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概括详解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地处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03′至53°33′之间。

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邻朝鲜半岛、韩国和日本诸岛。

西接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蒙古国、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

南界缅甸、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北连蒙古国,西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接壤。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高原、山地、盆地和平原。

中国地形以西北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南部丘陵和广大的河流系统组成。

1. 西北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它是中国境内最重要的自然地理单位,占地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4。

2. 安集海、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横断山、秦岭、大巴山等山脉纵横交错,横亘中国地理版图,构成中国境内的重要山脉。

3. 平原和盆地: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四川盆地等一系列平原和盆地的形成,使中国南北平原和盆地占了很大的土地面积。

4. 沿海地区:中国沿海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多个海域。

中国的海岸线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岸线之一,沿海地区属于典型的沿海平原地区。

三、气候环境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变化多样。

主要气候类型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1. 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因地处高纬度,气候干燥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2. 温带气候:包括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沿海地带等地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

3. 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4. 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和台湾岛等地区,气候炎热潮湿,雨量充沛。

中国的气候受季风影响明显,东亚季风和西北季风是中国主要的季风类型。

地理中国主要内容

地理中国主要内容

地理中国主要内容中国地理是一个广阔而多样化的话题,涵盖了国土面积、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水文地貌、植被动植物、人口分布、主要城市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对中国地理主要内容逐一介绍。

一、国土面积: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从东经73°33′E到135°05′E,从北纬18°10′N到53°33′N,横跨东亚和西亚,北面与蒙古、俄罗斯接壤,东北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临黄海和东海,南面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接壤,西南与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交界,西北与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相连。

二、地形地势: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高山、高原、平原和丘陵四个主要地貌类型。

中国地势东高西低,中部为高原地带,包括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等。

西部以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等为主,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的西部边界。

东部则是平原和丘陵地带,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

三、气候气象: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北方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方以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潮湿,夏季炎热多雨。

西南地区气候多样,有高山气候、高原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等。

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湿润。

四、水文地貌: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长的是长江,总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总长约5464公里。

其他重要河流还包括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等。

中国也有许多湖泊,最大的是青海湖,面积约44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五、植被动植物:中国植被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不同类型。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

其中,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等是中国的特有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大全一、中国概述中国,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则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三、气候特征中国跨越多个气候带,包括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等。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

南方地区多雨,北方地区相对干燥。

四、河流湖泊中国拥有众多河流和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是中国三大河流。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而鄱阳湖则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五、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生产国之一。

六、行政区划中国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各省级行政区下设市、县、乡等基层行政单位。

七、人口民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如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等。

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共同构成了中国的多元文化。

八、经济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出口导向型制造业和服务业推动。

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九、文化遗产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景点之一。

此外,中国的书法、绘画、陶瓷等艺术也享有盛誉。

十、地理意义中国地理位置重要,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重要桥梁。

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使其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此外,中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

中国地理的详细介绍

中国地理的详细介绍

中国地理的详细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东方大国。

地理环境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地理环境多样丰富,山川河流交错,气候多样变化,地理条件极为复杂,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地理环境最为丰富、多样的国家之一。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位置位于东亚,地处北半球的东经73°34'至135°11',北纬18°03'至53°33'之间。

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邻阿尔泰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北接蒙古国、俄罗斯。

地域界定上,中国包括内地和海洋两个范畴。

内地包括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六大地区;海洋面积广阔,辐射范围广泛,东、南、北三面临海,海岸线绵延3.58万公里,拥有11个海港。

二、地势地形中国地大物博,地势变幻,地形多样。

在地势上,中国大致呈现出四大地形形态:青藏高原、广大的内陆盆地、雄伟壮观的大山区、丰富的丘陵和平原区。

青藏高原为世界最大高原,覆盖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绵延2500多公里。

高原地势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

内地盆地广泛分布,有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盆地等,盆地总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

大山区包括东北山地、大别山区、秦岭巴山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山脉众多,呈南北走向,蜿蜒数千里。

