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唱的不变原则“深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类 J61
The principle of the invariant singing "breathe" 分类号 学号 密级 10722 公开 题 目
(英 文)
论歌唱的不变原则“深呼吸”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提交论文日期 专业名称 学校代码 成绩评定 音乐学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呼吸在歌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古至今,所有的歌唱者都在强调呼吸,如今,国内外的声乐界人士最认可的呼吸方式就是“深呼吸”。
在大学四年的声乐学习中,老师也重点强调了这一点,“深呼吸”使我在声乐学习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通过对“深呼吸”与其他呼吸的区别和优点进行分析、论述,举例说明了“深呼吸”在三种唱法中的运用,并以此来证明“深呼吸”是歌唱中的一个不变原则。
最后还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深呼吸”训练方法。
关键词:歌唱;不变原则;深呼吸
Abstract
Breathing in sing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since ancient time, all the singer is emphasizing breathing, now, the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ShengLeJie most recognised breathing patterns is "breathe". The vocal music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for four years, the teacher also highlighted this, "breathe" is my in vocal music study had achieved great progress, based on "breathe" and other respiratory differences and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dvantages, and explains "breathe" the application in three falsetto, and trying to prove "breathe"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singing a constant. Finally also enumerated several kind of common "breathe" training method.
Keywords: Singing; Constant principle; Deep breath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一、正确的呼吸是优秀歌唱的基础 (1)
二、何为“深呼吸” (1)
(一)腹式呼吸 (2)
(二)胸腹式联合呼吸 (2)
三、深呼吸与浅呼吸相比在歌唱中的优越性 (2)
(一)胸式呼吸(浅呼吸) (2)
(二)腹式呼吸 (3)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 (3)
四、三种唱法的呼吸技巧以及“深呼吸”在这三种唱法中的运用 (4)
(一)美声唱法 (4)
(二)民族唱法 (5)
(三)通俗唱法 (6)
五、“深呼吸”的训练方法 (7)
六、总结 (9)
谢辞 (10)
参考文献 (11)
论歌唱的不变原则“深呼吸”
一、正确的呼吸是优秀歌唱的基础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之源,呼吸的方法是发声和歌唱最重要的技法之一。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解决声区的统一、共鸣的发挥,咬字、吐字的清晰,以及各种技法内容合理有效地配合和运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位优秀的歌唱者,其演唱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个人所具有的天赋嗓音条件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利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去准确地完成和表现声乐作品的能力上。
如果呼吸方法正确,那么声乐技术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就能发出完美的声音;反之,则不能掌握正确的声乐技术,以致发出劣质的声音来。
