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教学设计1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之美》教学设计15篇
《桥之美》教学设计1
【课文简析】
这篇美学小品的作者是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
文中有诗意的描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我们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
文章的语言也极具个性色彩。
此处,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同时,也让我们读者能从美术工作者的独到的视角,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并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焕发着美的灵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说明文语言: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理清说明结构说明顺序。
4.体会引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2.结合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的提示让学生准备自身感兴趣的桥的知识。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导入1: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
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的用诗文来赞颂它,关于它的故事传说也很丰富,同学们你都了解关于桥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导入2: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
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板书课题)
导入3:上一篇课文中,我们从一位桥梁专家那里了解到了有关桥的一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将跟随着画家的脚步看看在画家的眼中,桥的魅力在哪里。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吴冠中的《桥之美》。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他的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中国画有《春雪》《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天南地北》等。
本文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花山文艺出版社20xx年版)
体裁: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属于说明文种类中的事理说明文,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将事物是'怎样的'作为说明重点,对事
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发展变化等特征,进行科学说明。
事理说明文:以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以及相互联系的成因等为说明对象的说明文,说清'怎么样'和'为什么',使人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因此然。
什么是小品文?(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化。
)
二.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要求:1.注意预习时标画出的生字词。
2.我们前一段时间学过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中国石拱桥》,我国古代石拱
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同样是写桥,让我们一起看看在作者画家吴冠中的眼里,桥的魅力在哪里?(学生尽量找文中的语句回答)
3.为了展现桥的美,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请大家按照文章的行文顺序将它
们一一找出,并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明确:1.字词:
0202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驻足:停止脚步。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导致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毫、厘,计量的小单位。
2.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
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
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为了能让普通读者理解和接受这个观念,文章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它“固然有诗境之美,其实更有绘画的形式美”。
(第2段)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它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画面,强调桥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然后又大而言之,指出桥在江南水乡和水上城市威尼斯同样在构成当地特色美景上不可或缺。
3.作者列举了乌镇苇丛中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
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以及《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人造索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第一个例子,是写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
厚厚实实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单鲜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第二个例子,是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轻与重之分,有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
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大而仍能和谐统一,可能就在于桥有着经过精心设计的轮廓吧。
第三个例子,是写长桥之美。
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
同时,如前所说,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也有了生命。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桥——风雨桥,作者没有明言桥所起的作用,不过,我们不妨做一些揣测。
如,从作者说风雨桥上的廊和亭是“古代山水画中点
缀人物的理想位置”,再结合我们欣赏国画的经验,可以想像得到,桥面上盖有廊
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随后,作者比较概括地写桥普遍有的形式作用:联系形象的重叠与交错。
这是对作者眼里的“桥之美”的进一步补足。
文章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及乡间小
桥为例,指出通过桥能构成丰富的画面。
此后作者宕开一笔,开始结合具体实例谈桥与周围景物要互相衬托、呼应的问题,作者是所举实例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三.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在作者举的众多例子中你最喜欢那座桥,为什么?
1.准确性:如第一段中“大概”,“大都”,“总”——表明作者对桥喜爱的态度
2.生动性:课后题二。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
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赏析:其实,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
身上而已。
这表现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赏析: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
“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赏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
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
热闹。
赏析: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补充资料:理解课文,品析语言的课堂实录。
师:你最喜欢哪座桥,并说说理由?
生:我最喜欢江南水张细柳下的石桥。
因为早春时的细柳绿而柔软,是阴柔之美,桥是有坚硬石块的石桥,这是阳刚之美。
师:细柳和石桥、阳刚与阴柔这美,的确美得动人。
生:我最喜欢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
因为这段文字中“销魂”这个词用得很好,表达出画家的感受。
师:你说得很好,那你知道“销魂”这个词的含义么?
生:不知道。
师:“销魂”出片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意思是说人们
在分别的时候非常悲伤、愁苦。
那“晓风残月”是何意?
生:是景物描写。
师:对。
这句话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又哪冷落清秋节。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依依,晨风料峭,半轮残月斜挂在柳梢头,美吗?(出示幻灯)
生:美。
师:文中为何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呢?
生:就是说细柳和石桥所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景物来烘托,已令画家销魂。
师:很好。
看来江南细柳下的石桥的确很美。
美在这座桥与周围的景色和谐统一。
其他同学喜欢哪座桥?
生:我最喜欢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困为苇丛密不透风,给人憋闷感,期间出现了一座石桥,让人感到眼前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师:“豁然开朗”这个词用得好,能活学活用。
本来沉闷的苇丛,因为有了石桥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让人的眼前为之一亮。
书上是怎样写人的这种感受的?
