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绍兴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饭盒
(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
那个被唤作“饭盒”的、圆圆扁扁容器的乐趣首先在于它是可以拧下来的。

单是这个拧盖子的动作就足以让人流口水了,而如果还不知道那里面是什么,那就更妙了。

比如,妻子每天早上准备的饭盒。

揭开饭盒,就能看见里面被捣碎的食物:小香肠煮小扁豆,或者熟鸡蛋加甜萝卜,一切都在那片圆周区域中被安排得很好,就好像在地球仪.上的大陆和海洋一样,即使东西不多,也有丰盛厚实的效果。

小工马可瓦尔多拧开饭盒后,迅速吸了口饭香,伸手去拿他随身携带的餐具。

用叉子捣的前几下,用来唤醒那些僵掉的食物,让它们像刚刚上桌的莱那样富有立体感和吸引力。

他观察了一下,东西不多,他就想“最好慢慢吃”,可那前几叉的饭却被极为迅速和贪婪地送到了嘴边。

第一种滋味,是吃冷菜时的悲伤,但是很快他就能愉悦起来,因为会找到熟悉的饭桌上的味道。

马可瓦尔多这会儿已经徐缓地咀嚼起来了。

他坐在一条林荫道的长椅上,一个靠近他单位的地方。

因为他家很远,中午回家既丢时间,也浪费电车票。

他特意买了饭盆,露天吃饭,看过往的行人,然后在喷泉那儿接水喝。

如果是秋天,还可以选择阳光所及之处,红色油亮的树叶从树上掉下,可以用来当餐巾纸;香肠皮扔给流浪狗吃,它们很快就跟他交上了朋友;在路上没人经过的时候,麻雀会拾起面包屑。

吃饭的时候,他想着:为什么同样是老婆做的饭,我在这里会喜欢,而在家里,伴着吵架,哭泣,还有会从每一场谈话中蹦出来的债务问题,怎么也喜欢不起来?然后他又想起来:现在吃的这些是昨天晚饭的剩菜。

这就又让他不快起来,也许是因为他不得不吃冷的剩菜剩饭,或者饭盒的铝皮给食物染上一种金属的味道。

就在那会儿,他发现自己都快吃完了,很快他又觉得那菜里有什么非常味美和罕见的东西,于是他又满怀虔诚地吃掉了饭盒底部的最后一点儿残羹,那些闻起来有金属味的残羹。

然后,他注视着空无一物、满是油腻的饭盒,开始悲伤起来。

他把一切都裹了起来,塞进口袋,站起来。

回到单位还早,马可瓦尔多去了一家酒馆,让人给他倒上一杯满到杯子边缘的酒,或是一杯咖啡,小口小口地饮;然后看看玻璃橱柜里的糕点,看看一盒盒的糖果,劝服自己不是真的想要那些东西,劝服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想要。

