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的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2.有关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C.转化观: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100mL酒精中加入100mL水,总体积等于200mL
3.下列物质中性质与用建不相关联的是
A.金刚石很硬—刻划玻璃B.石墨质软—作电极
C.木炭可燃—作燃料D.氮气稳定—作食品填充气
4.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正确的是()
A.降温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物质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稀硫酸中加入石灰石,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液体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气体微粒之间的空B.证明二氧化碳不
可燃、不助燃、密度
C.探究微粒在不停的运
动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A.A B.B C.C D.D
7.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物质中氧原子数不同
C.石墨质地很软,而金刚石坚硬﹣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8.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一致的是()
A.A B.B C.C D.D
9.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氧气和空气
D.用二氧化锰溶液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10.下列是四位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
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证明原瓶中的气体是CO2
B.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则证明CO2与水反应C.某气体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CO
D.某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发生爆炸,可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
11.甲、乙、丙、丁都是含碳的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与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乙;②乙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丙;③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
则甲、乙、丙、丁分别是()
A.C CO CO2CaCO3B.C CO CO2H2CO3
C.CO C CO2CaCO3D.CO2C CO H2CO3
二、填空题
1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
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还说明氮气具有_____________的性质(一条即可)。
(2)下列反应都与CO2有关,试分析判断,会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_________(填序号)。
A 煤燃烧
B 石油产品燃烧
C 植物的光合作用
(3)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请举一种保护空气的措施__________。
(4)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自然界中碳循环主要通过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进行实现。
(2)根据图中所示,产生二氧化碳的一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水吸收也是自然界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一种重要途径,用化学式表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反应是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由以上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即使反应物相同,但如果______不同,反应产物也可能不同。
(4)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二氧化碳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
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的一种环境问题是________。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
14.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现象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CO2、O2、CO、H2O等物质填空
(1)用煤炉取暖时易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__________而引起的。
(2)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因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故进入前必须要做灯火实验。
(3)能支持燃烧并供给呼吸的气体____________。
15.(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铝元素______;②氢氧根离子_________;③二氧化氮_________;④3 个硅原子
___________;⑤用“ ”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______。
(2)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 稀有气体
B 二氧化碳
C 明矾
D 二氧化硫
①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②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的是______;
③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是______;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的是______;
16.鉴别物质的思路多种多样,请针对具体物质写出你认为可行的方法,并写出该性质的类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_____
1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你已经知道很多。
(1)现有六种物质:a.明矾、b.干冰、c.氦气、d.氮气、e.活性炭、f.氧气,请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
②净水时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是______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④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是______
(2)请用化学符号表示:2 价的硫元素______;亚铁离子______;硫酸钠______
18.有七种物质:A氮气;B氧气;C干冰;D.碳酸钙;E.镁粉;F自来水;G红磷,选择适当的物质,将它们的字母代号填在横线上。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
(2)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
(3)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
(4)医疗上用于补钙药物的是_____;
(5)为混合物的是_____。
19.二氧化碳是常见的气体,小林组织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四个实验探究其性质。
(1)一段时间后,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利用了二氧化碳_______(填字母)的性质。
A.密度比空气大 B.不可燃 C.不支持燃烧 D.不供给呼吸
(3)下列关于实验丙、丁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
A.丁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对比丙和丁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D.向丙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证明丙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三、解答题
20.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所得溶液分成两份.取一份加入木炭粉振荡,可观察到_____,另一份加热一段时间,可观察到_____.这两个变化从实质上分析,不同点在于_____.
