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人物形象介绍
正义(男子)的代表:冉· 阿让 仁爱的代表:米里哀主教 妇女的代表:芳汀 儿童的代表:珂赛特 恶势力的代表:沙威
冉阿让:
冉阿让是中心 人物,雨果通过 这个人物的坎坷 不平的命运,显 示了自己的悲愤、 同情、爱憎和理 想。
冉阿让的性格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心灵上升又堕落的阶段。 (偷窃——服苦役——获释——决心自食其力—— 重入社会受挫——萌生报复社会心理) 第二阶段:人性复苏阶段。 (米里哀款待——以怨报德而偷银餐具——受感 化——决心弃恶从善) 第三阶段:人性复苏后的进一步发展,道德升华。 (主动地舍己救人,完全利他) 第四阶段:成为一个道德主义和仁爱的化身,一个 道德的圣者。
珂赛特:
天真、善良、 坚强;信仰爱 情,对爱情至 死不渝;但是 屡遭不幸,她 是被摧残、被 虐待的儿童代 表。
沙威:
“残酷” “卑鄙” “自私” “狗腿子” “正义的坚持者,也是 正义的顽固者” 沙威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 社会法律的冷酷、刻板和残暴。作者 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当时法律的 憎恶和痛恨。但沙威最终的自杀,说 明了道德感化的力量,以及他身上人 性的复苏。
生命在做最后的挣扎,如烛光般微弱,一颗心为你悸动, 经历这轮回般的煎熬,五百年的回眸,换来今世的牵绊, 不应该问值不值得,因为这就是爱,一个超越时间与空间 的东西! 人间的爱逆流成河……
谢谢大家!
名言警句
•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 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 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 力者垂青。 •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 勉强应允不如坦诚拒绝。 • 把全世界缩减到唯一的一个人,把唯一的一个人扩 大到像上帝那样,这才是爱。 • 大胆是取得进步所付出的代价。
段倩悲惨世界悲惨世界维克多雨果成书于1861年6月30日维克多维克多雨果雨果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悲惨世界PPT
悲惨世界
维克多· 雨果
成书于1861年6月30日
维克多·雨果
感想及收获
• 有一种比大海更大的景象,那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 大的景象,那便是人的内心。浩瀚的海洋孕育生命,将爱 延续;广阔的天空历练生命,给爱永恒;博大的内心荡涤 生命,让爱新生。爱的光芒照耀大地,驱散着黑暗势力, 温暖着人心,温暖着世间。
什么是爱?爱就是云落泪了,风为它擦干;爱就是秋降 临了,叶为它舞蹈;爱就是夜将尽了,光为它送别。爱, 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却蕴含着无限的深意。或许,人类永 远无法揭开“爱”的面纱,然而,我们可以选择让世界充满 爱,让人间充满真情,让爱逆流成河!
维克多· 雨果,法国浪漫主 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 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 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法 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 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 兰西的莎士比亚”。 主要成就:法国浪漫主义文 学运动领袖 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九三年》 《海上劳工》
作品简介
《悲惨世界》是 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 果于1862年发表的 长篇小说。全书分 为5部,讲述苦役犯 冉· 阿让非同寻常的 人生经历。
小说分为五部:
芳 汀 第二部: 珂 赛 特 第三部: 马 吕 斯 第四部 卜吕梅街地儿女情和圣德尼街 的英雄血 第五部: 冉 阿 让
第一部:
小说主要人物:
• • • • • • • 米里哀先生(主教) 冉阿让(苦役犯) 马德兰先生(冉阿让的化名) 沙威(警官) 芳汀(珂赛特的母亲) 珂赛特(芳汀的女儿) 马吕斯(战士、珂赛特的情 人)
米里哀主教: 米里哀是被作家 美化的一个基督教 人道主义者,他善 良、舍己为人、宽 厚仁爱,他教育和 感化冉阿让,使他 弃恶从善。这一形 象在于阐明仁爱感 化是改造社会的重 要途径。
芳汀:
美丽、天真、执着, 但是很不幸; 爱孩子,但是总是受 到现实的玩弄; 在真诚中有些轻信, 所以才一再受到德纳 第夫妇的欺骗和敲诈。 她是妇女悲惨命运的 化身。
创作历程
总 评
就《悲惨世界》在内容上的 丰富、深广与复杂而言,它无 疑在雨果数量众多的文学作品 中居于首位,即使是在19世纪 文学中,也只有巴尔扎克的巨 著《人间喜剧》可与之媲美。 对于它厚实的艺术容积,也许 只有借助森林、辽阔的海洋这 一类的比喻。才能提供一个总 体的概念。
点评鉴赏:
是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 义结合的典范。 是那个时代中穷人悲惨生活的 画卷。 是一部雄浑的史诗,是一个人 的史诗,但又不限于个人意义。
