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1) 卵生和胎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
语言
数学
科学
社会
艺术
日期
活动时间
活动名称
学习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评价
备注
周
一
3
月
21
日
11:00 | 11:30
会生蛋的动物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卵生动物的特点。
2、喜欢说儿歌,感受儿歌的诙谐。
1、《公鸡生蛋》儿歌。
2、“卵生动物”字词卡。
3、不同卵生动物的图片。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与幼儿一起说儿歌《公鸡生蛋》:
1、进一步辨别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2、学习表演歌曲,发展创造力和动作表现力。
1、提前把“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字词卡贴在活动室里。
2、歌曲《我是什么动物》(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教师指着活动室里的“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字词卡,请幼儿认读,并复习什么是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e.这些动物出生时和妈妈的样子像吗?还有什么不同?(样子
比较像,只是体型较小,而且还没长出所有皮毛。)
2.引导幼儿认识胎生动物是直接生小宝宝的,小宝宝一出生便要吃妈妈的奶,当小宝宝长大一些后,妈妈会教它们觅食的方法。
3.请幼儿将胎生动物初生时和长大后的图片配对,观察动物初生时和长大后的外形特征,找出它们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幼儿可打开玩具蛋壳,拿出里面的图片,表示蛋宝宝出生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活动渗透5以内减法的教育,如:吃午点时,每桌放一盘点心,明明拿走1块,还剩下几块;红红又拿走1块,还剩下几块……
2、可以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根据故事情节,学习减法。
e.歌词中提到大象的外形是怎样的?(身体是灰色的,体型又
大又重,有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和弯弯的牙齿。)
f.它们当中,谁是卵生动物?谁是胎生动物?(鳄鱼是卵生
动物,大象是胎生动物。)
4.请幼儿分成两组唱歌曲,并分别表演鳄鱼和大象,例如双手上下交叠做开合动作,模仿鳄鱼张开和闭上嘴巴;伸直手臂贴近鼻子,模仿大象摆动长鼻子的姿态。
第二组图:
鸟妈妈筑了个巢,生了3个鸟蛋,有两个蛋孵出了小鸟,鸟巢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
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干草堆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
鳄鱼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蛋孵出了小鳄鱼,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
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蛋都孵出了小鸟,小鸟在叫:“妈妈,妈妈。”现在草丛里有多少个蛋?
使幼儿初步了解“卵生动物”都是从蛋或者卵中出生的。出示“卵生动物”字词卡,请幼儿认读。
5.请幼儿回家搜集有关卵生动物的资料和图片,带回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6.教师协助把资料和图片装订成小书,放在图书区供幼儿阅读。
周
二
3
月
22
日
11:00 | 11:30
蛋宝宝出生了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第二幼儿园大班一周教案
幼儿园名称
年级
大班__
学期
下学期
老师
主题
7.狮子和蛋____
周次
三月份第四周
日期
标题
卵生和胎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不同。
第六组图:
蝴蝶太太在叶片上生了两个蛋,两个蛋都还没孵出小宝宝,叶片上还有多少个蛋?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个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4.幼儿六人一组,教师发给每组5个玩具蛋壳,请他们轮流用玩具蛋壳讲述有关动物宝宝出生的故事,并在纸上写下5以内的减法算式。
2、胎生动物初生时和长大后的图片。
3、轮胎、沙包。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胎生动物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a.这些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
b.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皮毛、有四只脚、有尾巴。)
c.这些动物吃什么?(按实际情况回答。)
d.这些动物刚出生时吃什么?(吃动物妈妈的奶。)
2.播放歌曲《我是什么动物》,请幼儿认真倾听歌词内容:
3.向幼儿提问:
a.第一段歌词形容的是什么动物?(鳄鱼。)
b.歌词中提到鳄鱼的外形是怎样的?(身体是青色的,有长长
的尾巴、尖尖的牙齿、大嘴巴、大眼睛。)
c.鳄鱼住在哪里?它爱吃什么?(它住在岸边,爱吃肉。)
d.第二段歌词形容的是什么动物?(大象。)
2.出示乌龟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描述乌龟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分享对乌龟的生长和生活习性的认识,教师协助记录内容。
4.根据教师收集的有关乌龟生长的资料,进行师幼讨论。例如:
a.龟妈妈在哪里生蛋?每次会生多少个蛋?
b.乌龟的蛋是怎样孵化的?
c.小海龟是怎样返回大海的?
d.龟妈妈会照顾小乌龟吗?