21.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探究高温时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__________。
(3)经测定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增重0.88g,则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是_____g。
22.有A、B、C、D四种元素,A是Cu,B组成的单质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气体,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单质。
(1)D的元素符号是____;
(2)写出B形成单质的一种用途:____;
(3)气体X和黑色固体Y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由以上四种元素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可以通过如图装置进行反应。
① 若X、Y均为氧化物,则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
② 若X、Y均为单质,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23.(1)鉴别空气、O2、CO2三瓶气体,最简单在方法是 _________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缓推进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24.某同学欲从以下几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右图说明了CO2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CO2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
空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
______________ ,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 ______ 作用消耗CO2。
(2)该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
他首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下图所示分别进行:
①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醋酸溶液变红色。
②在C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C实验的作用 ____________ 。
③在D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 (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B
4.C
5.D
6.D
7.D
8.D
9.B
10.D
11.B
二、填空题
12.产生大量白烟1/5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者难溶于水(合理即可)AB积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出行乘坐公交代替小汽车等(合理即可)为了充分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13.二氧化碳动物的呼吸作用或微生物的分解等光能反应条件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答案合理均可)
14.COCO2O2
15.AlOH-NO23SiH2CABD
16.物质根据性质方法与结论性质类别水和汽油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汽油物理性质镁条与铜丝颜色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是镁条物理性质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通入二
17.dabc
18.C;E;A;D:F【分析】本题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分析
19.小花变红CO2+H2O==H2CO3ABCCD
三、解答题
20.
21.
22.
23.
24.
25.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A、金刚石是无色固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金刚石、石墨、木炭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四种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石墨和金刚石是不同的碳单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D
解析:D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在自然界中,氧气能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氧气,不符合题意;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隔,100mL酒精中加入100mL水,总体积小于200mL,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解析:B
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刻划玻璃,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不是由于石墨质软,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品填充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4.C
解析:C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降温结冰时水分子依然运动,A错误。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物质,B错误。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C正确。
D、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D错误。
故选:C。
5.D
解析:D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结论不是现象,故A错误;(2)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生成,故B错误;
(3)稀硫酸中加入石灰石,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硫酸钙,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气体产生的速率越来越慢,故C错误;
(4)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6.D
解析:D
A、空气容易压缩,水不易压缩,证明液体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气体微粒之间的空隙小,不符合题意;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
C、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一段时间后甲烧杯变红色,丙、乙烧杯不变色,说明氨分子运动到甲中生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可以说明微粒是不停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D、该装置检查气密性,注射器应与短导管相连,推注射器,长导管中上升一段液柱证明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D
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B错误;
C、石墨质地很软,而金刚石坚硬,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C错误;
D、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D
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的瓶口而不是伸入到集气瓶内部。
故A错误;
B、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形成明显的压强差,所以会影响测定的结果。
故B错误;
C、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所以不能用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故C错误;
D、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是二氧化碳不能够助燃,所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入氧气中会燃烧的更加旺盛,放入空气中没有变化,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会熄灭。
所以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故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B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氮气与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不复燃的是空气,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水不能,分别加入二氧化锰,产生气泡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水,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0.D
解析:D
A、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不能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等也会使它熄灭,故A错误。
B、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使瓶子变瘪,所以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不能证明CO2与水反应,故B错误;
C、只要含碳的物质燃烧就有可能生成二氧化碳,不一定是一氧化碳,故C错误;
D、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后经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B
甲与丙反应:C+ CO 2高温2CO ,乙与氧气反应:2CO + O 2点燃2CO 2,常温下丁能分解生成丙:H 2CO 3
ΔCO 2↑+H 2O ,可以判断甲为C ,乙为CO ,丙为CO 2,丁为H 2CO 3。
故选B 。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二、填空题
