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潮阳区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潮阳区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聂赫留朵夫在监狱大门口拉了拉铃。

他不知道玛丝洛娃今天情绪怎样,又想到她和她同监的人都对他保守着什么秘密,不禁提心吊胆,神经紧张。

他向出来开门的看守说明要见玛丝洛娃。

看守回去打听了一下,告诉他玛丝洛娃在医院里。

聂赫留朵夫就上医院。

医院看门的是个和善的小老头,立刻放他进去,问明他要见什么人,就把他领到儿科病房。

一个青年医生,浑身散发着石炭酸味,在走廊里接见聂赫留朵夫,严厉地问他有什么事。

这位医生处处体恤囚犯,因此经常同监狱当局,甚至同主任医生发生冲突。

他唯恐聂赫留朵夫提出什么违章要求,就表示他对任何人一视同仁,还装出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

“这里没有女病人,这里是儿科病房。

”青年医生说。

“我知道,不过这里有个女人是从监狱里调来担任助理护士的。


“对,这样的女人这儿有两个。

您究竟有什么事?”
“其中有个叫玛丝洛娃的,我同她很熟。

”聂赫留朵夫说。

“我想见见她,我为她的案子要到彼得堡去上诉。

我想把这东西交给她。

里面只有一张照片。

”聂赫留朵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说。

“行,这个可以。

”医生态度缓和下来说,接着吩咐一个系白围裙的老太婆把助理护士玛丝洛娃叫来。

“您要不要在这儿坐一下?到候诊室去也行。


“谢谢您。

”聂赫留朵夫说,趁医生态度好转,就向他打听玛丝洛娃在医院里工作得好不好。

“还不错,要是考虑到她过去的生活经历,应该说很不错了。

”医生说,“喏,她来了。


老太婆从一扇门里走出来,后面跟着玛丝洛娃。

玛丝洛娃穿一件条纹连衣裙,外面系着白围裙,头上扎着一块三角巾,盖住头发。

她一看见聂赫留朵夫,脸刷地红起来,迟疑不决地站住,然后皱起眉头,垂下眼睛,踏着走廊里的长地毯快步向他走来。

她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本想不同他握手,但后来还是向他伸出手,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

自从上次他们谈话时她发了脾气又道了歉以后,聂赫留朵夫还没有见到过她。

他料想她今天的心情同上次一样。

但今天她完全不同,脸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拘谨,羞怯,而且聂赫留朵夫觉得她对他很反感。

