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
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在我院就诊的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统计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营
养状况以及恢复指标。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恢复指标优于对
照组(P<0.05)。
结论:对于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效果较好,
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指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以及十二指肠部位的一种慢性溃疡,该疾病较为常见,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具有密切的联系。
临床研究表明,30至49岁年龄段的
人群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同时在冬季是该疾病的高发季节。
消化性溃疡与长期
的精神压力、饮食不规律、饮酒、进食刺激性食物有较强的联系,以上行为会导
致胃液分泌紊乱,损伤胃粘膜,患者会伴随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如果反复发作,不进行及时的治疗,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还会
癌变,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因此,及时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往临床上
对于该疾病通常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然而西药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
而随着医
疗水平的提高,临床资料表明,中药在该疾病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的效果,将中药
治疗与西药治疗相结合,可取得良好效果[2]。
本次就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
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分布为40~69岁,
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分布为41~70岁,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
组间患者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其体方案为给予20mg奥美拉唑胶囊,2次/d;
0.5g的克拉霉素,2次/d;0.4g甲硝唑,2次/d;以上药物均口服,治疗周期为l个月。
1.2.2观察组
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内服治疗。
方选:党参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白芷10g,白及10g,蒲公英15g,陈皮10g,砂仁10g,法半夏10g,山楂10g,贼骨10g,白芍10g,枳壳10g,柴胡10g,神曲10g,厚朴10g,麦芽10g,吴茱萸6g。
早晚两次各用水煎服1次,治疗周期为1个月。
1.3观察指标
(1)治疗完成后,采用电子胃镜,检查患者的溃疡面积炎症情况、标准如下﹔①显效:治疗后溃疡、炎症、体征、自觉等症状完全消失。
②有效:治疗后患者溃疡缩小超过50%,炎症、体征及自觉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后患者为任何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2)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采取我院自制评分表,满分100分,0~50分为严重功能缺陷;50~8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86~95分为中度功能缺陷;96~100分为功能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
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有效率
比较组间治疗有效率,由结果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组间患者干预有效率[n(%)]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
率
对照组4023
(57.50)
10
(25.00)
7
(17.50)
33
(82.50)
观察组4026
(65.50)
13
(32.50)
1
(2.50)
39
(97.50)
c2---- 5.000
P----<0.05
2.2生活质量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对比组间生活质量评分[(x±s)/分]
组别例
数认知功
能
躯体功
能
社会功
能
角色功
能
情绪功
能
对照
组4
73.48±
6.94
71.24±
8.28
70.94±
8.64
70.25±
5.84
72.94±
3.59
观察
组4
86.41±
6.89
84.36±
8.06
81.84±
8.61
86.94±
5.47
84.87±
3.18
t-10.90310.8267.36917.20020.513 P-<0.05<0.05<0.05<0.05<0.05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一种慢性、消化性疾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在任何年龄
都可能患病。
消化性溃疡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十二指肠溃疡,一种是胃溃疡,
十二指肠患病率高于胃溃疡。
其中,十二指肠患病大多数都是青少年和青年,而
胃溃疡大多数都是老年人[3]。
中医理论中,消化性溃疡的根本原因为胃中有火,
导致出血的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主要以清热、泻火、止血为主要治疗原则,
通过方剂的使用,能够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去火、消除肠胃之火。
诸药合用,能够促进内肌再生,从而加快溃疡面的愈合,加快疾病的好转[4]。
本次就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满意: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内科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 李妙兰, 王有谦.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002):86-86.
[2] 刘海玲, 韩琳.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30例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8):23-24.
[3] 许乃山, 章玲. 消化内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体会[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5(S1):1.
[4] 李晓影.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J].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17):22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