可以说,呼吸对于歌唱者来说,是艺术,是生命,是打开声乐艺术殿堂之门的一把万能钥匙。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这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中对歌唱呼吸的精辟论述。
我国民族传统声乐原理中还强调“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
“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
”“气催声发,气靠声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先调气。
”这些论述充分都说明了气息是歌唱艺术之本,良好的歌唱呼吸是获得美妙声音的基础和源泉。
世界上不少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也有不少有关气息的重要论述。
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曾说过:“一旦掌握了呼吸的艺术,你就算在歌唱道路上朝前迈出了可观的一步。
”当代男高音帕瓦洛蒂也讲过:“若掌握不好呼吸,就无法发出动听的声音,甚至毁坏嗓音。
”世界著名歌唱家伊丽莎白舒曼说:“歌唱就是呼吸,练习好它能使你找到成功之路。
”更有不少的歌唱家认为“不会呼吸就不会唱歌”。
许多歌唱家都将歌唱的呼吸比做“工厂的动力车间”、“汽车的发动机”等等,呼吸基本功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全过程,也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两种基本的深呼吸及呼吸原理
根据呼吸运动时胸腹腔体内部的运动状态,我们把歌唱中常用的呼吸分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
其中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是主要依靠横膈膜的运作来完成的,吸得比较深,我们把这两种呼吸方法称为“深呼吸”。
以下是两种呼吸的介绍:
咸阳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一)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方法是通过下降横隔膜扩大腹部,运用腹肌来调节呼吸的一种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方法和胸式呼吸方法相比较,因为具有呼吸深、呼吸量大、呼吸存储量多等特点,因此呼吸的压力较强,有利于高低声区的连接,而且也适用于表现那种声旨力度变化比较大的歌曲。
(二)胸腹式联合呼吸
这种方法,吸气时口、鼻同时作用,肋间外肌使肋骨上移,同时横膈膜收缩下降,使胸腔上下、周围径同时扩大,这样可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将相当多的气息吸到肺的深部。
发声时要保持好吸气时的状态,在吸气与呼气两大肌肉群相对抗的情形下,膈肌慢慢地有节制地缓缓上升。
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是胸式呼吸方法和腹式呼吸方法联合协调的种呼吸方法。
胸腹式呼吸方法能供给发声和歌唱活动所必要的空气量,能使歌唱的呼气压力给予充分的保障,并且是能使胸腔得以最大扩张的一种呼吸方法。
利用胸腹式呼吸方法进行呼吸时,因胸围和上腹部位能够得到最大的扩张,气息供给腔便被建立在胸廓的下部位,并且在横服膜下降的同时下腹部位受到牵张而稍微凹陷进去。
胸腹式呼吸方法是诸多发声呼吸方法中最合理、最有效而理想的一种呼吸方法,从人体生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与分析,这种呼吸方法不但吸取了胸式呼吸方法和腹式呼吸方法各自的优点,而且对它们的不足之处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因此具有科学性。
在声乐实践中是被最多采用的一种呼吸训练方法。
三、这两种基本的深呼吸与胸式呼吸相比的优越性
(一)胸式呼吸(浅呼吸)
不需要强大呼吸支持便可获得洪亮的嗓音,便可轻易地将声音相互传送到别人的耳中。
但是这种呼吸方法很难控制,歌唱者往往在演唱时为了能多吸进气而做向上抬肩的动作来扩展胸腔,而且用这种方法不可能吸很多气,那么,歌唱发声的动力也就减小了,很难唱出富有弹性、优美的歌声。
歌唱者越想以饱满的气息演唱就越显得气息不够用。
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后使声音哑然失色。
在声乐实践中,胸式呼吸方法往往对高音的发出产生不良影响:声音控制不
论歌唱的不变原则“深呼吸”
能由弱到强、音量不能自由变化等,这样,对歌曲的形象创造显然是不利的。
胸式呼吸方法是一种简单的呼吸方法,一般为儿童和大众歌唱时所使用,是一种不正确的呼吸方法。
胸式呼吸方法存在着许多缺点:
缺点一:首先采用胸腔和横膈膜上部位进行,必然产生吸气浅、呼吸量少等现象。
缺点二:呼气时,因为利用上胸部位,得不到横膈膜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缺点三:呼吸时容易造成喉头肌肉的紧张,而使声带振动失调.声音变得僵硬、发抖等。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方法是通过下降横隔膜扩大腹部,运用腹肌来调节呼吸的一种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方法和胸式呼吸方法相比较,因为具有呼吸深、呼吸量大、呼吸存储量多等特点,因此呼吸的压力较强,有利于高低声区的连接,而且也适用于表现那种声音力度变化比较大的歌曲。