生:(齐读)茅盾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了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期间显现一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师“苇丛”会“做深呼吸”么?会“透舒畅的气”么?
生:不会。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对。
苇丛不会“发闷”,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
而已。
这表明了作者与周遭环境已融为一体。
深呼吸后感觉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
(师生一起做深呼吸)
师:深呼吸之后,感觉轻松。
对于这句话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生:前面发闷的感觉应该读的低沉、缓慢,而后面应该读的轻快。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
师:大家一起来读。
这座桥与周边的环境配合的真好。
师:其他同学喜欢哪座桥呢?
生:我喜欢风雨桥。
因为这段话中“驻足”这个词用得好。
能让欣赏者停住脚步,可见景色美。
师:景色美在何处呢?
生:桥外是飞瀑流泉。
生:桥上是遮盖的廊和亭,亭中有人悠闲自在地欣赏着景色;桥外是飞瀑流泉,惊险壮观。
师:桥上的安闲桥外的惊险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师不禁想到卞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
饰了别人的梦。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的是飞瀑流泉,“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
是因为你和桥已构成了一幅画。
桥上、桥下各是一道风景,别有情趣。
师: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你怎么理解搏斗。
生:这里的景色很美,画家和摄影师们争先恐后的抢着画画,拍照片。
师:很好。
可见这座桥很美,它美在与周围的景色配合的很好。
生:(齐读)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见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师:大家读得很好。
以上,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看出文中,桥与周围的景物相映的确很美,语文也很优美。
四.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明确: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明确:1—3指出作者爱桥的原因是“缘于桥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
作用”这也是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
0202
4—6这部分主要说明了桥与周围环境的巧妙搭配才构成入画的美景。
——举例说明“桥之美”
027总结全文,有实桥想到虚桥,即鹊桥,点出了“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
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总结全文,升华对美的感受
说明顺序:总分总的逻辑顺序
五.找出说明方法。
1.引用。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引用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作用:说明桥不但有诗境之美,而且有绘画的形式美。
这一部分作家从大家读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入手,首先摆出一个看法,他“固然有诗境之美,其实更有绘画的形式美“接着以粗笔勾勒,大块涂抹的方式迅速将小桥,流水,人家提炼成构图所需要的块,线,面,并把他们搭配组合起来,构成图画,强调了桥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为下文展开描述预设了心理准备。
2.举例子。
在第四段作者举了四个例子,第一个写是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
感受。
第二个例子写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这里有形体上的强与弱,
轻与重之分,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柳枝年年发新芽变与不变的对
比,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就是阳刚与阴柔这良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差距如此之
大而仍能和谐统一。
第三个例子写长桥之美,长桥一般建在比较宽阔的水面上,
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
第四个例子写的是形式比较独特的风雨桥。
我们可以想象,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的感觉,这种感觉桥好与险峻的山峰,桥写的
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对照。
在以上四个例子中,桥在外观,材料、与处所位置上各不相同。
或为主体,或为陪衬,或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但都与周围的景物成为和谐的一体,共同构成入画的景致。
3.打比方。
第四段“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4.列数字。
17孔,53孔……
六.比较阅读。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两文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征等角度进行比较、评析。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使其更加清楚,表格设计如下:
比较篇目
说明对象
着眼点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语言特征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是一篇较为规范的说明文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总—分—总
逻辑顺序
举例子、引用、列数字、打比方等
语言平实自然而又准确、严密
桥之美
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
桥的美学价值,发掘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总—分—总
逻辑顺序
引用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文章语言优美,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中国石拱桥》与本文的区别:中国石拱桥以准确的数据、例子等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进行了说明,使人对石拱桥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本文则用艺术家的眼光对桥的美进行了描写和评价。
七.总结、作业。
全文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桥之美”,在结构上采取“总——分——总”的形式,
在具体生动的描述中说明“桥之美”的含义。
文章开始从大家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句诗入手,点明桥的诗境之美和绘画的形式美,进而说明桥在画面构成中的作用,指出它是特色美景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接着作者连举四例,说明桥在外观、材料、与所处位置上各不相同,而都能和周围的景物形成对照又不是失和谐,表明他们是构成美景的一部分,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回应文章的题目。
这篇课文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发觉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美术工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引领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以前虽然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此时焕发出新的灵性与生命力。
