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
1. 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旁骛.(wù) 惊骇.(hài) 脏.物(zāng) 强聒.不舍(kuò)
B. 亵.渎(xiè) 箱箧.(qiè) 箴.言(zhēn) 彬.彬有礼(bīn)
C. 骈.进(bìng) 宽宥.(yòu) 濡.养(rú) 李代桃疆.(jiāng)
D. 坍塌.(tā) 游弋.(yì) 矗.立(zhù) 鸠.占雀巢(jiū)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杜绝劫略附庸风雅形销骨立
B. 摇曳妄想娇揉造作富丽堂皇
C. 制裁禅师一意孤行言不及义
D. 枉然流盼自渐形秽红装素裹
3. 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
一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3)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其一)]
(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5)倚东风,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
(8)望长城内外,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9)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
这土地》)
(10)而现在/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
《乡愁》)
4.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
①责任,________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________不因距离的遥远而消
减。
②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③事实上,凡事尽责的人在获得时,会明白所得一切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失误时,亦晓得反省己过,勇于承
担,尽力改善
....。
④因此,他们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值得更多的机会。
(1)第③句中“尽力改善”的短语类型是________。
(2分)
(2)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分)
(3)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第①句横线处应该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只有……才……”。
B. 第②句的句子主干应是:人最终成功。
C. 第③句中“惜”的笔画应为:点、竖、点、横、竖、竖、横、竖、横折、
横、横。
D. 第③句中“应当珍惜”后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改为分号。
5. 为了更好地阅读《艾青诗选》,班级成立了研学共同体,以小组为单位对《艾
青诗选》进行主题阅读活动。
(3分)
(1)【基础夯实】阅读艾青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诗作,挑选自己喜欢的
篇目背诵。
下列各项不是这一时期作品的是( )(1分)
A. 《大堰河——我的保姆》
B. 《黎明》
C. 《鱼化石》
D. 《煤的对话》
(2)【朗诵品味】对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的朗读设计,小语和小文产生了分歧。
你更赞同谁的朗读设计?结合诗歌说明理由。
(2分)
小语:我认为应该读得深沉一些,语调下抑。
小文:我觉得应该读得激昂一些,语调上扬。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 请你参加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
(1)【活动一:书写标语】把下面的句子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1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活动二:探究内涵】请概括下面名言所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
(2分)
(3)【活动三:采访提问】如果梁启超、艾青、鲁迅三位作家来到“君子自强不
息”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场,请你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所学课文(《敬业与乐业》《我爱这土地》《故乡》),向其中一位作家提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2分)
(4)【活动四:发表感言】请你结合下面诗句的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个自强不
息的青年。
(2分)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10题。
(12分)
材料一:有同学常为这样的事而苦恼,觉得老师教的知识都记住了,但考试时却不能正确作答。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这些知识在他的头脑中是散乱的、碎片化的(如图一),因此答题时不能准确提取相关知识,或提取出错。
如果你头脑中的知识是有规律、成体系的结构化知识(如图二),在运用时就能准确提取了。
因为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太多零散复杂的信息,大脑更喜欢结构化的信息。
如何让碎片化的信息结构化呢?这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材料二:结构化思维就是以事物的结构为思考对象,来引导思维,从而有效表达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它具有以下作用:
1.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思考问题,对复杂信息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
它还能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小问题,再逐一解决,最终把问题全部解决。
2. 能理清思路,清晰地表达。
结构化思维能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利于他人理解。
在说话时运用“因为……,所以……”“第一……;第二……;
第三……”“在X方面,应该……;在Y方面,应该……”等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能让表达更加清晰。
3. 帮助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是一个树状结构,建立了这种结构后,在后续学习时就能将一个个知识点添加到知识树上去,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
(摘编自周国元《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材料三:用结构化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关键的是寻找结构,寻找结构的关键又在于找到拆分或归类的维度,寻找结构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1. 自上而下找结构
自上而下找结构主要适用于对一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拆分。
先对主题或问题进行结构化拆分(即按照一定维度进行拆分),建立起一个框架,再将已有的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到框架中。
如,语文老师这样教写议论文:开篇亮出观点,然后将观点分解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再用论据证明分论点,最后再对文章进行总结。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树状结构或线性结构(也叫流程图),如图三、图四。
2. 自下而上找结构
自下而上找结构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庞杂的信息。
这些信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我们需要根据这种关系(即分类的维度)来建立框架。
如,对以下词语进行分类:
白菜香蕉大象牛李子豆角
通过分析找到分类的维度——水果、蔬菜、动物,再将香蕉、李子归入水果类,将白菜、豆角归入蔬菜类,将大象、牛归入动物类。
在具体运用时,可按照下面的步骤从庞杂的信息中找到结构:
第一步,头脑风暴。
尽可能列出所有的要点。
第二步,连线分组。
找出所列要点之间的关系,对要点进行分类。
第三步,提炼结构。
总结概括要点,提炼观点。
第四步,补充观点。
