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指导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观察、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念。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1.第一单元:大自然中的鸟类(3周)
-学习目标: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观察和描述鸟类的外形和行为;
认识鸟的栖息地;体验观察和记录鸟类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鸟类的基本特征和栖息地。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鸟类的外形和行为。
2.第二单元:不同的天气(3周)
-学习目标: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原因;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的
变化;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的天气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难点:观察和记录不同天气的变化。
3.第三单元:小动物的生活(3周)
-学习目标: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生活方式;认识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了解小动物的基本需求和自我保护方式。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小动物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了解小动物的基本需求和自我保护方式。
4.第四单元:四季的变化(3周)
-学习目标: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变化;认识四季的特点和不同季节的
自然景观;了解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四季的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季节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活动安排:
1.探究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
观察鸟类的外形和行为,进行不同天气现象的观察和记录等。
2.实验活动:通过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
合作精神。
如制作简易的鸟窝,观察气温的变化等。
3.组织教学: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
习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评价:
1.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
2.自评与互评: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进行自评,通
过小组讨论和交流进行互评。
3.课堂讨论和分享: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
1.鸟类的图片和资料。
2.天气观察记录表和温度计等实验工具。
3.小动物观察记录表和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