5.请幼儿自主选择乌龟生长过程的某一阶段,进行绘画。
4.教师把胎生动物初生时的图片放进箱子里,请幼儿轮流在“跳房子”格子的起点处抽出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
5.请幼儿在地上的格子内找出相应的长大后的动物图片,然后把沙包抛入该格内。
6.幼儿可以用单脚或双脚“跳房子”,拾起沙包并跳回起点,继续轮流进行游戏。
。
周
四
3
月
24
日
11:00 | 11:30
动物来唱歌
3、可以在环境创设中体现减法,如:参考《狮子和蛋》幼儿用书12-13页,布置一面数学互动墙。
周
三
3
月
23
日
11:00 | 11:30
吃奶长大的动物
1、进一步了解胎生动物的种类和特征。
2、在游戏中练习掷准和灵活跳跃的动作,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提前把胎生动物的图片贴在地上作为“跳房子”游戏的格子,如熊猫、斑马、狮子、猫、袋鼠和猴子等。
5.出示其他动物图片,播放音乐,让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动物。
周
五
3
月
25
日
11:00 | 11:30
乌龟的世界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乌龟的资料,发展搜集资料的能力。
1、乌龟的图片。
2、大图画纸。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请一位幼儿模仿乌龟走路,让其他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公鸡生蛋
公鸡站在大门口,
喔喔叫,喔喔叫,
我要生蛋了,
我要生蛋了。
你说好笑不好笑。
2.与幼儿讨论公鸡会不会生蛋,让幼儿知道只有雌性动物才会生小宝宝。
幼儿可以用其他的动物替换“公鸡”,改编儿歌。
3.请幼儿想想哪些动物会生蛋,并注意听教师说出不同动物的名字,如听到的是会生蛋的动物便拍一下手。
4.请幼儿观察不同卵生动物的图片,并尝试进行分类,引导他们发现哪些种类的动物是卵生动物(例如所有鸟类、大部分的昆虫和两栖类是卵生动物)。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模型或图片放页。
3、白纸。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来。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边,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资料的丰富程度,将此活动计划分几次进行,如:乌龟的种类、不同种类乌龟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差异等。
语言
数学
科学
社会
艺术
日期
活动时间
活动名称
学习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活动评价
备注
周
一
3
月
21
日
11:00 | 11:30
会生蛋的动物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卵生动物的特点。
2、喜欢说儿歌,感受儿歌的诙谐。
1、《公鸡生蛋》儿歌。
2、“卵生动物”字词卡。
3、不同卵生动物的图片。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与幼儿一起说儿歌《公鸡生蛋》:
1、进一步辨别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2、学习表演歌曲,发展创造力和动作表现力。
1、提前把“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字词卡贴在活动室里。
2、歌曲《我是什么动物》(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教师指着活动室里的“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字词卡,请幼儿认读,并复习什么是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
e.这些动物出生时和妈妈的样子像吗?还有什么不同?(样子
比较像,只是体型较小,而且还没长出所有皮毛。)
2.引导幼儿认识胎生动物是直接生小宝宝的,小宝宝一出生便要吃妈妈的奶,当小宝宝长大一些后,妈妈会教它们觅食的方法。
3.请幼儿将胎生动物初生时和长大后的图片配对,观察动物初生时和长大后的外形特征,找出它们相似和不同的地方。
幼儿可打开玩具蛋壳,拿出里面的图片,表示蛋宝宝出生了。
5.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查算式是否正确。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利用生活活动渗透5以内减法的教育,如:吃午点时,每桌放一盘点心,明明拿走1块,还剩下几块;红红又拿走1块,还剩下几块……
2、可以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根据故事情节,学习减法。
e.歌词中提到大象的外形是怎样的?(身体是灰色的,体型又
大又重,有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和弯弯的牙齿。)
f.它们当中,谁是卵生动物?谁是胎生动物?(鳄鱼是卵生
动物,大象是胎生动物。)
4.请幼儿分成两组唱歌曲,并分别表演鳄鱼和大象,例如双手上下交叠做开合动作,模仿鳄鱼张开和闭上嘴巴;伸直手臂贴近鼻子,模仿大象摆动长鼻子的姿态。
第二组图:
鸟妈妈筑了个巢,生了3个鸟蛋,有两个蛋孵出了小鸟,鸟巢里还有多少个蛋?
第三组图:
鸡妈妈生了4个蛋,有1只小鸡先出生了,干草堆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四组图:
鳄鱼妈妈在沙滩上生了5个蛋,5个蛋中有3个蛋孵出了小鳄鱼,沙滩上还有多少个蛋?
第五组图:
不知谁在草丛里生了3个蛋,3个蛋都孵出了小鸟,小鸟在叫:“妈妈,妈妈。”现在草丛里有多少个蛋?
