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开发区向省委书记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开发区向省委书记工作汇报材料
哈尔滨经济技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2007年1月16日)
一、基本发展概况
哈尔滨开发区由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构成。

哈经开区是全国49个国家级经开区之一,于1991年6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开区。

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下辖哈平路集中区和南岗集中区。

哈高新区是全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于1988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辟建,1991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

规划总面积23.9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南岗集中区、迎宾路集中区以及哈工大园区、哈东园区、哈理工园区、哈农园区四个大学园区和政策区。

为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7月,经请示省委、省政府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主管部门同意,市委、市政府决定将两个开发区管理机构合并,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同年12月,两区管理机构正式合并。

合并后的哈开发区包括三个集中区,规划总面积30.7平方公里。

其中哈平路集中区11.9平方公里,迎宾路集中区12.2平方公里,南岗集中区6.6平方公里。

两区合并后,开发区在发展模式上做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政策区和集中区共同发展转变为突出发展集中区,特别是突出发展两个工业集中区,开始全面推进二次创业。

“十五”时期,累计投入基本建设资金33.7亿元,开发建设土地18平方公里;开工254个工业项目,
实现合同外资额11.6亿美元,占全市的50%以上,年均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6.7亿美元,占全市的50%以上,年均增长21.5%;协议吸收国内资金150亿元,年均增长53%;到位资金80亿元,年均增长51%;实现工业总产值2214.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66.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1828.1亿元;不含哈飞、东安,工业集中区产值从2002年起连续4年翻番,实现了比2001年新增200亿元的预期目标。

目前,在开发区落户的企业3800余户,其中,生产型企业1100余户,非生产型企业2700余户,高新技术企业700余户。

二、二次创业以来主要工作
二次创业以来,我们围绕开发区功能定位,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大力进行基本建设,竭力搞好管理服务,着力做强主导产业,努力发展簇群经济,开发区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一)深入实施理性招商,招商引资掌控能力不断提升。

围绕引进战略投资者,全力推动已掌握的世界500强或跨国公司项目。

美国百事可乐、加拿大美康、英国联合食品等项目开工建设,美国巴特勒、通用磨坊等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落户开发区的世界500强或跨国公司项目达到11个;围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推动东轻厂改造项目破土奠基,哈电表厂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哈印铁制罐厂改造项目主体厂房完工,哈一工具厂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共有17个项目成为国家立项的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

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与香坊区合作建设了哈尔滨机电工业基地,已有20余个项目完成了建厂选址,12个项目开工建设。

2006年,全区实现合同外资额3.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协议吸收国内资金38 亿元,到位资金23亿元。

(二)努力优化软硬环境,投资环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在省市土地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完成新征土地10平方公里;高标准规划了两个工业集中区,以每年近10亿元的投入,强力推进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三个集中区全部实现“八通
一平”;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推行了窗口审批超时默许和大项目绿色通道制度,在全国率先推出了“一表制”,荣获全国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实行了一口收费和入门零收费,开发区初步成为全市“收费洼地”;辟建了中介服务大厅,引进67家中介机构加盟,开发区整体资信水平不断提升;规范了程序标准,重构了工作流程,开发区成为全省首家同时通过ISO9001和ISO14000国际双认证的单位。

(三)大力发展簇群经济,产业积聚能力不断提升。

围绕省市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定位,规划建设了汽车工业园,全力推动韩国万都、台湾龙兴、哈飞开亿、东安4G9等一批汽车及配套大项目开工建设,做大了汽车及配套企业簇群;围绕省市建设北方药谷的定位,全力推动完达山制药、乌苏里江制药、三精制药等一批医药项目开工建设,切实加快了省级医药工业园的建设,做大了医药企业簇群;围绕省市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的定位,辟建了食品工业园。

重点与省农垦总局合作,推进了惠康食品、农垦麦芽、九三油脂等一批组团式大项目,引进和建设了加拿大美康、台湾旺旺食品、美国嘉吉饲料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食品项目,做大了食品加工企业簇群;围绕省市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定位,全力推动了航天风华、光宇电池、哈工大小卫星、703所船动装置等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以及航天、航空、航海等新兴产业簇群,做大了高新技术企业簇群。

2006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44.6亿元,增长21.6%;工业总产值852亿元,增长21.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82.7亿元,增长20.2%;税收31.6亿元,增长20.6%。

(四)着力发展孵化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按照三级孵化的模式,明确了把南岗集中区建成全市孵化基地的目标,投资建设了迎宾路集中区3.6万平方米的二级孵化基地。

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模式,与哈工程大学共建了大学孵化器,与哈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合作共建了产业化基地,与其他社会投资主体共建了12个孵化器。

积极争取到科技部与省科技厅、市政府在哈开发区南岗集中区共建了总规划面积3平
方公里的哈尔滨火炬创业园。

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了总额3000万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

