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5题;共23分)
1. (8分) (2017八上·高安期中)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 ________,万里送行舟。
(2) 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夕日欲颓,________。
(4)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5)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
(7) ________,猎马带禽归。
(8)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
2. (6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戟未销前朝二乔殷勤谩有
3. (2分)选出下列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
A . 新开的校园书店货架上各种教辅用书,文学名著济济一堂,品类齐全,货美价廉。
B . 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最近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登了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
C . 辽宁舰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百年航母梦想初步实现,但该舰要真正形成战斗力依然任重道远。
D . 对于学习上的小问题,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4. (2分) (2020七下·建宁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它具备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 . 那件事之后过了不长的时间,一群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 . 通过了解白衣天使们抗击疫情的精神,使我明白了面对困难应该要迎难而上。
D . 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之路。
5. (5分)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因为有蜜蜂的劳作,花朵才显得分外娇艳;,;因为有江河的奉献,大海才显得宽阔无比;因为有音乐的伴奏,舞蹈才显得精彩……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83分)
6. (14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3
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曹刿论战》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又何间焉________②牺牲玉帛________ ③小惠未徧________ ④可以一战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
7. (2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2)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描绘了一个的美妙境界。
(3)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① ;②。
(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A .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 .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6)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 . 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 . 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 . 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8. (20分) (2017七下·西华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
—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这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峰,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闻。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几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问”,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简要说明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②段除了用举例子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这种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假山堆叠的艺术性、追求池沼布局的自然之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4)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画意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
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
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
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
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
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
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
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
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
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捱的两个月。
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⑥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
”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
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
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那一刻,安静极了。
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
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
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泪痕很快被风吻干。
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
”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得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
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
”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
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
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
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有什么妙处?
(2)根据提示,将方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线索一:挺拔的槐树花香醉人→→ 重生的槐树更加繁茂。
线索二:少时的弟弟快乐健康→→。
(3)联系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
(4)第⑧段“两行清泪落了下来”一句中画线字“泪”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具体是何感情?
(5)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
”一句的理解。
三、作文 (共2题;共15分)
10. (5分)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有门功课叫“接受”,接受淘气的同桌,接受不喜欢的老师,接受父母安排的“培优”,接受自己的出身、相貌、天分……请以“接受”为话题写作。
(2)根据要求写作文。
行走于青春季节的你,生活天天在刷新。
是什么带来这些变化?是身边的亲人﹑老师﹑朋友,还是内心的勇气﹑乐观﹑执着?是校内的阅读﹑思考﹑互助,还是野外的漫步﹑远足﹑探险?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是发现,是感悟,是挫败……不论哪种,都陪伴着你的旅程,刷新着你的生活。
请以“__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11. (10分) (2017七上·盐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
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
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
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
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常言道,事不过三。
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
(1)从文段看,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各有什么特点?
(2)请谈谈孙悟空被赶走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5题;共23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1、
3-1、
4-1、
5-1、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83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7-5、
7-6、
8-1、
8-2、
8-3、
8-4、
9-1、
9-2、
9-3、
9-4、
9-5、
三、作文 (共2题;共15分)
10-1、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