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实习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

公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实习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

般文科教育有着相 当大 的区别 ,专业实习与职业教 育也不能等 同,应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融 合, 在应用 中锻炼与专业相关 的各方面 的能力 。
三、 湖北警官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实习模式的不足
即运用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安全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
・1 4 6 ・
截至 2 0 1 4年 , 全 国开设信息安全专业的院校 已
专业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 的重要教学环节 ,是 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的重要途径, 具有专业系统、
实践性教学和实习环节应如何有效开展的 问题 ,我
们 可 以直 接 借 鉴 的 成 功 经 验 不 多 , 能够 直接 复制 的
模式几乎没有 。
二、 专业实习在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信息安全专业 旨在培养系统掌握信 息安全 的基
科专业后 , 湖 北警官学院于 2 0 0 2 年也开 设了信 息安 全本科专业 ,成为首批 开设信 息安全专业 的公安 院 校之一 。 信息安全专业作为国 内新兴的本科 专业 ,对其
司法、 行政系统 、 以及重要信息系统 的信息安全工作, 具有较强 的信息安全意识 ,具有较 高的网络安全 事


引 言
安全维护、 分析 、 设计的基本应用 能力; 从事 网络安
全事件处理及 网络安全防御 的工作 能力; 熟悉公安 、
由于我国在信息安全 技术方 面的发 展较 晚, 目
前 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 ,信 息安全技术人才 奇缺 。继 2 0 0 1年西安 电子科技大 学、武汉大 学等高校率先在 国内创建 了信息安全本
业 间的交流 合作比较少。信 息安全专业 的特色 容易 被埋 没, 其专业实 习的重要性容 易被忽视 , 实习的过 程和方法容 易被 文科化 。 目前 ,学 院学 生的专业 实习是 由学 院教务部 门 统筹安排 的, 一般而 言, 实 习学生会被分配 到省 内一 些警 力不足和人 员需求大 的公安基层科 、 所、 队。在 这种情况 下,分配学 生的实习单位和部 门不 是以学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概念,信息安全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安全培训,并使他们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促进信息安全教育的发展。

首先,应加强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以改善安全教育的质量。

应更新教学内容,按照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来更新信息安全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

同时,还应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网络、模拟实验等媒体,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教学内容应以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为基础,将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实施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技能和能力。

应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加强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和技术应用的熟练程度。

此外,信息安全课程应注重复习,强化实践操作,提供全面的系统设计和分析,使学生对信息安全有更深入的了解。

也可以借助知识讲座,分享当前信息安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发展,深入了解网络安全的最新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最后,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要注重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及时反馈学生作业,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要及时给学生作业布置及批改,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应定期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安全的实践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总之,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信息安全教育的有效措施之一。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操作,及时反馈教学程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信息安全教育的积极作用。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的构建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育人体系的构建

[摘要]课程组深入研究了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中能力培养与育人内涵如何统一的问题,重塑了专业核心能力,并开展了基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育人顶层设计,构建了适合工科专业的“三意识、两精神”实践育人体系,形成了通用的育人目标,并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文章以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创新设计为例,详细阐述了教改试点过程,跟踪反馈教学效果。

实践结果表明,课程组所构建的实践教学育人体系及教学设计可较好地促进能力培养与育人内涵的统一,为工科专业育人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专业核心能力;能力培养;育人内涵;实践教学育人体系[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16-0013-05在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引导下,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具有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其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承担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的重要任务。

专业实践教学作为工科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科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改革已逐渐成为研究热点[1-9]。

从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来看,基础型实验课程主要通过引入经过缜密的实验验证过程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故事,融入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思政点;通过实验结果表象的差异探究实验对象的复杂性及本质规律,及时纠正理论学习中的认知错误,以此融入敢于质疑、知行合一的思政点[1-4]。

而自主、开放的设计研究型实验则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奋勇拼搏的创新精神[1,3]。

综合型实验则侧重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合作探究及团队意识[3]、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增强学生为国奉献的信心。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科技动态,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创新精神[2]。

