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语音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的实验语音研究
赵爱敏;翟红华
【摘要】基于AESOP-CASS-SD山东方言英语学习者语音库,我们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旨在测算出新派临沂方言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临沂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表明,首先,新派临沂方言呈现以下特点:阴平为降升调,调值为213;阳平为降调,调值为53;上声为平调,调值为33;去声为降调,调值为21;其次,新老派临沂方言阴平、阳平、上声与老派临沂方言差异不大,可能是因其受普通话影响较小;但新老派方言去声差异较大,由降升调变为与普通话吻合的降调.
【期刊名称】《龙岩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35)003
【总页数】5页(P35-39)
【关键词】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实验语音学
【作者】赵爱敏;翟红华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00;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72.1
“单字调是联系其它层面的基础,是研究声调系统的关键”,[1]所以研究单字调对研究声调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汉语声调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22年赵元任主张用实验方法研究声调,他还创制了声调的五度制标记法,为汉
语声调测定、描写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此后,声调负载段一直困扰着广大学者,Howie认为声调的范围仅限于元音及其后面的带音音段,也就是声调由“韵”表现,[2]得到认可。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是山东省人口面积第一大市,素有“齐鲁襟喉、徐淮锁钥”之称;同时,临沂方言处于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方言特点突出,故研究临沂方言对研究山东方言及中原官话具有重要意义。
钱曾怡把山东方言划分为东西两区四片,[3]而临沂市三区九县跨越了两个方言区。
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临沭、苍山、郯城、费县、平邑属于西区西鲁片;莒南、沂水、沂南、蒙阴为东区东潍片。
本文所讨论的临沂方言是以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费县为代表的内部有较强一致性的临沂方言。
目前,许多学者已对临沂方言单字调进行了研究,如逯全秀、[4]王伟、[5]
张伟静[6]等,但研究对象多为老派方言且人数少,新派方言研究较少;以传统研究方法为主,实验语音法较少。
因此,我们基于AESOP-CASS-SD山东方言英语学习者语音库,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旨在探求新派临沂方言的调型和调值,丰富汉语单字调的实验研究。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工具
我们以AESOP-CASS-SD山东方言英语学习者语音库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PRAAT和SPSS软件来研究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并利用脚本提取数据,更具有科学性。
研究问题如下:
1.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如何?其调型和调值与老派方言有何异同?
2.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与普通话是否相同?受普通话影响大吗?
(二)被试与实验语料
我们的语料来源于AESOP-CASS-SD山东方言英语学习者语音库,它是录有200人语料的山东方言区英语学习者语音库,语料内容包括标准英语语料,方言语料、以及方言普通话语料;是国内建成的第一个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语音库,[7]为山东方言区英语语音习得及相关研究提供了语音库支撑,与分散性研究相比,其研究结果更具综合性、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的发音人是山东方言英语学习者语音库中8位临沂发音人(4男4女,年龄20-25岁),他们是临沂本地人,在临沂生活二十年左右,临沂方言是他们日常交流语言,上大学之前均未长期离开过临沂,连续脱离临沂方言语言环境的时间不长。
录音在安静的室内环境进行,录音设备为笔记本电脑和头戴式麦克风Sennheiser PC166,内建式声卡,录音软件为AESOP项目专门录音软件,采样频率为16000赫兹,存储精度:16位,单声道。
录音前,先让发音人熟悉语料,每位发音人均在自然平稳的状态下发音,不出现语义强调和感情色彩。
我们的实验语料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方言调查字表》,每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各选取10个样字,一共40个样字,所有样字均为临沂方言中的常用字。
具体样字如下:
(1)阴平:拥微帮班阿宾鸭优烟安
(2)阳平:盘别白婆蚊完旬银崖云
(3)上声:网武摆我瓦晓笔影耳袄
(4)去声:遍被饿月不派亚破药样
(三)数据处理过程
