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I)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2021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8八下·靖江月考)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器官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协助
B . 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
C . 家鸽靠翼
D . 河蚌靠坚强的贝壳
2. (2分)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及下表提供的内容.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 . 运动速度最快的是陆生动物
B .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相适应
C .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
D . 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3. (2分) (2015八上·龙口期中) 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和肌肉组成
B . 一块骨骼肌就能完成一个动作
C . 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起动力的作用
D .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就能正常运动
4. (2分) (2019八上·昌平期中) 以下关于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B . 骨连结是骨与骨之间的连结
C . 一块骨骼肌一般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D . 关节由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面三部分构成
5. (2分)(2018·德州模拟) 下列关于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模式图中,表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构成
B . 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C . 两端的肌腱分别固着在同一块骨的两端
D . 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收缩
7. (2分) (2020八上·丰城期末) 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骨骼肌既可以牵拉骨,又可以推开骨
B .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人体就能正常运动
C . 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 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8. (2分) (2019八上·海淀期中)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是校园阳光体育项目的主旨。
下列有关体育运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运动能使肌肉的收缩、协调能力增强
B . 运动能使呼吸系统得到有效锻炼
C .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D . 饭后立即运动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
9. (2分) (2016八上·灌阳期中) 对如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动物种类甲乙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30646
A .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 . 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 . 动物的行为都受遗传基因控制
D . 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10. (2分) (2018七上·大庆期中) 一只失去雏鸟的红雀,给金鱼喂食它捕来的昆虫,这种行为属于()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1. (2分) (2016八上·莘县期中) 在白蚁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这种行为属于()
A . 社会行为
B . 取食行为
C . 生殖行为
D . 防御行为
12. (2分) (2018八上·马山月考) 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奔向食物所在地。
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A . 防御行为
B . 攻击行为
C . 繁殖行为
D . 社群行为
13. (2分)(2018·渭南会考) 动物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 . 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 . 公鸡报晓、北雁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
D . 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后天学习行为
14. (2分) (2019八上·漳州期末) 某实验小组利用甲、乙、丙三种动物进行“绕道取食行为”的探究,得到结果如表,
分析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A . 甲、乙、丙
B . 丙、甲、乙
C . 乙、甲、丙
D . 甲、丙、乙
15. (2分) (2017七上·石家庄期末)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测量生物体时,一般采用的是物理方法
B . 对形状不规则的生物体的测量,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C . 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先将体温计置于腋下,使玻璃泡和腋下的皮肤紧密接触并夹紧,测量时间为3~5min
D . 测量时难免有误差,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16. (2分)(2012·钦州) 蚯蚓以植物的枯叶、朽根等有机物为食,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由此可见,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 帮助植物传粉
17. (2分) (2017六上·荣成期中) 下列各项中正确的食物链是()
A . 草→羊→狼
B . 阳光→草→昆虫→蛙
C . 兔→狐→细菌
D . 细菌→水草→小鱼→大鱼
18. (2分)(2019·昆明) 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是()
A . 长臂猿
B . 扬子鳄
C . 蟾蜍
D . 家鸽
19. (2分) (2019八上·黑龙江期末)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上的鹤,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黑颈鹤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 . 移入动物园
B . 迁出原地
C . 建立自然保护区
D . 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20. (2分) (2018八上·港南期末) 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措施一般不包括()
A . 就地保护
B . 易地保护
C . 法制教育和管理
D . 禁止开发和利用
21. (2分) (2018七下·岱岳期末) 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细菌和真菌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 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C . 细菌寄生在人的体表引起手、足癣
D . 细菌和真菌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22. (2分)(2020·湘潭) 对下图中微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①进行分裂生殖,③通过复制繁殖后代
B . 一般来说①④能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C . ②④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可以充当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 . 图中只有③没有细胞结构,①与②的主要区别是①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3. (2分)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而转动,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
A . 生长
B . 繁殖
C . 新陈代谢
D . 应激性
24. (2分)如图表示某池塘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 . 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 . 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D . 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5. (2分) (2015八上·满城期末) 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在正确的是()
A . 细菌有杆状、球状等不同形态,我们身边随处肉眼可见
B . 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都有DNA集中的区域
C . 大多数细菌含有叶绿体,能够自己制造有机物
D . 所有细菌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二、连线题 (共2题;共11分)
26. (5分)将下列现象与所属行为的正确关系用线连起来。
黄鼠狼偷鸡 ________ A、防御行为
大雁的迁飞 ________ B、攻击行为
蚂蚁共同搬运食物 ________ C、社群行为
俩只雄狮在搏斗 ________ D、节律行为
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 ________ E、取食行为
27. (6分)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 (填“自养”或“异养”),主要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填“分裂”或“出芽”).
(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
(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
(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_ .如果在“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这一实验中添加一个对照实验用来做对比,则在小芳的对照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对象应该是________ (填“温开水”、“糖”或“酵母”).
三、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28. (2分) (2016八上·铁岭月考) 人体的肩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都只能在一个平面上转。
(判断对错)
29. (2分) (2016八下·临泽开学考) 当乌贼受到鲨鱼威胁时,释放墨汁.这是一种觅食行为。
30. (2分)判断题: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2分) (2017八上·廊坊期中) 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的攻击行为一般是你死我活的.(判断对错).
32. (2分) (2017八上·高台期中)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判断对错)
33. (2分)(2015·株洲模拟) 关节头上有关节软骨,可以使关节的运动灵活。
四、填空与简答题 (共2题;共15分)
34. (5分)(2019·河南) 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
为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活环境。
(1)猕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________、哺乳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猕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猕猴具有________行为。
猴群在集体行动时,有“哨兵”站在高处放响。
若发现异常情况,“哨兵”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招唤同伴迅速转移。
猕猴的叫声具有传递________的作用。
(3)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有哺乳类30余种、鸟类14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植物2000余种等。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的多样性。
(4)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35. (10分)(2018·临邑模拟) 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植物属于________ ,鼠类属于 ________ 。
除了图中表示出来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 和非生物环境。
(2)图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 ________,它们相互交错形成的网状联系称为 ________ 。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草原鼠类数量由A发展到B 时。
植物的数量会________ ,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 ________ ,使鼠群数量由B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 能力。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去分析,图示三类生物中,储存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 ,储存能量最少的是 ________
五、实验探究 (共1题;共5分)
36. (5分) (2015七上·故城月考) “蚂蚁爱吃什么样的食物?”生物性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酸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然后他们针对其中一个假设进行了探究实验.补充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
(3)实验设计:
①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
②把10只蚂蚁放进培养皿中,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③重复实验3次后,把蚂蚁放归________中.
(4)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蚂蚁聚集在放糖的一端觅食.
得出结论:________.
(5)使用10只蚂蚁而不是1只,并反复实验3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连线题 (共2题;共11分)
26-1、
27-1、
三、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四、填空与简答题 (共2题;共15分) 34-1、
34-2、
34-3、
34-4、
35-1、
35-2、
35-3、
35-4、
五、实验探究 (共1题;共5分)
36-1、
36-2、
36-3、
36-4、
36-5、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