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物理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物理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发布时间:2021-07-21T08:14:55.8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5月总第373期作者:李作平
[导读]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雪花是如此对称、如此美丽,进而对对称兴趣盎然。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五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442527
美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启迪人们的智慧,激励情感,陶治情操。
自然界是美的,物理学也充满着美。
作为教师,如果应用好物理学“惊人的简洁、神秘的对称、美妙的和谐”,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一、感受物理的对称之美
对称美给人以匀称、均衡、连贯、流畅的感受。
物理学中对称的自然想象和概念规律非常多,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体会、感悟这些美,就会让他们爱上物理这门功课,把物理学习变为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比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我让学生通过屏幕观察桂林山水秀丽山峰的倒影,观察瘦西湖中楼台亭榭的倒影,以及商店柜台上与镜中相互呼应的蔬菜瓜果图景,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对称”的自然现象之美;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我给学生展示雪花的图片,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雪花是如此对称、如此美丽,进而对对称兴趣盎然。
二、体会并应用物理的互补和谐美
初中物理课处处洋溢着相异互补的和谐之美,且这种互补和谐将各种物理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这种和谐美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驱动力、一种创造力,更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产生的动力。
在学生进行物理概念学习时,我让学生深刻体会领悟凸透镜由凹透镜来相异互补、凹面镜由凸面镜来相异互补,直流电由交流电来相异互补,近视眼由远视眼来相异互补,磁体的北极由南极来相异互补,电动机由发电机来相异互补。
当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
如学生知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凸,光线在视网膜之前会聚,故需佩戴凹透镜予以矫正”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出: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凹,光线在视网膜之后会聚,故需佩戴凸透镜予以矫正了。
三、领略物理的简洁之美
在初中物理的定义和规律的表述中,常常会用到公式。
公式作为一种表达物理关系的独特语言,具有简洁、明了、规范的特点,它将物理事实归纳概括在个简简单单的公式里面,让人感到简洁中蕴含着科学之美。
例如,在学习压强公式p=F/S时,让学生体会: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并能揭示出“当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同样,运用物理公式解决物理问题也会显得比较简洁明了。
如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我给学生展示一个用“假佛”来欺骗老太太的情景,让学生通过密度知识来鉴定并揭穿其真相。
结果许多学生非常快捷地用公式ρ=m/v,求出了“假佛”的密度,有效地进行了甄别,真是其乐无穷。
四、感受实验现象之美
教学中,大量的物理实验所蕴含的美感,让学生惊奇、震撼,成为学生强烈探究求知的源泉,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美好享受。
如在学习“压强”课时,我制作了一块钉有密密麻麻的钉子的木板,然后问学生谁敢光着脚站到上面去,结果没有一个学生敢站上去。
而当我放映“杂技人员能够轻轻松松站到钉子尖上”的视频时,学生都为之佩服和震撼......正是这些有趣的现象,成为学生强烈探究其原因的内在动力,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催化剂。
五、感受物理学家之美
物理学界许多科学家,具有令人难忘的经历与可歌可泣的事迹,如他们的勤奋、敬业拼搏、谦虚、坚韧等品质,都会荡涤震撼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崇敬科学家并向着科学迈进的力量。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我给学生介绍乔治西蒙.欧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品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坚持之后才有芬芳蜜甜;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我给学生讲:牛顿在科学上获得伟大成就时,从不沾沾自喜,只是说“假如我有一点微小成就的话,没有其它秘诀,唯有勤奋而已”,“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
这些谦逊的话语,正是牛顿勤奋创造,创造出科学新高峰的真实写照;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我给学生介绍法拉第穿着朴实,以致经常有人误认为他是皇家实室看大门的大爷.....这些都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人的淡泊明志,对事业的成功何其重要!一个人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对做人和做事非常必要。
六、感受物理的应用之美
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当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离不开物理时,这种美感便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减轻其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如,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我让他们写《我一天的物理应用》小作文。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我早上起床后,穿着拖鞋进入洗漱间,我所穿的拖鞋底面有较多的花纹,增大了其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不至于让我滑倒; 我用梳子梳理头发,结果头发越梳越蓬松,原来是摩擦生电,有同种电荷在相互排斥;当我背上书包时,感受到宽宽的书包背带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少了在我双肩上的压强,真的是太惬意了;我坐上公交车去上学,感到车窗外树木在向后跑,这是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而造成……”。
通过教学发现:这些与物理有关的日常信息,如神舟飞船、蛟龙号下潜深水、世博园、水立方、人工降雨等社会热点或事例,总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和学习激情。
这种应用美的感受,不仅不会让学生对物理科学产生陌生感,反而会产生一种亲切感。
总之,我们教学的对象是活泼可爱、好奇敏感的青少年,当学生感受并领悟了物理的科学之美后,往往会促使他们在物理学的海洋中快乐畅游,增强其无限的学习热情。
这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获得了唤醒学生心灵的快慰:对学生面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