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方44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名⽅44个
传统中医经典名⽅
⼗全⼤补汤
1、⼗全⼤补汤
组⽅:⼈参、黄芪、当归、⽩术、⽩芍、茯苓、川芎、⽢草、⾁桂、熟地黄各1袋。

组⽅
功⽤
功⽤:温补⽓⾎。

主治:⽓⾎不⾜。

虚劳咳嗽、⾷少遗精、腿膝⽆⼒、疮疡不敛、妇⼥崩漏等。

主治
2、六君⼦汤
组⽅:⼈参、⽩术、茯苓、⽢草、陈⽪、法半夏各1袋。

组⽅
功⽤:健脾⽌呕。

功⽤
主治:脾胃⽓虚有痰症。

不思饮⾷、恶⼼呕吐、胸脘痞闷、⼤便不实、或咳嗽痰多稀⽩等症。

主治
3、四物汤
组⽅:当归、川芎、⽩芍、熟地黄各1袋。

组⽅
功⽤:补⾎和⾎。

功⽤
主治:营⾎虚滞。

⼼悸失眠、头晕⽬眩、⾯⾊⽆华、妇⼈⽉经不调、经量少或闭经,表现为主治

淡,脉细弦或细涩。

4、当归四逆汤
组⽅
组⽅:当归、⼤枣、桂枝、⽩芍、细⾟、⼩通草、⽢草各1袋。

功⽤:温经散寒,养⾎通脉。

功⽤
主治:阳⽓不⾜⽽⾎虚,寒⼊经络。

外受寒邪、⼿⾜厥寒、⾆苔淡⽩、脉细欲绝或沉细,腰、主治
股、腿、⾜疼痛。

5、华盖散
组⽅:⿇黄、茯苓、陈⽪、⽢草、桑⽩⽪、紫苏⼦、苦杏仁各1袋。

组⽅
功⽤:宣肺解表,袪痰⽌咳。

功⽤
主治:肺感风寒。

咳嗽上⽓、痰⽓不利、脉浮数者。

主治
6、⿇杏⽢⽯汤
组⽅:⿇黄、杏仁、炙⽢草、⽣⽯膏各1袋。

组⽅
功⽤:⾟凉宣泄,清肺平喘。

功⽤
主治:外感风寒、郁热致喘。

咳嗽喘逆、⽓急⿐扇、⼝渴同、有汗或⽆汗、⾆苔薄⽩或黄、脉主治
浮⽽数者。

7、苓桂术⽢汤
组⽅
组⽅:茯苓、⽩术、桂枝、炙⽢草各1袋。

功⽤:健脾利⽔,湿化痰饮。

功⽤
主治:中焦阳虚、⽔饮内停的痰饮病。

胸肋胀满、⽬眩、⼼悸、或⽓短⽽咳,⾆苔⽩滑、脉弦主治
滑者。

8、温经汤
组⽅:当归、党参、川芎、桂枝、⽩芍、牡丹⽪、阿胶、⼭麦冬、⽢草、⼲姜、吴茱萸、法半组⽅
夏各1袋。

功⽤:温经袪瘀,养⾎调经。

功⽤
主治:⽤于冲任虚寒,瘀⾎内阻所致的⽉经不调、⼩腹冷痛、⽉经量多、淋漓不⽌;⽉经延主治
期、
⽇暮发热、⼿⾜⼼热、唇⾆⼲燥者。

禁忌:⽉经不调属实热或⽆瘀⾎内阻者忌⽤,服药期间忌⾷⽣冷之品。

禁忌
9、归脾汤
组⽅:⼈参、当归、黄芪、⽩术、⽊⾹、⽢草、远志、龙眼⾁、酸枣仁各1袋。

组⽅
主治
主治:⼼脾⾎⽓两虚,脾不统⾎。

⼼脾⾎⽓两虚症,症见:⼼悸、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乏⾷少。

病⼈⾯⾊萎黄、⾆淡、⾆苔薄⽩、脉细弱。

脾不统⾎症:诸如便⾎、⽪下紫癜、妇⼈崩漏、经期超前、⽉经量多⾊淡、或淋漓不尽,⾆淡、脉象细者。

10、酸枣仁汤
组⽅:茯苓、知母、川芎、⽢草、酸枣仁各1袋。