这种呼吸方法相比于胸式呼吸法能吸进更多的气息使声音有“根”,能充分地利用我们的共鸣器官,不伤声带,使声音洪亮有力、集中。
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也不会感到非常疲惫,不会出现嗓子哑的现象。
(三)胸腹式联合呼吸
这种呼吸能运用胸廓与腹部的整体运动,使胸腔全面扩张,由横膈肌与两肋、小腹的协调运作呼吸,气息容量大,气流量也强,能适应各种富有变化的发声状态,被中外众多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所推崇,对歌唱是最有帮助的。
这种方法控制气息能力强,能够更好的做到“气息保持”,使气息成为一种稳定的气压,喉头容易稳定,不会被上升的气流带动向上走动。
由于胸腔充分的打开,所以气息容量就会更大,声音在强弱上更容易控制,在各个音区上能运用自如。
而且这种方法还克服了胸部的紧张和僵硬,音量和音域都得到扩大,使歌唱者的声音富有感情和表现力。
咸阳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四、三种唱法中的深呼吸
(一)美声唱法中几种基本的深呼吸方法
美声唱法是一种需要全身机能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协调的动作过程,它需要姿势、语言、情感、气息等环节配合完成。
美声唱法讲究的是声音圆润统一、声部区分严格、气声一致,音与音连接平滑均匀。
而呼吸则是达到这一艺术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戴玉强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声乐艺术家,喜欢他演唱时富有磁性的声音和大气凛然的英姿。
我思考过好多次,为什么像他这样的大师能唱出如此优美的歌声来,为什么一场音乐会下来嗓子毫无损伤。
仔细听了他演唱的作品可以听出来,他最重要的是用气息来控制音量、音高、音色。
他演唱时可以说是上身完全放松的(胸腔必然放松),而这个气息的“根”就在他的腹部,运用腹部的气息来支持声音。
所以他的声音控制自如,高声区很轻松的唱上去,而且音色统一。
而在学校我也听过很多师哥师姐的音乐会,他们之中有一部分往往在演唱两三首大的作品后嗓子明显的疲惫、沙哑,这时会发现他们的气息都浮了上来,锁骨运动,腹部没有气息支持歌唱运动。
可见,“深呼吸”在美声唱法中是至关重要的。
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老师在教学中提到的,自己总结了美声唱法中的几个呼吸技巧。
(1)唱长音时有控制的呼吸方法
有控制的呼吸方法,大都是应用于唱长音的,特别是运用在唱较高音的长音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腹肌保持足够的量保持住气息的力度。
歌唱中长音的机会比较多,高音的句段也相当重要,因此,这种呼吸方法可称为美声唱法的主要呼吸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适合演唱《你是这样的人》、《那就是我》类型的作品。
(2)弹跳式的短促呼吸法
美声唱法的歌曲中有许多地方需要用“断音”唱法。
唱“断音’时的呼吸情形与唱长音时完全不同,它既要短促、有劲,又要富有强烈的冲击的气势。
唱“断音”的准确方法是,暂时使胸廊的肌肉保持不动,保持对抗的力量平衡的状态,而单独运用腹上部肌肉,特别是腹直肌与腹内肌的上部那一段,与横膈膜对抗,做一松一紧的动作。
唱完“断音”以后,我们再使腹肌停止跳动,恢复胸廊肌肉
群原来的动作,以便换唱长音。
这种呼吸方式在《军营飞来一只百灵》、《为祖国干杯》等需要唱跳音的作品中用到。
(3)自然松弛呼吸法
唱不高不低的极平常的乐句,有时只要用平常说话时的呼吸就行了,但最好把胸廊保持不动,把气吸到腹部,单独靠横膈膜和腹肌的运用完成歌唱活动这样歌唱中才有松弛的机会,遇到精彩段落必须要强力呼吸时,不会精力浪费过度而出现力不从心之苦。
这种呼吸方法适合演唱《雪绒花》、《喀秋莎》这种音区相对稳定的作品。
(二)民族唱法中几种基本的深呼吸方法
民族唱法同样要求气息吸的深,用横膈膜呼吸,呼吸要自然放松。
著名的歌唱家吴雁泽先生说:“吸气一大片,呼吸一条线。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气息在民族唱法中的重要性。
听胡松华老师演唱蒙古长调,感觉气息一直都是那么连贯,声音一直都是那么优美,那么他是怎么做到保持这么长的气息的呢。
在一次教学讲座上,他提到,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运用足够的气息,甚至是循环换气,都是依靠腹部的力量。
可见,“深呼吸”对于民族唱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民族唱法中的呼吸技巧很多,下面我们来举些例子。
(1)揉气法
用腹肌的力量,将气向腰部送去。
此种方法适合演唱《大森林的早晨》等表达细腻感情的歌曲。
(2)沉气法
此种方法要求腹肌放松,气息有下沉的感觉,适合用于低声区。
(3)提气法
此种方法要求腹肌快速收缩,从而产生强气压。