他对她说的话同刚才对医生说的话一样。

他告诉她他将去彼得堡,并且把装着他从巴诺伏带来的照片的信封交给她。

“这是我在巴诺伏找到的,一张很旧的照片,说不定您会喜欢的。

拿去吧!”
她扬起黑眉毛,用她那双斜睨的眼睛惊奇地瞅了瞅,仿佛在问这给她做什么。

然后默默地接过信封,把它插在围裙里。

“我在那里看到了您的姨妈。

”聂赫留朵夫说。

“看到了?”她冷冷地说。

“您在这儿好吗?”聂赫留朵夫问。

“没什么,挺好。

”她说。

“不太苦吧?”
“不,不算什么。

可我还没有过惯。


“我很替您高兴。

总比那边好一些。


“‘那边’指什么地方?”她问,顿时脸上泛起了红晕。

“那边就是牢里。

”聂赫留朵夫赶快回答。

“好什么呀?”她问。

“我想这里的人好些。

不象那边的人。


“那边好人多得很。

”她说。

“明肖夫母子的事我奔走过了,但愿他们能得到释放。

”聂赫留朵夫说。

“但愿上帝保佑,那老太婆人真好,”她说,再次表示她对那个老太婆的看法,接着微微一笑。

“我今天要上彼得堡去。

您的案子很快就会受理。

我希望能撤销原判。


“撤销也好,不撤销也好,如今对我都一样。

”她说。

“为什么说:‘如今都一样’?”
“不为什么。

”她说,用询问的眼光瞅了一下他的脸。

聂赫留朵夫把她这句话和这个眼光理解为她想知道,他是不是坚持他的决定,还是接受了她的拒绝而改变了主意。

“我不知道为什么对您都一样。

”他说。

“不过对我来说,您无罪释放也好,不释放也好,倒真的都一样。

不管情况怎样,我都将照我说过的话去做。

”他坚决地说。

她抬起头来。

她那双斜睨的黑眼睛又象瞅着他的脸,又象瞅着别的地方。

她整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采。

不过她嘴里所说的同她眼睛所说的截然不同。

“您何必说这种话呢!”她说。

“我说这话是要让您明白我的心意。


“这事您已经说够了,用不着再说了。

”她好容易忍住笑说。

病房里不知怎的喧闹起来。

传来孩子的哭声。

“他们好像在叫我。

”她不安地回头望望说。

“好吧,那么再见了。

”他说。

她假装没有看见他伸出手来,没有跟他握手就转过身,竭力掩饰她的得意神气,沿着走廊的长地毯快步走去。

“她身上起了什么变化?她在想些什么?她有什么感受?她是要考验我,还是真的不能原谅我?她是没法把她的思想和感受说出来,还是不愿说?她的心肠变软了,还是怀恨在心?”聂赫留朵夫问自己,却怎么也无法回答。

他只知道一点,那就是她变了,她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个变化不仅使他同她联结起来,而且使他同促成这变化的上帝联结起来。

这样的联结使他欢欣鼓舞,心里充满温暖。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年医生所表现出的“严厉”和“怒气冲冲”,侧面表现出他对囚犯的关照与体恤,以及对聂赫留朵夫的刻意戒备。

B. 医生态度之所以缓和下来,这与上文聂赫留朵夫明确告诉他这次探访的目的以及他与玛丝洛娃关系很熟密切相关。

C.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对他很反感”的主要原因,一是上次见面时她对他发了脾气,一是这次见面时她竟然表现得“皱起眉头”不想同他我手。

D. 聂赫留朵夫提到“那边”时,玛丝洛娃脸上泛起红晕,是因为她那边让人不堪的牢狱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使自己很难堪。

2.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设置悬念,写聂赫留朵夫因不知道玛丝洛娃的情绪怎样、不了解她们对他保守的秘密而提心吊胆,神经紧张,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章写青年医生为体恤囚犯甚至不惜与主任医生发生冲突,这为下文他向聂赫留朵夫介绍玛丝洛娃并称赞她的工作做好了铺垫。

C. 对玛丝洛娃的出场,作者按照从肖像到动作再到心理这种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的变化顺序依次展开描写,这符合普遍的认知规律,便于读者接受。

D. “那边好人多得很”,这是玛丝洛娃对监狱环境和狱友的认知,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特意在与“这里”医院环境和人的对比中凸显她善良的一面。

3. 结合课内文段并阅读选文中聂赫留朵夫再次探望玛丝洛娃的画线部分,对比分析两个文段在表现人物形
象上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课内)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

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4. 节选文本中哪些因素让聂赫留朵夫认为玛丝洛娃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

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可有之物;杜甫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物;而李商隐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无有之物。

他们在选取意象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他们为人、为诗的态度决定的。

陶渊明是一位平实质朴之中见深微高远的人。

其为诗与为人一向以平实质朴为主,不喜炫奇立异。

另外他又认为精神胜过物质,他诗中活跃着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实体,诗中表现事物也往往只是遗貌取神地书写。

所以陶渊明诗中没有一句是刻意写景咏物的,他所写的孤云、飞鸟、松树、菊花都是他以精神体认之后的概念,绝非实有之个体。

他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他把满怀激情托于他所选择的事物概念之中来表现。

渊明心灵深微,志向高远,为人之态度却极其平实质朴。

这正是他不取象于实有之个体,仅取象于可有事物之概念的缘故。

杜甫则不然,他最大的特点在于极其关注现实,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以最大的才能叙写现实。

他所选取的事物,多为现实中实有之物,这原是不足为怪的事,只是杜甫同时又是感情最深厚、最真挚的诗人,他常常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投注于他所写的一切事物上,使之因诗人的感情与人格的投注而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所以他诗中的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情注物”,他注入的感情使事物意象化了。

关注现实,从实物中取材,这是他的诗形成写实风格的缘故。

李商隐是形象化、意象化大师。

陶、杜诗中的意象无论如何丰美,仍不过是自然而然的表现。

读李商隐的诗,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有意地制造意象、安排意象。

有时李商隐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意象,与陶、杜叙述尚有理念可寻,意象为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情形完全不同。

这是李商隐的先天禀赋、后天遭际和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造成的。

唯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那独特的幽微之情,所以李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缘情造物”。