组⽅
功⽤:养⾎安神,清热除烦。

功⽤
主治:⽤于肝⽓不⾜,阳⽓偏亢。

虚烦失眠,眠则多梦易醒、头胀⼼痛、⼼悸盗汗,脉弦细⽽主治
数者。

11、⽣脉饮
组⽅
组⽅:⼈参、⼭麦冬、南五味⼦各1袋。

功⽤:收敛元⽓,振作精神,固涩滑脱。

功⽤
主治:肺⽓虚馁,⽓阴不⾜,肺⽓⼤虚,⽓促上喘,汗出⽽息不续,命在须叟。

主治
12、逍遥散
组⽅:当归、茯苓、⽩术、⽩芍、⽢草、柴胡、⼲姜、薄荷各1袋。

组⽅
功⽤:舒肝解郁,健脾和营。

功⽤
主治
主治:肝郁⾎虚,⽽致两胁作痛。

寒热往来,头痛⽬眩,⼝燥咽⼲,神疲乏⼒,⽉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虚者。

13、六味地黄汤
组⽅
组⽅:熟地黄、⼭茱萸(制)、牡丹⽪、⼭药、茯苓、泽泻各1袋。

功⽤:滋阴补肾。

功⽤
主治:肾阴亏损,头晕⽿鸣,腰膝酸软,⾻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主治
14、宁⼼安神⽅
组⽅:南五味⼦、酸枣仁(炒)各1袋,党参、黄芪各2袋。

组⽅
功⽤:健脾益⽓,宁⼼安神。

功⽤
主治:⽓⾎不⾜、⼼脾两虚所致的失眠、多梦、健忘、乏⼒、⼼悸、⽓短、⾃汗。

主治
15、北芪安神⽅
组⽅
组⽅:黄芪、刺五加各2袋。

功⽤:益⽓,健脾,安神。

功⽤
主治:⽤于体虚,腰膝酸软,失眠多梦,⾷欲不振。

主治
16、活⾎化瘀⽅
组⽅:三七、⽞参各1袋,黄芪、丹参各2袋。

组⽅
功⽤:活⾎化瘀,益⽓养阴。

功⽤
主治:⾎瘀兼⽓阴两虚症的视⽹膜静脉阻塞。

症见视⼒下降或视觉异常,眼底瘀⾎征象,神疲主治
乏⼒,咽⼲⼝⼲等。

17、保⼼⽅
组⽅:三七、川芎、⼭楂、制何⾸乌、何⾸乌各1袋,丹参2袋。

组⽅
功⽤:滋补肝肾,活⾎化瘀。

功⽤
主治:肝肾不⾜,瘀⾎阻络引起的冠⼼病、⼼绞痛。

主治
18、通脉益肾⽅
组⽅:葛根、槲寄⽣、丹参、⼭楂、川芎各1袋,黄芪3袋。

组⽅
功⽤:补⽓活⾎,通脉益肾。

功⽤
主治:⽤于冠⼼病、⼼绞痛。

表现为⽓虚⾎瘀或兼肾虚症侯者,症见胸痛、胸闷、⼼悸、乏主治
⼒、
眩晕、腰膝酸软等。

19、双丹化瘀⽅
组⽅:丹参、牡丹⽪各2袋。

组⽅
功⽤:活⾎化瘀,通络⽌痛。

功⽤
20、⼼可舒
组⽅:三七、葛根、⽊⾹、⼭楂各1袋,丹参2袋。

组⽅
功⽤:活⾎化瘀,⾏⽓⽌痛。

功⽤
主治
主治:⽤于胸中憋闷,⼼绞痛,⾼⾎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脂等症。

21、脑安⽅
组⽅:⼈参、川芎、当归、红花、冰⽚各1袋。

组⽅
功⽤:活⾎化瘀,益⽓通络。

功⽤
主治:⽤于脑⾎栓形成急性期、恢复期,症见半⾝不遂,⼝⾆歪邪,⾆强语蹇,偏⾝⿇⽊,⽓主治
短乏⼒,⼝⾓流涎,⼿⾜肿胀,脑供⾎不⾜,以及预防⾎稠和缺⾎性脑梗塞。

