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下学期周周练(六)(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周周练(六)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周周练(六))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周周练(六)的全部内容。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物理下学期周周练(六)
(其中18~21题是多选题)
14。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
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
为6。

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长
15。

如图所示,平板小车置于水平面上,其上表面粗糙,物块在小车中间保持静止.t=0时,对小车施加水平外力F,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t0时刻,物块从小车左端滑离木板,2t0时刻物块落地。

在竖直平面内建立Oxy坐标系,取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则关于物块落地前在x轴和y轴方向的运动图像,以下可能正确
的是
16.如图所示,空间有一正三棱锥OABC,点A’、B’、C'分别是三条棱
的中点。

现在顶点O处固定一正的点电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ABC所在平面为等势面
C 。

将一正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A’B'移到B'点,静电力对该
试探电荷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 。

若A'点的电势为'A Φ,A 点的电势为A Φ,则A'A 连线中点D 处的 电势D Φ一定小于
'2
A A
φφ+
17.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刚性圆环套在粗糙的竖直固定细杆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细杆的直径,圆环的两边与两个相同的轻质弹簧的一端相连,轻质弹簧的另一端相连在和圆环同一高度的墙壁上的P 、Q两点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起初圆环处于O 点,弹簧处于原长状态且原长为L0.将圆环拉至A点由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对于圆环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环通过o点的加速度小于g
B.圆环在O点的速度最大
C.圆环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
22kL
g
m
-
+D。

圆环在B点的
速度为2gL
18.下列关于物体的动量和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其动能一定发生变化
B。

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C.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相同时间内物体动能的变化都相同
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一定时间内物体动量的变化跟物体质量无关
19.某电场沿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场强方向与x轴平行,规定沿x轴正
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0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轴负方向运动,到达
1
X位置时速度第一次为零,到达x2位置时速度第二次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从X1运动到X2的过程中,速度先保持不变,然后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
B.点电荷从0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X2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
C.电势差U oxl<U ox2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电荷在X1、X2位置的电势能最大
20.如图所示,有一个总长度为6L的正三角形金属线框MNP沿竖直方向固定,其总电阻为3R,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且磁感应强度为B。

一根长度为2L的导体棒CD,其电阻为2R,导体棒在竖直向上的外力作用下从底边NP开始以速度v匀速向顶角运动,金属棒与金属框架接触良好且始终保持与底边NP平行,当金属棒运动到MN中点时(此时AB为MNP的中位线),重力加速度取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端的电压为2
3 BLV
B。

CD两端的电压为7
5
BLV
222
3
5
B L V
R
C.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D。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222
3
5
B L V
mgv
R
21.已知地球半径 R=6390km、自转周期 T=24h、表面重力加速度 g=9.8m/s2,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不考虑大气层对电磁波的影响。

要利用同一轨道上数量最少的卫星,实现将电磁波信号由地球赤道圆直径的一端传播到该直径的另一端的目的,则
A.卫星数量最少为 2 颗
B.信号传播的时间至少为 8。

52×102 s
C。

卫星运行的最大向心加速度为 4.9m/s2
D.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至少为 24h
22。

(6分)装有拉力传感器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转轴0,另一端系一小球,空气阻力可以忽略。

设法使小球在坚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如图甲)通过拉力传感器读出小球在最高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是F1,在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F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该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小明同学认为,实验中必须测出小球的直径,于是他用螺旋测微器测出了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d=___________mm.
(2)小军同学认为不需要测小球的直径。

他借助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拉力F1、F2,再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求得。

小军同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有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小球的质量m B.轻绳的长度/C。

小球运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T
(3)根据小军同学的思路,请你写出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_____.
23.(10分)用直流电源(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箱、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KΩ)、开关和若干导线,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压表v(量程3v)的内阻R V
(1)闭合开关S,适当调节电阻箱的阻值R,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获得多组数据。

(2)其中有一次实验时电阻箱的读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______ Ω。

(3)根据测得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1
R
U
-关系图线,由此计算得到纵轴截距与图线斜率的
比值为_______,进而求得电压表的内阻R V= _____KΩ。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若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用此法测得的R V偏_____(填“大”或“小”)。

(5)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 。

24.(13分)如图,相邻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设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1、B2.已知: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两个区域的宽度都为d;质量为m、电量为+q的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电压恒为U的电场加速后,垂直于区域Ⅰ的边界线MN,从A点进入并穿越区域Ⅰ后进入区域Ⅱ,最后恰好不能从边界线PQ穿出区域Ⅱ。