通过补充观点完善思路,如果没有补充,这一步可以不做。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法无优劣之分,在实际运用时,彼此互为补充。
要形成结构化的思维能力,就必须经常练习。
一是归纳积累结构,在看书学习时,看到关于结构的理论或者好的结构,可以将它记下来,并试着运用到具体的例子中;二是按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写作,尝试每周写一篇文章,先建立文章结构,再填充素材,如果没有时间写文章,可只搭建文章结构,写出关键点即可;
三是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每天给自己一个议题,用结构化的思维去论证这个议题,列出论证结构,能证明你的观点即可。
(摘编自周国元《麦肯锡结构化战略思维》) 7. 请根据材料一,简述如何才能形成结构化的知识。
(2分)
8.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要做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首先要把握问题的本质,再对问题进行梳
理归类。
B. 结构化思维有助于我们思路清晰地表达观点,这样对方就能完全接受我们
的观点。
C. “自上而下找结构”和“自下而上找结构”这两种方法适用的对象不同,
在实际运用时,二者不能兼用。
D. 训练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有多种,用结构化思维论证议题是其中一种方法。
9. 材料三中“自下而上找结构”这一部分,在表达上作者用了多种方法,把事
理介绍得很清楚,这对我们写作有哪些方法上的启示?(3分)
10. 以下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单元说明节选,请参考说明,用树状结构对这
一单元进行梳理。
(材料三中的树状结构图供参考,答题时可不画方框)(4分) 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
它们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释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服力强。
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18分)
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朱万曙
①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要让每个中国人都对中华文化有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了解,从而将文化自信厚植于每个人的心里。
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递代积累,正是其内在的文化精神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么,如何才能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③首先,要知晓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各区域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
树立文化自信要以知晓自身的文化家底为基础。
例如,许多人从课本和老师那里知道了安徽省全椒县有个创作了《儒林外史》的吴敬梓,却不知道全椒县还有个薛时雨,薛时雨的作品因为没有进入课本和课堂而不为人知。
薛时雨既是一位官员,还是一位诗人,写了不少诗词,有《藤花馆诗删》留存于世。
类似薛时雨这样的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留存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了解、盘点。
事实上,还有很多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都需要我们去认真了解,摸清家底。
只有知晓中华文化是如此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我们的文化自信才会更有底气。
④其次,要挖掘文化。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们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系统,只是建立在已经发现、知晓的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未被发现。
现在,我们对思想史的认识主要依据的是历代思想家留存的著作,但民间也留存有不少思想史的材料,它们呈现了思想史的另外一面,需要深入挖掘。
2008年,云南发现了彝族文字的旧抄本《董永记》,它在情节上与汉语唱本有一定区别,对于研究彝族伦理具有一定意义。
类似的文化遗产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只有做好文化挖掘工作,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彰显。
⑤最后,要研究文化。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和方针,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必然途径。
当下,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视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挖掘,出版了不少丛书、全集等。
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才能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树立文化自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1. 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分)
1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3. 下面两则材料,哪则更适合用作第④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5分)
材料一:甲骨文和简帛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虽然已经被发现和收集了不少,但还有埋在地下、尚未被发掘的。
材料二:史铁生从困境中找出生命的精彩,他用手中的笔,写出智慧的文字,成为我们心中的一盏明灯。
14. 多年的语文学习生活,让我们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
依照示例举出一个能体现文化自信的例子。
(6分)
示例:学习杜甫的《望岳》,我不仅跟随诗人领略了泰山的雄伟阔大,还感悟到了诗中传递出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18题。
(12分)
卢象昇,宜兴人。
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
(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象昇击却之。
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
三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
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
当是时,嗣昌、起潜①主和议。
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②耳。
”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
次顺义。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
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
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
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侨居襄阳,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
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
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
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释】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
②脰:颈,脖子。
15. 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刃及鞍勿顾.(顾念、考虑)
B. 恨.不得死所(遗憾)
C. 次.顺义(编次)
D. 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使……听到)
16. 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下车引之.