丘陵和平原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形成了中国的主要农业区。

三、气候特点中国气候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中国气候分带特征明显: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次大陆型气候、西北干旱气候。

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地域广泛,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与珠江流域,气候温和湿润。

青藏高原寒冷干燥,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西北干旱气候,降水稀少,气温变化较大。

四、水系地貌中国是世界上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湖泊、河流和海洋。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北临黄海、东海和渤海,西与14个国家接壤,南濒南海,陆地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北高南低,地势南高北低。

主要地势有平原、丘陵、高原和山地。

中国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呈现阶梯状。

1. 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包括松花江和辽河平原。

2.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有大量小山丘和丘陵,由商南纵向的山脉和沿海平原组成。

3. 中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之一。

4. 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南亚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势复杂,山地多。

5. 中国西北地区地势复杂,有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众多山脉。

6. 中国南部有许多低山丘陵,是湘江、赣江、崇山峻岭,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和盆地。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旱涝频繁,温差大。

温带气候占中国面积的70%以上,热带气候约占2%。

1.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天气变化大。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2.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夏季雨水多。

3. 西南地区气候多变,风雨无常,气候复杂多样。

4. 西北地区干旱,雨量少,气候干旱,季节明显。

5. 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温度极低,雨量较少。

四、水系中国河流众多,流域面积达784.1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市。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流经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其他著名河流还包括长江支流、黑龙江、珠江、淮河、壶口、松花江等。

五、自然资源中国是全球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等。

中国的山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21.66%,人均水资源仅占世界平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六、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

如长城、敦煌莫高窟、颐和园、泰山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

七、人口和城市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

地理中国知识点整理归纳

地理中国知识点整理归纳

地理中国知识点整理归纳中国地理知识点整理归纳一、中国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东临太平洋,西濒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南界南海,北界蒙古国、俄罗斯、朝鲜。

中国的陆地边界总长度超过2.2万公里。

二、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主要有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等七个主要地理区域。

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形、气候和人文特点。

三、中国地理特征1.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包括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昆仑山、秦岭、太行山、巴山等。

此外,中国还有广阔的平原、高原和盆地,如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多样,主要有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冬季漫长且严寒;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长而潮湿,冬季较短且温和。

四、中国主要山脉和高原1. 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西南边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也是中印边界的分界线。

2. 昆仑山: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重要的山脉之一,横跨新疆、西藏和青海三省区。

3. 长白山: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也是中国主要的滑雪胜地。

4.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五、中国主要河流和湖泊1.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全长约6300公里,是中国的母亲河。

2. 黄河:中国第二长的河流,全长约5500公里,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

3. 淡水湖泊:中国有众多的淡水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太湖、酒泉湖等。

其中,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

六、中国主要城市和省份中国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省份,如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

中国地理 知识点

中国地理 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指中国国土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点。

中国地理辽阔多样,包括了广袤的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下面将从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等方面介绍中国地理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处东亚,濒临西太平洋,东临黄海和东海。

位于北纬18°10′~53°33′,东经73°33′~135°05′之间。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亚洲总面积的1/3,是世界第三大国家。

中国东西跨度约约5500多公里,南北跨度约约5000多公里,跨越东、中、西三个时区。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从东向西,可以分为东部沿海平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西南高原、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

东部沿海平原是中国最主要的平原地带,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则是中国两大重要平原。

西南高原是中国的第三大高原,包括了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西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亚洲主要的水源地。

西北地区则是中国的沙漠和戈壁地带。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从寒冷的北部到温暖的南部,从湿润的东部到干燥的西部,各地气候差异较大。

总体上可以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几种类型。

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北方地区寒冷干燥,冬季较长;西南地区气候温和多雨;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尘暴较多。

四、水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资源。

中国的主要江河有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素有“中华母亲”之称。

中国的湖泊众多,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面积约为4400多平方公里。

五、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铁矿石、锌矿石等矿产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

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力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发电国家之一。

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概况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

