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大家好,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名字叫周晓亮,那么今天我所要讲的一个主要人物,他的名字叫笛卡尔。
大家一提到“笛卡尔”这个名字,可能就如雷贯耳,为什么呢?他有一个重要的格言,就是“我思故我在”。
那么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光从这一句格言
可能还是不够的。
我们需要把这一段西方哲学的发展,作一个基本的一般的了解和梳理,然后我们再能通过比较细致深入地了解笛卡尔,他的思想是什么样的,他的思想是怎样反映了当时的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这方面的要求的。
而且,从这里面,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我想大家知道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历史事实,就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这样,就有了一段
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刻骨铭心的丧权辱国的历史。
1840年的甲午战争以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等等,甚至再往后,中国处于一个在西方列强入侵之下日益贫穷破败、衰落这么一个境地。
本来中国是闭关锁国的,长期的这个封建帝国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对外部世界不开放,外部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情况,都不甚了解。
可恰恰是西方的列强的这些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你不开放也得开放,你不了解,你也得迫不得已去了解,就为什么来了这么多列强侵略了中国?
中国本来是世界自以为是世界中央帝国,泱泱大国,但是,却败在了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之下,为什么?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他们这种反思,不是绝对地把西方那些东西作为蛮夷的东西、不可用的东西,一概排除在外,
而是在想,为什么西方列强能够达到国力强盛,文化先进这么一个地步。
所以大家才知道,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的文化界出现了一股潮流,就是研究和介绍
西方的文化、学术和各方面的思想。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西学东渐”,所以现在大家经常提起“西学东渐”,“西学东渐”什么意思?这不是我们主动去学的,不是说我们在泱泱大国的时候,中央帝国的时候主动去学的,是在西方列强的打击、压迫之下被迫去学的。
要学习西方的思想,到底有什么先进,
它怎么这个国家就强盛,因为过去根据遥远的历史,咱们从来不知道西方有这样的国力,而实际上也没有。
那么中国知识分子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得出一条什么样的基本结论呢?首先一方面,确实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各方面比较先进,另一方面,他们也看到,
他们这种先进的国力不但表现在经济方面、军事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文化方面。
所以大家知道,中国有个著名的改革家梁启超,他说了这么一段话,他说,
正由于近代西方思想的革新,才造就了西方的新道德,新政治,新技术,新器物,就是你的技术先进也好,你的器物,比如说你的船坚炮利也好,首先是因为它的思想革新了,有了新思想,才做到这一步的。
所以应该说,梁启超的话正确地概括了近代西方国家
由于思想的进步带来社会的进步这么一个历史进程。
所以梁启超说,正由于它这些进步,它才造成了西方的新国家和新世界,就是说,整个那是个新世界,这是和中国那时候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那么梁启超,他通过对西方的了解,因为他也
是一个对西方学术非常注重,非常认真研究的人。
他就说,谁是西方的这一思想革新以及随之而带来的政治、经济、国家的新兴,这个开创性的人物,谁是呢?谁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始祖呢?他提出两个人。
一个是弗兰西斯·培根;弗兰西斯·培根,大家很熟悉,
他是个英国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个政治家,因为他在世的时候,曾经当过英国的大法官。
那个时候的“大法官”和咱们现在的“大法官”那个含义是不一样的,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我们对他的思想了解得不多,但是我们对他的一句话是绝不会忘记的,
什么话呢?“知识就是力量”。
我们在学习科学知识的时候,在建设我们的祖国的时候,总是提到“知识就是力量”。
他这句话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的号角。