B. 何陋之.有
C. 已而之.细柳军
D. 益慕圣贤之.道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2分)
(2)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2分)
18. 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
(4分)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9、20题。
(4分)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9.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闻说鸡鸣见日升”。
(2分)
20.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2分)
四、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人、事、物,给我们平凡的岁月带来了快乐、幸福、感动、启迪与反思……
请以《莫辜负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健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答案
一、1. B 点拨:A.“脏”应写作“赃”,“聒”应读作“guō”;C.“骈”应
读作“pián”,“疆”应写作“僵”;D.“矗”应读作“chù”,“雀”
应写作“鹊”。
2. C 点拨:A.“劫略”应为“劫掠”;B.“娇揉造作”应为“矫揉造作”;
D.“自渐形秽”应为“自惭形秽”。
3. (1)欲为圣明除弊事(2)因思杜陵梦
(3)将登太行雪满山(4)山雨欲来风满楼
(5)豪兴徜徉(6)前人之述备矣
(7)沙鸥翔集(8)惟余莽莽
(9)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10)一湾浅浅的海峡
4. (1)偏正短语
(2)因此,他们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
(3)D
5. (1)C
(2)示例一:赞同小语的设计,因为此时祖国正在遭受侵略,内心十分悲伤,
所以要读得深沉一些。
(能说到背景即可)
示例二:赞同小文的设计,因为诗人想借这首诗歌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甘心献身的崇高情怀,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读得激昂一些,更能表现诗人的一颗赤诚之心和满腔热血。
(能说到诗人的爱国之情即可)
二、6.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示例:①勤奋努力,积极求索
②直面困境,迎难而上
(3)示例:鲁迅先生,您好!您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您在《故乡》中设想
的,需要“宏儿”和“水生”努力创造的新生活吗?
(4)示例一:我们现在要趁年少,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示例二:我们要像李白一样,在生活中如果遇到挫折,要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做生活的强者。
示例三:我们要像竹子一样,顽强执着、不畏艰难,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三、(一)7. 要形成结构化知识就必须对散乱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整合。
8. D
9. 要学会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适合的表达方法。
10. 示例:
(二)11. 示例: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坚实基础。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12. 举例论证,举薛时雨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要知晓文化”的观点,进
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13. 示例:材料一更合适,材料一举甲骨文和简帛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可以证
明第④段中“要挖掘文化”的观点,而材料二不能证明。
14. 示例:学习《爱莲说》,我知道了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洁身自
好”,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相信我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
(三)15. C 16. A
17. (1)(卢象昇)定出计策讨论作战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杨嗣昌、高起潜阻挠。
(2)老百姓因此为侯弘文感到遗憾并赞美卢象昇。
18. 示例:①身先士卒,作战英勇;②不怕牺牲,舍身爱国;③不畏权贵,正直
重义。
【参考译文】卢象昇是宜兴人。
卢象昇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他擅长射击,娴熟于用兵谋略。
(崇祯)六年,贼寇侵犯到京城附近的地区,占据着临城的西山,卢象昇击退了他们。
卢象昇每次上阵地(参加战斗),作战时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和贼人搏斗,贼人的刀碰到马鞍都不在意,没有了马就徒步作战。
把贼人追逼到高峻的悬崖边(的时候),一个贼子从山顶射箭射中了卢象昇的额头,卢象昇却提着战刀作战更加迅猛。
贼人惊骇逃走,互相警告说:“卢廉使(官职名,指象昇)谁遇到谁就会死,不可以进攻他。
”
十年九月,清兵驻扎在牛兰这个地方。
第三次赐给卢象昇尚方宝剑,监督指挥国内增援的部队。
卢象昇穿着麻布衣服和草鞋,出征前在城郊向战士宣布作战意义表明决心。
在那个时候,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和清兵停战、讲和。
卢象昇听说这件事之后,用脚跺地感叹说:“我蒙受国恩,遗憾不能死得其所,如果国灭,我宁愿捐躯断颈!”卢象昇定出计策讨论作战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杨嗣昌、高起潜阻挠。
卢象昇上疏请求分配兵力,于是选择了宣、
大、山西三帅属于卢象昇指挥,关、宁诸路则归属高起潜。
卢象昇表面上监督指挥国内军队,但实际上可以指挥的不到两万人。
卢象昇的军队驻扎在顺义。
卢象昇带领中军,虎大威带领左军,杨国柱带领右军,于是作战。
第二天,清军数万骑兵包围了卢象昇军队三圈。
卢象昇带领军队跟敌人打仗,呼喊声震动天空,从辰时到未时,炮弹发射光了,箭也没有了。
卢象昇奋力投身作战,后面随从的骑兵都和他一起上前作战,卢象昇搏杀了几十个敌人,身上遭到四支箭三把刀的伤害,于是倒下。
卢象昇整个军队全都覆灭了。
侯弘文是有特殊才能的人,侨居襄阳,将自己的家产分发,招募滇军追随卢象昇讨伐贼寇。
侯弘文率领着招募兵到达楚地,巡抚王梦尹将侯弘文以侵扰驿站的罪名上报给皇帝。
卢象昇上疏解救侯弘文,但没有成功,侯弘文最后被放逐至边地戍守。
老百姓因此为侯弘文感到遗憾并赞美卢象昇。
(四)19. 运用衬托的手法,巧妙地展示了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
20. 诗句寄寓着“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四、21.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