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与教育学)模拟试卷2(题后含
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教育在一些方面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教育有一些相似之处,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继承性
正确答案:D
解析: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这是由教育的继承性决定的。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3.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是( )提出来的。

A.赫尔巴特
B.布卢姆
C.凯洛夫
D.赞科夫
正确答案:D
解析:这是赞科夫提出的一般发展理论的内容。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4.“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正确答案:A
解析:《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即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的原则。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5.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正确答案:A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雄辩和与青年的问答法著称。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6.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正确答案:A
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通过教育人可以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其教育思想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7.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正确答案:C
解析:布鲁纳将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
正确答案:A
解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启发式教学原则。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9.赫尔巴特论述了教学的四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是在哪部著作( )
A.《学记》
B.《教学与发展》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
正确答案:D
解析:赫尔巴特在其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中提出了四段教学法。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0.“活到老,学劐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活到老,学到老”体现出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1.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 )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
B.归纳法
C.辩证法
D.阶级分析法
正确答案:B
解析:培根提出的是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沦基础。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正确答案:C
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3.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内容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影响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即中介)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4.“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

”这句话反映了( )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正确答案:A
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原始社会的教育还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5.“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
A.许慎
B.孔子
C.朱熹
D.韩愈
正确答案:A
解析: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作此解释。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6.学校产生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
A.校舍、教师、学生
B.设施、师资、教材
C.教师、学生、教材
D.剩余劳动、社会需要、文字
正确答案:D
解析:学校产生的条件有: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③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

④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
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17.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
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杜威
正确答案:A
解析:赫尔巴特首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并认为应该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他的贡献在于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 )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正确答案:D
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物的本能。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19.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要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习者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0.科学的教育起源说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2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书中。

A.《论语》
B.《礼记》
C.《师说》
D.《学记》
正确答案:A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2.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 )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23.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政治学》
C.《理想国》
D.《大教学论》
正确答案:B
解析: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的代表作;《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的代表作。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4.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注重“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凯洛夫
D.洛克
正确答案:B
解析: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从做中学”。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5.昆体良是古罗马教学法大师,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其代表作是( )
A.《论演说家的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理想国》
正确答案:A
解析:《论演说家的教育》即《雄辩术原理》,是昆体良的代表作,也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6.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 )
A.商务印书馆编的《教育学》
B.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钱亦石的《现代教育理论》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代朱熹对“悱”的解释是( )
A.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B.达其辞
C.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D.开其意
正确答案:C
解析:宋代理学家朱熹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28.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

将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 A.孟子
B.荀子
C.王阳明
D.朱熹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教育与教育学
29.“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
B.《孟子.尽心下》
C.《孟子.尽心上》
D.《大学》
正确答案:C
解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是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第一人。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30.在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时,( )提出“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老子
正确答案:A
解析:孔子在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时,提出了“庶一富一教”的思想。

知识模块:教育与教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