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问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问答题
案例问答题(一) (参考书P76)
一般资料:钱某,女,23岁,某大学四年级学生。
主诉:与人交往紧张不安,不敢与人交往五年多。
自我报告:
五年前(高二),在一次男老师讲课时突然莫名其妙地感到脸红,心慌,紧张,此后每当这位老师上课时即感到紧张不安,明知紧张没道理但又无法控制,越害怕紧张则紧张程度越重。因担心被别人看见,上课时总是最后进教室,坐最后一排,下课时最后离开教室,渐渐地病情越来越重,在所有男老师上课时都紧张,到现在几乎见到任何异性都紧张。
第一次发病时正值一男老师讲课,此男老师是刚从某师大毕业的优等生,身材高大,俊美,善于言表,气质颇佳,在大学期间历任学生干部,一直是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接触之初,她感觉老师很有才华,也很有风度,发病那天,她在听课时突然对老师有种异样的感觉,似乎有一种冲动,想依偎在老师怀抱里与老师亲近,当时感觉脸红,心跳快,手心出汗,深怕这种“肮脏”的念头被别人窥见。此后,每当这位男老师上课时她都提心吊胆,深怕自己再出现那种“不应该”的想法,但是越害怕则越往那方面想。因此越来越紧张,后来又担心在其他男老师上课时是否会紧张,由此又真的紧张起来。在这种自我强化下,她几乎见到所有异性都紧张,症状越来越泛化且固定。
背景资料:
求助者5岁时与父母同睡一床。一天晚上她无意碰到父亲勃起的阴茎。当时她很感兴趣,有意又用手碰了两次,没想到父亲突然惊醒并骂她是“坏孩子”。求助者一直很得父亲宠爱,被父亲骂“坏孩子”使她很难堪并深感自己真的是坏孩子了。此后虽然父亲对她一如既往,但她对父亲总是既敬且畏,并深信“性是肮脏的”。慢慢长大后她很少与男孩来往更不敢与男生亲近。
求助者为独生女,父母从小就对她期望较高,要求严格,不许她读书时谈恋爱,上了大学仍不许她随便与异性交往,说男人没有几
个好的。她一直要求上进,小学中学时均被老师、家长、同学誉为典型的好孩子,不仅成绩好,而且生活朴素,懂礼貌作风正派,平时话语不多,从来没有与男同学过多来往。
既往一直体健。月经16岁初潮,规律。
心理测验:
EPQ(T分):E 40 N 60 P 53 L 49
SDS测试结果(标准分):59
SAS测试结果(标准分):65
心理咨询过程:
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家开始对求助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认真地倾听,以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咨询过程中尽量让求助者去回忆童年所遭受到的一些创伤性经历或性创伤性事件,与她共同进行探讨,并向求助者解释儿时的“性好奇行为”,并没有过错,他人也不会因这件事认定她就是坏孩子,事实上后来父亲也没有那样去看她。长大后一次在遇到一潇洒男老师上课时,有性意识的萌动,儿时的假设“想到性既是坏孩子”困扰她,产生焦虑紧张感。这种行为在后来遇到该老师或其他男老师时得到了加强。帮助她正确认识儿时的性好奇与成年后的性行为是二回事,随着年龄增长产生性意识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在对“性”有了足够的认识之后,教会求助者使用“渐进性肌肉放松方法”,每天训练2-3次,鼓励求助者去面对异性,有意识地暴露在异性面前。然后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求助者学会正确的待人处世方式,纠正了求助者的消极态度及对异性的紧张感。针对该案例布置了如下作业:
第一,你在一个陌生的场所找一个陌生的异性问路,问一个市区里头最繁华的众所周知的地点。事后记录下整个过程以及这个人对待你的态度、反应和你自己的感受。每天训练2次,并作记录。
第二,你不管用什么策略,问你周围邻里的异性,他们对你的评价如何,好的坏的都要有,也记录下整个过程以及这个人对待你的态度、反应和你自己的感受。每天训练2次,并作记录。
问题:
1.求助者有哪些症状表现?
鉴定点细目表:
评分标准:
①恐惧、害怕
②焦虑紧张不安
③伴有下列自主神经症状:
脸红、心慌,出汗,肌肉紧张等
2.求助者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有哪些方面?
鉴定点细目表
评分标准
①儿时的“性创伤性经历”:无意碰到父亲勃起的阴茎,骂她是“坏孩子”。
②成年后对青春期性意识的紧张感及错误认识。
③家庭对她期望较高,要求严格,缺乏正确性教育。
④性格内向不稳定。
3.对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鉴定点细目表
评分标准:
初步诊断是: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
诊断依据是:①对异性有强烈恐惧,恐惧程度与实际情景不相称。
②伴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
③明知紧张没道理但又无法控制。
④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针对该案例咨询家采用了哪些咨询技术?
鉴定点细目表
评分标准:
采用了下列咨询技术:
①精神分析技术。
②认知技术。
③行为治疗技术。
案例问答题(二)
【一般情况】小洁,男性,17岁,高中学生。
【主诉】三个月来怕脏而频繁洗手,吐口水,严重影响生活,也不敢住在自己的家。
【自我报告】三个月前父亲翻了小洁的抽屉,发现小洁有一本杂志,里面有女人的裸体照片,很不高兴。小洁知道很生气,认为父亲不该擅自翻动他的东西,逐渐对父亲产生恶感,对父亲的动作、说话声音都反感,不让父亲动他的桌子和东西,嫌父亲脏,碰了他的桌椅都弄脏了,不让父亲进他(跟母亲)的房间,自己也不进父亲的房间,并反复擦洗自己的桌子,重复洗手。有时用舌头去舔手,或向四周吐口水,以为可以去脏消毒。以后怕脏的范围逐渐扩大,父亲碰过的东西都不干净,连筷子都不敢碰,吃饭需母亲用长柄勺喂他,因母亲碰了父亲,连母亲都嫌脏。后来,认为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不干净,不敢住在家里,搬到亲戚家住,又因父母去看他,连亲戚家都不敢住,住到旅馆,结果被父母带来看病。
【他人介绍】父母均为高级专业人员,家境优裕。病人系独生子,系剖腹产,自幼体弱多病,由母亲照顾,母亲特别注意饮食及日常卫生。病人自幼与父母同住一室,7岁以后至今与母亲同住一室,父亲单住另一房间。小洁母亲个性强、急躁,在家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小洁溺爱、迁就,父亲脾气随和,因工作忙,很少过问家务。小洁长大后,较少和小洁交流,小洁抱怨父亲不够关心,并偶尔争吵。进入高中后,小洁成绩不理想,经常被父亲批评,导致父子关系不平和,对父亲反感,嫌父亲管得太多。小洁性格胆小、任性、依赖性强。
【咨询过程】在了解了来访者的情况后,与来访者建立良好信任的咨询关系,与来访者探讨了心理苦恼的原因,来访者逐步认识到他的强迫性怕脏、讨厌父亲是因为被父亲发现自己已对性感兴趣而难为情,分析在他的家庭及社会环境里,过早对异性发生兴趣是“脏”的事情。同时与求助者父母探讨其家庭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其父母配合。在此基础上指导求助者进行行为训练,逐步消除求助者怕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