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心脏肿瘤一例诊治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心脏肿瘤一例诊治回顾
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
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d 入院.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及右心房交界处占位性病变;心脏MRI检查示心房间
隔后顶部占位性病变.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房间隔顶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及主动脉之间有一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心脏肿瘤并陈旧性出
血及钙化.术后24h脱离呼吸机.术后10 d康复出院,心功能Ⅱ级.结论原发性心脏
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和MRI检查对其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一经确诊即应限期手术,甚至还需急诊手术.
【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
【年(卷),期】2011(024)011
【总页数】2页(P33-34)
【关键词】心脏肿瘤;肿瘤,原发性;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作者】张郁林;黄烨;周波;杨卫东;聂军;李奎;万沛
【作者单位】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
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443002 湖北
宜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1
原发性心脏肿瘤发病率极低,尸检报告发生率为0.05% ~0.30%[1],其中75.00%为良性肿瘤,以黏液瘤最多见,占心脏良性肿瘤的 40.00% ~ 50.00%[2-5]。
2011年5月我院收治1例心脏原发性肿瘤,现回顾诊治过程如下。
1 病例资料
女,41岁。
因活动后胸闷、气促20 d入院,不伴咳嗽、咳痰、咯血、心慌、头晕、恶心、腹泻及晕厥。
查体:口唇无发绀,左上肢血压85/65 mmHg,心率
75/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
胸部CT检查示左心房及右心房
交界处占位性病变,考虑心包膜囊肿。
心脏彩超检查示:左房、右房与升主动脉之
间圆形无回声区,主动脉右冠状窦处粗大管样结构,性质待定,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未见明显异常,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均见少量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
心脏MRI检查示心房间隔后顶部占位性病变,考虑良性实质性肿瘤,畸胎瘤可能
性大;右侧冠状窦囊状扩大(图1见封3)。
入院诊断为心脏肿瘤,完善术前检查后,于全麻体外循环下行手术治疗。
取胸骨正中切口,电锯胸骨,纵切心包并悬吊,心包内探查见房间隔顶部、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及主动脉之间有一直径3.0 cm肿物,壁硬,呈蛋壳样钙化改变;右冠状动脉近端扩张,直径1.2 cm,似与肿物连通。
常规建立体外循环,灌注冷血停搏液,于左房间沟处切开外膜,将肿物自左房壁、房间沟上完整剥离,有蒂与右冠状动脉扩张部分相连,钳夹蒂部,切除肿物,呈鸡蛋样,外壳完整钙化,切开后内容物为褐色冻状。
松开血管钳,探查蒂部,确定与右冠状动脉相连接,但中段呈条索样改变,已闭合。
缝合房间沟外膜,复温,开放升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心脏自动复跳。
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心脏肿瘤并陈
旧性出血及钙化。
术后转ICU治疗,予抗感染、止血、保护胃黏膜及血管活性药
物治疗,术后24 h脱离呼吸机。
切口拆线后复查心脏彩超:左房、右房与升主动脉间圆形无回声区(止血棉),心脏各房室腔大小未见明显异常,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左室收缩功能略降低。
术后10 d康复出院,心功能Ⅱ级。
2 讨论
2.1 临床特点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小肿瘤可无症状,易漏诊;大
肿瘤症状取决于肿瘤大小、部位、性质、移动性和浸润性等,特异性表现通常与其解剖部位和组织学类型有关[6]。
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包括:①全身症状:发热、恶病质、全身不适、关节痛、雷诺现象、皮疹、杵状指、发作性古怪行为,这些表现可能与肿瘤产物、坏死或免疫反应有关。
②栓塞现象:心脏肿瘤表面碎片或
血栓脱落引起栓塞,栓塞部位与肿瘤部位和心内是否存在血液分流有关。
③心脏表现:胸痛、晕厥,充血性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心内分流,缩窄性心包炎、血性心包积液或心包压塞,常呈非特异性。