(1)首先在PRAAT4.6中利用脚本,参照宽带语图,修改pitchtier。
字音音高曲
线可以分为“弯头段”、“调型段”和“降尾段”,弯头段的发生可能由于声带运动的惯性和读音时强调等因素引起,降尾段的发生也可能是由于声带运动的惯性作用等因素引起的,声调的音高信息只跟调型段有关。
[8]因此本研究将声调的弯头和降尾去掉,只保留调型段。
(2)在PRAAT中利用脚本提取十点基频。
(3)将发音人的数据导入SPSS 19.0,以声调类型为自变量,十点基频为因变量,计算出每个发音人每个声调十点基频的均值。
(4)在PRAAT中利用脚本将基频值转化成五度值,旨在消除人际随机差异,提
取恒定参数。
石锋先生提出的T值法是国内比较通行的转换公式。
具体的公式是:T=5∗(lgX-lgb)/(lga-lgb)。
[9]其中,a为调域上限,b为调域下限,X为a和b之间的测量点,所得T值就是X点的五度值参考标度。
然后利用EXCEL表格绘制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的声调图。
(一)实验结果
表1是用PRAAT脚本提取出来的十点基频的T值,经过归一化处理,消除了随机差异,更具有参考性。
其中T1,T2,T3和T4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石锋认为,每一种声调语言(或方言)都具有一个特定的声调格局,声调格局是由该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格局。
[10]而五度值标调把调域分为
五度,用一条四等分的竖线代表点,共五个点,自下而上用1、2、3、4、5代表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音高。
[11]
笔者根据表1的T值数据,分别绘制出8位发音人四个声调的声调格局图,如图1~图4:
根据图1至图4,笔者得出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的声调格局总趋势比较规整,期中阴平最明显,基本调值为213,;但不同的发音人T值仍然存在差异,为使整体
数据更加可靠,需分别求出四个声调的T值平均值,最终得出新派临沂方言单字
调的声调格局,如图5:
根据图5,笔者分析了新派临沂方言的四个声调,如下:
(1)阴平为降升调,起点为1.6125,终点为2.75,基频点跨越3度,起点和终
点乎都在分界线上,调值可以记为213;
(2)阳平为降调,下降比较缓慢,基频点跨越3个度,起点为4.4875,终点为2.3875,始点与终点几乎都在分界线上,调值可以记为53;
(3)上声为平调,呈现轻微上升趋势,基本点集中在第3个调值区域内,起点为2.65,终点为3.025,调值可以记为33;
(4)去声为降调,先下降后轻微上升,基本跨越2个度,起点为1.975,终点为0.725,调值可以记为21。
(二)分析
(1)阴平
阴平调值为213,传统研究结果阴平为214,普通话阴平为55,表明新老派临沂
方言阴平基本无差异,由此推断,新派临沂方言阴平受普通话影响不大。
(2)阳平
阳平调值为53,与传统研究结果相同,但普通话阳平为35;与传统标记法相比,新派临沂方言阳平调型和调值均相同;而普通话阳平为升调,表明新派临沂方言阳平受普通话影响不大。
(3)上声
上声调值为33,传统研究结果上声为55,普通话上声为214;与传统标记法相比,新派临沂方言上声调型变化不大,仍为平调,但调值由传统调值55变为33,整
体降低了2个度;而普通话上声为降升调,表明新派临沂方言上声受普通话影响
不大。
(4)去声
去声调值为21,传统研究结果去声为312,普通话去声为51;新派临沂方言阳平调型由降升调变为降调,与普通话渐趋吻合,由此推断,这可能是受普通话强势语的影响。
综上所述,新老派临沂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差异不大,受普通话影响较小;但新老派方言去声差异较大,由降升调变为与普通话吻合的降调。
我们采用了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了新派临沂方言单字调,并与老派临沂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结论见表2。
我们的研究有两个意义:第一,本研究有利于帮助临沂方言区人们进行标准普通话学习;第二,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丰富了临沂方言的声调研究。
注释:
①老派临沂方言和普通话数据引自钱曾怡先生的《山东方言研究》
【相关文献】
[1]吴永焕.山东方言声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1:7.
[2]尹梅.青岛方言声调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1-6.
[3]钱曾怡.山东方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1:41-43.
[4]逯全秀.莒南方言语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王伟.临沂(兰山)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1.
[6]张伟静.山东费县方言语音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7]ZHAI Honghua,JIA Yuan,LI Aijun.Report on the Completion of AESOP-CASS-SD [R].Macau:The 15th Oriental COCOSDA Conference,2012.
[8]林茂灿.音高显示器与普通话声调音高特性[J].声学学报,1965(1):8-15.
[9]石锋.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分析[J].语言研究,1986(1):78.
[10]石锋.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96. [1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