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交互的桥梁——Scratch中“广播”和“当接收到”指令的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交互的桥梁
——Scratch中“广播”和“当接收到”指令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彩色版)第5课“广播”教学内容为基础参考,利用Scratch Desktop3.0版本作为教学软件学习环境,重点学习如何通过创建广播、发送广播和接收广播实现角色的交互,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消息机制,掌握广播指令的用法,体会时序控制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对Scratch 图形化程序设计环境基本了解,能够运用动作、外观、控制等指令库中的指令积木编写简单的脚本,对编程创作有初步的体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广播”和“当接收到”广播指令并理解其工作机制。

2、能用“广播”和“当接收到”广播指令实现角色的交互协作。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从“驰援武汉”动画入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范例研习、合作探究、模仿搭建、主题创作、交流评价等学习方式,不断分析探究和实践应用广播指令,理解其作用,从而掌握应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在合作探究与实践应用中不断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测试—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查找根源—解决问题的编程习惯。

3、渗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精神和遵守交通规则的德育教育。

四、教学重点
“广播”和“当接收到”广播指令的应用方法。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广播指令利用消息传递,进行时序控制,实现角色交互的过程理解。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自主研习法、合作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时情导入
教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多省市援助医疗队伍和大批抗疫物资紧急集结驰援武
汉。

下面,老师播放两个动画,同学们看一看,谁更快。

教师展示医疗队和运输队两个动画,学生观看,比较哪支队伍行动更快。

【设计意图】:通过“快”和“慢”的鲜明对比,引出分析比较。

(二)分析比较,引出新知
教师:那运输队为什么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

学生观察运输队脚本。

教师:我们来看江苏,注意,观察一个角色的脚本,首先要选中这个角色。

选中江
苏这个角色,观察它的脚本。

教师:为什么等15秒?
教师:在等前一个角色——五角星的脚本全部执行完毕。

教师:那五角星脚本执行实际用了多长时间?把指令中所有的时间加起来,算一算。

教师修改
教师:修改后,江苏队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教师:那意味着下一个角色广东队要等13秒。

教师: 好,同学们计算,老师依次进行修改。

教师修改调整,测试运行,学生观察。

教师:经过修改,运输队确实快了很多,但我们也发现,利用等待时间这个指令实现角色的交流和互动,简称交互,需要计算,变动一处则全部都要修改,费时费工,导致效率比较低。

教师:那么,医疗队伍用了什么好办法来提高效率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发现利用等待时间指令实现角色交互的不足,由此引
出广播指令。

(三)范例研习,探究实质
带着问题,学生观察医疗队伍脚本,小组合作,研习探究。

教师: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大家一块读出来。

1、问题一:你认为哪几个指令是实现角色交互的?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大家找出的些指令,虽然后面带的名称不同,但指令主体相同,在事件指令
库中,“广播”和“当接收到”这两个指令都叫做广播指令。

想不想动手体验一下?
【设计意图】:知道广播指令的图形和名称,对广播指令实现角色交互有初步的认
知。

2、模仿搭建,实践体验
教师:先来看要求。

出示模仿搭建的要求。

学生实践体验,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
获得初步的成就感。


本“半成品”的设置,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广播指令的应用和实现角色交互的体验上。

3、问题二:大胆猜想,广播指令是怎样实现角色交互的?
教师:为了表达的更明确更清楚,我们就以五角星和江苏交互为例。

教师:小组充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就近的几个小组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意见。

学生小组互相探讨,形成猜想。

教师:五角星广播“出发”的消息,当江苏接收到“出发”
这个消息之后才开始行
动,同一个消息就从五角星传递给了江苏,这样,广播指令就实现了两个角色的交互。

教师:那江苏和广东之间是通过什么消息来实现他俩之间的交互的?谁来说说?
【设计意图】:通过大胆猜想,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研学的能力和敢于联想的精神,理清思路,为后续主题创作打下基础。

4、问题三:消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相同?又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师:同一个消息的名称前后必须是一致的,才能保证消息的准确送达。

教师:不同的消息,名称也不相同,消息的名称就成为区别不同消息的唯一标识。

【设计意图】:通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掌握消息传递的特质,从而理解其
工作机制。

(四)主题创作,拓展延学
学生根据提供的素材,主要应用广播指令进行主题创作,实现交通信号灯的交互
变化。

教师:“交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交通红绿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大家共同遵守交通规则,按照红绿灯的指示通行,使得交通井然有序,社会文明和谐。

现在,就请同学们应用今天学习的广播指令,编写一个红绿灯的程序来指挥交通吧。

教师出示创作要求。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围绕主题,自由创作,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

拓宽学习认知渠道,加深学生对广播指令利用消息传递实现交互的过程理解。

(五)作品展示,交流分享
1、学生主题创作作品从效果设想、过程实现、效果展示
三个方面进行交流分享。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使学生获得互相学习、评价的机会,有助于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
,重新认识作品,激发新的创意,更好的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从而进一步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梳理知识,总结固学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广播”和“当接收到”两条广播指令,这两条指令形影
不离,总是成对出现。

负责广播消息的叫广播方,负责接收消息的叫接收方。

消息在双方之间进行传递,容易识别,便于理解的名字是区别不同消息的唯一标识,名字的前后一致保证了消息的准确送达。

广播指令和消息默契配合,架起了角色交互的桥梁。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事件指令库中,还有一条指令,它的使用又会带来什么效果呢?大家可以参考老师的脚本,回家自己先实验一下,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了“事件”指令库中的“广播”和“当接收到”两条广播指令,从问题回答和实践操作情况反馈,学生基本理解了广播指令利用消息传递实现角色交互的过程,掌握了广播创建、发送和接收的操作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计目标。

本节课以问题设置为导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和实践应用,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答案的找寻和验证过程中,在学习体验中,学生的成就感逐步增强,自主研学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本节课以医疗队脚本范例研习为基础,在三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生对广播指令
的认识从图形和名称,到工作流程,再到工作机制,逐步递进深入。

脚本“半成品”的模仿搭建实操,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比较集中的在广播指令的应用和实现角色交互的体验上。

同时,以主题创作为拓展,学生围绕日常生活中“交互”的典型例子—交通红绿灯进行自由创作并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分享,满足了创作需要,拓宽了学习认知渠道,巩固和增强了对广播指令的掌握以
及灵活应用。

不足之处:一是模仿搭建环节中,对于一个角色既接收消息又发送消息的情况考虑不足,学生容易产生认知混淆和理解困难;二是主题自由创作是一个知识综合应用的过程,对于必要的创作分析和关键操作,引导不到位,部分学生走了弯路,做了无用功,作品未完成;三是作品展示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虽有教学环节设计,但课堂教学实际应用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