他又看了一会儿桌上足球赛,说服自己只是在消磨时间,而不是在抑制食欲。

他回到路上,电车里重新挤满了人,已经接近回去上班的时间了。

马可瓦尔多的妻子出于某种原因,有时候会买大量的香肠。

然后接连三天晚上,马可瓦尔多总会在晚饭中吃到香肠配萝卜。

单是香肠那味道就足以让他丢了胃口。

至于萝卜,那种苍白而乏味的蔬菜,是唯一种马可瓦尔多从来就不能忍受的素菜。

中午,饭盒里还是冰凉而油腻的香肠配萝卜。

他是那般健忘,仍旧充满好奇地馋嘴拧开了盖子,好像一点儿也不记得昨天晚饭吃的什么了,于是每天都是同样的失望。

第四天,他把叉子插了进去,又一次闻到那味道,他从长椅上站起来,手里托着敞开的饭盒,心不在焉地在林荫道上走了起来。

行人们看见这个男人散着步,一手拿着叉子,另一手托着一盒香肠,就好像是还没决定要不要把这第一叉菜送进嘴里。

这时一个男孩从一扇窗子里说:“嘿,那位男士!”
马可瓦尔多抬起了眼睛。

在一幢豪华别墅的央楼间,一个男孩胳膊肘撑在窗台上,窗台上搁着一盘菜。

“嘿,你吃的什么?”
“香肠烧萝卜!”
“你真有福!”男孩说。

“唉……”马可瓦尔多含糊地答。

“你想想,我得吃炸脑子……”
马可瓦尔多望着窗台上的盘子。

那里有一盘炸脑子,柔软而弯曲,就像一堆云。

他的鼻孔在颤抖。

“为什么?你不喜欢吃脑子吗?”他问男孩。

“不喜欢,他们把我关在这里受罚,因为我不想吃脑子。

但我还是要把这菜从窗户口扔掉。


“那你喜欢吃香肠吗?”
“哦,当然喜欢……但我们家从来不吃……”
“那么你把你的盘子给我,我把我的给你。


“太好了!”男孩高兴地把自己花饰陶制的盘子和雕满花纹的银叉子递给了男人,而男人则把自己的饭盒递给他,里面有把锡叉子。

这样,他们两人都吃了起来:男孩在窗台上,马可瓦尔多坐在对面那边的长椅上,两人都舔着嘴唇,说是从没有尝过如此美味的食物。

突然,男孩的身后出现了一位双手背在臀部的女管家。

“少主人!我的上帝!您在吃什么?”
“香肠!”男孩说。

“谁给您这香肠的?
“那边那位先生。

”他指了指马可瓦尔多,马可瓦尔多从脑子的美味中抬起头来。

“快扔掉!天呐!快给我扔掉!”
“但香肠很好吃……”
“您的盘子呢?叉子呢?”
“在那位先生那里……”他又指了指马可瓦尔多,马可瓦尔多正把叉子举在空中,叉子上戳着一块被咬过的脑子。

那女人就叫了起来:“抓贼啊! 抓贼啊!不要偷餐具!”
马可瓦尔多站了起来,又看了一眼剩下一半的炸脑子,来到窗子旁,把盘子和叉子搁在窗台上,鄙视地盯了女管家一眼。

他听见饭盒滚到了人行道上,男孩的哭声被窗子很不客气地关上。

他弯下身来捡起饭盒,盖子有一点点变形,拧不紧了。

他把东西塞进口袋,上班去了。

1.选出对小说理解不正确的两项( )
A.小说第二段说主人公“用叉子捣的前几下,用来唤醒那些僵掉的食物”,“僵掉”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食物由于冰冷而变得僵硬的状态,生动而传神。

B.在小说前半部分,作者详细地描写了饭盒带给马可瓦尔多的种种情绪波动:悲伤、愉悦、乐趣、厌烦……
C.作者在写马可瓦尔多吃饭的过程中,调动了视觉、味觉和想象,极尽详细的进行了描写。

D.马可瓦尔多反感的东西有两样:饭盒底部有金属味道的残羹以及让他倒胃口的香肠——这些既写出了主人公生活的困窘,也写出了他对生活的挑剔。

E.香肠与炸脑子、精致的盘子与铝饭盒、银叉子与锡叉子,他们的交换打破了高与低、贵与贱的界限,就像是枯燥烦恼、模式化生活中的一个童话,给主人公的生活平添了趣味,也使作品的品质上升到了诗意的境界。

2.文中划线句子“劝服自己不是真的想要那些东西,劝服自己真的是什么都不想要”前后两句有何区别?请简要赏析。

3.请结合小说情节分析马可瓦尔多的形象。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2)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
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3)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4)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晩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4. 如何理解文中第1段段尾提到的“宿命的味道”?
5. 鉴赏第4段划线的句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驮水的日子
温亚军
连队所在的山上离盖孜河有8公里,全连每天吃用的水都要由驴去河边驮。