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二件事实:1801 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 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还有好友维多克年 轻时的逃亡生活。到1828年,雨果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 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 故事。在1829年和1830年间,他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 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从苦役犯变成企业家, 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此外,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 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芳汀受辱的场面。 到了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而且,他在搜集素材的 基础上,写了《死囚末日记》(1830年)、《克洛德•格》(1834年) 等长篇小说,揭露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社会现实,并严厉谴责司法制度 的不公正。此外,他还发表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 年),以及许多诗歌与戏剧,独独没有动手写压在他心头的这部作品。 酝酿了二十年之久,直到1845年11月,雨果才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 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顺利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 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漩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 创作,一搁置又是十二年。《苦难》一书遭逢苦难的命运,在胎儿中也 要随作者流亡了。
小说主题
《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 不懈的斗争,人类本性是纯洁善良的,将一 同走向幸福,但要经过苦难的历程。书中穿 插当时法国大革命动乱的背景和拿破仑滑铁 卢战役的描写,以及当时法国社会的很多细 节都有论及,比如俚语,下水道和女修院等 情况,雨果在书中都分有独立章节描写。故 事情节错综复杂,设计巧妙,跌宕起伏。雨 果力图表现严刑峻法只能使人更加邪恶,应 根据人道主义精神用道德感化的方法处理, 他借主人公之口说道“最高的法律是良心”。
内容梗概
1802年,因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处十九年苦役的冉• 阿让结束了法国南部土伦苦役场的苦难生活。获释后前往指定城市 的途中,疲惫困顿的冉•阿让推开了当地受人尊重的主教大人米里 哀的大门。好心的主教大人收留冉•阿让过夜,却不想被冉•阿让偷 走银器潜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阿让幸免再次被捕。感于 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来到蒙特勒小城,从此洗心 革面,重新做人。十年后,凭借一手办起的玻璃首饰生产工厂,冉 •阿让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 冉•阿让的相貌和救助平民的举动引起了警长沙威的注意。沙 威是苦役场看守的儿子,曾经看见过冉•阿让。在处理芳汀的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上,冉•阿让和沙威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淳朴善良的芳汀因受人 欺骗而生下私生女珂赛特。如今,芳汀生命危在旦夕,唯一的愿望 就是想看一眼寄养在孟费眉客店老板德纳第家的女儿珂赛特。在市 长办公室里,听沙威说有一个名叫商马第的人正在替自己受审,冉 •阿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选择了投案自首。
冉•阿让回到小城又去看望芳汀,被前来抓捕的沙威挑明苦役犯 的身份。芳汀绝望地死去。冉•阿让又一次入狱,成为终身苦役。 一次,他冒险救下一名水手,趁机跳入水中逃跑,并让人们以为他 死了。冉•阿让来到德纳第客店,重金赎回柯赛特,带着珂赛特连 夜赶往巴黎。珂赛特以冉•阿让女儿的名义进入贝内迪克修道院后, 冉•阿让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当上了一名园丁。 五年的园丁生活过去了。平静的生活因为贵族青年马吕斯看上 了貌美如花的珂赛特而再起波澜。1830年,共和派青年马吕斯投身 于轰轰烈烈的反对波旁王朝的人民起义中后,冉•阿让和此时靠在 巴黎街头招摇撞骗为生的德纳第狭路相逢。德纳第设计陷害冉•阿 让的阴谋正好被马吕斯听到,在调任巴黎就职的沙威带人来抓捕中, 无赖之辈德纳第被捕入狱,而冉•阿让却在混乱中趁机逃走。 尽管此后冉•阿让几次搬家,但在深爱着马吕斯的艾潘妮的帮 助下,马吕斯最终找到了珂赛特。看着一对相爱的恋人,冉•阿让 成全了两个年轻人美好姻缘。然而,当冉•阿让讲明珂赛特和自己 的身世后,马吕斯却对冉•阿让拒而不见。虽然马吕斯最终接受了 冉•阿让,但此时已经命悬一线的冉•阿让唯一的愿望就是珂赛特能 在自己死后,为他立一块无字的墓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