本文将对中国地理概况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特征和人口分布等方面。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南与缅甸、印度等国接壤,北面与俄罗斯等国为邻,南面与越南等国相邻。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和河流等。

中国地势由东部向西北逐渐升高,形成了东部沿海平原、中部丘陵高原和西部高山峡谷的地貌格局。

1. 高山中国拥有世界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和祁连山脉等高山。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而祁连山脉则是亚洲主要分水岭之一。

2. 平原中国主要的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等。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

3. 丘陵中国的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南等地。

丘陵地形起伏不平,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4. 盆地中国的盆地主要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的柏垒盆地等。

盆地相对封闭,水资源相对丰富,适合发展农业和工业。

5. 高原中国的高原主要有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等。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6. 河流中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其中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最为著名。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是中国母亲河,珠江则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河流。

三、气候中国气候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

各个气候带的特征对中国的农业、生态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北方气候中国北方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2. 南方气候中国南方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

3. 西部气候中国西部气候以高原气候和干旱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少雨。

四、水文特征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

其中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最长的河流是长江。

地理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地形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地形复杂多样。

从东部的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和山脉,中国的地形变化丰富多彩。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中国地形的知识点,包括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其特点。

1. 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的地理可以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区域。

东部是以平原为主,西部则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东部地势平坦,西部地形复杂,这两个地理分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的地形特点和气候分布。

2. 中国的平原中国东部的平原地形主要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这些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其中,华北平原和长江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3. 中国的高原中国西部的地形主要包括青藏高原、新疆天山、云贵高原等。

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其地势崎岖,气候寒冷,植被稀疏,是中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生态屏障。

4. 中国的山脉中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武陵山、秦岭山脉、祁连山脉、大雪山等。

这些山脉地势陡峭,植被茂盛,属于中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区。

5. 中国的河流中国境内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包括黄河、长江、珠江等。

这些河流形成了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包括黄河三角洲、长江三峡等。

这些河流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 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这些湖泊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环境。

7. 中国的岛屿中国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岛屿,包括台湾、海南岛、南海诸岛等。

这些岛屿在中国的海洋发展和国防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8. 中国的地质构造中国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有许多著名的构造带,包括太行山-泰山断裂带、秦巴山-大巴山断裂带、红水江断裂带等。

这些构造带在地质演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不平,自然资源丰富。

地形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中国的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地理中国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的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的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化的地理特征。

中国的地理特征包括了广袤的平原、壮丽的山脉、深邃的河流和多样的气候。

下面,我们将对中国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毗邻东海、黄海、南海、北冰洋,东临大西洋。

中国与14个国家接壤,包括朝鲜、俄罗斯、蒙古、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

二、地形中国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由高山、高原、丘陵和平原组成。

中国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秦岭和连绵不断的山脉。

另外,中国还有著名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等众多河流。

中国的地形对其气候、植被和人类活动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气候中国的气候多样,包括了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气候。

由于中国的广袤地域,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天气变化也很大。

中国的季风影响了中国的降水和气温分布。

四、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森林、水资源、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对中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土矿、稀土矿等矿产资源,是世界上重要的资源供应国。

五、人口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超过13亿人口。

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匀,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集,西部和北部地区人口较少。

中国的人口结构和规模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六、城市发展中国的城市发展迅速,中国有数十个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是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利用和需要,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

七、地理文化中国的地理环境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中国的地理特征对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文化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总结来说,中国是一个具有丰富地理特征和多样文化传统的国家。

认识中国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认识中国的地理知识点总结

认识中国的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地理概貌中国地形复杂,南有高山、北有平原。

中国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界。

中国境内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秦岭、大巴山等。

中国的主要平原有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

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大部分地区为高原季风气候,北部大部分地区为寒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东部沿海地区四面环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大。

主要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松花江等。

长江位于中国中南部,是中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黄河位于中国中北部,是中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六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

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煤炭储量丰富,是世界上煤炭储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中国的铁矿、铜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中国土壤肥沃,适宜耕作,是世界上农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已经迈入世界强国行列。