充分发挥省、市的对俄区位、人才、资源等优势,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俄重点科研基地新西伯利亚科学分院技术园区结为友好园区,签署了在中俄两地互建国际孵化器的协议,辟建了对俄合作产业园,有13个对俄合作项目入驻。

三、“十一五”发展思路和目标对策
“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思路是:以建设国内一流的双功能开发区、全省体制机制整合创新的平台、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产业发展的高端以及母城现代经济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型新城区为发展定位。

以建成区全面提档升级,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拓展区超前科学规划,主要工业区形成竞争规模;合作园区广泛延伸,部分园区建设完毕为空间发展战略取向。

以突出发展外向型工业,同时构建互补发展的产业格局;突出发展汽车、医药、食品等既有工业,同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形成多元化产业格局;突出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推动规模经济和企业集团的发展为产业发展战略取向。

全力做强汽车及配套企业集群、食品企业集群和医药企业集群,努力壮大光机电一体化企业集群、电子信息企业集群、新能源和新材料企业集群,着力培育装备制造配套企业集群、孵化和研发企业集群、对俄出口企业集群,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企业集群和会展经济企业集群。

“十一五”时期的阶段目标是:原有集中区进一步促进企业增资、改造、重组增效,工业产值至2010年比2005年净增300亿元以上。

新空间以建设高标准的生态型科技工业园区为定位,至2010年工业产值比2005年净增400亿元以上。

整个开发区力争至2010年工业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达到1450亿元左右;集中区主要经济指标至2010年不含市财力企业工业产值比2005年翻两番,达到840亿元左右;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至2010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关指标在国家级排名中保持前15名。

按照这个阶段目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着力把握产业发展、优化环境、自主创新和集约开发利用土地四个关键环节:一是突出招商“选”资,系统提升项目掌控能力,不断推动产业基地建设。

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产业投资者,重点吸引跨国公司的“一部三中心”(公司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

重点培育“十年磨一剑”的巨型项目,在每个支柱产业打造出1—2个产值超百亿元的巨型企业、一批产值超50亿元、20亿元的梯队支撑企业和一批上市公司,构建区域型现代工业制造基地。

二是突出自主创新,系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重点引进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项目,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著名企业入区创办或合资合办中试基地、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构建技术创新先导群。

完善留学生创业园、创业中心、科技孵化中心三个国家级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培育和扶持区内有潜力、成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企业集聚效应,构建全省服务外包基地。

三是突出完善功能,系统提升环境竞争能力,不断推动环境档次的提升。

南岗集中区建成集孵化经济、服务外包、会展经济、总部经济和特色商服经济于一体的母城CBD;迎宾路集中区建成全省高新技术研发、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基地;哈平路集中区建成支柱产业明晰、配套产业齐全的多功能、环保型现代工业集聚地和辐射源。

新空间以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为依托,建成生态型科技工业园区。

四是突出集约开发经营,系统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不断推动内涵式发展。

坚持质量和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努力构建资源整合优、产业效益好、发展质量高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以集约开发利用土地为重点,严把项目用地关口,严格治理半截子工程,有效盘活存量土地,收回闲置土地,积极尝试空间创新战略,努力实现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发展。

四、2007年工作安排和重点工作
2007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功能定位,继续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突出大项目,大产业和大基地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并举,三个转变”。

一是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提升并举,从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二是坚持壮大经济规模与推动科技进步并举,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协调发展转变。

三是坚持做强做优工业经济与着力增强服务,优化投资创业环境并举,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

2007年,我们计划以保持30%以上增长为预期目标,围绕GDP占全市12%左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1/3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1/2左右,出口总额占全市40%左右等系统目标定位,着力推动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实施理性招商。

重点推进韩国工业园等一批园区型、产业型和区域型组团项目,有效推动固泰电子等一批区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载体项目,全力推动万向汽车底盘系统等一批已掌握的重点项目,重点跟踪美国李尔汽车线束等一批已接触的项目。

二是着力完善环境功能。

积极推动红旗农场、平顺村、东轻厂超宽铝板材项目征地工作,全力打通松花路等道路,继续建设好水景园等大型景观公园绿地。

全年新增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

三是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重点推进哈工大9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及哈尔滨威瀚电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6个省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建设,在南岗集中区收购合适的楼宇专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做好双太电子城回购工作,着手启动建设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四是着力加强对俄科技经贸合作。

重点引进机电类等高新技术类型项目和具有较强出口创汇能力的企业,加快对俄产业园的建设,构建机电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继续加快中俄新材料科技合作中心建设,利用东大电工与俄罗斯在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及转化能力,培育若干新材料转化实体。

继续与普西诺生物城新西伯利亚科学院就生物技术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探讨引进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继续完善对俄贸易通道建设,吸引更多国内知名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

五是着力优化综合管理与服务。

完善“一表制”,实行针对办理制,强化快速反应和现场救助。

开展对诚信企业、诚信企业经营者信用信息征集,加强信用体系的捆绑建设。

全力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完善集中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

适时对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不断提高政府适应能力和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