从现有研究中可以看出,各高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程思政建设。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交 了 申办信 息安全 本科 专业 的正式 报告 , 待 批 准 。 等
信 息 安 全 专 业 经 过 近 几 年 来 的 发 展 , 具 有 一 已
定 的 规 模 , 我 国 的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展 注 入 了 新 的 活 为 力 。 由 于 信 息 安 全 专 业 教 育 成 规 模 发 展 的 时 间 较 短 , 学体 系 尚不成 熟 , 多 问题 , 如 专 业 建设 、 教 许 诸 师 资 队 伍 建 设 、 材 和 课 程 建 设 等 , 在 研 究 、 索 阶 教 尚 摸 段 。 尤 其 是 专 业 建 设 中 的 实 践 教 学 , 信 息 安 全 专 在 业 教 育 中 起 着 举 足 轻 重 的 作 用 。笔 者 就 该 专 业 的 实 践 教学体 系 建设作 一些有 益 的探讨 。
级专 业人才 。
我 国 信 息 安 全 本 科 专 业 设 置 始 于 2 0 年 , 育 00 教 部 首 次 批 准 武 汉 大 学 举 办 信 息 安 全 专 业 ,2 0 0 1年 度 教育 部 又批准 了 2 2所 高 校 开 设 信 息 安 全 本 科 专 业 。 20 0 3年 度 , 育 部 再 批 准 了 1 所 大 学 开 设 信 息 安 教 9
促 进 信 息 化 发 展 的 高 度 , 明 确 提 出 要 加 强 国 内 信 并 息 安 全 专 业 和 院 系 建 设 , 以 信 息 安 全 学 科 专 业 与 所 信 息安全 产 业必 将 在 中 央 2 7号 文 件 精 神 的 指 引 下
得 到健康 、 速的发 展 。 快
育 相联 系又独 立 于理 论 教育 的一 个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实 验 能 力 的 培 养 不 应 附 属 于 理 论 教 学 而 应 列 为 培 养 学 生工程 能力 和 解决 问题 的 另一 种 方 法 和途 径 , 认 为 基 于 实 验 的 问 题 求 解 方 法 是 在 广 阔 的 基 础 上 学 习

材料学科高质量业绩成果目录 南开大学

材料学科高质量业绩成果目录 南开大学

材料学科高质量业绩成果目录南开大学
1、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师生共同体的构建和探索。

2、高校思政课增强“三性一力”的师生“四同”育人模。

式探索和实践。

3、面向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需求的研究性教学创新与实践。

4、“中华诗数”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贯通式数育模式建设与推广。

5、科技驱动金融发展新时代下“金融+科技+人文”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
6、统计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7、赋权增能型英语教育创新与实践。

8、信息安全法学双学位班:文工融合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14年实践。

9、基于“5C”理念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0、使命驱动、数科融合: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推进历史学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1、培养大学生3A5s计算机通识素养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12、环境与生态文明类通识选修课课程群建设。

13、以专业思政为引领的新时代经济学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4、虚实融合的人工智能类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

15、立德树人,引领成长,专业导论课《化学概论》的改革与实
践。

16、基于O-ANLAS有效课堂数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17、以专业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首个信息安全微专。

业,服务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

18、“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创新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19、“双万”专业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2013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类)申请项目公示名单(5月2日更新)