西方注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根那时候,对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它的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工作,他作了非常详尽的论述,
这样就把知识,把科学知识,放在了人们所关注的一个中心。
所以为什么西方的自然科学那么发达呀?尤其在那个时候。
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用的土枪土炮打不过他的洋枪洋炮?因为它有个自然科学技术的基础在那支撑着。
这是培根。
另一个就是笛卡尔,笛卡尔,我们说讲笛卡尔,
他是法国哲学家,如刚开始我所说的,他的一个重要的名言,就是“我思故我在”。
这个口号,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就不太好理解。
“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很简单,很直观,很容易接受。
但“我思故我在”,恐怕一般人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恰恰体现了笛卡尔的一个特点,他是从事哲学研究,他是在高度抽象的层面上来考虑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的知识,以及我们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当然,他虽然说了
“我思故我在”,但是如果我们看笛卡尔的全部思想,实际上他这个命题具有代表性,但还不是他的思想的全部。
这就是我们下面要逐一地、一一地把他的思想娓娓道来这么一个缘故。
但是不管怎么说,笛卡尔对人类思想文化的
最大贡献就在于他提供了一种普遍科学的构想,开创了一个人类理性发展的新时代。
从而改变了我们对人类自身和整个世界的看法,这是对他的一个基本的定位。
那么刚才大家也听我说了,你是讲西方哲学的,甚至讲西方哲学史的,大家知道,西方哲学史的发展
从时间的跨度上不比中国哲学远,基本上是旗鼓相当,也有数千年,甚至在某些地方,可能还可以追溯得更远一点。
比如说公元前六、七世纪,西方哲学它的思想的萌芽就已经有了,有一些还有些记载。
那么我们从事西方哲学史研究的,一般把这个西方哲学史的断代划了这么几块。
为了说清或者使大家理解笛卡尔他是处于个什么地位,所以,我大概地给它说一下,就是说我们搞西方哲学史的,这么多年,你不能从头到尾地一股脑儿地给我灌下来,它是有一个分期的。
这个分期当然大家都知道,任何思想文化的发展,它的分期
都和它社会发展有关系。
那么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大概的分期,我简单说一下。
一个就是,也可以说是第一个时期,就是古代希腊和罗马哲学。
因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它的形成主要是在古希腊,尤其是爱琴海流域,爱琴海的周围,周边地区发展起来的。
所以我们把这一段,也称作它的古代哲学,或者说,说得更具体一点,就是古代的希腊和罗马哲学。
这段时间,这段哲学的跨度大概可以从公元前七、八世纪一直到公元后的5世纪,大家可以算一算,时间很长。
第二个阶段,我们称作中世纪哲学,中世纪哲学从社会形态上来讲,
实际上就是西方的封建时期的哲学。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封建社会时期比较长,西方,也不短。
按照西方的一般说法,就把这一段就称作中世纪,甚至还说是黑暗的中世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在这一段,封建的专制和神学的压迫,宗教神学的压迫,还有教会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是非常严酷的,所以称作“黑暗的中世纪”。
黑暗的表现之一,就是说,在思想文化上,受到很大的禁锢。
所以甚至有的,黑格尔都说了,就是中世纪这一块,哲学思想没什么发展,咱们可以穿上所谓“七里靴”,这也是西方神话中说,穿上这个靴子,就像咱们那个一步七里地就跑了,
就是说这一段你干脆跨过去不要去,不要去研究它了,黑格尔都这么讲。
这个时间跨度大概从公元5世纪到16世纪。
这也包括后期,比如就14到16世纪的时候,有一段时期,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文艺复兴”,我们有时候也把它放在这里面。
那么再往下,封建社会
当它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资本主义社会萌芽产生。
在我们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链条被打断了,尤其是被西方列强入侵打断了。
所以,咱们中国没有自己自然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但西方,它是从中世纪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那么这一段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它的整个社会状况,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它是完全两种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形态。
在这两种经济和社会形态发生变革的时候,