不计粒子重力。


(1)B1的取值范围;
(2)B1与B2的关系式.
25.(18分)如图所示,电动机驱动一水平传送带始终向右以V0=4m/s做匀速运动,一个质量m=0.5kg的盒型机器人随传送带一起以4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当它经过传送带旁边与自己等高的平行于传送带的水平面上静止小物块时,在极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拿起小物块并放在自身的存储容器中的整套动作,然后相对传送带开始滑动,每当机器人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机器人都要拿起一个小物块,已知机器人在A处拿起的第一个小物块的质量m1=m=0。

5kg第二个小物块的质量m2=2m=1kg,第三个小物块的质量m3=4m=2kg,……,即第n个小物块的质量m n=2n—1m,AB间距为9m,机器人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
(1)机器人拿起第一个物块后,要经过多次时间才能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2)地面上相邻两个小物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3)为了把机器人及其盛装的小物块从A运动到B,电动机额外需要做的功是多少?
34.(15分)
(1)(5分)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屠呦呦也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人.在研究青蒿素化学结构中,研究人员用比可见光波长更短的X 射线衍射方法最终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在做单缝衍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填正确答案的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将入射光由可见光换成x射线,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B。

使单缝宽度变小,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C。

换用波长较长的光照射,衍射条纹间距变宽
D.增大单缝到屏的距离,衍射条纹间距变窄
E。

衍射条纹中央条纹最宽
(2)(10分)如图所示是一种偏向棱镜,它相当于两个
300-600—900棱镜和一个450—450—900棱镜,其折射率
n=2.一条光线从ab
边射入棱镜后在镜中平行于ac行进,最终从棱镜射出.求:
①该光线的入射角:
②该光线经过整个棱镜的偏向角。

2017届高三下学期理综周周练试卷(六)物理答案
14.C 15.D 16.D 17.C 18.BD 19.BD 20.BCD 21。

ABC 22.(1)5。

695mm(2分) (在5.693mm-5。

697mm 之间都得分) (2)A (2分) (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3)21
6F F m
-(
2分) 23.(10分)(2)6500Ω (3)9.0KΩ, 7.0KΩ (4)大 (5)保护电压表
24。

(13分)解析:(1)设粒子经U 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 ,根据动能定理有:
2
12
qU mv =
① 在区域Ⅰ的磁场中偏转,有:2
11
mv qB v R =②
要使粒子能进入区域Ⅱ,必须:1R >d ③ 联立得:0<1B <
2qUm
④ (2)两区域磁场方向相反(如Ⅰ垂直纸向外,Ⅱ垂直纸面向里),则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线ACD 。

带电粒子在区域中Ⅱ的磁场中偏转,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222
mv qB v R =⑤
如图1O HC ∽2O JC ,则有:
12
2
R R d d R =-⑥ 联立①②⑤⑥得:212qUm
B B -=
⑦ 【评分说明:①②③⑤⑥⑦每式2分,④式1分。

若②式只写11
mv
R qB =
只得1分:若④式只写1B
<2qUm 也得1分:若⑤式只写221mv R qB =只得分。

】 25.(18分 )【解析】(1)机器人拿起第一个小物块前后,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0111,2,m mv m m v s
=+=解得v 方向向右(3分) 机器人装好第一个小物块后:01,1v v ugt t s =+=解得(2分)
(2)()()1211222,2m m m v m m m v v s
+=++=机器人拿起第二个小物块前后解得,方向向右(3分) 机器人拿起第二个小物块后:()()1221233m m m v m m m m v ++=+++,解得32m v s =方向向右(2分)
拿起小物块后,机器人均用时1s 再次与传送带共速,这一秒内:211=32
S v t ugt m +=机器人(3分) 地面上相邻两个小物块之间的距离均为3m
(3)带长9m ,机器人可以捡起第四个小物块时立即掉下传送带对传送带传送机器人及其盛装的小物块的整个过程:04s v t m ==带(2分)
()()()11212256W m m gs m m m gs m m m m gs J μμμ=++++++++=带带带(3分)
考点:考查了动量守恒,功能关系,运动学公式
34.(1)ACE(5分)
(2)①ab 面上发生折射 0sin =45sin n ααβ
=
得(3分) ②在bc 面上,由几何关系知入
射角
光在bc 上发生全反射
又由几何关系,光在ad 面的入射角
02=30θ(1分) 0332
sin n==45sin θθθ得(1分) 010=451sin .452c C n θ===(1分)因(2分)
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得:编向角为0
90(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