蒋晓曙 王树锋 宗蕴璋 干为民 刘春节 彭银年 陈秀珍 李玲玲 顾卫杰 段来根 张波 胡剑虹
赵风华、代国忠、刘爱华、李书进
常州工学院
王文琴、徐煜明、曹中心、李亦飞、费 贤举、蒋巍
常州工学院
李菼、丁兆国、张忠
常州工学院
杨小斌、蒋晓曙、余辉
常州工学院
干为民、刘天军、金卫东、沈洪雷、房 汝建、金祥曙
常州工学院
陈志伟
( 高职院校“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曹根基
奖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机电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研
究和实践
郝超
果 高职院校“四季活动引领,教学咨询并进”心理健康教育模 成 式的研究与实践
吉梅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三轴三层”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学 与实践
王继水
教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黄天民 庞杰
吴云飞 梅国英 费小平、徐畅、孙淑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公示 “1+2”型高职电气类人才“OPC”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秦益霖 王其红 张志柏 李晴
朱敏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目 《可编程逻辑器件开发应用》课程改革与实践
聂章龙 陶洪
张静
吕勇
王璐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东南大学
张宇、王进科、黄雷、吕晓迎、钱卫平 、林海音
东南大学
陈淑梅、邱斌、陈良华、任凤慧、李东 、邵军
东南大学
蒋玉俊、张靖
东南大学
吴之昕、郭锋萍、刘蓉、杨茂霞、邹长 征、石玲
东南大学
陈学武、陈怡、胡伍生、陆建、黄侨、 高英、张航
东南大学
58

第十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

第十届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

拟奖励 等级 一等奖 一等奖
38 “3G实景课堂”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凸显企业办学优势,实现校企深度融 秦祖泽 汤忠义 严俊杰 39 合——基于企业办学的工学结合人才 覃事刚 谭元发 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湘绣传承 余克泉 唐利群 杨益斌 40 、创新、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英武 廖 瑜 陈英武 贺仁杰 殷建平 42 徐锡山 唐国金 43 钟芳程 徐 明 44 龙 军 蒋建湘 45 黄先雄 屠国元 46 翻译方向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研究 范武邱 搞好智能科学精品课程群建设提高人 蔡自兴 47 才培养质量 施荣华 采矿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与实 李夕兵 48 践 陈建宏 以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软 陈志刚 49 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 任胜兵 施 创建一流大学物理教学平台,强化“ 杨兵初 50 知识、能力、素质”教育 周一平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化学基础课体系 陈启元 51 改革与实践 梁逸曾 突出个性化培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吴 斌 52 的研究与实践 彭 红 袁 洪 53 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彭伟莲 以综合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课程体 陶立坚 54 系改革与实践 陈 翔 依托“课程-专业-团队”系列平台, 张 强 55 构建金融专业学生“梯度推进式”创 姚利民 新能力培养模式 机械类工程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创 韩 旭 56 新与实践 吴长德 41 面向军队信息化的管理工程专业本科 人才培养体系创建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 实践 以力学竞赛为契机,推进基础力学课 程改革,提高军事航天人才培养质量 以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为牵引,推进 网络安全能力培养体系改革 实务型法律人才教育培养的改革与创 新 武小悦 杨克巍 毛新军 叶常春 李道奎 刘大泉 赵文涛 陈颖文 刘益灯 毛俊响 辛红娟 贾文波 刘丽珏 陈白帆 吴 超 邓义芳 廖良才 周会平 黄海兵 任江春 唐东楚 廖 吴 晶 敏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改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改探索

总第22卷256期2020年12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Vol.22No.12December2020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改探索栾慎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1305)【摘要】新工科代表了人才培养的新方向,专业建设的新方法。

文章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从改进课程体系和授课方式、实验平台建设和专业竞赛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为培养具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改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0)12-0106-03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under the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Abstract:New engineering represents a new direc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a new method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Aiming at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mfbrmation specialty and personnel training,this paper carries out research and practice from th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s,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platform and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and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with the ability to transform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engineering practice.Key words:new engineering;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引言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迫切需要工程创新人才支撑和引领新经济建设。