中国正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力争在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产业链等方面迎头赶上发达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技术创新、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

自然环境中国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对环境影响较大的行动,包括大力推行可再生能源、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等。

中国政府还积极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鼓励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

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东临大海,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因此,中国经济资源的分布也非常广泛,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以及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壤资源。

同时,中国在世界地理环境中处于关键位置,东临太平洋,西接南亚、西亚,北连中亚,南邻东南亚,地缘政治战略优势较为明显。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地理概述中国,位于东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地理上分为东部沿海地带、北部平原、西南山地和西北高原四个主要地理区域。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其广袤的领土和多样的地理风貌而闻名于世。

一、东部沿海地带中国东部是一个众多海湾和河流交汇的地区,也是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

该地带包括了丰富的港口城市,如上海、广州和深圳。

同时,东部沿海地带也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长江和黄河,这两条河流为该地区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北部平原北部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

这个地区的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大豆、小麦和玉米等作物。

同时,北部平原也是中国工业的重要基地,许多工厂和工业园区都分布在这里。

三、西南山地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山区密布的地区,包括了横跨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川滇黔高原以及西藏高原。

这个地区有许多壮丽的山脉和深刻的峡谷,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长江三峡。

西南山地也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文化和风俗十分丰富多样。

四、西北高原中国的西北部是一个高原和沙漠区域,这个地区包括了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等省份。

西北高原地区的大部分都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土地贫瘠。

然而,这个地区也有许多独特的地理景观,如沙漠奇观莫高窟和神秘的天山山脉。

五、中国地形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盆地、河流和湖泊等。

中国有着举世闻名的珠穆朗玛峰,被誉为"世界之巅",也有黄土高原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貌。

此外,中国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鄱阳湖、洞庭湖和青海湖。

六、中国气候中国的气候多样,从寒冷的北部到温暖潮湿的南部,从干旱的西北到湿润的东南,气候差异明显。

中国有四个明显的季节: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多雨或多梅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多阴雨或雪。

总结:中国地理上的多样性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灿烂的文化遗产。

从东部沿海地带到北部平原,再到西南山地和西北高原,中国的地理风貌展示了一个多样性丰富的国家。

中国地理历史概括,中国地理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历史概括,中国地理知识大全!

中国地理历史概括,中国地理知识大全!中华地理历史概览:我们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我们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不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

当中国强大如汉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时,我们固以当一个王朝人为荣。

当中国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时,我们仍以当一个中国人为荣。

中国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惟一的立足点。

所有的王朝只是中国的王朝,所有的国,都是中国的另一种称谓。

我们的历史舞台是世界上最巨大、最古老的舞台之一,这舞台就是本文要重点介绍的中国疆土。

它位于亚洲东部,介于惊涛万里的太平洋和高耸天际的帕米尔高原之间。

大约纪元前三十世纪前后,遥远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较近的印度,都在萌芽他们的古文明时,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中国文明。

这文明一直延续,并于不断扬弃后,发扬光大,直到今日。

当时的中国人自以为恰恰地居于世界的中心,所以自称中国,意义是位于全世界中心的国度。

又因为所居住的土地美丽可爱,所以自称中华,华的意义正是美丽可爱。

至于自称和被称为汉民族或汉人,那是纪元前二世纪西汉王朝建立以后的事。

在纪元前三世纪和纪元前二十二世纪时,也曾自称和被称为秦人或夏人,前者谓秦王朝之人,后者谓夏王朝之人。

中国跟任何一个文明古国一样,从小小的原始部落和小小的地区,不断的联合、融化和扩张,而终于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截至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疆域面积达1140万平方公里。

最西到帕米尔高原(东经74度),最东到乌苏里江口(东经135度),最北到黑龙江省的漠河县漠河镇(北纬53度),最南到南中国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北纬4度)。