22、⼼宁⽌痛⽅
组⽅
组⽅:槐花、川芎、三七、红花、降⾹、⾚芍各1袋,丹参2袋。

功⽤:理⽓⽌痛,活⾎化瘀。

功⽤
主治:⽤于⽓滞⾎瘀所致胸痺。

症见胸闷、胸痛、⼼悸、⽓短;冠⼼病、⼼绞痛见上述症侯主治
者。

23、消肿⽌痛⽅
组⽅:三七、⾹附(制)、当归、延胡索(醋制)、鸡⾎藤、⼤黄、⽢草各1袋。

组⽅
功⽤
功⽤:活⾎化瘀,消肿⽌痛,理⽓解郁。

主治:跌打损伤,瘀⾎肿胀及⽓滞⾎瘀所致的痛经。

主治
24、桂枝茯苓⽅
组⽅:桂枝、茯苓、牡丹⽪、⾚芍、桃仁各1袋。

组⽅
功⽤:活⾎,化瘀,消癥。

功⽤
主治
主治:妇⼈宿有癥块,或⾎瘀经闭,⾏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

25、调经养⾎⽅
组⽅:当归、川芎、⽊⾹各1袋,益母草2袋。

组⽅
功⽤:调经养⾎,化瘀。

功⽤
主治:⽤于⽓逆⾎滞,⾎亏⾎寒引起:经期不准,经⾏腹痛,⽩带,腰酸倦怠,⾎虚头晕⽿主治
鸣。

26、补⾎调经⽅
组⽅
组⽅:⾹附、熟地黄、炒⽩术、当归、黄柏炭、陈⽪、炙⽢草、泽兰、炒⽩芍、川芎各1袋。

功⽤:理⽓和⾎,补⾎调经。

功⽤
主治
主治:⽤于⾎虚⽓滞,⽉经不调,胸腹胀痛。

27、乳癖散结⽅
组⽅:夏枯草、川芎、僵蚕、鳖甲、柴胡、⾚芍、玫瑰花、莪术、当归、延胡索各1袋,牡组⽅
蛎2袋。

功⽤:⾏⽓活⾎,软坚散结。

功⽤
主治:⽤于⽓滞⾎瘀所致的乳腺增⽣病。

症见: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烦躁易怒,胸胁胀满主治
等。

28、化痰降浊⽅
组⽅:荷叶、丹参、⼭楂、番泻叶、补⾻脂(盐)各1袋。

组⽅
功⽤:化痰降浊,活⾎化瘀。

功⽤
主治
主治:痰浊、瘀浊所致的⾼⾎脂症。

29、降脂⽅
组⽅:决明⼦、⼭楂、荷叶、制何⾸乌各1袋。

组⽅
功⽤:降低⾎脂,软化⾎管。

功⽤
主治:⽤于增强冠状动脉的⾎液循环,提⾼⼼肌对强⼼苷作⽤的敏感性,抗⼼律失常及⾼⾎脂主治
症。

30、利⽔排⽯⽅
组⽅:⼴⾦钱草、车前⼦、川⽊通、徐长卿、⽯韦、瞿麦、忍冬藤、滑⽯各1袋。

组⽅
31、利尿通淋⽅
组⽅:⽯韦、萹蓄、苦参、黄芪各1袋。

组⽅
功⽤:清热燥湿,利尿通淋。

功⽤
主治
主治:⽤于⼩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等症;也可⽤于急慢性肾⼩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32、五苓⽅
组⽅
组⽅:泽泻、茯苓、猪苓、⾁桂、炒⽩术各1袋。

功⽤:温阳化⽓,利湿⾏⽔。

功⽤
主治:⽤于阳不化⽓,⽔湿内停所致的⽔肿。

症见⼩便不利,⽔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主治
饮。

33、益⽓升⽩⽅
组⽅:⼥贞⼦、桑椹、墨旱莲、⽩芍、狗脊各1袋,制何⾸乌、黄芪各2袋。

组⽅
功⽤:养肝肾,益⽓⾎。

功⽤
主治:⽤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细胞减少及神疲乏⼒,腰膝疲软,头晕⽿鸣,⼼悸,⽓主治
短,
失眠,咽⼲,纳差⾷少等症。

34、天舒⽌痛⽅
组⽅:川芎 1袋,天⿇ 2袋。

组⽅
功⽤:活⾎平肝,通络⽌痛。

功⽤
主治:⽤于瘀⾎阻络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久、痛有定性或兼有头晕胁痛、失眠烦躁、⾆质主治
暗或瘀斑;⾎管神经性头痛风上述症侯者。

35、五⼦衍宗⽅
组⽅:枸杞⼦、菟丝⼦(炒)、覆盆⼦、南五味⼦(制)、车前⼦各1袋。

组⽅
功⽤:补肾益精。

功⽤
主治:⽤于腰酸腿软,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主治
36、滋肾养阴⽅
组⽅
组⽅:当归、炒⽩芍、熟地黄、⼭茱萸(制)、牡丹⽪、⼭药、茯苓、泽泻各1袋。