信息安全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信息安全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设 情况, 这对于信息安全创 新型工程 人才 的培养具 有一定 的指 导作用 。
关键词 : 信息安全 专业; 创新 ; 人才培养 ; 教育教学 ; 一体化 改革
中图分类号 : 5 6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4— 84(0 2 0 04 0 17 5 8 2 1 )5— 0 5— 4
本着学校提 出的 “ 育人 为本 、 尚应用 ” 崇 和倡 导 的“ 一 切为 了学生” 的教育教学理念 , 按照“ 夯实基础 , 强化 实践 , 注重创新 , 出特 色”的人 才培 养思 路 , 突 以专 业建 设 为 主 线 , 立 “ 程 全 员 全 面 ” 质 教 育 体 系 的要 求 , 鉴 建 全 素 借 CI D O…工程教育理 念 , 按照 “ 越工 程师 培养计 划 ”2要 卓 _ 求, 重新整合 教育 教学 资源和 架构 教育 教学体 系 , 行教 推 育教学一体化 改革 , 进学生 知识 、 力 、 促 能 素质 协 调发 展 ,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和具有 国际意识 的当代大 学生 , 使其更 加符合社会需 要 。我 院 围绕 着创 新型 高级 工程 人才 培养
目 , 标 组织信 息安 全专 业教研 室 、 信息 安全 研究 所 的教师 认真做好信息 安全专 业教 育教 学一体 化 改革 的规划 与建 设, 积极探索创新 型工程人 才培养模 式 , 出了全方 位 的、 提 深层次 的、 教育教学一 体化改革 的创新 型高级工程 人才培 养方案 , 通过 3 年来 的实践 ,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第 4卷 第 5期 21 0 2年 5月
当代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Th ow n a t e o ne o ay Ed c t n e a d Prci fCo t mp r r u a i c o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公示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公示名单
张梦、赵贝斯特、张秀凤、熊治东、曾异 李军均、陈于全、谢超凡
是否推荐 省级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备注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多学科交叉推进——社会学类 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设 计与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为例 融合时代新媒体专业教育定位与教学模式创新研 究
附件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教学研究项目公示名单
序号 推荐单位 项目名称 负责人 主要合作者 是否推荐 省级 备注
专项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规范研究 高校大思政立体教学触媒研究与实践 UROP项目驱动的产教协同提高学生科研与创新能 力机制研究 面向CPS教育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虚拟调试 平台设计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以能源动力类学科为例 能源动力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轮机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构建 面向新工科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工程力学本科教 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微课的《结构力学》翻转课堂设计制作与应 用 建筑学科美术课程教学改革的跨学科方法与实践 建环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程文青 黄岭峻 熊良山 陈冰 冯晓东 王晓墨 李维嘉 王元勋 龙晓鸿 冷先平 管延文 杨勇 蔡涛 徐学军 邓天平 宋琪 雷鑑铭 曾喻江、罗杰、张林、邓天平、陈林、左冬红、文灏、黑晓 军、桂良启、王邦、刘威、许炜、汪小燕、胡梦兰 谭亚莉、黄长义、成良斌、洪明、张峰、杨金华、沈昊驹、 李建国、杨成林、李翔、闫帅、李杨、邹旭怡 李斌、王书亭、邹小堤、赵明、王峻峰、刘红奇、谭琼、林 勤、李曦、阮春红、刘伦洪、贺松平、谭波、熊良才、朱文 革、朱志娟 袁楚明、谢经明、龚时华、戴泽西、黄弢 孙伟、王晓墨、方海生、冯光 成晓北、王英双、黄晓明、刘志春、黄杰 吴军、徐国华、余祖耀、向先波、吴金波、王建军 李振环、王琳、钱勤、杨新华、张雄、黄敏生、胡洪平、江 雯、周新平、熊永亮、杨辉、陈子光、罗俊、鄢之、熊启林 、胡莉莉、魏俊红、刘大彪、代胡亮、朱亚新 李黎、江宜城、樊剑、戴萍 谭刚毅、徐国燕、王祖君、匡小荣、刘昕、汪浩、王朝霞 蔡磊,徐新华,张延荣,杨群,刘文斌 尹仕、张蓉、曲荣海、王少荣、张明、石东源、饶波、夏冬 辉、李大伟、孔武斌 段善旭、刘邦银、陈昌松、林新春、孔武斌、尹仕、朱秋华 夏增民、刘文琪、王元勋、李卫东 张林、汪小燕、秦臻 朱明、陆三兰、王殊、文灏、闵玉堂 李玲、邹雪城、杨晓非、邹志革、余国义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信息安全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所以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首先讨论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信息安全课程实施的技术,最后分析信息安全课程实施的步骤。

