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喉舌论”的历史沿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目喉舌论”的历史沿革
“耳目喉舌论”的历史沿革
【摘要】“耳目喉舌”这一词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作为报刊的一种功能的提出要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
“耳目喉舌说”是规定报刊性质的
重要依据,对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者遵循的重要原则,本研究旨在回顾“耳目喉舌论”
的历史发展脉络与变革,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一个客观而理性的浅析,从中探究其在中国新闻史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耳目喉舌论;梁启超;党报
中国新闻思想史上,“耳目喉舌论”最早是由维新派代表
梁启超明确提出的,他在维新变法运动中积极投身报业活动,敏锐地观察到报纸对于发表政治观点所特有的传播功能,把报纸形象地比喻概括为国君的耳目、臣民的喉舌。
他从君主立宪制这一政治理想出发,认为报纸的作用是“去塞求通”。
1896年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是》中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
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
”他认为,他认为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的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内因是清王朝专制集权的“壅塞”。
他痛恨
地把当时的中央政府比作是长着耳朵、眼睛的聋子和瞎子,
把当时的臣民比作是没有嘴巴的哑巴。
要想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局面,必须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充分地利用报纸的功能,给君主装上耳目,给臣民装上喉舌,让君主能听到百姓的呼声,让百姓能够倾吐意见。
i梁启超较早地揭示了近代国人对报刊功能的第一个认识纽结,精萃地把“去塞求通”四个字概括为“耳目喉舌”之用。
ii 同一时期的谭嗣同也对报刊有过相似的看法,他突出的办报思想,是把报纸看作“民口”、“民史”,主张报纸要反映民众活动,记录民众事件,代表民众意向。
在戊戌变法时期出现的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阶段,报纸的“耳目喉舌”更多是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功能。
他的“耳目喉舌”说强调的是报纸在封建君主的统治下消除内外和上下的隔
阂之用。
这一观点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帮助统治者治理国家。
在当时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耳目喉舌”这种报刊理论主要是以救国图存为指导思想,民族主义色彩浓厚,文人的忧国之心占据主导地位。
在辛亥革命后,“耳目喉舌”的内涵又有所拓展。
经历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近代人对新闻事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无论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的君主立宪派,还是代表资产阶级中下层的革命派,在报刊社会功能的认识的基础上又看到了它作为社会舆论机关的作用,并相继提出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舆论观。
梁启超流亡日本后,较为系统地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亲身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他在1899年到1903
年的办报理论是在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论和总结戊
戌变法时期维新人士办报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
”他认识到报纸的资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中发挥的作用,进而又提出了报纸的两大天职在于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
从梁启超起,“耳目喉舌”成为一种对报刊阶级性的的表述。
报纸的舆论功能被大大突出,可以明确代表一个阶级的利益。
在国人办报救国的同时,外国人来华办报带来了一些西方的办报理念,其中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和职业办报思想对华人的影响很深。
一些报人在办报过程中十分强调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职能。
他们主张报纸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促进公众舆论的形成。
此时他们提出的“耳目喉舌”说已经脱离了
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
徐宝璜在他的代表著作《新闻学》中提出,报纸“今则又应代表国民向政府有所建议或要求……言其所欲言而又不
善言者,言其所欲言而又不敢言者”。
iii张季鸾在《本社同
人之旨趣》中提出,报纸“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他们所说的喉舌的主体,都是人民大众。
可以见得,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国人受国内外多种思潮的影响,办报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时的报人不再强调统治者和国家的立场,而注重报纸是社会公共机关,不是隶属于某个团体的私人事业,而是社会的耳目。
因此他们更注重新闻事实及新闻业务本身,认为新闻应该应社会需要而产生,报纸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办报方针。
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新闻理念和新闻教育的发展仍有积极意义。
中国早期的“耳目喉舌”说大多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场之上,而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喉舌论”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西方无产阶级运动和马克思列宁新闻理念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曾经用“耳目喉舌”来表述报纸的功能和作用,他认为报纸是人民的喉舌。
他曾说过“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大背景下,马克思所指的“耳目”强调了报纸代表无产阶级人民对当权者的监督作用,“喉舌”则是指人民可以借助报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把报刊当做革命斗争的有利手段。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新闻思想的影响,也接受了苏联的报刊宣传理论,不但反复强调“党报是党的喉舌”,而且具体提出党报作为党的喉舌,应该成为党的“宣传者”与组织者。
1929年创办于上海的《党的生活》最早提出了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它的出版启事中说:“《党的生活》与其他刊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他要讨论党内的问题。
而更在于他是一般党员的喉舌。
”随着革命形式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喉舌论”也在一步步地发展和完善。
从党的喉舌,到提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其含义与时俱进。
新闻传媒的喉舌功能也一直为党的历代领导人所强调和践行。
毛泽东明确提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
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
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 iv刘少奇最早将“耳目”和“喉舌”两个概念结合起来,1948年10月2日,他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明确说:“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中央就是依靠你们这个工具,联系群众,指导人民,指导各地党和政府的工作的”。
可见,“喉舌论”的诞生是有其特殊的革命背景,不能否定的是这种“喉舌论”是时代的产物,曾经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初的“喉舌论”更多强调的是报纸要成为无产阶级斗争有利的宣传工具。
随着党报思想的逐渐成熟,“喉舌论”的内涵也日趋丰富,从党组织的喉舌发展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确实激励、鼓舞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其间制定的一系列办报举措有其合理性,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党内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对我国现有的新闻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很大发展,人民的言论自由也有了法律的保障,报纸也开始尝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这并不意味着党的喉舌论已经过时,问题在于如何调整以更加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我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不发达、资源相对匮乏,在现代化的建设中需要调动一切的资源和力量,尤其要保证党的声音和意图能顺畅地传播,这就需要利用媒介这一积极有效的资源。
诚然,“耳目喉舌论”在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出现了“耳目”和“喉舌”的偏离,不能同时兼顾两者的时候,又在过分强调“喉舌”在舆论引导上的意义,而忽视“耳目”在为人民服务方面的价值,这样很容易将“耳目喉舌论”演变为舆
论控制。
这样的新闻实践损害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显然是不符合当下时代特征的。
在新时期,对新闻媒体的“耳目喉舌”作用的认识应该深化。
首先要避免重喉舌、轻耳目的老观念。
不能把“耳目”、“喉舌”纳入政治家的工具而不考虑人民的实际需求。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但不是党政领导个人的喉舌。
党报还应该是人民的喉舌,人民可以通过它反映意见,表达心声,把它作为参政议政的渠道和舆论监督的前沿
阵地。
理论总要在特定的环境中,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喉舌论”只有根据客观的媒介生态环境不断
做出调整和改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正确地指导新闻实
践,成为新闻改革的理论依据。
注释:
i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9
ii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95.
iii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287.
iv梁家禄.中国新闻事业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3]方汉奇,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中国新闻事业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