章法上,这三位诗人的诗也各有不同:陶诗以“任真”为宗,表现于平叙的结构和流转、起伏的情感;杜诗是感性、理性兼济,杜甫纵使出于感性的联想做突然之转接,也依然不忘出于理性做先后之呼应;而李诗则往往将一些意象错综并举,有时在首尾略微做理性之提挈。

句法上,陶诗多用平顺直叙的句法;杜诗有时只掌握感性重点,在句法上表现为颠倒或浓缩;李诗以理性之句法来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语。

对杜甫的诗句,有时只要平顺地伸延或倒转就可弄懂。

而李诗无论文法怎样合理,也依然不可具解。

若说杜诗是
文法上的难懂,则李诗就是本质上的难懂了。

李诗在本质上只能以感性去体认,不能以理性去说明。

(摘编自叶嘉莹《从几首诗例谈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为人平实质朴,不喜炫奇立异,志向高远,他的这些特点对他创作诗歌产生了影响。

B.杜诗具有写实风格,这与杜甫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叙写现实、选择现实中实有之物入诗有关。

C.李商隐善于制造、安排意象,他“缘情造物”,以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表达情感。

D.陶诗和杜诗有些相同的特点,如遵循相同的叙述理念,自然而然地表现意象,情感饱满等。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诗中意象的特点与他们为人、为诗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B.第二段主体部分先论述因——陶渊明为人、为诗等方面的特点,再论述果——陶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

C.文章从杜甫关注现实和杜甫的感情深厚、真挚两方面论述杜诗中的形象与情意是“以情注物”关系的原因。

D.文章在论述李商隐诗中的意象的特点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效突出了李商隐诗中的意象的特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表现意象往往是遗貌取神地书写,诗中的很多意象不是实有个体,而是可有事物之概念。

B.杜甫在创作诗歌时,常将自己的感情与人格注人所选取的事物,使事物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

C.李诗以理性之句法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语,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导致读者只能以感性去体认。

D.陶诗多采用平叙的结构和平顺直叙的句法,这并不影响表现丰美的意象和流转、起伏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受互联网传播影响,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发展趋势有了显著变化。

随着网生代对纪录片需求日益增加,纪录片受众年龄普遍偏大的格局已经改变。

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原创纪录片品牌不断崛起。

“网红”纪录片的崛起,无论选题角度还是讲述方式都凸显出“以新取胜”的理念。

《人生一串》让市井气十足的街头烧烤摊成为主角,用极致的“俗”撬动表达的“新”;《如果国宝会说话》,抛开了传统文化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以几分钟一集的轻盈姿态讲述历史故事。

创新之于纪录片,已从“附加分”变为普遍的受众期许。

“求变,求新,求跨圈”是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基本创作生态。

一些基于互联网审美的创新制作手法,不断拓宽着纪录片的外延。

纪录片被誉为“一个国家的家庭相册”,强调关注社会命题和细微之处见人情人性。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这种与生俱来的精英式优越感,让国产纪录片成为少数人的自我文艺表达。

可喜的是,近年不少纪录
片在勇于直面现实与沉重的同时,也积极辟出了符合大众审美的表达、传播路径。

得益于更精进的表达,纪录片的“沉重感”不但没有吓跑观众,还成为当下娱乐氛围中的理性调剂与刚需。

纪录电影《四个春天》用质朴的生活哲学与痛苦握手言和的情节令观众动容;《生门》,则将小小产房变成一面折射社会问题与人情冷暖的棱镜……在学者看来,成熟的展现手法之外,这类作品带给观众感动,还因为其正确的精神落脚点:展现生命的可贵与尊严,引发人们对社会议题的思考,给人以前行的力量。

正如一位纪录片人所说:“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你的拍摄对象,可以看到最真挚的责任、最深刻的批判。


(节选自《文汇报》2019.5.12期《中国纪录片产业规模十年增长12倍》,有删改)
8. 请简要概括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发展趋势的显著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9. 请解释文中“沉重感”的含意。

10. 根据材料,分析作为纪录片的创作者,面对新的变化,应该怎样做?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

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

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

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

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

”礼遣还。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

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

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事辄咨之。

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

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

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

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

”帝以为然。

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尽赦燕罪,使罢兵归藩。

又为宣谕数千言授嵓,持至燕军中,密散诸将士。

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召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

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乙丑,燕兵入,帝自焚。

是日,孝孺被执下狱。

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成祖颔之。

至是欲使草诏。

召至,悲恸声彻殿陛。

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

”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

”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

”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

"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

”成祖怒,命磔诸市。

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B. 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C. 比至嵓匿宣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D. 比至/嵓匿宜谕不敢出/燕王亦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洪武,年号,用年号来纪年始于汉武帝,一个皇帝可用一个或多个年号。