首先,论述信息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因此,为了在信息安全领域拥有充足的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加强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

针对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除了更新教学内容外,需要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掌握安全管理的方法,从而促进信息安全教学的有效改革。

其次,谈到信息安全课程实施的技术。

信息安全课程要想得到有效实施,需要利用一些先进技术,比如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从而深入地了解现代信息安全管理的趋势。

此外,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利用VR技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安全知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安全知识的理解。

最后,论述信息安全课程实施的步骤。

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系统的教学计划,将信息安全课程的相关内容分解成一系列实施步骤,例如针对现代服务器、云计算技术等方面进行讲授,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安全技术。

然后,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际实践,模拟不同的安全场景,涵盖信息的安全发现、应急处置等等。

让学生充分掌握信息安全的实际操作。

最后,就是引入一些实时的安全管理系统,比如安全审计系统、安全监督系统等,以便让学生了解安全管理的实时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必要的,信息安全课程的实施也需要利用一些技术,最后,实施信息安全课程的步骤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各高校及相关机构应注重对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信息安全实施的实效性,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的安全技术人才。

智慧教育理念驱动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智慧教育理念驱动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0 引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革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主导科技发展的主要机构,对发展和革新尤为敏感。

智能终端普及化、学生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信息的爆发式增长、外界诱惑不断增大且难以监管等,这些变化给教学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改革契机,要求高校教师扬长避短,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智慧教育理念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新型工科专业的“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本科为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我国培养飞行器技术研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属于典型的新型工科专业。

近年来,航空宇航制造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迅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智慧教育理念驱动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齐振超,田 威,王 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摘要】 基于“新工科”专业课程特点,分析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素质需求,以智慧教育理念为驱动,将移动互联网终端、智慧教学工具、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技术应用到课程教学中,探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生关系、考核方式等发生的改变。

打通科研、教学、实操实验、虚拟实验之间的壁垒,形成有专业特色的培养模式,解决传统课程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内容与智能制造新发展相脱节、教学和科研相脱节、教学手段与“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相脱节、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脱节的问题。

【关键词】智慧教育;“新工科”专业;虚拟现实;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21)01-0020-08收稿日期:2020-1-1作者简介:齐振超(1987—),男,河北沧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飞机装配技术;田威(1977—),男,湖北黄冈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装配技术;王珉(1975—),男,山东蓬莱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飞机装配技术。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新工科’建设的教师跨界发展与评价激励机制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教高厅函〔2018〕17号);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研究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教师跨界发展的工科优势高校卓越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8JDGC022);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智慧教育理念驱动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GLX19_013);2019年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互联网+’‘新工科’专业教育新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9JSJG268);201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课题“走好智慧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工科教学模式探索实践”(项目编号:1801JF0501)。

“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与实践探索

“信息安全”专业教学与实践探索
p r n e h e c ig a d p a t eo h p cat ss i n i nta t g n h r r n r b e i c ,t eta hn n r ci ft es e ily i t l siiil a ea d t e ea ema yp o — e c li t s lmst ee p o e n t de . Th sp p rito u e h o sd rto n x l rto n ta hn e ob x l r da d su id i a e n r d c st ec n ie ain a d e po ain o e c ig
中图 分 类 号 : 4. G62 0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0 83 3 (O 8 O一O 1O 10 —6 4 2O ) 3O 5 一3
On Te c i g a d Pr c ie o n o ma in S c rt p cat a h n n a tc fI f r t e u iy S e ily o
安 全等技 术 。信 息安 全管理 包括 安全策 略 、 全标 准 和安全 测评 等 。根 据该 专 业 的人 才 培养 定 位和 培 安 养 目标 , 我们设 置专 业课程 的指导 思想 是 : 强学生 的数 学基础 、 宽知识 面 以及 重视应 用技术 。 加 拓
收稿 日期 :0 70— 9 20 —91 基金项 目: 安徽省重点教学研究项 目(YXM2 OO 9 J O3O) 作者简介 : 侯整风(9 8 ) 男 , 15 - , 安徽和县人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Ke r s if r a in sc r y s e ily;p a t esa e ;r fr o e c ig meh d ywo d : o n m t e u i p cat o t rc i t g s eo m fta hn t o s c