新买回来的驴和原本负责驮水的下士犟上了,在挨了无数鞭子后才勉强驮回两半桶水。

连长决定让上等兵去接驮水工作。

第一天早上,上等兵把驴牵出圈,往驴背上搁装水的挑子。

驴极不情愿,一把摔了挑子。

上等兵也不急,也不抽打驴,驴摔了挑子,他再搁上去,一次又一次,耐心地和驴较量。

他和驴都折腾出满身汗,可硬叫驴没有再往下摔挑子的脾气了,上等兵才牵上驴下山。

8公里在新疆算不了什么,说起来是几步路的事,可上等兵赶着驴,走了近两个小时。

下山路上,驴故意磨蹭,上等兵不急不恼,任它由着自己的性子走。

到了河边,上等兵往挑子上的桶里装满水后,驴又闹腾开了,几次把挑子摔下来,弄了上等兵一身的水。

上等兵也不生气,驴摔下来,他再搁上去,摔下来,再放上去。

他一脸的惬意样惹得驴更是气急。

直到下午,上等兵才牵着驴驮了两半桶水回到山上。

倒下水后,上等兵没有歇息,又牵着驴去驮水。

如此折腾到天快亮时,驮够了四趟水,才让驴歇下。

第二天,刚吹起床哨,上等兵就把驴牵出来去驮水。

这天虽然也驮到了半夜,可桶里的水基本是满的。

一连几天,如果不驮够四趟水,上等兵就不让驴休息,但他没有抽过驴一鞭子。

慢慢地,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中,驴没了那份暴烈,心平气和得就像河边的水草。

上等兵感觉到驴已经真心实意接纳了他,便对驴更加亲切友好了。

驴读懂了那份亲近,朝空寂的山中吼叫几声,又在自己吼叫的回声里敲出鼓点一样的蹄音欢快地走着。

上等兵感应着驴的欢快,知心地拍了拍驴背,把缰绳往它脖子上一盘,不再牵它,只跟在一边。

他又想到该给驴起个名字,兴奋起来,一点没犹豫,就给驴起名“黑家伙”。

连长喜欢叫兵们这个家伙那个家伙的,驴全身黑色,就该叫“黑家伙”。

虽然驴不是兵,但也是连队的一员,是他的战友。

渐渐地,“黑家伙”熟悉了每天的水要驮回哪里,它总主动走到那里。

一天,上等兵在路上耽搁了一下,“黑家伙”没有接到叫它停的命令,径自走出好远。

待上等兵追到山上,“黑家伙”已经把两桶水分别驮到一班和二班的门口,正站着等他喂草料呢。

上等兵冲到“黑家伙”跟前,“黑家伙”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扑闪着大眼晴,等着一个不高兴的表情。

上等兵没有骂它,却伸出手抚着它的背,表扬它,“黑家伙”兴奋地冲天叫了几声。

有了这一次,上等兵决定让“黑家伙”独自驮水回连。

在河边装上水后,他对“黑家伙”说你自己回吧,“黑家伙”就自己上山了。

“黑家伙”第一次独自上路时,上等兵有点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远远地看着,他发现“黑家伙”稳健的身影,竟是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这惟一的动点,一下子使四周沉寂的山峰山谷多了些让人感动的东西。

过了一个多小时,“黑家伙”驮着空挑子回到河边。

上等兵高兴极了,扑上去亲了它一口,并把自己在河边割的青草奖赏给它。

“黑家伙"吃着,不停地甩着尾巴,表示它的高兴。

上等兵买回一个铃铛,拴到“黑家伙”的脖子上。

铃铛声清脆悦耳,陪伴着“黑家伙”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上。

“黑家伙”喜欢这铃铛声,离上等兵越来越近,步子也越来越快,铃铛声也越加响亮,远远地传到盖孜河边。

为了打发“黑家伙”不在身边的时间,上等兵带上了课本,在河边复习功课,他心里一直做着考军校的梦呢。

复习累了,他背着手在草地上散步。

他想到考上军校后,会和“黑家伙”分开,心里一阵难受,就拼命给“黑家伙”割青草,想把“黑家伙”一个冬天甚至几个冬天要吃的草都割下、晒干,预备好。

在铃铛声中,又过了一年。

这年夏天,上等兵考取了军校。

走的那天,上等兵叫“黑家伙"驮着自己的行李下山,再最后一次给“黑家伙”背上的挑子里装上水,看着它往山上走去,直到走出很远。

等他恋恋不舍地背着行李要走时,突然熟悉的铃声由远及近急促而来。

他转身向山路望去,“黑家伙”正以他平时不曾见过的速度飞奔而来,纷乱的铃铛声大片大片地摔落在地。

上等兵的心不由一颤,眼睛模糊了,模糊中,他发现,奔跑着的“黑家伙”是这凝固的群山中惟一的动点。

(有刪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意味深长,“驮水的日子”既是上等兵与驴相处的美好时光,也是与战友戍边的岁月,寄寓了他对军旅生活的眷恋。

B. 上等兵一点没犹豫,兴奋地给驮水的驴取了“黑家伙”的名字,表达了他对驴的喜爱,己将驴看作了连队的一员、自己的战友。

C. 小说第八段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铃铛声,清脆的铃铛声打破了山道的寂静,也为平淡和孤独的边关军旅生活增添了一丝点缀。

D. 小说两次写上等兵发现“黑家伙”是“群山中唯一的动点”,情形虽不同,上等兵的心情却相同,表现了他对驴的喜爱与关心。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讲述上等兵与驴之间情感变化的故事,表现当代军人的人性美以及人与动物的和谐美。

B. 小说采用双线结构的设计,明线是写上等兵将驴驯服的过程,暗线写上等兵的进步与成长。

C. 下士的驯驴方式与上等兵的驯驴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上等兵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

