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观猎》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诗《观猎》教学设计(2)
新丰市,此地产美酒,同时也是豪侠之士聚集之地。
“细柳营”,典故。是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屯兵之所,周亚夫以军威军纪严整而深得汉文帝的赞赏。
颈联表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
尾联: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古代常用射雕来标志射箭技术的高超。将军回过头来看射雕处,射猎之场已被沉沉暮云笼罩住了,猎场辽阔,苍茫渺远。
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鲜明对比:射猎时风劲云涌,气氛激烈;猎后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
3.合作探究
(1)《观猎》前六句表现出的紧张、激烈、迅疾,与最后两句的淡静、平缓形成鲜明的反差,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
明确:对比。
射猎是“风劲角弓鸣”,风劲云涌,气氛相当紧张;猎后“千里暮云平”,风定云平,满载而归,心情悠然自得。在景物的变化中见出感情的变化,显得摇曳生姿,韵味十足。
(2) 颈联“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中用了“忽过”“还归”两个词,你觉得用得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用得好。用“忽过”“还归”两个词,表现出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
4.背诵诗歌。
5.拓展归纳:
唐代边塞诗歌常见主题思想:
(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借孤寂艰苦悲壮的战争生活的描写表现戍边将土的壮志豪情。
(2)表现与亲人的离情别绪,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如岑参的《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在无处投宿的沙漠里行走,更激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3)描绘戍守战斗的场面,揭露官兵之间的矛盾,表达反战主题。
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体现了诗人对良将的期待,对无能边将的嘲讽。
(4)描绘边塞的奇异风光与边陲人民的生活状况。
边塞诗人抒发感情和描写人物是常用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苍茫雄浑的边塞风光作为背景。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写了边塞和平宁静开朗壮阔的景象。
6.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王维的《观猎》感受了唐代边塞诗独有的风味,并且总结了唐代边塞诗歌常见的主题思想,希望对同学们鉴赏诗歌有大的帮助。
六、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辛夷坞》和《观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