适合演唱《昭君出塞》等高亢和激烈情绪的歌曲。
(4)弹气法
此种方法是利用气息的爆发力,充分运用腹肌的跳跃来完成,适合演唱《爱我中华》等欢快有力、富有跳跃性的歌曲。
(5)顿气法
此种方法要求腰部有弹动的感觉,需要腹部来保持气息,达到装饰和强调语
气的作用。
另外,在民族唱法中还有跳气、嘘气、泣气、抽气……
总之,民族唱法在用气上要遵循三个原则:即气息要深、通、活。
(三)通俗唱法对深呼吸的处理
通俗唱法又被称为流行唱法,演唱中几乎不使用共鸣,故音量比较小,所以演唱者必须要借助电声扩音器来完成这一活动。
当我们看到许多明星“大腕”演唱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气息时,确切地说,当我们看到他们的气息只限胸部时,可能会错认为呼吸不一定是通俗歌唱中很重要的问题,那我们就错了!呼吸,包括气息控制,是一个实力派歌手重要的技能。
每一位学习流行声乐的人一定要严格地进行气息控制练习。
偶像派歌手强调自然地呼吸,实力派歌手则强调有较深的呼吸和较强的气息控制能力。
举个例子,在听刘欢老师演唱时,我们能清楚地感觉到他的气息一直是沉在下面的是保持在腹部的,所以听起来他的声音一直都是统一的,高音一点都不费力气,以至于他演唱《今夜无人入睡》、《你是这样的人》这样高难度的歌曲也是轻而易举的。
而我们所熟悉的信乐团的原主唱信,虽然他的高音也能唱上去,比如《死了都要爱》、《海阔天空》等,但他给我们的感觉总是那么撕心裂肺。
我在现场听过他的演唱,似乎他的气息一直是浮在胸腔里的,以至于他唱高音总给人一种很累的感觉,不过,这正是他的演唱风格。
很多实力派的流行歌手都是讲究深呼吸的,比如:孙楠、王杰、韩红、那英等。
他们演唱的歌曲让我们听起来更舒服,一般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演唱他们歌曲是有很大难度的。
通俗唱法的呼吸可借鉴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呼吸艺术技巧。
也可借鉴戏曲中的运气、压气、抢气、偷气等方法,来使通俗演唱更轻松,更具技术性。
我们可以看出,其实三种唱法的呼吸是大同小异的,虽然在不同的唱法,不同的乐句上呼吸技巧有一定差别,但都没有脱离“深呼吸”的原则。
每个呼吸技巧中都在强调“腹肌”、“横膈膜”、“腰部”等字眼。
歌手谭晶的民族和通俗都唱得非常好,都是因为有强有力的气息支持。
可见,无论哪种唱法,都需要有深的气息来支持,达到各自的艺术效果和作用。
五、初学者训练“深呼吸”的几种方法
呼吸机能的培养和获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者在早期应以基本功能的单独培养训练为主。
这主要包括:
(一)技巧性深呼吸练习
1、平稳呼吸练习
轻闭双唇,放松身体,脑身心统一协调,上腹相对稳定,用鼻吸气,气息至下端两肋骨、腹部及后腰。
将气略加保持数秒,体会控气和发力的感觉。
2、打嘟噜练习
以鼻为主,鼻口同时吸气,将气息控制于横隔膜、上腹一带,双唇闭拢,利用小腹回收和上升,在对抗和相持中将气压出,气息流经过鼻腔和唇缝时,使得“以人中穴为中心”进行振动。
以此体会气息的支持力、推动力及阻挡力之间的协调配合。
3、狗喘气练习
打开牙关,放松鼻腔,上提软狗喘气练习腭、鼻咽,松开喉咙、声门,使头腔、咽腔、上颌、胸腔、腰腹内部等保持畅通与联系,进行“追求整身气息纵向连贯性和协调性的,上下贯通的综合爆发力”的练习。
可分为慢吸慢练和快吸快练两种。
强调“每次都要进行新鲜的吸气”,也强调协调而大力的爆发。
练习中体会腔体的贯通和启振声门的协调配合,体会丹田、上腹、横膈等对于气息的控制、及弹性支持作用。
强调松开鼻腔与喉咙,同步地吸气和呼气,使各呼吸器官都非常协调而又十分积极地参与到喘气呼吸活动中来,这样也就增加了呼吸气流的量与速、增强了呼吸的幅度和肺活量,以及呼吸肌肉群的弹性和韧性。
我们要用这种速度快、容量大、弹性强的深呼吸状态与感觉,去体会歌唱时的呼吸支持,正如威尔逊所言:“喘气是加强呼吸活动柔韧性的最好的练习。
”
4、哼鸣练习
包括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两种。
带着整身的协调性进行哼鸣练习。
练习时喉咙、软腭、口腔要彻底放松。
脑、身、心要协调,要使全身的精神和注意力贯通,体会鼻咽、口咽配合之下的身体各部与头腔高位之间的协调,追求整身训练的感觉。
5、小腹爆发力练习
打开牙关、喉小腹爆发力练习头,松开鼻腔,用口、鼻、身体同时吸气,开始吸气的瞬间气息要同时出现在下胸上腹一带,无论吸或呼,都让腹腔脏器“不要脱离”它上方的气息底部和横膈膜底部。
在此情况下通过上下双向运动促使上腹部震动从而撼动存在于头腔、鼻腔、喉头和身体内的气柱音柱,在运气的过程中顺势启动声门而自然地出“呵”声音,从而达到小腹爆发性技能培养之目的。
6、急吸控气练习
用大吃一惊的感觉,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瞬间吸气,如同:“倒吸一口凉气”一般,这时会感到两肋、腹肌和小腹在一刹那间迅速张开,将气息吸入肺的底部,横膈膜快速而有弹性地下沉并将气稳住。
用这种快速、敏捷的深吸气状态与感觉,追求吸气肌的瞬间急吸功能,强调吸气的自然放松和瞬间爆发,培养瞬间吸气的能力同时培养气息控制和气息保持的能力,促使初学者的声门打开和吸气能力的拓展、用受惊吓时的呼吸来体验唱歌的快呼吸,正如辛德尔在《头韵法与发音法》中说“就象在受到惊吓时那样迅速的吸气,可以发展在歌唱时的快速换气。
”(二)体验性深呼吸练习
1、平躺睡觉时的呼吸体验性练习
