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考化学考试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中考化学考试及解析
作者: 日期:
2017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 (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 02
B. N2
C. He
D. CQ
2. (1分)属于金属的是()
A. Mg
B. O2
C. S
D. P
3. (1分)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Cu
B. CO
C. KCl D . KNQ
4 . (1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3
B . H2O C. Cu (OH) 2 D. H2CO3
5. (1分)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B .氧C.氢D .氯
6 . (1分)氢氧化钙俗称()
A.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D .石灰石
7. (1分)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难溶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D .可燃性
8. (1分)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和石墨B .铁粉和铁丝C .液氧和氧气D.银和汞
9. (1分)除铁锈的试剂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C .氢氧化钠溶液D .水
10 . (1分)关于“2CQ”说法错误的是()
A.名称:碳酸钾B .类别:盐
C •焰色反应:黄色D.用途:可作钾肥
11 . (1分)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种类
B.分子间距
C.原子大小 D .原子种类
12 . (1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3Fe+2O2=F4 B . Fe+O 二
FeQ
C. Fe+02 ----------- Fe3O4
D. 4Fe+3Q 2Fe2O3
13. (1分)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A.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块状煤碾成粉末D.净化尾气
14. (1分)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8 8
A B C D
A. A、
B. B、C・ C、D. D、
15. (1分)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A.呈中性
B. pH>7 C•属于悬浊液D.属于溶液
加热H使用后吹灭
并盖上灯帽
t
II
吸取液体:滴管口
向上防止液体流
出
1
测量液体体积:不
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
接放置在天平上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通电
17. (1分)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2H2 T +02 T ,无法获取的信息是()A.反应所需条件 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18. (1分)某物质的容解度曲线如图,40C时将60g
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40C时形成160g溶液
B. 若降温至20C,溶质质量减少
C•若升温至60 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若升温至80 C,溶液是饱和溶液
19. (1分)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 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 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20. (1分)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 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质量和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21分)
21. (7分)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
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_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
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C6H8O6由_________ 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I2O3属于__________ (选填单质”或氧化物”;AI2O3中Al的化合价
是_______ .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 _________ (选填 混合物”或 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 成分是CH 4, 1molCH 4中约含有 ________ 个CH 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CH 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 ________ •
22.
(7分)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C )
溶解度 (g/i00g 水)
20 36.0 40 36.6 60
37.3
① 20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______ g/100g 水.
② 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 _________ 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川的名称 是 _______ .
③ 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 (选填编号).
a 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 、 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 、 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 、 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④ 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 _________ (选填“ 15' “3(或“60) mL ,理由 是 _______ .
23. (7分)某废液M 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
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水
—
装
X
冷
一
藝
杳
过量稀盐酸
硝酸觑濬酒,
(呈中性3
无色溶港
①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
②M中一定没有________ .
③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I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U取I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川向U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W向川中的溶液滴加试剂丫.
完成填空:
试剂X是 _______ (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丫是____________ 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___ ;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
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 .(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
三、简答题(共2小题,佃分)
24. (7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和仪器.
①用A制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是大理石和 _________ .反应开始后将二氧化碳通
入_______ 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制氧气时,将B与 ________ (选填“ C” “ D”连接组成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
满氧气后,用玻璃片 _________ (选填 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④ 若有0.2mol 氯酸钾分解,求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5. (12分)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还原 验装置
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省略).
剂;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
③ 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基本消耗完,请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填入下 表.
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
万案一
万案一
4.0g 氧化铜,实
氧化铜 无水硫酸铜
A
①仪器I 的名称
C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B 中生石灰作 ;D 中现象
謬稀硫酸養石灰
锌粒
2017年上海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 (1分)(2017?上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 02
B. N2
C. He
D. CQ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则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B.
2. (1分)(2017?上海)属于金属的是()
A、Mg B. O2 C. S D. P
【分析】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的区分方法是可以根据它们的名称中是否含有钅” 字旁来进行区分,而常见的非金属的名称中一般含有石”、氵”字旁或气”字头
(含有石”字旁的是固态非金属;含有氵”字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含有气”字头的是气态非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Mg是镁的化学式,带钅”字旁,属于金属,故选项正确.
B、O2是氧气的化学式,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C、S是硫的化学式,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D、P是磷的化学式,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3. (1分)(2017?上海)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A. Cu
B. CO
C. KCl
D. KNO3
【分析】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在初中常见的有: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硝酸根、磷酸根、氯酸根
【解答】解:A、Cu中只含有铜元素一种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错误.
