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2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英文名称:Control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51510502
学时/学分:36/2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可选)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机械电子工程及相近专业
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是在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力学、
电学等相关知识,介绍机械工程类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工程控制论。这门学科
既是一门广义的系统动力学,又是一种合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论和方法论,对启迪与发
展人们的思维与智力有很大的作用。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将自动控制理论应用于机械工程实际,基本要求是在阐明机械
工程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建立和变换系统的
数学模型,掌握控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和频率特性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具备讨论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系统分析和校正、系统辨识等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以辩证方法
冲破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推动这一领域的生产与学科向前发展。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当从先修课程中获得动力学分析、电路分析的能力,了
解微分方程求解知识和复变函数的概念,初步掌握积分变换及其逆变换的基本方法。
学习本课程之后,学生还应当注意结合其它机械工程学的知识,将控制理论应用到
工程实践中去。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首先阐述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然后介绍控
制工程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机械工程控制
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和系统、模型等知识,深刻理解反馈和反馈控制,接下来对控制理
论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
教学重点和难点:1.系统及其模型
2.反馈和反馈控制
3.系统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举例和采用启发式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
和课外作业。
1.1控制工程概述
1.2系统的分类
1.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4控制工程的发展
1.5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复习与作业要求:结合学习进度,适当安排思考题,习题量适中或较少为宜。
考核知识点:系统;反馈和反馈控制;系统的分类;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辅助教学活动:无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微分方程的列写方法及相关知识,掌握传递函数的概念和特点,
熟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熟练掌握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理解相似系统。
教学重点和难点:1.传递函数
2.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
3.相似系统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本章重点部分应详解精讲,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
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2.1系统的微分方程
2.2拉氏变换及拉氏反变换
2.3系统的传递函数
2.4系统的方框图及其简化
2.5相似系统
复习与作业要求:结合学习进度,适当安排思考题和练习题,习题量宜适中。
考核知识点: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相似原理
辅助教学活动:无
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时间响应及其组成,深刻理解一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熟练掌握和应用一阶、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了解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了解
并基本掌握系统误差分析与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2.一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3、二阶系统响应的性能指标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本章重点部分应详解精讲,注意举例和采用启发式
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3.1时间响应及典型输入信号
3.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系统误差分析
复习与作业要求:结合学习进度安排练习题,习题量可适当加大。
考核知识点:一阶、二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单位阶跃响应;一阶、二阶系统响应的性能
指标
辅助教学活动:无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频率特性及相关概念,熟练掌握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了解最小
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了解频域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1.频率特性的概念
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本章重点部分应详解精讲,注意举例和采用启发式
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
4.1频率特性概述
4.2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4.3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4.4频域性能指标与时域性能指标间的关系
复习与作业要求:结合学习进度,适当安排练习题,习题量宜适中。
考核知识点:频率特性的概念;频率特性的求法;典型环节的Nyquist 图;典型环节的
Bode图;绘制系统B ode图的步骤
辅助教学活动:无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稳定性的定义和条件,了解系统稳定性的初步概念和相关提法,
熟练掌握和应用R outh 稳定判据,了解Nyquist 稳定判据和Bode稳定判据,并进而了解
系统相对稳定性的概念的求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系统稳定性的初步概念
2.Routh 稳定判据
3.Nyquist 稳定判据
4.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注意举例和采用启发式教学,配合适当的课堂练习
和课外作业。
3.1稳定性的初步概念
3.2稳定性判据
3.3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复习与作业要求:结合学习进度,适当安排练习题,习题量适中或较少为宜。
考核知识点:稳定的定义和条件;关于稳定性的一些提法;Routh 稳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