中华人就在这个空间上降生、成长,中国历史也在这个舞台上演出。

一、太空中国马上中国现在,让我们搭乘可以跟光速相等速度的太空船,从广阔的太平洋向西飞航。

首先呈现出来的是一排日本列岛,安静地斜卧在巨涛之中,它上面几乎全是山脉,而且我们还可能察觉到它不断的在颤动,那里是世界上闻名的火山地带,日本列岛正座落在上面。

中国地理超全知识点整理

中国地理超全知识点整理

中国地理超全知识点整理一、自然地理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洲大陆,北接俄罗斯,南界东南亚。

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2.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梯:(1)第一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屋脊;(2)第二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0002000米;(3)第三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100500米;(4)第四阶梯:东南沿海丘陵,海拔5001000米;(5)第五阶梯:海南岛、台湾岛,海拔较低。

3.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台湾岛;(2)亚热带季风气候:江南、华南;(3)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华北;(4)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新疆;(5)高原气候:青藏高原;(6)地中海式气候:云南、四川;(7)寒带气候:黑龙江、内蒙古。

4. 水文特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辽河等。

湖泊分布广泛,主要有青海湖、洞庭湖、太湖等。

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民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约14亿。

共有56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

2. 行政区划中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

3. 城市与乡村中国城市化进程迅速,现有城市数量超过600个。

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

乡村地区广泛分布,占总人口的约60%。

4. 经济地理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主要经济区域有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

农业以水稻、小麦、玉米、茶叶等为主,工业以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为主。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

地理中国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与地形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西濒亚欧大陆。

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国家。

中国的地势由东部沿海平原逐渐向西北方向升高,形成丰富多样的地形。

中国地形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高原中国的西北地区主要是高原地形,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约为4500米,也是中国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2. 平原中国东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带,主要包括华北平原、华东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是北方的粮食基地。

华东平原则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主要有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

3. 山地中国的山地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华北地区。

西南地区有雪山、悬崖峭壁,以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如桂林的漓江风景。

华北地区则有大山大河如大别山、泰山和黄山等。

4. 河流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河流,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道之一,流经中国的主要经济区。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战略地位重要,但也因其水量波动性大、河床容易塌陷等问题给沿岸地区带来一定的困扰。

二、气候中国的气候多样,主要分为四个季风气候带和高山性气候带。

1. 季风气候带中国的季风气候主要分为东亚季风、南亚季风、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

东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夏季多雨,冬季相对干燥。

西南季风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西北季风主要影响中国北部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

2. 高山性气候带中国的高山性气候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高山地区,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寒冷且长。

高山地区的气候变化剧烈,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三、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铁矿石、黄金、稀土等。

1. 石油和天然气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国之一。

中国疆域知识点总结

中国疆域知识点总结

中国疆域知识点总结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文化多样的国家。

其疆域广阔,不仅拥有丰富的地理资源,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本文将从中国疆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总结,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提供参考。

一、地理疆域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隔崇山峻岭与西亚和中亚相望,东南邻日本琉球群岛,南界东南亚诸国,西南连印度次大陆,北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

2. 疆域面积中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3. 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地、盆地和平原等地貌类型齐全。

西南部为高山巍峨、雄壮的横断山系和喀喇昆仑山脉;南部有雄伟壮丽的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为崇山峻岭、雄关峡谷;东部有连绵起伏、河流纵横的丘陵、盆地和平原。

4. 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南北温差悬殊,东西阴晴差异。

根据气候类型,中国可以划分为寒冷气候、温带气候、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5. 水域中国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有着众多湖泊、河流、水库和水坝。

中国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和洞庭湖,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和黄河;而珠江、淮河、黄河下游、松花江、辽河等也是著名的河流。

6. 生物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

中国南北气候差异大,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系统,例如亚热带雨林、北温带针叶林、苔藓-地衣极地区,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二、历史疆域1. 历史沿革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中国古代历史分成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2. 疆域扩张中国古代通过战争、外交和争夺等手段不断扩张疆域。

