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 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优秀11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优秀11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教育名著心得体会(优秀1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
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一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的更换”等技术层面的革新,而是课程理念的创新与深化。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课程改革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
改变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其中,“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理论。
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
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是在“教学合一”的教学观念上发展形成的。
”这是我国近代新教育产生以来,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一个重大变革。
在今天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课程改革
的背景下,学习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能为课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理论养分,更有助于广大教师深刻理解和认同新课改的理念,内化新课改的目标和要求。
陶行知说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作个书架子,字纸篓。
”“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在学生身上来了。
”把学生需要的知识给学生,这比前一种好,但先生仍以教为中心,不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去学,学生仍然是在“被动的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一发明?”所以,“教学”的本质即“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
三是要重视教学过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作为师生合作的一个学习共同体,其核心应是一个探究真知的过程,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心与心交融的过程。
陶行知批评教学分离的教师“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
”其结果造成“先生收效少”,“学生苦恼多”。
他深刻批判了“教授法”,极力主张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
他说:“论
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
”他提出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生学的法子。
”传统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不需要思考,只要学会就行。
在课堂上,只有少数受欢迎的学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大多数的学生安静地听讲,从小坐到大,生命在不断重复中过去。
这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失去了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
这种课堂教学,忽视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体价值,忽视了学生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
这就“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连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主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而真正有价值的课堂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刺·激和兴奋的东西,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下,进行着正确或错误的尝试,经历着新鲜和刺·激的东西,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教师的尊重赏识下,体验着获得新识的喜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奋;同时,也体验着面临问题的困惑,遭遇挫折与失败的痛苦。
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陶行知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
”“好的先生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我们
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须有一桶水,实际上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有“源头活水”。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教师在某些方面“后学”甚至不如学生的情况已屡见不鲜。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手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
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有较深文化底蕴的智者。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注重教师的教育智慧,因为课堂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但“生成”则更为重要,它是课堂教学的活力所在。
而教育智慧取决于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教师应该过有智慧的生活。
课堂上,当教师所讲的是脑中思考的、心中流淌的,才会有滋有味,才会真正享受到教学的快乐。
陶行知说:“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或“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或“以事为中心”。
“所有的问题都是从生活中发出来的。
从生活中发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
”因此,“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教育面对的是人,教育之中的人,是处在生活世界之中的。
“生活世界理论”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生活,生活对人而言是最大的概念。
学习、工作都是在生活,在生活之外别再找什么来肢解生活。
传统教育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脱离社会实际问题需要,死
记硬背,死读书,片面追求考试成绩,不突出甚至不问学以致用和创新。
而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知识传授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强调重视课堂教学生活,强调·教育教学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所以,教育教学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关照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沟通,与学生的成长沟通,与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沟通,使知识内容和学习过程充满鲜活的生活色彩和生动的生命色彩。
陶行知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相反,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仍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积极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二
读书教育是培养儿童成长的重要一环。
名著作为经典文学的代表,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展示道德观念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给予了读者很多启发和思考。
笔者近期读了一些经典名著,收获颇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享一些关于读书教育名著的心得体会。
首先,名著教育给予了我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格林童话》中,我读到了《灰姑娘》的故事。
女主人公在家中受尽姐姐继母的虐待,但她始终保持了善良和勇敢的品质,最终获得了幸福。
通过这个故事,
我学到了重要的道德观念,即不论环境如何恶劣,只要自己坚持善良,坚守正确的道德准则,就一定会有一番好结果。
这个故事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持守道德原则的重要性。
其次,名著教育拓宽了我的视野。
在《浮士德》中,浮士德是一个对现实世界失望的哲学家。
他通过与魔·鬼签订契约,换取了永恒的知识和无限的快乐,却最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通过这个故事,我了解到了知识和快乐并非只来自外界的物质追求,而是需要自己积累和努力得来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无论现实如何残酷,也不能放弃对真理和价值的探索,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再次,名著教育培养了我的思考能力。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富贵公子,却常常陷入情感的痛苦和迷惘之中。
他通过与许多女子的纠葛,最终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纯真和真诚。
通过这个故事,我开始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道德的多样性。
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不能简单地将对错划分开来。
这让我学会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培养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最后,名著教育启发了我的创造力。
在《格列佛游记》中,主人公格列佛游历不同的岛屿,揭示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问题的现实。
通过这个故事,我不仅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开始思索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现实。
我开始写故事,想象和创造自己的世界,希望借此传达一些积极的价值观。
名著教育激发了我的创造力,让我更加热爱阅读和写作。
通过读书教育名著,我的道德观念得到了正确引导,视野得到了
拓宽,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创造力得到了启发。
名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儿童的一项基础教育,更是一种思想的引导和培养。
希望更多的儿童能够接触到经典名著,从中获得启发和成长,成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人。
我相信,读书教育名著会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更广阔的道路。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
其中明白一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别人的爱心(或是痛苦)的能力,进而才有可能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人。
爱是教育的永恒的主题。
韩军的人文主义精神,教育在线中的朱永新教授高举的爱的旗帜的新教育实验;李镇西的“走进心灵”的教育,似乎无不凝聚着爱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所奉行的不也是爱的惟一原则吗?