B. 世子,古代帝王和诸侯的儿子,明清两代指亲王诸子,可世袭亲王爵位。

C. 少卿,北魏太和时所设的官名,北齐时为正卿的副职,隋唐至明清时亦沿置。

D. 乙丑,采用的是干支纪日法,在古代干支依次相配也被用来纪年和纪月。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孝孺才能出众,深受众人赞誉。

他师从宋濂,才能超过了宋濂门下众多知名人士,太祖认为他是正人君子,他还被姚广孝誉为“读书种子”。

B. 方孝孺善于裁断,参与国家政事。

惠帝即位之后,常向他咨询政事;大臣在朝廷奏事,当面讨论可否时,皇帝有时就让他在殿上批示作答。

C. 方孝孺有谋有略,忠心报效国家。

燕兵攻打大名,他曾建议惠帝使用缓兵之计,并起草诏书;在惠帝逃往其他地方后,他坚守京师进行抵抗,愿以身殉国。

D. 方孝孺忠于故主,拒绝配合成祖。

他批驳成祖篡位的辩解,三次质问成祖,拒不同意起草登基诏书,激起成祖之怒,最终被处死于街市。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

(2)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戎昱,唐代诗人。

荆南人,登进士第。

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

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

集五卷,今编诗一卷。

15.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6.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寒秋中独立湘江边的毛泽东,面对宇宙的广阔,发出慷慨激昂的心声:“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

(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 改天我一定赏光,今天有事,实在走不开。

B. 来信早已收到,现在才回复,还请见谅。

C. 您先休息吧,等您病好了,我再登门赐教。

D. 我想惠存这本书,因为作者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9.请从你阅读过的整本书中,选择一位人物,概括人物事件及其相应的精神品质,仿照例句,再写一句话。

要求句式相同,45字以内。

桑地亚哥面对浩瀚的大海,凶猛的大马林鱼,恶劣的天气,勇敢顽强、毫不气馁,是硬汉的代表。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雄安新区自2015年2月以来,经过多次会议部署、实地调研、科学论证,2018年4月公布规划纲要,年底总体规划(2018-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复。

这样的“慢功夫”赢得国内外赞誉。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拼劲,仅用4年时间就把福建政和县从“省末尾”带入增长速度“省十佳”。

快速度赢得群众的掌声。

“快”与“慢”是一对矛盾,相克又相生。

在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年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快”是一种生存策略;尊重规律,沉下心来,“慢”是一种方法。

要求:综合上述材料,请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D项,对玛丝洛娃脸上泛起红晕的原因解释有误。

脸红并非“那边让人不堪的牢狱生活被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提及”,而是玛丝洛娃曲解“那边”的含义,误以为聂赫留朵夫重提旧情,进而触发了她过去的记忆而表现出害羞的表情,因而脸红。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C项,“依次展开描写”错误,“玛丝洛娃穿一件条纹连衣裙,外面系着白围裙,头上扎着一块三角巾,盖住头发”是肖像描写;“脸刷地红起来”是神态描写;“迟疑不决地站住,然后皱起眉头,垂下眼睛,踏着走廊里的长地毯快步向他走来”是动作描写;“本想不同他握手”是心理描写;“但后来还是向他伸出手,她的脸涨得越发红了”是动作和神态描写。

所以并没有按照从肖像到动作再到心理依次展开描写。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文段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课内文段主要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展现玛丝洛娃的内心世界。

连用几个富有动作色彩的动词“瞧”“伸”“抓”和“塞”,表现出玛丝洛娃对金钱的职业化的贪婪与灵魂的堕落。

选文文段则主要通过使用描摹状态的副词展现玛丝洛娃的内心世界。

选文虽使用“扬起”“瞅”“ 接”“ 插”动词描写了人物动作,但通过“惊奇地”“默默地”这些修饰词更能表现玛丝洛娃由照片引发的痛苦回忆和心灵上的触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

玛丝洛娃的心灵里发生了重大变化可以体现在神态、动作的外在表现上,可在文章中找到这些文句,分析概括,写成答案。

“他料想她今天心情同上次一样。

但今天她完全不同,脸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表情:拘谨,羞怯……”,玛丝洛娃出现了拘谨、羞怯的新表情,可见她近乎麻木的内心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