那我们举一反三,看看我们生活中的“美”的地方有哪些?请以《___之美》为题写一个片段。
《桥之美》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一篇美学小品。
文中有诗意的描
写性文字与带有说明性的文字相间杂出,让我们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美学常识。
文章的语言也极具个性色彩。
作者以画家的标准和眼光,从独特的角度发掘了桥在不同环境中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同时,也让读者能从美术工作者的独到视角,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我们此前虽感觉到美好,而说不出好在何处的景物,这些景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散发着美的灵性与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总的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桥之美的领悟和熏陶,进而使学生能获得一些简单的审美方法,培养自身健康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从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
2.找出文中说明性的文字,并指出其所利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突破方法:用语文活动让学生说出心目中的“桥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中的每一座桥都散发着无限的魅力。
桥与周围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座桥呢?请学生进行小组的合作,形成一小段口头作文,来描述心中的“桥之美”。
难点
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语句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
突破方法:通过语文活动设计,训练学生用丰富、生动且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情感。
学生在交流感悟时,教师通过启发与点评将一些重点词语和语句的赏析渗透其中。
教学方法:
1.导学法
2.比较阅读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有关卢沟桥、宝带桥、赵州桥、风雨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英国的康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乡间的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等图片。
同时配以精彩的导语: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眼中,桥则别有另一番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
二.自主阅读,感悟意境
1.听读课文,用心灵触摸文本。
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耳朵听课文录音,用心灵去感受美景。
1)字词积累。
2)学生边听边做标记,并交流反馈听读感受。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感悟,并对学生的交流作总结概括和提升。
2.速度课文,感悟桥之美。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陶醉在一座座美丽的桥中,桥的确很美,那在画家眼里,桥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答案。
3.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桥之美”。
三.合作探究,赏析美文美景
1.再读课文,寻找美景。
教师:文章写了很多桥,这些桥是在不同环境中的桥,那文中写了哪些不同环境中的哪些不同形式的桥呢?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再次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教师展示每座桥的图片。
2.语文活动设计:心目中的“桥之美”。
文中的每一座桥都散发着无限的魅力。
它美在何处呢?请学生用“桥之美,美
在____”的句式,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形成一小段口头小作文。
3.在各组交流过程中,适时的让学生动情的朗读课文,可以小组齐读或小组推
荐代表朗读,这样学生可以用自身的情感体验把对文本的理解读出来。
教师对学生的感受作出肯定评价,与学生一起沉浸在这美景中。
4.在语文活动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用丰富、生动且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情感。
学生在交流感悟时教师通过启发与点评将一些重点语句和词语的赏析渗透其中。
5.我们从《桥之美》中,体会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
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通过比较阅读,更好的品味文章的语言。
四.拓展延伸,升华美感
1.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故事。
听完故事让学生来谈谈木匠造的这座桥美在何处。
(它是一座沟通兄弟心灵的桥。
)
2.通过分析故事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
五.联系实际,畅谈“桥之美”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美丽的桥呢?
六.作业设计
找一找与桥有关的故事,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第1—3段)明确“桥之美”的含义。
桥之美(第4—6段)举例说明“桥之美”强调环境的作用。
(第7段)总结全文。
《桥之美》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文涉及到绘画与人生,是一篇耐人寻味的小品文,文章意蕴丰富,描写生动精彩,有很多新奇之处,适于鉴赏性朗读。
在朗读中贯穿对课文的把握、对课文美点的鉴赏、对课文意蕴的探究,实话美育渗透。
【学生分析】
由于本文涉及到一些绘画方面的知识,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不太符合常规,学生可能不会十分了解,加之本单元大多是一些说明文,而本文又带有一定的说明性,学生对于文体也会有一定的疑惑,因此要在课堂上多加解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直面生活中风波,乐观面对人生的态度。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的语言。
了解作者的审美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说出,由这个圆可以想象到什么?导入词: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态度,同是一个圆,众说纷纭,同是一棵树,画家想到的是它给人的美感;商人看到的是它能卖多少钱;木匠看到的能做成什么样的家具;而一只虫子看到的它的味道如何。
同是桥,普通人看到的是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作为桥梁专家的茅以升看到的是它有何特点,在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而一位画家会如何看待它呢?我们一齐声朗读《桥之美》,看看画家吴冠中是如何看待桥的。
出示思考问题:
1、课文的主要写什么?
2、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以“桥之美,美在。
”的句式回答。
(教师指导:看了第二段后,我发现,桥之美,美在有给画的形式美。
)
明确:桥之美,美在石桥与密密的苇丛相配合给人带来的特别感受;美在石桥与细柳合作创造的动人景致;美在长桥打破了背景的单调,富有灵气和生命;美在风雨桥形成形式独特;美在它能用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美在它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