B、C O中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错误.
C、KCI中只含有钾元素和氯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错误.
D、KNQ中含有硝酸根,含有原子团,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1分)(2017?上海)属于氧化物的是()
A. 03
B. H2O
C. Cu (OH) 2
D. H2CQ
【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解答】解:A中只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A错.
B中有两种元素,其一为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碱,故C错.
D中有三种元素,也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属于酸,故D错.
故选B.
5. (1分)(2017?上海)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 碳
B.氧
C.氢
D.氯
【分析】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也就是说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故选A.
6. (1分)(2017?上海)氢氧化钙俗称(
)
A. 烧碱
B.纯碱
C.熟石灰
D.石灰石
【分析】此题考查化学中一些酸碱盐的俗称,根据物质的俗名进行判断. 【解答】解: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名,故A不正确.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B不正确.
C、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C正确.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D不正确.
故选C.
7. (1分)(2017?上海)活性炭能净水,王要是因为它具有()
A. 难溶性
B.稳定性
C.吸附性
D.可燃性
【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而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作净水剂.
故选C.
8. (1分)(2017?上海)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金刚石和石墨
B.铁粉和铁丝
C.液氧和氧气
D.银和汞
【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B、铁粉和铁丝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液氧和氧气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银和水银是不同的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 (1分)(2017?上海)除铁锈的试剂是()
A. 氯化钠溶液
B.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水
【分析】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氯化钠能加快铁锈蚀的速率,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错误.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正确.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错误.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难溶于水,不能用作除铁锈的试剂,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 (1分)(2017?上海)关于“K CQ”说法错误的是()
A、名称:碳酸钾B.类别:盐
C•焰色反应:黄色D.用途:可作钾肥
【分析】“K CQ”是碳酸钾的化学式,属于盐,是白色固体,可以用作钾肥.
【解答】解:A、&CQ的名称是碳酸钾,该选项说法正确;
B、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该选项说法正确;
C、钾离子的焰色反应是紫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可以用作钾肥,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1分)(2017?上海)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 •分子种类B.分子间距C.原子大小D.原子种类
【分析】首先要判断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若是物理变化,则分子的大小、种类、性质都是不变的;若是化学变化,则分子的种类、性质是改变的
【解答】解: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是气态的二氧化碳变成了固体的二氧化碳;故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则在变化过程中,分子的大小、性质以及种类都是不变的,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故选B .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
2个双氧水
12. (1分)(2017?上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L CO
L o L O
匚 c
A. 3Fe+2O 2 ------------ FesO 4 B . Fe+0 ----------- FeQ
-L -点魅L - C ,L —点燃CL C
C. Fe+02 FesO 4 D . 4Fe+3O
2Fe 2O 3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 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 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
T 和J 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在点燃的条件下,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故选A .
13. (1分)(2017?上海)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 减少空气通入量
B.充分利用热能 C •块状煤碾成粉末D .净化尾气
【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 浓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将煤粉碎或做成蜂窝煤,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鼓入空气, 增加氧气的浓度,都可以使煤充分燃烧. 故选C .
14. (1分)(2017?上海)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
•8
00"
00 co
A
B C
D
A . A 、
B . B 、 C.
C 、
D . D 、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分析方框内应填入的 3Fe+2O
2
点燃
FG 3O 4
.
物质的微粒示意图.
【解答】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2个双氧水
加热:使用后吹灭
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 向上防止液体流
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
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
接放置在天平上
分子分解生成了两 个水分子 和一个氧 分子,所以 方框内应应填入的 是:
15. (1分)(2017?上海)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
A 、 呈中性
B . pH >7
C •属于悬浊液
D .属于溶液 【分析】A 、根据酸雨的pH v 5.6,呈酸性解答; B 、 根据酸雨的pH v 5.6解答;
C 、 根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成酸,使得雨水
pH v 5.6,属 于溶
液解答;
D 、 根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成酸,使得雨水
pH v 5.6,属 于溶
液解答. 【解答】解:
A 、 酸雨的pH v 5.6,呈酸性,故错误;
B 、 酸雨的pH v 5.6,故错误;
C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成酸,使得雨水
pH v 5.6,属于溶 液,
不是悬浊液,故错误;
D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成酸,使得雨水
pH v 5.6,属于溶 液,
故正确. 答案:D
16. (1分)(2017?上海)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所以B 正确.
故选B .
