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人物简介之六:俞平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学人物简介之六:俞平伯
俞平伯(公元1900年——1990年),浙江德清人。

长期在大学执教。

曾一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文学研究中,他的成就最大,影响最深,也最为人们注意的,是他的《红楼梦》研究。

他是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俞平伯从事《红楼梦》研究,开始于1921年。

当时基本的红学观点是:《红楼梦》是感叹作者自己身世的,是作者的“自传”。

由这一基本观点所派生,他还有几个具体的红学观点:一、《红楼梦》是为情场忏悔而作的;二、《红楼梦》是十二钗作本传的;三、《红楼梦》的风格是“怨而不怒;”等等。

此外,他还说林黛玉和薛宝钗若“两峰对峙,双水分流,各极其妙,莫能相下”;后四十回是高鹗续作,,虽然处处追寻雪芹原意,但由于生活经历、志趣信仰不同,个性相差太远,所以总是“貌似神非”,终于失败。

他还指出,但在社会心理“要使宝玉拜相封王,黛玉夫贵妻荣”的情况下,“《石头记》到现在能保持悲剧的空气,……功绩全归之于兰墅”,所以高鹗“虽不是雪芹的功臣,也还不至于是罪人”。

俞平伯的红学思想,五十年代曾受到批评,使他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其后,他对“自传说”这一带根本性的红学观点作了修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不能离开小说的艺术形式来对它进行研究。

贾宝玉是书中的一个人物,大观园是书中描写的一个园子。

小说有虚构,因此,“不可能把小说中的人、事、物都一一落到实处,研究《红楼梦》还应该着眼于它的文学和哲学,经济和政治……”。

(岁寒斋主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