睡觉的感觉想必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为什么要用这样一种状态来体验唱歌时的呼吸呢?因为这时全身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因此配合上两肋、横膈膜和小腹的同时扩张就会得到自然、均匀、深长的呼吸状态与感觉。
用这种感觉去体验唱歌的胸腹式联合呼吸,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2、闻花时的深呼吸体验性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手中捧着一束鲜花时,会情不自禁地去闻花香,这时会感觉到胸廓自然地向前、向上抬起,同时腰围也向四周张开吸气,形成一个救生圈似的气带,用这样自然、平静、柔和的吸气状态与感觉,去体验歌唱时的吸气状态。
正像人们常说的“象闻花一样的吸气”。
进行这种训练需要注意的是,寻找到正确的闻花心理动机,我们主张:“去闻仅有一丁点儿香味的鲜花”,获得“要经过一点努力之后才能闻到淡淡花香”的感受。
而“不是去闻浓烈的花香”。
否则,气将吸得不够深。
3、打哈欠的呼吸体验性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下意识地打哈欠时,就会发现打哈欠的最初瞬间的吸
气过程的美妙,它使我们的软、小舌和鼻咽等处于十分协调松弛容易打开的状态,不仅使腰围膨胀,而且使脑身心所有的腔体都充分地张开了,仿佛从头顶到脚底都充满了气息,用这种自然、舒展、饱满的吸气状态与感觉去体验唱歌时的深吸气状态。
正如马尔开西说的“歌唱者的呼吸必须像打哈欠时那样呼吸得深。
4、叹气的呼吸体验性练习:
叹气的呼吸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十分劳累坐下来休息时,全身放松地深吸一口气后,再痛快地长叹出来时,这时就会感到松弛而舒服的吸气与痛快而彻底的吸气是来自腰、腹、背及整个放松、舒展、自由了的机体中。
应该用这种放松、自由、舒展的深呼吸状态与感觉去体验唱歌时的深呼吸。
正如瓦特尔斯所说“在歌唱中自由的深呼吸最好的实例是拖长声音的叹气”。
叹气引导的吸气使头部高位和胸腔得以良好地协调。
5、哭泣的呼吸体验性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十分伤感地哭泣时,就会感到在情感的驱使下,两肋、横膈膜、小腹及后背都有明显的深呼吸动作,特别是横膈膜上下升降的动作也十分明显有力,气息既流动又通畅,用这种流动、通畅而有力的呼吸状态与感觉,去体验歌唱时用情感带动吸与呼的状态。
(三)实践性深呼吸练习
实践性练习方法就是增强歌唱的练习,这是一种重要的练习方法,在吸气前渐强歌唱的练习就要有渐强发声的心理意识,在发音过程中保持一个逐渐而且持续的在渐强时,向下的气息要获得支持,而支持气息的部位又要获得另一种动力的支持,也就是说气息的支撑者是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并处在一个综合联动的状态中,找到渐强歌唱的协调。
应当引起重视的是在渐强发声过程中,要感觉身体内的气息是越来越多而并非越来越少,这样才可以保证连续不断的持续的歌唱,增强气息支持的能力,从而为演唱难度更大的歌曲做机能拓展的准备。
六、总结
深呼吸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之一,它和歌唱中的发音、共鸣、咬字吐词都有直接的关系。
如果呼吸不到位,就会严重影响发生和吐字,呼吸在
歌唱中是一门很高深的艺术,而深呼吸又是呼吸中最重要的内容。
但是在我们练习过程中也要把握好这个度,吸气过深或过浅都是不正确的。
声乐学习者要想有所成就,就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经过勤学苦练,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学习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把自己训练成一位完美的、一流的歌唱者。
谢辞
本论文在王静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从课题选择到具体的写作过程,无不凝聚着王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在我的毕业论文写作期间,王老师为我提供了种种专业知识上的指导和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建议,没有这样的帮助和关怀,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
在此向王静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同组的各位同学,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帮助和支持,在此我表示深深地感谢。
在临近毕业之际,我还要借此机会向在这四年中给予了我帮助和指导的所有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各位任课老师认真负责,在他们的细心帮助和支持下,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论文写作中得以体现,顺利完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