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效果分析
内容摘要:1929年美国胡佛总统的“市场不干预主义”贻误了治理金融危机的最佳时机,使经济危机恶化并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但并未彻底化解产能过剩。80年代初对储贷协会管制的放松短期内缓解了金融危机,但最终将矛盾加剧;80年代末对储贷协会救助和监管并举的政策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对于突发性金融危机,对金融系统注资、组织金融机构自救、树立市场信心,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济政策
(一)胡佛总统的政策及后果
1929年,美国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当时“市场不干预主义”占垄断地位,美联储面对股灾袖手旁观,造成了股市崩溃和经济大萧条。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化,政府被迫采取了局部的反危机措施。
1、“自愿合作”政策
集中表现在1931年开始推行地方和民间团体自愿联合的政策。1929年11月15日起,胡佛召开了一系列有企业界人士和劳工领袖参加的白宫会议,要求工商界、各社团劳工领袖、地方政府官员尽可能用正常的办法,帮助联邦政府改善经济局势。
2、农业保护政策
1929年6月,国会通过一项农产品的销售法令,拨款5亿美元
帮助农产品以不低于世界市场价格向国际市场推销。为了防止农业继续恶化,1932年12月胡佛要求国会通过一项调整耕地面积的法令。
3、贸易保护政策
1930年6月,胡佛签署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了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的关税率,全部关税平均税率由33%增加到40%。但这一措施引起了国际市场的报复,从而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4、成立复兴金融公司
胡佛政府最重要的反危机举措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它于1932年1月22日成立。该公司拥有5亿美元的资金,有权借贷15亿美元的免税证券,可以在全国30个城市设立办事处,用以挽救银行、铁路、建筑、贷款公司及其它金融机构。1932年7月,国会又通过了经济救济与工程法,使得复兴金融公司的借贷能力达到33亿美元。
5、促进就业
1931年成立了失业救济局,但是胡佛强调主要由私人慈善机构来解决失业救济事项。胡佛倡导轮流工作制度,要求公务员实行一年中有一个月的无薪休假,以便使更多的人获得工作机会。强调社会应当关心失业者、儿童、老人、病残者,但是这种关心主要应当通过人们的自愿联合和地方政府的关照来完成,联邦政府的责任只是引导而不是具体干预。然而面对1700万的失业大军,单靠地方和私人团体自愿互助,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二)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在3月9日到6月16日百天时间里颁布了15项法案,实施著名的罗斯福新政。
1、金融救助和监管并举
1933年3月5日全国银行“休假”4天,以遏止挤兑导致银行倒闭风潮。3月9日通过《紧急银行救济法》,再次延长银行缓付存款期限,规定银行须领取营业执照,并由财政部行使对银行复业的批准权,借以淘汰中小银行。5月通过《联邦证券法》,加强对新发行证券的管理。6月批准《格拉斯-史蒂格尔银行条例》,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开,以抑制银行利用客户存款进行证券投机活动;公布《银行存款保险法》,建立联邦银行存款保险公司,由政府对5000美元以下存款(后增至1万美元以下存款)实行保险,力图恢复存户对银行的信任。1935年8月公布新的银行法,加强联邦储备银行对会员银行的管理,以及联邦储备委员会对各联邦储备银行的监督。此外,还通过复兴金融公司对私人银行发放大量贷款。罗斯福政府还放弃了金本位制,并在1934年1月宣布美元贬值40.94%。
2、就业政策
在工业及劳资关系政策方面,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实行强制卡特尔化以求消灭生产过剩,承认工人阶级某些基本权利以求缓和劳资矛盾。中心法令是1933年6月公布的《国家产业复兴法》,规定在各行业中制订公平竞争法典,以确定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信贷条件、销售定额和雇佣工人条件等,实际上是限制企业间的竞争。该法还规定:工人有权选择参加并组织工会,以及通过自己的代表同资方签订集体合同;雇主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
3、农业保护政策
在农业方面,罗斯福政府主要实行了限制农业生产和减少农村债
务的政策。1933年5月公布的《农业调整法》,通过政府的奖励及津贴,以缩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从而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场主收入。政府控制小麦、玉米、大米、棉花、烟草、牛奶和猪肉等7种基本农产品的生产,与有关农场分别签订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租地付给农场租金。
4、加大对民生的支持力度
针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困境和不满,罗斯福政府在公布《银行存款保险法》之前,还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押的房屋。以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和《国家住宅法》等,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租低廉的住宅。
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在加强环保的同时促进了就业。
在社会保障方面,最重要的法令是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障法》,规定由联邦按雇主支出工资额收税,作为失业保险金。
二、美国储贷危机时期的经济政策
美国储贷协会是根据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的联邦住宅贷款银行法而成立的,主要为美国民众提供长期性低利率住宅贷款,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储贷协会在业务上主要靠吸收短期存款来发放长期的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因此在资金运作上存在一个致命弱点:借短放长,从而对利率变化异常敏感。储贷协会在80年代初
和80年代末爆发两次危机,影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放松管制的政策短期缓解但长期加剧了金融危机
1980年至1982年,大批储贷协会亏损严重,支付困难,储贷业出现严重动荡。当时的美国政府认为储贷业问题的症结在于单一的资产结构,即资产集中于长期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解决办法是实行自由化,放松对储贷业的管制。因此,美国国会通过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货币控制法案及加恩—圣杰曼法案,允许储贷协会经营传统上属于商业银行的业务,给了储贷协会更多的经营自由。自由化取消了利率限制,增加了存款保险额度,从而使储贷协会能以优惠条件争取大量存款;新投资机会和筹款能力使储贷协会的冒险动机大大加强,因为如果投资高风险项目成功,亏损严重的储贷协会将免遭破产,如果投资失败,损失将由联邦储贷保险公司承担。
新政策刺激了储贷协会的迅速扩张,且投资方向明显倾向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油价下跌引致西南部经济衰退,房地产价格急剧下降,储贷协会的投资无法回收,贷款损失陡增。1988年联邦储贷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已出现了750亿美元的赤字,入不敷出,无法再履行赔偿保险金的义务,储贷协会危机彻底爆发。
(二)布什政府再次采用金融救助和监管并举的政策
1989年老布什上台,国会于8月通过了《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针对储贷协会危机提出了一揽子金融改革方案,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整顿储贷协会的问题:首先,法案授权增加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