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的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作者:李翠霞李学相宰光军任两品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01期摘要:分析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结合该专业的建设过程探讨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思路和目标,提出符合院校实际的建设方案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工科;信息安全;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工程实践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1-0068-03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对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做了明确部署和规划,指出:信息安全产业对于保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网络安全和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此可见,网络安全战略已经提升至相当高的高度,也事关国家安全层面。

尽快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安全人才队伍,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任务[1]。

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他们不仅在某一学科专业上学业精深,而且还应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他们不仅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现有的问题,也有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去解决未来发展出现的问题;他们不仅在技术上优秀,同时懂得经济、社会和管理,兼具良好的人文素养[2]。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安全工程、人文科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多交叉学科。

信息安全本身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较为广泛,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与系统的构造、信息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等。

信息安全技术涉及信息技术的各个层次[3]。

长期以来,我国信息安全专业存在着封闭和保守的特点,具体体现在:长期按照单一学科模式进行建设;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度不高;与产业和企业的沟通互动偏少;课程体系中涉及知识面陈旧而庞杂;未能及时接纳产业前沿技术;培养过程和模式守旧,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等[4]。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汇报人:2023-12-01CATALOGUE目录•引言•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改革方案及实施计划•创新点及特色•预期成果及效益•结论及展望•参考文献引言当前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等,难以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信息安全专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实践教学的需求不断增加。

背景与现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改革和创新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

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实验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实践平台和资源创新能力不足实践能力不足实践与理论脱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方案及实施计划改革目标与原则目标建立符合信息安全专业实践需求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过程管理。

01教学内容02教学方法03教学资源改革内容与方法制定改革方案,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阶段(1-2年)实施改革计划,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开展多元化教学方式。

第二阶段(3-4年)总结评估,持续改进,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

第三阶段(5-6年)实施计划与时间表创新点及特色创新点分析引入新技术01多元化实践方式02以赛促学03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010203更加注重实践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注重创新引入新技术的创新在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新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采用多元化的实践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信息安全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建设探究
专业特色与专业定位是学科发展必然要面对 的问题。2007年,教育部与财政部启动了特色专业 的申报,对高校的特色专业进行重点扶持。但各高 校开设新专业,对专业建设没有明确的定位,各高 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摸索发展,缺乏专业特色。
2信息安全专业建设
信息安全专业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专业,涉及 到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等学科,各个高校 将信息安全专业设置在不同的学院(系),如网络与 信息安全学院、计算机学院、数学学院、通信工程学 院等。由于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层次不同,专业建设 和培养模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但大多数高校都是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新工科则提出要培养
【摘要】针对新工科背景下信息安全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学校的实
际情况,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专业特色建设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新工科;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pecialty in New Engineering Education
师资队伍水平作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 的决定性因素,在高校办学中起着关键作用⑵。但 是当前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任教师较少,并且专业理 论与实验课程较多,使得教师数量难以满足理论与 实验教学任务。
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院一方面应积极引进 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引 进人才方面,由于信息安全人才短缺严重,尤其是 博士,高校与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竞争非常激烈,但 是高校与企业的待遇相差太大 ,导致高校在引进人 才方面面临困境。
科研方面,本学院首先将青年教师安排到各个 科研团队,定期进行学术讨论;其次,组织青年教师 参加这种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第三,指导青年教 师如何撰写项目申请书,并邀请专家对申请书进行 修改。通过努力,信息安全专业逐渐形成了一支有 科研实力、有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 2.2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制定