使幼儿初步了解“卵生动物”都是从蛋或者卵中出生的。出示“卵生动物”字词卡,请幼儿认读。
5.请幼儿回家搜集有关卵生动物的资料和图片,带回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6.教师协助把资料和图片装订成小书,放在图书区供幼儿阅读。
周
二
3
月
22
日
11:00 | 11:30
蛋宝宝出生了
1、理解5以内的减法。
2、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第二幼儿园大班一周教案
幼儿园名称
年级
大班__
学期
下学期
老师
主题
7.狮子和蛋____
周次
三月份第四周
日期
标题
卵生和胎生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不同。
第六组图:
蝴蝶太太在叶片上生了两个蛋,两个蛋都还没孵出小宝宝,叶片上还有多少个蛋?
3.认识“-”(减号),每次讲完一个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在白板上写算式,找出答案。并请幼儿说说“-”表示什么?
4.幼儿六人一组,教师发给每组5个玩具蛋壳,请他们轮流用玩具蛋壳讲述有关动物宝宝出生的故事,并在纸上写下5以内的减法算式。
2、胎生动物初生时和长大后的图片。
3、轮胎、沙包。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胎生动物的图片,向幼儿提问:
a.这些是胎生动物还是卵生动物?(胎生动物。)
b.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有皮毛、有四只脚、有尾巴。)
c.这些动物吃什么?(按实际情况回答。)
d.这些动物刚出生时吃什么?(吃动物妈妈的奶。)
2.播放歌曲《我是什么动物》,请幼儿认真倾听歌词内容:
3.向幼儿提问:
a.第一段歌词形容的是什么动物?(鳄鱼。)
b.歌词中提到鳄鱼的外形是怎样的?(身体是青色的,有长长
的尾巴、尖尖的牙齿、大嘴巴、大眼睛。)
c.鳄鱼住在哪里?它爱吃什么?(它住在岸边,爱吃肉。)
d.第二段歌词形容的是什么动物?(大象。)
2.出示乌龟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和描述乌龟的外形特征。
3.请幼儿分享对乌龟的生长和生活习性的认识,教师协助记录内容。
4.根据教师收集的有关乌龟生长的资料,进行师幼讨论。例如:
a.龟妈妈在哪里生蛋?每次会生多少个蛋?
b.乌龟的蛋是怎样孵化的?
c.小海龟是怎样返回大海的?
d.龟妈妈会照顾小乌龟吗?
5.请幼儿自主选择乌龟生长过程的某一阶段,进行绘画。
4.教师把胎生动物初生时的图片放进箱子里,请幼儿轮流在“跳房子”格子的起点处抽出图片,说出动物的名称。
5.请幼儿在地上的格子内找出相应的长大后的动物图片,然后把沙包抛入该格内。
6.幼儿可以用单脚或双脚“跳房子”,拾起沙包并跳回起点,继续轮流进行游戏。
。
周
四
3
月
24
日
11:00 | 11:30
动物来唱歌
3、可以在环境创设中体现减法,如:参考《狮子和蛋》幼儿用书12-13页,布置一面数学互动墙。
周
三
3
月
23
日
11:00 | 11:30
吃奶长大的动物
1、进一步了解胎生动物的种类和特征。
2、在游戏中练习掷准和灵活跳跃的动作,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1、提前把胎生动物的图片贴在地上作为“跳房子”游戏的格子,如熊猫、斑马、狮子、猫、袋鼠和猴子等。
5.出示其他动物图片,播放音乐,让幼儿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动物。
周
五
3
月
25
日
11:00 | 11:30
乌龟的世界
1、了解乌龟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2、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乌龟的资料,发展搜集资料的能力。
1、乌龟的图片。
2、大图画纸。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小组
1.请一位幼儿模仿乌龟走路,让其他幼儿猜猜这是什么动物。
公鸡生蛋
公鸡站在大门口,
喔喔叫,喔喔叫,
我要生蛋了,
我要生蛋了。
你说好笑不好笑。
2.与幼儿讨论公鸡会不会生蛋,让幼儿知道只有雌性动物才会生小宝宝。
幼儿可以用其他的动物替换“公鸡”,改编儿歌。
3.请幼儿想想哪些动物会生蛋,并注意听教师说出不同动物的名字,如听到的是会生蛋的动物便拍一下手。
4.请幼儿观察不同卵生动物的图片,并尝试进行分类,引导他们发现哪些种类的动物是卵生动物(例如所有鸟类、大部分的昆虫和两栖类是卵生动物)。
1、提前把卵生动物的模型或图片放页。
3、白纸。
学习领域:
形式:小组
1.出示玩具蛋壳,请幼儿猜猜哪种卵生动物会从蛋里走出来。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看图讲故事:
第一组图:
池塘边,鸭妈妈生了两个蛋,有1只小鸭子出生了,池塘边还有多少个蛋?
活动建议: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资料的丰富程度,将此活动计划分几次进行,如:乌龟的种类、不同种类乌龟的外形、习性等方面的差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