12.产生大量白烟1/5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者难溶于水(合理即可)AB 积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出行乘坐公交代替小汽车等(合理即可)为了充分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解析:产生大量白烟 1/5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或者难溶于水(合理即可) AB 积极植树造林、 使用清洁能源、出行乘坐公交代替小汽车等(合理即可) 为了充分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待冷却至室温后,由于消耗了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故该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红磷燃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燃烧,说明氮气具有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难溶于水(合理即可)的性质。
(2)A 、煤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符合题意;
B 、石油产品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符合题意;
C 、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会减轻“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故填:AB 。
(3)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积极植树造林、 使用清洁能源、出行乘坐公交代替小汽车等(合理即可)可保护空气。
(4)实验中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为了充分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使实验数据准确。
13.二氧化碳动物的呼吸作用或微生物的分解等光能反应条件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二氧化碳 动物的呼吸作用或微生物的分解等 2223CO +H O H CO → 光能 反应条件 温室效应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等(答案合理均可)
(1)据图分析,自然界中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进行实现;
(2)根据图中所示,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动物的呼吸作用或微生物的分解等;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号表达式为2223CO +H O H CO →;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6126C H O )和氧气,反应是将光能能转化为化学能;
由以上两个反应可以看出,即使反应物相同,但如果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也可能不
同;
(4)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答案合理均可)。
14.COCO2O2
解析:CO CO2O2
(1)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用煤炉取暖时易产生一氧化碳,发生中毒,主要是由于室内由过多的CO。
(2)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因含有大量CO2,故进入前必须要做灯火实验。
(3)能支持燃烧并供给呼吸的气体是O2。
15.AlOH-NO23SiH2CABD
解析:Al OH-NO23Si H2C A B D
(1)①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铝元素的符号为:Al ;
②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
③二氧化氮的化学式为NO2;
④硅的元素符号为Si,它也可以表示一个硅原子,3个硅原子表示为3Si;
⑤用“ ”表示一个氢原子,则“”表示一个氢分子,表示为:H2。
(2)①明矾放入水中产生的铝离子可以水解产生氢氧化铝,可用于净水,故可用于净水的是C;
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填A;
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光合作用,故填B;
④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硫,故填D。
16.物质根据性质方法与结论性质类别水和汽油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汽油物理性质镁条与铜丝颜色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是镁条物理性质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通入二
解析:物质根据性质方法与结论性质类别
水和汽油气味有特殊气味的是汽油物理性质
镁条与铜丝颜色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是镁条物理性质
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
生化学反应
通入二氧化碳,能变浑浊的是
澄清的石灰水
化学性质
根据水和汽油的味道不同,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根据镁条和铜丝的物理性质差异,镁条是银白色,铜丝是红色的,所以可以看颜色区分;水和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从而使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因此吹入二氧化碳可区分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故答案为:
解析:d a b c 2S - 2Fe + 24Na SO
(1)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d ;
②净水时吸附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是明矾;故填:a ;
③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b ;
④氦气的密度很小,是探空气球中常填充的气体;故填:c ;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硫元素,故可表示为:2S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亚铁离子是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2Fe +;硫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硫酸根显2-价,所以硫酸钠的化学式为24Na SO 。
故填:2
S -;2Fe +;24Na SO 。
18.C ;E ;A ;D :F 【分析】本题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分析 解析:C ; E ; A ; D : F
【分析】
本题从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分析。
(1)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做制冷剂等,故答案为C ;
(2)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镁粉,因为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故答案为E ; (3)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氮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故答案为A ; (4)医疗上用于补钙药物的是碳酸钙,故答案为D ;
(5)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物质,为混合物, 故答案为F 。
19.小花变红CO2+H2O==H2CO3ABCCD
解析:小花变红 CO 2+H 2O==H 2CO 3 ABC CD
(1)二氧化碳能与紫色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小花变为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CO 2+H 2O==H 2CO 3
(2)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3)A .丁塑料片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此选项错误;B .丁塑料片变瘪不能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此选项
错误;C.对比丙和丁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此选项正确;D.向丙中继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有新物质生成,证明丙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CD。
三、解答题
20.
红色褪去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因此加入活性炭振荡,可观察到红色褪去;加热一段时间,碳酸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石蕊溶液又变成紫色;这两个变化从实质上分析,不同点在于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后者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红色褪去;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21.
C + 2CuO 2Cu + CO2↑ 检验生成物CO2 2 g
(1)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 + 2CuO 高温2Cu + CO
2↑;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验证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3)经测定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增重0.88g,说明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88g,设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是x。
()
↓
CO+Ca OH=CaCO+H O
232
2
44100
0.88g x
44100
=
0.88g x
x=2g
【点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
22.
C 用作燃料等黑色固体出现红色固体 C+O2CO2 (“点燃”不扣分)
【分析】
B组成的单质是自然界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是氢气,则B是氢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是氧元素,D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单质,该单质是金刚石,则D是碳元素,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由分析知(1)D的元素符号是C;
(2)B形成单质是氢气,氢气可以燃烧,故可用作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