功⽤:滋肝肾、补阴⾎、清虚热。

功⽤
主治:⽤于肝肾两亏,阴虚⾎少,头晕⽬眩,⽿鸣咽⼲,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跟疼痛。

主治
37、滋肾养肝⽅
组⽅:枸杞⼦、茯苓、牡丹⽪、⼭药、熟地黄、⼭茱萸(制)、菊花、泽泻各1袋。

组⽅
功⽤:滋肾养肝。

功⽤
主治
主治:⽤于肝肾阴亏,眩晕⽿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38、⼩建中⽅
组⽅:桂枝、⽩芍、炙⽢草、⼲姜、⼤枣各1袋。

组⽅
功⽤:温中补虚,缓急⽌痛。

功⽤
主治:⽤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少;胃及⼗⼆指肠溃疡见上述症主治

者。

39、通窍⿐炎⽅
组⽅:防风、⽩芷、⾟夷、薄荷各1袋,苍⽿⼦(炒)、炒⽩术、黄芪各2袋。

组⽅
功⽤:散风消炎,宜通⿐窍。

功⽤
主治:⽤于⿐渊、⿐塞、流涕、前额头痛;⿐炎、⿐窦炎及过敏性⿐炎和体虚⾃汗,反复感主治
冒。

益⽓通窍。

40、⾟芩通窍⽅
组⽅:细⾟、黄芩、荆芥、⽩芷、桂枝、炒苍⽿⼦、⽯菖蒲、黄芪、⽩术、防风各1袋。

组⽅
者。

41、芩连解毒⽅
组⽅
组⽅:黄芩、连翘、黄连、黄柏、⾚芍、⽢草各1袋。

功⽤
功⽤:清热解毒,消肿⽌痛。

主治
主治:⽤于脏腑蕴热,头痛⽬⾚,⼝⿐⽣疮,热痢腹痛,湿热带下,疮疖肿痛。

42、滋阴降⽕
组⽅
组⽅:知母、黄柏、熟地黄、⼭茱萸(制)、牡丹⽪、茯苓、泽泻、⼭药各1袋。

功⽤
功⽤:滋阴降⽕。

主治
主治:⽤于阴虚⽕旺,潮热盗汗,⼝⼲咽痛,⽿鸣遗精,⼩便短⾚。

43、栀⼦解毒⽅
组⽅
组⽅:炒栀⼦、⾦银花、黄芩、黄柏、⼤黄、黄连、知母、天花粉各1袋。

功⽤
功⽤:清热泻⽕,凉⾎解毒。

主治
主治:⽤于肺胃热盛,⼝⾆⽣疮,⽛龈肿痛,⽬⾚眩晕,咽喉肿痛、吐⾎衄⾎,⼤便秘结。

44、双黄清热⽅
组⽅
组⽅:⾦银花、黄芩、连翘各1袋。

功⽤
功⽤:⾟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主治:⽤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

临床常⽤透⽪贴⽅
咳喘四⽅A⽅
⽩果⿇黄款冬花半夏杏仁桑⽩⽪苏⼦黄芩⽢草皂荚葶苈⼦⽠
蒌。

主治风热犯肺,咳喘,痰⿈,咽⼲疼,便秘等。

B⽅
⿇黄细⾟雄黄莱菔⼦半夏狼毒五味⼦⼤蒜钟乳⽯。

主治风寒咳
喘及久咳虚喘。

对于外感寒咳及慢⽀久咳,皆有良效。

咳喘

⽩果⿇⿈款冬花半夏杏仁桑⽩⽪苏⼦黄芩⽢草⿁见愁,适于初期
外感风寒内兼⾥热之咳喘,以及⼩孩咳喘⼀时寒热难辨者,⽆
论⽓管炎肺炎皆良效,可加西药扑尔敏异丙秦6542⽢草⽚。

