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合理避税问题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合理避税问题探析
作者:戴天翔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24期
摘要: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重的税收负担又称为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合理避税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成本,提高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
本文就中小企业如何合理避税做了探讨。
关键词:合理避税中小企业对策分析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规避税务,通常以偷税、漏税、逃税的方式来减轻税务负担。
但随着我国税务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合理利用税收筹划将成为中小企业减轻税务负担的主要方式。
一、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原则
合理避税并不是随意的减税,只有在一定的原则范围下,才算做合理避税的范围之内,如果违反原则,可能会走向偷税漏税的道路。
中小企业合理避税首先要遵循合法的原则,从避税的内容到形势都必须遵循税收法,不能违背任何法律的规定,在整个避税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自觉遵循现行税法的规定。
其次要遵循计划性原则,纳税过程发生的时间为合理避税提供了可能性,纳税行为一般发生在经济行为之后,纳税义务是要在经济行为完成之后才进行。
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有计划的安排经济行为来进行合理避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最后是要遵循选择性原则,虽然避税行为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成本,但是避税行为本身也是需要成本投入的,例如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放弃次优方案的机会成本等。
如果企业在进行避税行为时不考虑这些成本的投入,那么可能导致的情况是进行避税的成本花费比本身的税收还要高,因此企业必须进行多种方案的最优选择。
二、中小企业合理避税的原因分析
从主观原因上看,利益驱动是所有避税行为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单位,一般企业都愿意到税收优惠的地方从事经营活动,因为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营成本,降低产品的成本,让自己的产品在价格上更有竞争优势。
另外,合理避税还能够提升企业利润,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一般条件下,企业经营的规模越大,业务越多,可能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就越大。
企业主观上能够进行合理避税,一定要有三个前提,首先是对该区域的税收法有相当程度的熟悉,熟知地区税务法的各项条文条例,从中找到能够合理避税的可能;第二是要有点法律知识,明确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的区别,确保避税行为的合法性;最后就是企业经营达到一定的规模,合理避税的成本要低于税收的成本,只有这样才值得为合理避税投入人力、
物力成本。
主观的避税愿望必须要以一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负责企业税收的人员除了掌握企业正常运营的会计信息之外,还必须加强对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的学习。
从客观原因上来说,合理避税的前提是我国的税法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不足,当然,任何国家的税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这些不足之后能够为中小企业所利用,从而达到减少税务负担的愿望。
比如税法中对纳税人定义的可变通性,税收起征点的差别和免税政策等,都为中小企业合理避税提供了可能性。
三、中小企业避税策略分析
(一)中小企业在筹资阶段如何合理避税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金融信贷、自我积累、民间拆借、内部员工集资等。
在企业筹资阶段,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筹资的都可以形成借入资金或者权益资金。
在纳税时,由于这些资金的来源不同,因此在纳税时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权益资金筹资由于股息在税后支付,因此不存在合理避税的空间,而借入的资金由于可以在纳税前就扣除,因此可以作为合理避税重要的环节予以考虑。
在实际操作时,大多数中小企业会选择负债经营,可以大大提升合理避税的空间,同时可以利用财务杠杆达到节税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财务杠杆的原理,如果企业的负债越高,那么企业的收益相对也就越高,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因此,不能为了提高避税空间,企业盲目的提高负债比例,而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适度负债,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又能在合理的范围内避税,减少企业的成本。
(二)中小企业在投资阶段如何合理避税
中小企业本身资金链比较脆弱,一旦有大的风险来临,常常就要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因此,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一定要审时度势,明确国家政治的支持方向。
一般国家倡导的投资项目上,都有税收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合理避税。
例如,在第一产业农、林、牧、渔项目中,国家一般会给与税收补贴,另外在一些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中也会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与环保或者节能减排相关的一些项目都是可以实现免征或者少征税的。
还有一些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科技也会有一定程度税收减免政策。
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选择投资项目,或者尽可能的往以上的投资项目上靠拢,让企业在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三)中小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如何合理避税
中小企业生产需要购买原材料,而原材料的价格通常会随着市场规律波动,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对所需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把控良好,就可以合理利用存货计价为合理避税提供空间。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企业的存货计价方式有五种,用不同的计价方式可以为合理避税提供可能性。
当原材料的价格处于下降状态时,企业可以采用先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式,当原材料的价格处于上涨趋势时,则采用后进先出的方式进行计价,这样企业档期的纳税额就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从而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当然,这种避税方式的前提就是企业要对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做到心中有数。
当企业难以对市场价格进行估测时,则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来进行计价,使得企业生产的各个阶段的成本趋于平均水平,避免因为成本的剧烈波动而导致利润的波动,增加企业的避税难度。
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也可以为企业合理避税提供空间。
一般来说,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分为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不同的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会对企业纳税额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果企业采用的累进税率,那么使用年限平均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对企业最为有利,所纳税额是最少的。
如果企业采用的是比例税率,那么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最为有利。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为企业合理避税开拓可能性。
最后还可以采用关联企业间价格转移的方式,这也是众多中小企业最常用的避税方式之一,其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成本通常是最小的,也是最有效的避税方式之一。
价格转移的方式主要有货物、劳务和费用等转移,总公司利用与之相关联的公司提供原材料或者为其销售产品的方式,采用高进低出的内部作价办法,将收入转移到享受优惠政策的独立核算企业中去,利润转移到了其他公司,自然本公司的税收压力就减轻了。
对于劳务或者费用的转移办法与货物转移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
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还包括改变纳税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设立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连锁店和分公司等,各个连锁店和分公司必定会有亏损,有盈利,将所有连锁店和分公司的财务汇总到总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盈亏相抵,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特别是在连锁店和分公司的创立初期,一般是亏损居多,这样盈亏相抵的效果就更加明显。
缴纳税收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但同时合理避税也是企业所享有的权利。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生产规模小,资金链紧张,因此合理避税对于它们的发展意义更大。
企业只要在法律和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合理避税,研究好不同税种、不同地区的纳税规定,就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取得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1]林海.中小企业合理避税方法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1
[2]秦莉.税收筹划与纳税新课题[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
[3]胡向真.企业合理避税的原则和策略[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4]岳美容.浅谈现代企业合理避税的路径及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1
[5]张国臣.企业合理避税的筹划[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