当然就出现了革命,它不是自然而然就过来了,因为到最后的时候,你要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封建的统治者觉得,这种发展不适合他的要求,他需要的是专制是独裁,这个时候,就要和这资产阶级发生斗争,那就发生革命。
这些革命在很多国家都发生了,表现不太一样,但是这个过程都有。
那么我们把这段哲学就叫近代哲学,叫近代西方哲学。
实际上它的跨度就是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
为什么讲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呢?因为在19世纪中叶的时候,西方哲学的发展,它有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就是西方的德国古典哲学完结了。
德国古典哲学包括什么?包括康德哲学,费希特哲学,谢林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完结了。
怎么完结的?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了。
这是到19世纪的40年代出现了这个情况。
那么我们把中世纪之后到德国古典哲学诞生到完结这一阶段,我们称为西方的近代哲学,那马克思主义以后怎么回事呢?我们就称作西方的现代哲学,当然这种分法是我们中国学者做的,尤其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训练和信仰的这些哲学家做的,如果你要看一些外国的西方那些典籍,你没有发现他这个区别,
就是说他从17世纪开始,一直到现在,当前,今天,他都用一个词,就是Modern philosophy,都是可以翻译成“现代(哲学)”,而我们作了个区分,就是从17世纪开始到德国古典哲学结束,我说是近代,然后,把马克思主义产生到现在,我称作现代,这是中国特色,
因为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和马克思主义以前那些应该有所区别。
所以,以前的那一段,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我们称为西方的近代哲学,以后的,就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标志着其他的西方哲学就没有,也在发展,但是这些都称为现代哲学。
当然可能有同学又提出来了,
那还有一个后现代,“后现代”,不完全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是说现代完了,就来
后现代,它不完全是个时间概念,它主要是指一种思潮,主要是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60年代出现的一些思想流派,对西方现代哲学的精神进行否定,进行克服,这么一种思潮。
所以,惟有后现代这一块,大概有一个出现的时间,但是,不要把它完全作为一个时间概念,来讲现代之后就是后现代,这个没有必要,也是不准确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想准备讲一讲,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笛卡尔,他的思想的主要特点,这是延续我们刚才所讲的那个问题。
我们刚才讲了分期以后,我就告诉你,笛卡尔就是西方近代哲学的起点上的人物,他不是中间的,不是结束的,是起点上的人物。
起点上的人物,他就有他的特点,他要开创,他要说以前没说的东西,新东西。
大家刚才说了,那你说刚才还有个培根呢?培根不也是,根(据)梁启超讲的,不也是近代西方文明的始祖吗?你可以这么说,但是从哲学思想的重要性上来讲,培根他只是一个从中世纪哲学向近代哲学过渡的一个人物,他提出了很多设想,
提出了很多很好的看法,甚至很多是理想的东西,非常有用,但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上,因为我们讲,哲学讲思辨的,讲你这个理论概念的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他的地位是不能和笛卡尔相比的。
所以现在我们在对西方哲学史的分期和进行写作的时候,
有一个比较强烈的倾向,是这样一种观点,就是把培根放到近代西方哲学的准备阶段去,而真正西方近代哲学的开端,他所提出那些带有哲学代表性的,又有哲学深远意义的那些理论和概念,交给笛卡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
我先在前面要说这么多,甚至有点啰里啰嗦地说了这么多,就是要告诉你,笛卡尔在整个西方哲学数千年的发展当中,他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大家很容易理解,正因为他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大家知道,近代哲学紧接着就是现代哲学,就是我们今天的哲学,所以笛卡尔所设定的那些原则,
他那些观点,他那些理论,对我们当前的生活发生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如果你说,古希腊那些好像太远,甚至有些比较浅薄,但是笛卡尔说的这些东西是直接影响到我们现在生活的。
简单一句话,笛卡尔是现代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创立者,而且现在我们一直在反思着理性,
它的作用,它的地位,它的影响是什么的时候,你都离不开对笛卡尔哲学的理解。