D. 上等兵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名字,暗示他不仅是个体形象,也象征无数像他一样的普通士兵。

8. 小说的主人公“上等兵”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父仲卿,无名位。

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

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

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

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

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

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①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

十四年正月,上今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

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

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愈素不喜佛,上疏《论佛骨表》。

疏奏,宪宗怒甚。

间一日,出疏以示宰臣,将加极法。

裴度、崔群奏曰:“韩愈上忤尊听,诚宜得罪,然而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伏乞稍赐宽容,以来谏者。

”上曰:“愈言我奉佛太过,我犹为容之。

至谓东汉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何言之乖刺②也?愈为人臣,敢尔狂妄,固不可赦。

”于是人情惊惋,乃至国戚诸贵亦以罪愈太重,因事言之,乃贬为潮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

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

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

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

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

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

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仅十人。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注:①量移:改任。

②乖刺:悖谬。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B.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C.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D.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18岁、女15岁)取字,是为了方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殿试时将录取考生分为三等,称三甲,分别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C. 博士,先秦以来的国学教师,秦及汉初,博士的职务主要是掌管图书,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教师的称呼。

D. 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也作“禁内”。

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禁中。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在要考进土的时候,把自己的文章投送到公卿之间,曾担任过宰相的郑馀庆很欣赏他,因此韩愈在当时很快就出了名。

B. 在徐州做张建封的幕宾的时候,韩愈认为自己得到了认可,说话越来越直率,不去刻意躲避和忌讳什么。

C. 从皇帝到百姓为了能求得凤翔法门寺中释迦文佛骨的保佑,都虔诚地信奉,韩愈因为向不喜欢佛教,于是上了一篇《论佛骨表》,结果惹得皇帝大怒。

D.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自己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

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

(2)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

13. 韩愈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①,天教懒慢带疏狂。

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

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②慵:懒。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词人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内心深处疏狂的个性特点。

D.这首词语言含蓄蕴藉,风格诙谐风趣,想象力丰富,是一首脍炙人口佳作。

15.从诗歌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诗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告子下》说,人要担负重任,先要让身心方方面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终能获益,而后面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借李蟠前来求学,阐明从师求学的道理,最后还赞许了李蟠能遵行古人风尚,从师学习,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诗人采用了视听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琵琶女演奏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生动形象,将全曲推向高潮,随后她收拨一划,戛然而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凝聚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②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③并努力用灯光点亮城市的夜晚。

④作为经济学家来说,⑤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经济秘密,⑥可以据此估算城市人口的数量,⑦预测房价的走势,⑧进而反映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

⑨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带来了隐患:⑩城市的灯光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⑪还会破坏动植物乃至人类的生物节律。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宵”本义为夜晚,是一个形声字,声旁为“肖”,形旁为“宀”。

“宀”表意,它在甲骨文中写作,像房屋,表示入夜后人多在屋内。

元宵节是______节日。

它原本叫“上元节”,由于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都在晚上,所以人们更加习惯用“元宵”来代替“上元”,表示“上元节的晚上”。

元宵之夜,人们会食用象征团圆的“圆子”,因此这种食品也被称为“元宵”。

据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一天听到北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叫卖元宵,不由“怒发冲冠”,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将元宵统统改名为“汤圆”。

但是这位短命皇帝不久便驾鹤西去,“元宵”的名称却没有因他而消失,直到今天大家还都这样叫着。

和“宵”字形相近的有“霄”。

只要把握住它们形与义之间的关系,识记和区分这两个字就不是难事。

18.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怒发冲冠(guān)“上”字的笔顺是:丨— ___
B.怒发冲冠(ɡuān)“上”字笔顺是:— 丨___
C.怒发冲冠(ɡuàn)“上”字的笔顺是:— 丨___
D.怒发冲冠(ɡuàn)“上”字的笔顺是:丨— ___
19.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气冲霄汉通霄达旦九宵云外
B.气冲霄汉通宵达旦九霄云外
C.气冲宵汉通宵达旦九霄云外
D.气冲宵汉通霄达旦九霄云外
20.把下列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传统②中华民族③重要的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21.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灯月千家晓下联:
A.山野万里香
B.秋高半月明
C.笙歌万户春
D.一街太平歌
22.文中谈到了汉字的谐音,谐音指的是词语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形、意思不同的词。

歇后语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例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取的就是“青”和“清”的谐音。

下列歇后语,属于利用汉字谐音的一项是()
A.二郎神的慧眼——有远见
B.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C.孔夫子的背包——书呆子
D.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