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

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和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科信息安全专业作为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重要载体,其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讨,旨在为信息安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经验。

一、课程体系改革背景二、过程质量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原则1. 突出实践导向课程体系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实际案例和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2. 突破学科壁垒信息安全学科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应该突破学科壁垒,整合计算机科学、网络工程、电子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掌握信息安全相关知识。

3. 不断更新信息安全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是不断更新和迭代的,因此课程体系的设计也应该保持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学生始终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践1. 设计实践项目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信息安全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一个网络安全保护方案、开发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全应用等。

2. 强化跨学科课程定期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及时引入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术,还可以邀请业界专家来进行讲座和指导,使学生始终站在行业最前沿。

四、改革实践成果与展望经过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更新和调整也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一步整合跨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为信息安全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探索研究——以“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为例

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探索研究——以“信息论与编码”课程为例

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探索研究——以“信息论与编
码”课程为例
黄英;雷菁;刘严;刘伟
【期刊名称】《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年(卷),期】2022()9
【摘要】针对如何对工科研究生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展开讨论。

分析了工科研究生的思想现状,总结了现阶段课程思政存在的目标不聚焦、师生共情欠缺、整体设计薄弱等问题;形成了基于研究生成长成才规律、培养体系的课程思政改革途径。

以国防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科研究生基础课程“信息论与编码”为例,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实践案例分析,为研究生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了可行路径。

【总页数】4页(P53-56)
【作者】黄英;雷菁;刘严;刘伟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
【相关文献】
1.以培养应用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军队工科院校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实践
2.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3.高校理科专业实验教学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以"信息论与信息安全实验"课程为例4.目标导向的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
路径探索——以“大数据思维与分析”课程为例5.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课程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宋㊀军㊀杨㊀帆㊀余林琛㊀许㊀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在过去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模式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已难以较好地适应当前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需要。

借鉴加拿大W a t e r l o o、U B C、U V I C三所大学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一些成功经验,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改革着手,围绕当前我国信息安全专业教学及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类共性问题,提出过程质量度量、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质量保证的三维立体考核和评测手段,重点研究如何增强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探索切实可行、注重能力、突出实效的本科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信息安全专业 本科课程体系 过程质量导向一、引言信息安全事关国家安全。

世界各国对信息安全保障和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工作都高度重视。

我国信息安全类专业的设立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目标和客观需求。

提高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我国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主题,也是当前各高校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确保专业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从信息安全专业本科课程和实践体系改革着手,借鉴加拿大W a t e r l o o(滑铁卢)、U B C(哥伦比亚)、U V I C(维多利亚)三所大学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利用过程质量度量、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质量保证的三维考核和评测手段,探索切实可行、注重能力、突出实效的本科课程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研究符合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逻辑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面向国家需求和行业市场,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通过过程质量考核和评测手段,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科发展逻辑,进行课程和实践教学内容适度的、渐进的调整和改革。

(3)通过课程项目、学生自学、科研项目和竞赛项目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突出教学过程中的“教”与“练”,强调课程教学质量。

二、国外信息安全专业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特点1998年起,美国国家安全局委任C MU成立了网络防御国家学术卓越中心(简称C A E-C D项目)。

2004年,美国国土安全部加入合作。

这是第一个以提高信息安全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化高等教育认证,面向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信息安全教育和研究课程培养。

先后有5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和教育机构被该中心认定,如C MU大学、G e o r g i a理工学院、F l o r i d a州立大学、P u r d u e大学等。

从学科布局方面来看,国外大多数信息安全科研比较活跃的高校,都开设信息安全专业和相关课程。

这些高校的信息安全课程注重案例教学,低年级侧重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高年级注重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化和拓展。

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安全、密码学、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取证等。