所以今天,这一讲先暂时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再继续接着讲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关于[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序言(下)]的字幕:
上一讲,我们对笛卡尔的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作了一个大概的描述。
那么对他的思想的特点,我也想作一些简单的规划,也作为我们了解笛卡尔思想的一个引言吧。
首先笛卡尔他不但是个哲学家,还是个科学家。
他不是坐在自己的书斋里,凭空地构想他的哲学体系的人,他是一个直接参与或直接进行
各种科学实践活动的人,这是笛卡尔和许多西方哲学家不同的一点。
而且,他在从事科学的问题的时候,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他和刚才我讲那个培根不一样。
培根用很大的精力,他是对科学的发展作一个宏大的规划。
刚才我说了,
他曾经当过大法官,实际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他提出了国家应该怎么发展科学,
应该怎么培养科学家,
应该怎样去确定
我们的科学研究的目标。
但笛卡尔,
他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科学家,所以他在数学、力学、
光学、气象学、生理学、
宇宙论等等方面,
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构成了西方科学史上
有深远影响的一个篇章。
这一点,我们看一看
这一段的西方科学史的发展的一些著作和论述就可以看出来,几乎在很多领域都要提到
笛卡尔的观点和贡献。
而更为可贵的是,他没有
以具体的科学研究为满足,
也就是说,
他没有使自己仅仅
是作为一个科学家而存在。
而是总结科学实践的经验,
他试图从更普遍的哲学层面上发现人类理性
运用的根本法则和方法。
他首先关心的是
那些可靠的科学知识
是如何获得的。
作为一个杰出的科学家
和数学家,
他从他的科学研究中
所得出的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数学推理的严密性,
以及我们在处理那些经验材料,比如我们观察到的
或者实验中得出那些材料,
处理这些材料的时候,
我们所能够达到的精确性
和可靠性。
在采取什么科学方法的时候,他是有他的重心和倾向性的,他特别关心和重视数学的方法,他极力推崇数学的方法,
他认为人类知识的大厦
就是应该像数学那样建构起来。
数学是怎么建构呢?
大家知道,数学强调推理,
从一个前提出发,
通过一步一步的严格地推演,得出一个比较普遍的
深刻的广泛的命题,
这是数学的方法。
他对这个方法,他是非常热衷,甚至可以说是情有独钟。
为什么呢?
因为他本人
就是一个对数学酷爱
而且作出了巨大贡献的
一个数学家。
他认为我们的知识大厦
就应像数学那样,
从那些最清楚的、最明白的、最基本的命题出发,
进行演绎推理,
然后把它建立起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
人类充分发挥了他的理性能力,通过对理性的运用
来把握客观世界。
人类理性能力是无限的,
人类对客观真理的把握,
也可以达到无限深入的程度,这是笛卡尔的信念。
于是,笛卡尔就十分乐观地
将这种以数学为模式的认识论宣布为自己的理想。
也正因此,他成为了西方
近代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开创者,这是讲他科学家的一方面。
刚才我提到了,
他又是一种
理性主义的认识论的开创者,也就是说在哲学上,
他通过他的科学实践,
在哲学上又得出的
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
对当时的哲学认识论的发展
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当然,他的认识论主张,
就我刚才也讲的,
要从一些清楚明白的原理出发,经过严格地推演,
建立知识的大厦。
所谓建立知识的大厦,
就是说我们获得科学知识,
这属于认识论的问题,
他对认识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
因为从他以后,
在西方的近代哲学当中,
就出现了
对认识论的热烈的争论、讨论。
而且如我们所知,
形成了两个不同的认识论派别。
一个是以他为首的
理性主义的认识论派别,
过去我们也称作
唯理论认识论派别。
另一个是以另一位
英国哲学家洛克
所开创的经验主义的
认识论派别。
这两个认识论派别
进行了长达百年以上的争论。
而这个争论,
它对后来西方哲学的
发展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当然,笛卡尔在提出的时候,他作为开创者,
提出认识论观点的时候,
他并没有想得
那么很细致,很深入,
就是说认识论争论
会在哪些问题上发生分歧,
或发生不同的观点,
他也许并没有考虑很多。
但是从他开始,后来的哲学家围绕他所提出的问题,
他所做的工作,
所展开的讨论,
就将认识论的问题
理论化、深入化了。
比如就扯出了一系列
与认识论有关的理论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后来认识论
讨论争论的一个焦点。
比方说,人的认识的根本来源
是什么?
这是知识的起源问题,
有的说是感觉经验,
有的说是先天的观念等等。
另外,哪一种知识
具有无疑的真实性和确实性?
就是哪种知识可靠,
哪种知识不可靠,
是经验的知识还是理性的知识?还引出来一个认识的方法问题,就是通过哪一种方法,
我们能够获得那些普遍的、
必然的、可靠的知识,
尤其是自然科学知识,
你是用经验的归纳方法,
还是按笛卡尔所说的,
用那种理性的推演方法?
