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工业园区发展迅速,各级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解决人口就业,大力招商引资,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扶持园区发展,在构建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很多建设较早、规划无序、产业相对落后的工业园区,受到行业产能过剩、对外出口减少等影响,园区内企业效益下滑,甚至工厂停产停工,工业园区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地方政府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引路人和受益者,拥有强大的政策、资金等公共资源,在推进园区转型发展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发展水平良莠不齐,两级分化日益严重
虽然我国的工业园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发展水平很不均衡。

一些国家级、省级的工业园区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从规模和数量上看,大多数县市级工业园区因为定位模糊、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缺乏产业集聚的必要条件和有效的招商引资手段等原因,在发展建设上处于低水平。

虽然不少园区规划面积动辄十几、几十平方公里,但里面摆放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实际开发规模较小,土地利用产出效率较低。

有的工业园区甚至名存实亡,已经是空区一座。

2.2园区产业定位模糊,发展战略不清晰
我国很多工业园区在建设之初就忽略了专业化分工,有的园区产业定位模糊,项目规模偏小,产业层次低,主导产业趋同,特色也不够鲜明。

特别是地域相近的工业园区之间相互攀比、脱离实际,没有根据自身客观的产业条件来定位。

定位脱离实际往往会造成招商引资困难,实际招商中又不得不放宽条件,因此,在招商中往往存在“饥不择食”的现象,不管“萝卜”、“土豆”都往筐里装,很多园区中既有少量的新兴产业项目,又有众多高能耗、重污染企业,致使园区产业集聚成了“大杂烩”,影响了园区的健康发展。

同时,由于我国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也就是政府主导开发,政府给予园区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和土地等资源,这种模式虽然在园区发展的初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容易导致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逐渐趋同,导致园区发展的思路不清晰。

2.3发展的空间承载力不足,缺少有效的融资平台
很多工业园区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在土地使用上缺乏前瞻性,未能处理好土地收储与申报关系,土地供给困难和用地需求增加的矛盾愈加突出,造成工业园区用地及建设用地储备不足。

由于工业用地存量不足,就无法满足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落地的需要,影响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入驻。

有的园区受土地审批政策的限制,工业园区不能整体征地,而只能以入驻企业单个申报征地。

此外,土地出让价格、土地使用补偿价格的不同标准,也直接影响园区引进项目的入驻热情。

3地方政府在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
3.1加强整体规划,提高工业园区科学发展水平
一是要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提高工业园区集聚功能。

工业园区的空间合理布局,是一个涉及城市规划、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生态环境、土地合理利用的长远性、战略性的重要问题。

因此,地方政府在园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情况、环境容量、产业配套和发展优势,统筹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加快推动产业集聚,构建完善的产业体系。

要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资源向园区集中,增强园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形成定位明确、产业集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

二是要分类规划和推进,全面提高园区发展总体水平。

针对传统工业园区整体规划滞后,承载和集聚功能先天不足的问题,地方政府应当完善园区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和产业定位,突出自身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发展建设水平,使其容量和承载力在现有基础上得到质的提升。

要按照“土地集约、布局集中、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原则,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标准开发建设,以超越常规的胆识和魄力,以承接世界知名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为目标,着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园区。

3.2构建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

工业园区管委会要与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及时兑现国家、省、市已经出台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各级产业发展资金、科技经费等要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转型升级项目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可以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那些科技领先、产业化程度高、集聚功能强的科技型企业应当予以资金扶持,认真落实和及时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是要拓宽融资渠道,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

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思路,多渠道破解融资难题。

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资金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政府投入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投资向工业园区流动。

各级财政对园区发展的引导性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乘数效应,采取贴息、参股入股等办法,拉动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

3.3政府引导,探索多元主体办园区的发展思路
工业园区的管理大多进行属地化管理,即工业园区属于哪级区县,就由这级政府进行直接管理,上级政府进行监督指导。

使工业园区的管理层级较多,容易出现多头管理,行政干预过多。

政府可以设立统一的专门性管理机构,对各类工业园区实行统一管理,把分散于各部门的工业园区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出来,建立统一的工业园区协调管理机构。

参考文献:
[1]阎刚平.以大园区推动大产业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J].前进,2013 (9):58-59.
[2]陈鹏.大部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J].新东方,2013(8):68-69.
作者简介:白樱,女,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管理。

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白樱
大连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本文以地方政府在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中的职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工业园区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地方政府发挥政府职能解决问题、促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转型发展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工业园区;转型;政府职能
·118·.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