伏贴

炙⽩芥⼦元胡各六百克,细⾟⽢遂各三百克,沙蒿⼦九⼗克,
共碎。

⽤内三⼩贴六个,贴双肺俞⼼俞膈俞六⽳,氮酮或姜汁
调。

初伏中伏末伏第⼀天各⼀次,每次成⼈⼗⾄⼗⼆⼩时,⼩
⼉四⾄六⼩时。

功效:疏风散寒,降逆祛痰,⽌咳平喘。

⽤于慢
⽀及体虚易外感者,通过⽳位敷炙可明显增强体质提⾼免疫
⼒。

此⽅亦可⽤于平时咳喘难愈者,对于蕴热,风寒,阳虚,
阴虚四类型皆效。

故平时也可⽤,伏天做预防。

平时咳喘难
下,啰⾳不消的⽓管炎肺炎皆可⽤。

注意事项,此⽅必须特殊
炮制处理,否则起泡严重。

腹泻⼆⽅寒泻
硫磺党参⽩术吴芋五倍⼦。

⽤于伤寒饮冷,腹痛泻下,⾆苔⽩滑,
完⾕不化的寒泻。

热泻
⽩矾党参⽩术藿⾹五倍⼦,⽤于⼝渴咽⼲,恶⼼呕吐,肛门灼热,⼝
渴⾆苔黄之热泻。

发热⼆⽅散寒

治疗风寒发热,⿇黄附⼦细⾟苍术枳实厚朴藿⾹,⽤于外感风寒,
头痛发热,浑⾝酸冷,⾆⽩脉紧;
退热

⼤黄细⾟⽩矾雄黄稻草灰,⽤于热证发热及⾷积发热,以及⼀时
寒热难辨的⽆名急热,证见发热⼝渴,便秘,腹满,⼝臭苔黄。

散结⽅炙⽩芥⼦海藻制乳⾹狼毒猫⽖草,⽤于乳腺增⽣,脂肪瘤,慢
性淋巴结炎,以及⽆名肿块等。

去湿⽅⼤黄附⼦细⾟苍术枳实厚朴藿⾹肚脐。

⽤于寒湿不化以及寒湿化热者,症见发热咳嗽便秘等。

机理为脾阳虚湿留机内,阳⽓欲驱邪则聚⽽⽣热,湿不去则热不退,或咳或喘或便秘,或⾯部粉刺常年不下…治宜温阳去湿为主,佐⼤黄清浮热兼通便,使阳复湿去腑通。

肠胃⽅丁⾹吴芋附⼦细⾟乳⾹狼毒⼤蒜钟乳⽯。

⽤于⼀切急慢性肠胃炎,溃疡等。

症见恶⼼呕吐,⼼烧吐酸,脘腹胀满,以及寒阻痛经等。

⽅中丁⾹吴芋温胃降逆,附⼦细⾟⼤蒜散寒通滞,乳⾹狼毒活⾎散瘀,钟乳⽯抑酸助阳,诸药合⽤温胃降⽓,活⾎散滞,抑酸助阳,使邪去正复,肠胃功能恢复。

因其温经散寒,故对寒凝⾎滞的痛经及⼀切脘腹不适皆有良效。

消肿散⼤⿈⽩芷天花粉,⼤黄清热解毒散瘀,⽩芷⾟窜排脓,天花粉滋润化痰,诸药合之使热去瘀散痰消…⽤于扁桃体炎,咽炎,腮腺炎及痈疖等。

疼痛⽅⽣川乌⽣草乌制乳⾹制沒药⼀枝蒿马钱⼦威灵仙仙灵脾,内经云,风寒湿三⽓杂之合⽽为痹,⽅中川乌草乌散寒温阳,乳⾹沒药散瘀⽌痛,马钱⼦⼀枝蒿祛风除湿圣药,威灵仙仙灵脾补肾祛湿助之。

诸药合之对于⼀切颈肩腰腿疼皆有良效,针剌拔罐合之。

秃鸡散淫⽺藿蛇床⼦钟乳⽯皂荚马钱⼦⾁苁蓉附⼦丁⾹,⽅中淫⽺藿⾁苁蓉蛇床⼦钟乳⽯补精益肾,附⼦丁⾹助阳⽣⽕,皂荚马钱⼦通窍开瘀使⾎流畅通。

秃鸡胶囊雄蚕蛾五味⼦胶囊,主要配合秃鸡散⼝服使⽤,每⽇三次,⼀次⼆粒,15天⼀疗程。

贴法操作与
⽳位⽤法:备任何⼚家贴皆可,取需⽤中药粉或成⽅三克,⽤⽔溶氮酮五毫升注⼊⼀百毫升⽣理盐⽔直接调药贴之,黄酒也可。

⼀天⼀次,⼗⼆⼩时。

⽳位:咳喘贴膻中或肺俞或肚脐,腹泻贴肚脐,发热贴肚脐或⼤椎或涌泉,消肿散或天突或局部,去湿贴肚脐,秃鸡散贴肚脐或命门,疼痛贴局部,肠胃⽅贴脐或中脘。

以上成⽅皆含沙蒿⼦粉,不⽤再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