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脾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
眠症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归脾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效果。

方法:从本院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之间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并平均分成对照组(n=40)与试验组(n=40)展开研究,对照组选
择常规西药展开中治疗,试验组则选择归脾汤加减与针灸联合展开治疗。

对临床
治疗效果展开观察并比较。

结果:相比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展开治疗时选择归脾汤加减合并针灸展开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归脾汤加减;心脾两虚型失眠症;配合针灸治疗;临床效果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随之有所增加,再加上受到多
种因素影响,导致患有失眠症的患者正逐年呈上升趋势。

长时间夜不能寐致使患
者产生食欲减退以及情志不畅和精神萎靡等情况,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

以往
在治疗过程中多选择安神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
其极易使患者产生严重副作用。

由于近几年中医中药方剂逐渐被应用于临床中,
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1]。

本研究主要选择归脾汤加减对心脾两虚型失
眠症患者展开治疗,并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在2019年9月-2020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脾两虚型失眠
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所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展开研究,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29周岁、78周岁,平
均(53.57±2.15)周岁;试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
为30周岁、78周岁,平均(54.21±2.16)周岁。

两组年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不具有统计分析含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近期未服用精神类药物者;均自愿参加并经过对相关文件签署。

排除标准:存在药物滥用情况者。

1.2.方法
对照组选择西药展开治疗: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生产厂家:丹麦灵北
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171104)进行口服,每日早晚各服用1片。

试验组选择归脾汤加减配合针灸展开治疗:基本方剂为黄芪15g、龙眼肉9g、党参15g、白术9g、酸枣仁20g、当归10g、远志10g、炙甘草6g、木香3g,再
临症加减。

每日用水煎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并对该组患者实施针灸操作,
依次选穴为百会、内关、神门、足三里、阴陵泉及三阴交,应用补法进行治疗,
两组患者均需要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失眠症状得到改善,睡眠时间至少增加3小时,
睡眠深度有所增加,显效;疾病体征有所减轻,睡眠时间有所延长但并未达到三
小时,有效;睡眠时间以及质量均未有任何变化,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4.统计学分析
SPSS19.0处理分析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

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分析含义。

2.结果
2.1.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显著
(P<0.05),见表1。

表1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n(%)]


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4020
(50.00%)
8
(20.00%)
12
(30.00%)
28
(70.00%)
试验组4035
(87.50%)
3
(7.50%)
2(5.00%)38
(95.00%)
X2----8.6580 P----0.0032
3.讨论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临床表现主要是,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
过三十分钟,睡眠维持起来比较困难。

夜间醒来的次数大于等于两次,或者是在
凌晨的时候醒的比较早,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比较浅,而且梦比较多。

总的睡眠
时间缩短,一般小于6小时。

患者在第二天感到体力恢复不佳,影响白天的社会
活动,甚至有焦虑、紧张不安或者是有压抑感。

严重的可以有心率加快、温度升
高、周围血管收缩等。

而失眠症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不寐”,这一疾病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体
内产生阴阳失衡情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不足,致不能寐且多梦及易醒,
醒后不易再寐,心悸[4]。

在中医中认为心脏和脾脏为人体中运营血液的主要器官,
过度思劳极易伤及到脾脏导致脾不健运从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致使患者出现心
悸多梦、头晕健忘、心神烦乱等症状。

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主要对其展
开养血安神及补心健脾[5]。

本文归脾汤中所选药物多具有宁心安神和健脾的功效,将药方中的药物联用可增强患者脾脏血运功能,同时其心脏藏血功能也得以恢复。

另外,通过对穴位进行针刺,可以调节阴阳平衡,从而的达到阴平阳秘的效果。

将归脾汤加减与针灸联合对心脾两虚失眠症患者展开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在一
定程度上可促使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
效率明显高于试验组(P<0.05)。

综上所述,选择归脾汤联合针灸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展开治疗,可有效
促使临床治疗效果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宜滨, 陈宥伊. 芪枣安神汤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8, 036(002):130-133.
[2]杜捷、杨婧、江琪、张硕、沈慧、兰长安. 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阴虚火
旺型失眠78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 48(11):120-121.
[3]欧洋, 肖蕾, 李京,等.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
床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18, 035(002):87-90.
[4]朱迎春,凌文.归脾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帕金森疾病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
观察[J].光明中医,2020,35(20):3253-3255.
[5]余高成.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30例的疗效观察实践思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163-1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