因:水中毒和高钾血症
所以治疗?
2.多尿期:
尿量>400ml/d,即为多尿期的开始;每日尿量可达3000ml以上,历时14天。
①第一周:尿量增加,但血尿素氮、肌酐和血钾仍升高(所以肾小管功能未完全恢复)。
②第二周:尿量大幅增加,低血钾、钠、钙、镁和脱水现象。
主要并发症:低血钾和感染。
故:补液、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平衡
3.恢复期
由于严重消耗和营养失调,患者仍极其衰弱、消瘦、贫血、乏力。
应加强调理,防止并发症和发展为慢性肾衰。
(三)治疗原则
1.少尿或无尿期的治疗
最主要死因:水中毒及高钾血症。
治疗原则: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①利尿剂:甘露醇,呋塞米。
②控制液体:“量出为入,宁少勿多”,每日补液量 = 显性失水(1000~1500ml) + 非显性失水 - 内生水( 200~400ml/d)
③营养:给予足够的蛋白质,不必过于限制口服蛋白质,(不会加重氮质血症)。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④预防和治疗高血钾。
⑤纠正酸中毒。
⑥防治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已存在及可能继发的感染。
⑦血液净化:包括血液透析、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和腹膜透析等。
附:透析指征
①血肌酐>442μmol/L。
②血钾>6.5mmol/L。
③血尿素氮>25mmol/L。
④出现水中毒现象,一般措施不能改善。
⑤严重代酸不能用补碱纠正。
2.多尿期的治疗
(1)多尿早期氮质血症反复加剧,易继发感染。
(2)继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前日尿量的1/3~1/2。
(3)补钾。
(4)增加蛋白质入量。
(5)积极治疗感染,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1.ALI(急性肺损伤):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出现以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为主要损伤部位,导致以肺水肿和微小肺不张为病理特征、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突出表现的全身炎症反应。
2.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ALI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ALI代表早期和病情相对较轻的阶段,而ARDS代表后期病情较严重的阶段。
ALI概念提出的意义:
1.强调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是一个动态过程。
2.有利于判断病情。
3.治疗前提有利于疗效和预后。
4.ALI与ARDS划分标准用氧合指数 PaO2/FiO2。
ALI/ARDS是MODS中最早出现器官功能障碍,具决定性。
ARDS概述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