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
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
A.脉沉迟而实
B.日晡潮热
C.身热不扬
D.腹胀拒按
正确答案:C
解析:大纲内容,六经辨证要点太阳病证、阴明病证、少阳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考察点: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目较简单。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表现
A.发热恶寒
B.头痛自汗
C.鼻鸣干呕
D.脉浮数
正确答案:D
解析: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3.下列哪项不属于阳明病证的表现
A.发热重恶寒轻
B.大汗出
C.大渴引饮
D.苔黄脉洪大
正确答案:A
解析: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
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4.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或苔白腻,脉沉缓,此属
A.少阴寒化证
B.太阴病证
C.厥阴病证
D.中焦病证
正确答案:B
解析:太阴病证是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5.阳明病腑证的脉象可见
A.洪数脉
B.浮脉
C.数脉
D.沉迟而实
正确答案:D
解析: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6.少阴病热化证的脉象是
A.沉细
B.细数
C.微细
D.沉迟
正确答案:B
解析:少阴病热化证的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7.二经病或三经病同时发生的为
A.并病
B.传经
C.合病
D.直中
正确答案:C
解析: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而脏腑,经络之间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六经病证可以相互传变,从而表现为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
传经: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证转变为另一经病证。
(1)循经传是指按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者,即太阳病证一阳明病证一少阳病证一太阴病证一少阴病证一厥阴病证。
(2)越经传是指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
(3)表里传是指相互表里的两经相传者,如太阳病传少阴病等。
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人,而病邪直人于三阴者。
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
时出现的病证,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
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8.病邪初起不从阳经传入,而径中阴经,表现出阴经证候的为
A.循经传
B.直中
C.越经传
D.表里传
正确答案:B
解析:直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人,而病邪直入于三阴者。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9.患者面目俱赤,呼息俱粗,便秘,腹满,唇裂舌焦,苔焦黑,脉沉涩,此为
A.太阴湿热
B.阳明燥热
C.阳明经热
D.少阳实热
正确答案:B
解析: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为邪热内盛的表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10.气分证的舌象为
A.舌淡红,苔薄黄
B.舌红苔白腻
C.舌绛苔黄
D.舌红苔黄
正确答案:D
解析:气分证以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主要表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11.下列哪项是太阳病的主要病机
A.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不内守
B.风寒袭表,郁遏卫气,损伤营阴
C.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D.风寒袭表,营卫不和,正邪交争
正确答案:D
解析:风寒侵袭人体,多先伤及体表,正邪抗争于肤表浅层所表现的证候,
即为太阳经证,经证有中风、伤寒之分,是外感风寒而致病的初起阶段,若太阳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而出现太阳腑证,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12.太阳中风证的主要脉症是
A.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
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缓
C.发热恶寒,项背强痛,脉浮缓
D.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脉浮数
正确答案:B
解析: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13.太阳伤寒证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A.恶寒发热
B.有汗脉缓
C.项强痛
D.无汗而喘
正确答案:B
解析:太阳伤寒证的临床表现是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体疼痛,无汗,脉浮紧,或见气喘。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14.下列哪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的机理
A.气虚不固,津液外泄
B.卫阳不固,营不内守
C.外邪化热,迫津外泄
D.卫阳素虚,肌表不固
正确答案:B
解析:卫为阳,营为阴,风寒外邪以风邪为主侵犯太阳经,卫气受邪而阳浮于外,与邪相争则发热,益甚至风性开泄,以致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则汗出。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15.鉴别太阳伤寒证与太阳中风证最有意义的是
A.有无头痛
B.有无恶寒
C.有无汗出
D.有无发热
正确答案:C
解析:太阳中风证以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太阳伤寒证以恶寒、无汗、头身痛、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因此有无汗出是鉴别的关键。
知
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A.脉微细,但欲寐
B.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脉大
C.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脉弦
D.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16.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7.阳明病的主要脉症特征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析:厥阴病证的临床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阳明经证的临床表现为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A.两经或三经证候同时出现
B.一经证候已罢,继而出现另一经证候
C.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证候同时出现
D.一经证候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
18.“合病”是指
A.
B.
C.
D.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19.“并病”是指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合病: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
并病:伤寒病凡一经病证未罢,又见他经病证者。
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A.温邪犯表,肺卫失宣
B.邪热壅肺,肺气郁闭
C.热灼营阴,心神被扰
D.邪入气分,热炽伤津
20.卫分证的主要病机是
A.
B.
C.
D.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1.气分证的主要病机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析:卫气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热证候。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A.身热不扬
B.往来寒热
C.五心烦热
D.身热无汗
22.少阳病证的发热特征是
A.
B.
C.
D.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诊断学
23.肾阴虚证的发热特征是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析:少阳病证是指邪犯少阳胆腑,枢机不运,经气不利,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肾阴虚的表现: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小便短黄,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4.发热,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咽喉肿痛,少汗。
可见于下列哪些病证
A.风热表证
B.卫分证
C.太阳中风证
D.太阳伤寒证
正确答案:A,B
解析:卫分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肤表,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头痛,全身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有咳嗽、咽喉肿痛。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5.血分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
A.烦热躁扰
B.吐衄便血
C.舌绛紫
D.颈项强商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血分证是指温热病邪深入血分,耗血,伤阴,动血,动风,以发热,谵语神昏,抽搐或手足蠕动,斑疹,吐衄,舌质深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邪热入血,阴虚内热,内扰心神故身热夜甚,躁扰不宁,甚或谵语神昏。
邪热迫血妄行,则有出血诸症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
邪热灼津,血行壅滞,故斑疹紫黑,舌质深绛,脉细数。
若肝阴不足,筋失所养,可见手足蠕动,瘛?等虚风内动之象。
若邪热久羁,劫灼肝肾之阴,故见低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肾阴亏耗,则耳聋,神疲欲寐,体瘦,脉虚细,为精血不充之象。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6.太阳伤寒证的病因病机为
A.寒邪袭表
B.卫阳被束
C.营阴郁滞
D.肺气不利
正确答案:A,B,D
解析:太阳伤寒证是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卫阳被遏,毛窍闭伏。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7.阳明经证的病机是
A.病邪入里
B.邪热弥漫全身
C.充斥阳明经脉
D.燥屎内结
正确答案:A,B,C
解析:阳明经证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经脉,弥漫全身,肠中尚无燥屎内结。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8.脉象浮数可见于
A.表热证
B.卫分证
C.上焦病证
D.太阳中风证
正确答案:A,B,C
解析:卫分证以发热而微恶风寒,舌边尖红,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
上焦病证本证以发热汗出,咳嗽气喘,或谵语神昏等为辨证的主要表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29.手太阴肺经病证的临床表现为
A.肺胀、咳喘
B.肩背痛
C.自汗出
D.胸部满闷
正确答案:A,B,C,D
解析:手太阴肺经病证的临床表现是肺胀,咳喘,胸部满闷,肩背痛,或肩背寒,少气,洒淅寒热,自汗出等,以及?,臂前侧廉痛。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30.卫气营血病证的传变形式包括
A.顺传
B.并病
C.合病
D.逆传
正确答案:A,D
解析:温热病的整个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过程。
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一般有顺传和逆传两种形式。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
31.下焦病证的辨证要点包括
A.身热颧红
B.手足蠕动或瘛?
C.舌绛苔少
D.腹满便秘
正确答案:A,B,C
解析:辨证要点:本证以身热颧红,手足蠕动或瘛?,舌绛苔少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腹满便秘是中焦病症的辩证要点之一。
数或虚大。
知识
模块:中医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