课程设置通常与教师的研究方向衔接比较紧密。

主要通过平时作业、工程实践、期中期末考试三个方面进行成绩评定。

一般来说,相关课程信息和教学资源均公开在教师课程主页中,包括课程介绍、参考书目、课程要求、评分方式、课程作业、课程讲义等。

通常要求学生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并进行讨论,每门课程均安排了课程助教,并发布答疑辅导的时间表。

三、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本科课程体系1.过程质量导向的课程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是近年来从德国引进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提出的课程观,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想。

工作过程导向方法与传统的结果导向方法相对,是一种由知识传授向认识传授的教学变革。

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正在推动和革新传统结果导向教学方法的理论观念。

(1)过程质量度量在对当前计算机学科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成熟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改革考核方式,突出作业、课程项目和课程中期考核的功能,建立学生和教师的阶段化目标考核体系,课程建设设置考核目标,实施多样化的质量观。

(2)过程质量控制建立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课程项目管理体系,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机制,确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纠偏和激励机制。

在进一步完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同时,强化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80106/2019(3)过程质量保证确保培养计划科学合理,重视教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升级,重视培养计划的制订与修订。

推动教师进入企业,关注市场和社会需求,优化课程结构。

增设选修课,实施课程试听制,教学内容常改常新,强化质量改进意识,使质量改进制度化。

上述过程质量度量、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质量保证的三维考核和评测手段,三者之间相互支撑,互为辅助。

2.过程质量导向的工科信息安全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实践中国地址大学(武汉)信息安全专业成立于2002年,经过近15年的努力,已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信息安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长期以来,学校和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重点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考核模式、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质量反馈等方面下功夫,从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等教学质量的基础性环节出发,逐步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分阶段的建设、培育和打造每一门课程和每一个实践环节,围绕主干课程组建教学团队。

此外,大力推动大学生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支持教师指导大学生课外科研实践,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各类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项目,支持教师在教学研究项目和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实践和改革,积极鼓励教师借鉴国外本科教学中采取的有效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近些年来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四、总结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以优化课程体系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前提。

明确信息安全专业培养目标、凝练专业特色,以顺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从国际化和战略性视野出发,紧密结合专业标准、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进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的宏观性规划和细粒度调整。

真正做到深化信息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张焕国,王丽娜,杜瑞颖.信息安全学科体系结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2010,(05):614.[2]彭国军,张焕国,杜瑞颖.信息安全竞赛与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24):1.[3]杜瑞颖,张焕国,彭国军.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10):22.[4]王练,陈龙.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24).[5]杨义先.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建设——体会与案例[J].计算机教育,2007,(19):9.[6]杜瑞颖,张焕国,王丽娜.《信息安全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实施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2,(17):19.(上接第107页)创新性设计,组织各种实践操作比赛、计算机项目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

3.改进计算机教学模式高校计算机课程要改变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培养,将就业作为教学目标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系统化教学,使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得到加强。

例如,可以进行任务化教学,将计算机教学内容作为重点,给学生安排相应的教学任务,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自主化学习,这样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增强交流能力。

4.实施新型的教学评价目前的高校计算机确定以就业为导向后,也要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和改进,引入新型的评价方法,主要内容是,将传统理论考试评价的方法转变为对学生操作技能、创新技能的考核。

例如,计算机课程在每年期末考试中,可以安排进行网页设计考核、广告设计考核、建设网站考核等方法,这些具体的计算机技能操作考核方法,可以增强学生未来就业的实力,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为他们将来更好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的社会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大学生从学校走出后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要求高校计算机专业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更加要求学生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实施更加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培养具有项目化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

在当前就业环境下,使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就业优势,为社会输出更多具有专业能力的人才,这是高校计算机在以后教学过程中需要切实进行的教学改革,相信把握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要求后,高校计算机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1]姚玉开.基于就业目标的高校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1):3860.[2]张丽华.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改革[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3,(09):66.[3]张倩等.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06):233.[4]许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4):82.[5]常薇,徐东风.高校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开放模式优化研究[J].计算机育,2010,(03):125.90106/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