A・A、B. B、C・ C、D. D、
【分析】A、根据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解:
A、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有两禁”和一不可”两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灯冒盖灭.故错误;
B、胶头滴管用来吸取液体,胶头朝上,以免腐蚀胶头,故错误;
C、量筒常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加热,故正确;
D、称量药品时,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有腐蚀性的品,放在玻璃容器中称量,不能直接放置在天平上,故错误.
答案:C
通电
17. (1分)(2017?上海)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 2H2T+O2T,无法获取
的信息是()
A・反应所需条件B.生成物的状态
C.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氧气可助燃
【分析】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根据该化学方程式可知,此反应条件是通电,故不合题意;
B. 由生成物化学式后的气体符号可知,生成物是气体,故不合题意;
C.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化学计量数之比,即2:1,故不合题意;
D. 在该反应中,氧气是生成物,所以此方程式不能体现氧气的助燃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8. (1分)(2017?上海)某物质的容解度曲线如图,40C时将60g该物质放入
10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40T时形成160g溶液
B. 若降温至20r,溶质质量减少
c•若升温至60 r,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若升温至80r,溶液是饱和溶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40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60g,所以不能形成160g溶液,故A错误;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至20 r,溶质质量增大,故
B错误;
c、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升温至60r,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C错误;
D、80r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小于60g,所以升温至80r,溶液是饱和溶液,故
D正确.
故选:D.
19. (1分)(2017?上海)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 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 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分析】A、氧原子质量很小,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可以说明原子的大小,但非真实质量;
B、氧原子质量相等,所以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等于1mol氧原子的质量.
【解答】解:
A、氧原子质量很小,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可以说明原子的大小,但非真实质量.错误;
B、氧原子质量相等,所以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正确;
C、氧原子的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错误;
D、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上等于1mol氧原子的质量,错误. 故选:B.
20. (1分)(2017?上海)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质量和
【分析】A、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
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也可能是置换反应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Q+2NaOH H Na2CQ+H2O, 故选项说法错误.
C、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置换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必须是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质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
物质的质量之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21分)
21. (7分)(2017?上海)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
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
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I2O3属于氧化物(选填单质”或氧化物”;AI2O3中Al的化合价是+3 价 .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
主要成分是CH4, 1moICH4中约含有6.02X 1023个CH4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CT 完全燃烧生成CQ和水.
【分析】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
是C6H8O6,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I2O3属于氧化物,AI2O3中AI的化合价是+3价;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1moICH4中约含有6.02X 1023, CH4完全燃烧生成CQ和水.
【解答】解:①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物理变化,因为没有新物质生成;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C6H8O6, C6H8O6由三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AI2O3属于氧化物,AI2O3中AI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物理;三;氧化物;+3价;
② 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 4, 1molCH 4中约 含有
6.O2X 1023, CH 4完全燃烧生成CQ 和水;故答案为:混合物;6.02X 1023; 水; 22. (7分)(2017?上海)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 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C ) 溶解度 (g/100g
水) 20
36.0 40
36.6 60 37.3
① 20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0 g/100g 水.
② 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
易溶于水 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川的 名称是 过滤 .
③ 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 ac (选填编号).
a 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 、 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 、 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 、 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④ 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 30 (选填“ 15” “30或“60” mL ,理由是 20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100g 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 10g,加入约 30mL 水既可使粗盐 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 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 操 作的效率
杏
装
【分析】①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以判断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②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通过过滤能够把泥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分离;
③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液体飞溅,加热过程中不能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④溶解时,根据粗盐质量、氯化钠溶解度可以判断加入水的合适的量.
【解答】解:①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100g水. 故填:36.0.
②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川的名称
是过滤.
故填:易溶于水;过滤.
③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该选项说法正确;
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水飞溅,该选项说法正确;
d、加热过程中不能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填:ac.
④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30mL,理由是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 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故填:30;20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23. (7分)(2017?上海)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P气体
过量稀盐酸
皿样品-(呈中性〉
无色濬滦无色溶港
①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I=2NaC+H20+CQ T .
②M中一定没有硫酸钠 .
③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I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U取I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川向U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W向川中的溶液滴加试剂丫.
完成填空:
试剂X是硝酸钡(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丫是硝酸银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步骤II:滴加酚酞,溶
液变红;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步骤IV:滴加硝酸
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
【分析】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等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解: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沉淀,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①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钠、氯化钠不会与盐酸反应,碳酸
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2CQ+2HCI=2NaC+H2O+CQ t ;
②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实验中加入硝酸钡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没有硫酸钠;
③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使碳酸钠转化成碳酸钡沉淀而除去,静
置,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