2.2 诊断方法心电图、X线检查对心脏肿瘤的诊断缺乏特异性,而超声检查对心脏肿瘤的诊断有独特价值和优越性[7],能很好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及附着部位,动态观察瘤体在心脏内的运动情况和心脏瓣膜口堵塞程度,观察肿瘤与瓣膜及周围其他心脏结构的关系,并可评价继发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资料。
但确定肿瘤性质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MRI检查具有最佳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组
织特异性,能准确显示心脏肿瘤的形态、大小和位置,判断肿瘤良恶性和浸润程度,对黏液瘤、脂肪瘤、纤维瘤和血管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8-9]。
本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等类似二尖瓣狭窄的症状,是由于肿瘤较大引起的心脏表现,术前经心脏彩超、MRI等检查确诊,术中提示肿瘤来源于左房顶壁内。
2.3 治疗策略原则上,心脏肿瘤一经确诊应限期手术,避免动脉栓塞和(或)猝死,有时还需急诊手术。
心脏肿瘤手术本身无禁忌证,对术前心功能较差、有远处转移
者应严格把握手术指征[9]。
原发性心脏良性肿瘤一般可在体外循环直视下行切除术,应完整切除瘤体,并切除瘤蒂根部以及附着处部分心内膜、心肌组织,有时需扩大切除范围。
对于手术造成的缺损,可进行直接缝合,也可采用自体心包或人工补片进行修补,必要时行瓣膜置换术。
本例入院后通过心脏彩超及MRI检查了解肿瘤部位、心脏各腔室大小及瓣膜功能等情况后限期手术,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直接连续缝合房间沟外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主要为肉瘤类肿瘤,包括黏液肉瘤、横纹肌肉瘤、淋巴肉瘤和恶性血管瘤等,其中横纹肌肉瘤多见。
手术时应尽量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心腔外肿瘤累及心房、腔静脉及肺静脉时,应同时切除肿瘤累及组织。
目前对心脏恶性肿瘤的治疗趋向于手术、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
2.4 影响预后因素原发性心脏肿瘤手术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
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好,尤其是黏液瘤术中完整切除后,预后较好,术后病死率明显低于恶性肿瘤,但复发率与恶性肿瘤无明显差异[10],可能与手术切除不彻底、术中肿瘤细胞种植、肿瘤多中心性、肿瘤起源部位及可能潜在恶性等因素有关。
朱云喜等[11]发现,来自房间隔以外部位的黏液瘤复发率较高,加强术后随访和复查是预防肿瘤复发的关键。
心脏恶性肿瘤的预后一般较差,手术可以明确肿瘤性质,解除梗阻和延长生命,便于进一步放疗、化疗,但放疗、化疗的效果不容乐观,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Shapiro L M.Cardiac tumour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Heart,2001,85(2):218-222.
[2]丁军,张文君,麻丽军,等.左房黏液瘤一例误诊并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2):39-40.
[3]金海,徐志云,于伟勇,等.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609-611.
[4]左思阳,闫瑞玲.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左心室黏液瘤一例[J].临床误诊误治,2007,
20(1):22.
[5]张楠,郭楠,周继梧,等.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J].河北医药,2011,33(4):548-549.[6]刘志勇,高长青,李伯君,等.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治[J].中国综合临床,2007,
23(3):254-255.
[7]张克敏.超声诊断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价值与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0,31(9):87-88.
[8]王振平,孔祥泉,刘颖,等.原发性心脏肿瘤的MRI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6):781-785.
[9] Altbach M I,Squire S W,Kudithipudi V,et al.Cardiac MRI is complementary to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cardiac masses[J].Echocardiography,2007,24(3):286-300.
[10]马浩,苗齐,王振捷,等.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附79 例报告[J].北京
医学,2008,30(7):388-391.
[11]朱云喜,胡建国,周新民,等.原发性心脏肿瘤138例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J].肿瘤,2010,30(11):965-968.。