这是两种不同方法的争论。
下一点,
就是人的认识能力是不是有限的?或者说,这个人的能力
只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起作用,
超出这范围,他就不起作用,
或者是达不到他的认识目的,
在这一点上也有争论。
等等这些问题,
都从笛卡尔那里引申出来,
成为后来的哲学思考,
哲学争论的基本的材料。
那么刚才我们讲的
是笛卡尔的认识论方面。
那么我还要讲一下,
笛卡尔他同样
又是一个形而上学家。
什么叫“形而上学”,
这里我暂时先不多说。
也就是说,
笛卡尔除了关心
人的认识是怎样发展,
我们的科学知识是怎么获得的,他同样关心我们这个世界
是什么样的?
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这个自然界,人的内心世界,它的本质是什么?
它是怎样存在的?
它有怎样的结构?
在这一点上,他始终认为,
科学知识的获得
与形而上学的探索,
也就是说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是紧密联系的。
所以他有这样一个,
也是很著名的比喻,他说,
人类的知识之树
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它的根,就是知识之树的树根是形而上学,
物理学是树干,
其他科学是树枝,
所以一切科学的法则
都归根结底
是从形而上学的基础当中,
就从这个树根上推导出来的,所以你不懂形而上学,
就是说你不懂得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它基本结构是什么,
它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你所得出那个知识,
它就是无根的,
就是虚无缥缈的,
或者说是靠不住的。
所以,他认为要弄懂知识问题,同样也要弄懂形而上学的问题。
不懂形而上学,
就不能真正弄懂其他科学,
那么他在弄懂形而上学
这个问题的时候,
他运用了一个
怀疑的方法,
就是说,
对以前我们所有的那些知识,对我们以前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于我们的所有观念,
我们都应该进行怀疑,
就是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它是不是真的?
能不能站得住?
它有理论根据吗?
它的根据可靠吗?
要进行怀疑。
这种怀疑在当时
是具有非常重要的
思想解放的含义的。
因为,在当时西方的社会当中,尤其是经过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也包括封建专制的
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很多的思想观念
是不允许你去想的,
是不允许你去怀疑的。
比如神学的信仰你能怀疑吗?不能怀疑。
而且在《圣经》当中
所提出的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你也不能怀疑。
在日常生活当中,
很多东西大家也都不知就里。
而作为一个科学家,
作为一个哲学家,
他认为,我们要想得到
真正的科学知识,
我们要想得到真正的
确实可靠的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就必须用一个怀疑的武器,
要首先对它进行怀疑,
要提出为什么,
通过怀疑找到真实可靠的基础,然后,发展出我们的
整个的哲学和知识体系来。
所以笛卡尔
是在近代西方哲学当中
深刻而普遍地运用
怀疑主义方法的
一个重要哲学家。
当然后来有些哲学家也在使用,比如说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家,也是怀疑论者,休谟,
他也在用。
这些哲学家使用怀疑的方法,他们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
就是要求真,
要把虚假的东西去除掉,
而在当时那种社会条件下,
在当时那种思想僵化的环境下,这种怀疑,
它那个巨大的一个意义,
就是它在主张思想解放。
所以我们联系
我们改革开放的路程,
也可以知道,
你没有思想解放,
什么都墨守成规,
甚至对一些明显错误的东西
还顶礼膜拜,
那你这个改革开放的路子
是走不了的。
所以在当时笛卡尔在那时候,他所处的环境也是这样。
他首先要对各种不正确的思想进行怀疑,
对各种流行的观念进行怀疑,从中找出真正可靠的确实东西,作为他的哲学
和科学知识的基础。
当然他不管怎么怀疑,
我们对笛卡尔不能要求过高,为什么?
因为他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宗教神学的影响是非常深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势力
也是非常强大的,
对于解放思想,
对于有新的创建,
这种东西往往是要受到压制的。
再者,笛卡尔本人,
他也是个人,他也生活在
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
他在科学知识的追求上,
他应该说是大无畏的,
但是由于种种各方面的局限,他也不是个无神论者,
他也不是封建制度的叛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