自夏朝至清朝,中国的疆域逐渐扩大,形成了辽阔的国土。

3. 疆域变迁中国的疆域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疆域的范围和形态不断变化。

中国地理概要

中国地理概要

第一篇中国地理概要第一章国土和疆域全国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第一节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大部分地区在中纬度,一部分在低纬度,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绝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在热带,光热条件比较优越,适应各种生物在各地繁殖生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有利于农、林、牧、渔多种经营和实行多种耕作制度。

我国在全球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西南面距印度洋不远。

地理位置海陆兼备,广阔的海域有利于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以及海洋事业的发展。

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多种经济的发展。

辽阔的国土:我国国土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与欧洲面积差不多,我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1710、加拿大997,居第三位。

[美国937、巴西851、澳大利亚768、印度297].我国领土最北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北纬53°34′),最南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3°51′),南北纬跨纬度约50°,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135°05′),最西在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

东西跨经度60多度,相距约5200千米,地方时相差4个多小时。

我国大陆的东面和东南面,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台湾东面直接濒临太平洋。

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疆界和领国:我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疆界线长2万多千米,陆上有15个邻国。

东北面——朝鲜,北面——俄罗斯和蒙古,西北面——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和西南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南面——缅甸、老挝和越南。

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南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面——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地理概述

中国地理概述中国,位于东亚,是亚洲第三大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多样的气候。

中国的地理概述可以按照地貌、地域、气候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貌概况中国地貌概况可分为五个主要地区,分别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西南丘陵和西北高原。

华北平原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以其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而闻名。

东北平原位于东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之一。

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中国东部,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使之成为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

西南丘陵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拥有壮丽的山脉和丘陵,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

西北高原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地势高原崎岖,气候干燥,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

二、地域分布中国被划分为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人民解放军军区。

中国的地理可大致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和北部四个大区域。

东部地区位于中国的沿海地区,包括广东、福建、上海等地。

这个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地理条件较为恶劣,但这里拥有宝贵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和矿产资源。

南部地区包括广西、海南、台湾等地,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拥有丰富的热带农作物和风景名胜。

北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气候寒冷干燥,农业资源相对较少,但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种类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

整体上可以分为四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中国东部及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到热带气候,气温较高,雨量充沛。

西部和北部地区因地势高原和山脉的阻挡,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

长江流域及南部地区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

而西北地区高原干旱,气候严寒,农业资源有限。

四、自然资源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

这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植被资源和水资源等。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中国地理概括总结

中国地理概括总结

中国地理概括总结
中国地理概括总结:
中国是位于东亚的一个庞大国家,境内辽阔多样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具地理多样性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地理包括了山脉、河流、高原、平原、湖泊和海洋等多种形态。

中国的地理特征主要由四大地貌区域组成: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和华南地区。

华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区域,位于中国北部,特征是土地肥沃、气候干旱。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经济区域,被河流的补给和平原的土地资源所赋予重要性。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以其高山、巨大的冰川和独特的生态系统而闻名。

华南地区则以其独特的气候、山脉和热带雨林而吸引了大量游客。

中国还拥有辽阔的海岸线,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南海,西南部濒临渤海和黄海。

这些海洋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渔业资源和贸易通道。

中国的地理特征也为其自然资源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中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矿产资源,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

此外,中国还有众多的水力资源,如长江和黄河,以及丰富的农田和森林资源。

总而言之,中国的地理概括展示了它作为一个多样性国家的特征。

其各种地形和地貌特点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经济发展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四大淡水湖
•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 鄱阳湖 洞庭湖 • 太湖 洪泽湖
28
世界最高 珠穆朗玛峰
29