记得,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就发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
那时候,我在学校住宿,在同寝室中,我的人缘很好。
因为,我当时做人的准则就是:无论是谁,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须答应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难处,我要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
那时,我家里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节省,可是只要有同学跟我借钱,只要我兜里还有钱我就一定会借。
渐渐地,我发现我眼中的世界似乎变了,每天我都会有无穷的快乐,每当我躺在床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个灿烂辉煌的日子。
再后来,我当了一名老师。
在教育教学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学会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现代社会中人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围的人都快乐的大我之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相互提高。
学会帮助他人,也就学会了关爱自己。
我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关爱与合作对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狱去考察,发现天堂里的人同地狱里的人一样都是围着一口锅,拿着两米长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汤。
但是,天堂里的人却精神焕发,满面红光,地狱里的人却萎靡不振,面容憔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地狱里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里拿着长勺子舀汤喝,勺柄太长,总是喝不上,而天堂里的人则相反,他们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长勺子舀汤第一口总是先喂他人,然后再被别人喂。
由于有了先己后人和先人后己之别,于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狱之分。
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比我的世界更动人的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在那里如小石潭记中的潭水一样的清澈,在那里如桃花源记中的桃源一样的美丽;在那里像圣经里的天堂一样没有苦难只有关爱,在那里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样没有憎恨只有善良。
你爱他们,他们也爱你。
爱孩子们吧,即使他暂时不能理解你,终有一天,他会明白你的爱。
爱是永恒的!为了你的学生总有一天如你爱他一样能去爱别人,为了这世上的人彼此之间都能互相关爱,请你爱你的学生吧!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
有
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四
读书是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读书教育名著更是一种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方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名著的阅读,并从中汲取经验和启示。
我也不例外,在读过一系列名著之后,我深感受益匪浅。
下面我将分享我的阅读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名著教育开拓眼界
名著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拓宽阅读者的眼界。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抓住了人类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不同个人的价值观念等等。
这样的广度和深度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多样性,拓宽了我的思维空间。
从《红楼梦》中了解到古代贵族家庭的生活,到《1984》中领略到作者对未来世界的恐惧,每一本名著都为我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第二段:名著教育提高思维能力
名著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提高个人的思维能力。
名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的串联,更是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角色的行为动机、事件的发展逻辑以及故事的背后所要表达的意义。
这样的思考过程训练了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通过与作者的思想对话,我们得以跳出现实的框架,思考更为复杂的问题,提升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第三段:名著教育培养情商与人生智慧
名著教育不仅对个人的智力素质有提升作用,对个人的情商和人生智慧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
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常常影响着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比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自尊自强的品质,给我树立了一个优秀女性的榜样;《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的顽强精神,让我明白了勇敢面对困境的重要性。
这些名著中的角色和情节,都能触动我们的内心,引发共鸣,塑造我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这种情感共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我们的情商;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名著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和明智的选择。
第四段:名著教育塑造品格与修身养性
名著教育对我们的品格和修养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名著中经常出现的各种人物形象展示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看到人物角色在面对诱惑和困境时的抉择和价值观的彰显。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感情纠葛和宝黛之间的爱情纠葛,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暧昧和责任之间的抉择;《简·爱》中简的坚持和对真实爱情的追求,让我明白了在追求幸福时应有的品质和修养。
名著展示了故事中人物的人性和道德追求,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我们能够参照对照,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思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名著教育激励我们充实自我,塑造我们的品格。
第五段:名著教育成就卓越个人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名著教育在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卓越。
通过名著教育,我们能够开拓眼界,提高思维能力,培养情商与人生智慧,塑造品格与修身养性。
这些方面的提升将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总之,读书教育名著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也能够提高我们的素质。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培养情商和人生智慧,塑造品格与修身养性。
读书教育名著是一种完善自我的方法,也是一种提高自我的途径。
我深信,在读书教育名著的路上,我会不断成长和收获,成为一个更加卓越的个体。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五-->
有幸跟着一位爱读书的校长,这些天我们学校的老师又共读一本教育战线上人人称颂的好书——《陶行知教育名篇》。
领会了陶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感受颇深。
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他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
教师应不断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一、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
小孩子的喜怒哀乐就在脸上,做为班主任,你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他们每天的心情,心理疏导也是你的职责,千万可别忽视了小孩子的情感。
二、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
总之,陶公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本源,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
读教育名著心得体会篇六
名著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方式,通过阅读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眼界,提高审美修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品格,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名著教育是一种传递智慧的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吸取前辈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对未来的人生进行更加明智的
选择。
二、通过名著教育提升阅读能力
名著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通过读名著,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和短语,拓展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名著中的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名著中深刻的思想和感人的情节也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三、名著教育对塑造人格的作用
名著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内涵,可以激发学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
例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形象让人产生深深的敬意,他的胆识、智慧和正直深深地影响着读者。
通过学习这些名著,学生可以得到正确的导向和塑造健康的人格。
四、名著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意义重大
通过名著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他们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名著作品通常涉及到人性的善恶、社会的公义等问题,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们能够通过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人生起伏和思想冲突,培养出正确的判断力和审视问题的能力。
五、名著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名著教育在培养学生个人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读名著,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共通之处,更加深刻地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