天 山 雪 莲 3000—5000米
30
长白山:天池
31
大兴安岭
32
四大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33
高原之舟:牦牛
34
35
内蒙古高原
36
黄土高原
37
云贵高原
1、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快,给社会、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农村人口大量拥入城市,促进城市发展,也给城市就
业、交通环境带来压力 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负担 人口素质较低,劳动力素质低
2、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54
55
1、我国400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壮族、满族、回族、 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河流径流、森林面积世界第六
(2)人均资源不足
人均土地、耕地占世界人均量的1/3、 径流量占1/4、森林占1/5、矿产占3/5
62
(二)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1)水资源特点
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2)水能资源特点 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中国地理概况
1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本课知识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的河流湖泊 中国的气候山脉 中国的人口资源
2
中国自然地理
3
国家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面积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4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 航道的中心线(53°N多)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 高原上(73°E多)
38
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9
40
中国河流分布图
41
42
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 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3
中国第一长河:长江 世界第三,6300km 流入东海
44
中国第二长河:黄河 5456km 流入渤海
45
中国第三长河:黑龙江河
南方一些城市也出现“水质型”缺水。
②原因:
自然原因:时空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近年来降水有所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增多;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管理不善等。
③解决途径: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海陆兼备,交通便利,降水 丰沛,有利于农业发展
6
1.陆上邻国(15) 2.隔海相望国家(6) 3.岛屿:台湾岛(最大)
海南岛、崇明岛 4.半岛:辽东、
山东、雷州 5.海峡:台湾、琼州 6.四大海洋:渤海(内海)、
黄海、东海、南海
7
哈萨克斯坦
4
5 吉尔吉斯斯坦
6塔吉克斯坦
9巴基7 斯阿坦富汗
2 俄罗斯 3 蒙古
武夷山、台湾山脉、南岭等东南林区——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 (2)主要林业生态工程
①“三北”防护林体系——“世界生态工程之最”: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 降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改善生态环境,改变社会经济状况。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③沿海防护林体系:缓解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④平原绿化工程:保护农田。
①蕴藏量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
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其中长江水系最多,其次 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
(3)水资源短缺问题及措施 63
我国水资源短缺与解决措施:
①表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少;北方城市严重缺水(“资源型”缺水),
64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65
(三)生物资源
1、森林资源
(1)特点: ①宜林地区广,树种丰富 ②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蓄积量少 ③森林资源分布不均 ④森林资源破坏严重:重采伐,轻抚育;滥伐森林、毁林
开荒;森林火灾和虫害。
三大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最大天然林区 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
10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中国:23个省,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简称、 省会城市)
11
12
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
13
14
新疆
陕西Biblioteka 吉林甘肃湖北 广西
北京 浙江
西藏
15
辽宁 四川
青海 湖南
16
黑龙江
46
中国第四大河:珠江 流入南海
47
中国气候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复杂多样
48
1.降水
(1)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减少。800mm等降水量线。
49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 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50
51
中国人文地理
52
世 界第一 13亿
53
中国的人口:
最南端在南沙群岛的曾 母暗沙(4°N附近)
最东端在乌苏 里江与黑龙江 主航道中心线 相交处 (135°E多)
5
请你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
半球 位置
北半球和东半球
位 纬度 南北跨纬度近50°,
置 位置 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海陆 位置
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 影 位置
响 海陆 位置
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有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
10 8
印度
11 锡金
1不2丹
缅甸
13
15 14

1鲜
8
9
辽阔的国土
• 面积广大: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

海洋面积470万平方千米
• 领土四端(注意经纬度)
• 陆疆与邻国(14个国家)
• 濒临的”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海)
• 海峡、岛屿、半岛
• 海岸线长度:1.8万千米
• 陆地线长度:2.28万千米
2、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地区。
56
中国----自然资源
57
中国资源分布图
58
59
60
中国国宝:熊猫
61
(一)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1)自然资源大国
土地面积、矿产世界第三、
耕地世界第四、
美、印、俄、中
宁夏
重庆
江西
17
海南
台湾
内蒙
广东
18
山东 云南
山西
河北
19
中国各省简称
20
第一大岛:台湾岛
21
第二大岛:海南岛
22
23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 复杂多样
24
25
中国山脉分布图
26
27
中国四大高原 中国三大平原
•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中国四大盆地
• 东北平原 • 华北平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